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头寨古建筑群 编辑
马头寨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是元朝至清朝时期的建筑遗存。
马头寨古建筑群位于半山台地,为唐初至明末统治贵州水东地区千余年的宋氏土司亲辖十二马头之一。寨内居民多为水东土司宋氏后裔。马头寨古建筑群民居多为布依族干栏式风格,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多建于明清时期。古香古色的古木房依山顺势纵横交错,三合院、四合院有规律地分布在两条山脊梁中轴的两侧。这些三合四院的建筑,都是封闭式的石院坝,朝门一律向西开。古寨布局典雅古朴,古树环绕,建筑群依山傍水,因地制宜,民居依山就势建于半山腰上。寨内街道多以鹅卵石铺成“人”字形,院内则以青石板铺墁。建筑构造为石基,布瓦屋面。现存总管府、宋隆济故居、朝阳寺、红军标语等遗迹。马头寨古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是汉族与布依族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古寨内还有丰富的红军革命文化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研究价值。
2006年5月,马头寨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马头寨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
所处时代:元至清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729-3-43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唐宋时期,为蛮州宋氏土司辖地。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底窝紫江总管府于寨内。元大德五年(1301年),水东土官宋隆济起兵抗元,底窝紫江各族人民四千多人起义响应,攻下底窝紫江总管府,缴获“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印”。
明初,马头寨因作为水东宋氏直辖的十二马头之一而得名,并一直沿用。明末,水东土司宋万化反叛被平定后,水东十二马头才改土归流置开州(今开阳县)。但宋氏子孙仍居于马头寨及附近坪寨、安官寨等地。
清代,马头寨建起了宋家祠堂供奉宋万化等的牌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初,红军长征途中,红一军团经过底窝坝,司令部驻马头寨宋家祠堂(今马头小学),并留下了红军标语等革命文化遗迹。
2006年以来,马头寨古建筑群核心建筑朝阳寺、兴隆寺、总管府、宋荣宗宅、宋荣昌宅和宋耀玲宅完成保护维修。
马头寨古建筑群
马头寨古建筑群位于半山台地,为唐初至明末统治贵州水东地区(今鸭池河以东,含贵阳地区及龙里、贵定等地)千余年的宋氏土司亲辖十二马头之一。寨内居民多为水东土司宋氏后裔。马头寨古建筑群民居多为布依族干栏式风格,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多建于明清时期。古香古色的古木房依山顺势纵横交错,三合院、四合院有规律地分布在两条山脊梁中轴的两侧。这些三合四院的建筑,都是封闭式的石院坝,朝门一律向西开。古寨布局典雅古朴,古树环绕,建筑群依山傍水,因地制宜,民居依山就势建于半山腰上。寨内街道多以鹅卵石铺成“人”字形,院内则以青石板铺墁。建筑构造为石基,布瓦屋面。现存总管府、红军标语等遗迹。
总管府
宋隆济故居
宋隆济故居,又名宋荣昌宅,位于马头寨中部偏西北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00多平方米。现存明清时期石砌照墙30多米,石天井三个。建筑重建于清代中晚期,现存有正房、两厢加照壁组成的三个三合院。正房面阔十五间约65米。东边两个三合院的两厢已拆毁,存正房。照壁西部建有宽大的朝门,面阔约3米,进深约2米。
朝阳寺
朝阳寺位于马头寨东南与平寨交界处,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现存大殿面阔五间25.3米,进深三间9.5米。天井,石廊及殿前三进石基址保存完整。寺内存有水东宋氏宋万化等历代“神祖牌”三块。
装饰图案
红军标语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初,中央红军一、三军团长征途中经过禾丰,在马头寨等处留下了众多红军标语:村民宋光宝家外的墙壁上,留有“打倒卖国贼的国民党”标语;村民宋升树家内的墙壁上,留有“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红军暴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3幅标语。
石头文物
石坎上文字
地理位置
马头寨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
马头寨古建筑群
交通信息
自驾:自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马头寨古建筑群,路程约21.7千米,用时约29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