-
丹巴古碉群 编辑
丹巴古碉群,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是唐代至清代时期的建筑遗存。
丹巴县素有“千碉之国”的美称,古碉楼分布于全县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共562座,尤以梭坡乡、中路乡、蒲各顶乡三处的古石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古碉保存完整,并与村寨民居相容一地。丹巴古碉群建筑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三角之分。高度以10米、20米逐渐发展到30米、35米,最高可达50余米。碉楼功能较多,从现存的碉楼看,功能约有4种,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丹巴古碉群是嘉绒藏族建筑,碉楼具有实用层面的军事防御意义和民间宗教信仰层面的象征意义,在社会结构组织层面上,碉楼具有展示威望与财富、家庭男性成员增添、家族和睦稳定及禳除灾祸等功能。丹巴古碉群年代为唐代至清代,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文化学价值,是后人体验嘉绒藏族文化及进行相关研究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资料。
2006年5月,丹巴古碉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丹巴古碉群
地理位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
所处时代:唐至清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697-3-4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年4月11日至24日,甘孜州文化局对丹巴县梭坡乡的莫洛村、大渡河右岸蒲角顶片区和莫洛村山后小金川左岸的中路乡的古碉群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实地对古碉群分布范围(平面及高程分布范围)进行了测绘,邀请历史、考古、民族、宗教、旅游、地质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
2023年,完成丹巴古碉楼修缮保护和十三角碉抢险加固维修工程30座。
丹巴古碉群
丹巴古碉群
丹巴古碉群
多种民俗仪式均与古碉有密切的关系。嘉绒藏族历来都信仰藏传佛教,同时还保留着一些原始信仰和崇拜。墨尔多山是嘉绒藏族对自然崇拜和英雄崇拜的象征,千百年来,当地人们一直对其顶礼膜拜。每座民居中,除了均有供奉神灵的经堂外,在屋顶也均有崇拜诸神的标志。凡村寨举行的女子成年礼、结婚仪式,逢年过节集体跳锅庄等,均在古碉下进行;男子们成年仪式,也围绕古碉来进行。据当地的风俗,过去谁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筑古碉,还要打炼一坨毛铁埋在土里,孩子每长一岁便修筑一层古碉,同时要把毛铁从土里挖出来打炼一番。等孩子长大到十八岁时,古碉修到十八层,毛铁也已炼制成钢刀,这时便要给男孩举行成人仪式,并把钢刀赐予男孩。这种习俗给古碉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体现了嘉绒藏族的尚武精神。
丹巴古碉群
遗址碑
地理位置
丹巴古碉群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
丹巴县古碉群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丹巴古碉群,路程约11千米,用时约27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