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冲墓群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冲墓群小冲墓群

小冲墓群,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翰林街道东约2千米的华屯村后,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明朝至民国时期的古遗址。

小冲墓群为张氏、邓氏家族墓群。墓群坐东向西,共有牌坊式石碑一百二十余座。后山平缓逐步上升,气势恢宏,左右山冈隆起,墓群前有一块平地,平地中间有一直径约70米的圆形池塘,塘中间砌有一圆形花台,左右靠岸池壁两侧各立一石砌台柱,上各设有直径约2米的石香炉。墓群主要集中了张、邓二姓人家的祖坟140余座。墓群中有自清康熙年间以来享受朝廷俸禄者四十余人,官六品至九品的处仕郎、登仕郎、纬武郎、武英俊、武略骑尉等。小冲墓群文物遗存有碑刻。形态各具特色,错落有致,蔚然成村,碑大多是石碑坊式,其中独具特色的点缀在碑林中的有“六角亭子碑”“诰封碑”“五龙捧圣碑”“龙爪须碑”等。小冲墓群兼具了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创造性的生产形态,对研究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有着历史文献的价值,也为研究贵州西部的石雕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2013年3月5日,小冲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小冲墓群

地理位置: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翰林街道东约2千米的华屯村

所处时代:明至民国

占地面积:约 2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658-2-14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清赠登仕郎”张仕瑶六角亭状碑,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2007~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

遗址特点

编辑

小冲墓群小冲墓群

小冲墓群为张氏、邓氏家族墓群,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墓群坐东向西,共有牌坊式石碑一百二十余座,另有“清赠登仕郎”张仕瑶六角亭状碑,分为三层,碑通高5.1米。墓碑两旁高地上有华表一对,高约5米。清朝时期的坟墓有60余座,民国时期的有50余座,近年的有30余座。墓群中有自清康熙年间以来享受朝廷俸禄者四十余人,官六品至九品的处仕郎、登仕郎、纬武郎、武英俊、武略骑尉等。

小冲墓群

小冲墓群依山而立,后山气势宏伟,两侧山丘隆起,左高右低,碑林前为一平地,平地中部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池塘,池塘中央建有一圆形花石,池塘南北两侧各立一石砌台柱,上各设直径1.2米的石香炉,每到秋冬时节,地势加剧,石香炉中间一圆凹处均会冒出缕缕青烟,形似后人供祖,祭拜所造。碑林两山丘上紧有精石打造的一对华表,两对单斗檐杆。并竖有两座刻有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圣旨的“诰封碑”,显出了碑林中有尊贵之人。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小冲墓群文物碑刻

小冲墓群文物遗存有碑刻。形态各具特色,错落有致,蔚然成村,碑大多是石碑坊式,其中独具特色的点缀在碑林中的有“六角亭子碑”“诰封碑”“五龙捧圣碑”“龙爪须碑”等。

六角亭碑

小冲墓群石碑

六角亭碑是小冲张姓“清赠登侍郎”张世瑶的墓碑,为三层三重檐,通高5.1米,墓碑立于底层,墓志铭立于二层,顶为楼状,亭顶为六角尖顶(葫芦宝顶),整个六角亭石雕构成。一层前两柱刻有对联前两底部雕刻有一对约40公分高的石狮。中间柱底为柱础石,檐口,门楣为浅浮雕卷草去祥图案,二层亭柱为高浮雕盘龙柱,穿梭于祥云层中,局面有镂空工艺底部为柱础鼓石,檐口为高浮雕祥云龙头。三层为竹柱,之间刻有扇形浮块及方块钱币样式。扇形浮块上有鸟兽之类图案,檐口为斗拱。

五龙捧圣碑

五龙捧圣碑通高3.8米,左右分别为凤穿牡丹“麒麟吐玉书”托鼓登狮,抱鼓上均刻有细斋的麒麟图案。而凤凰上方刻有一些云彩看似飞来的凤凰飘逸的落在牡丹上的那一瞬间。乌龙捧圣图左右雕刻以深浮雕和镂空雕相结合墓座为双狮滚绣球,两棵柱上分别刻有相对称的四条龙,檐口上为龙在云层中的翻滚状,中间距五龙图约10公分为低洼处为“肯节孝”两侧为浅浮雕刻有彝族所崇拜的图腾“火苗”。

龙爪须碑

龙爪须碑为邓姓之墓,龙爪着胡须,墓刻划出了清代雕刻艺术盛行求新、求奇、求精的风尚。

研究价值

编辑
小冲墓群兼具了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创造性的生产形态,对研究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有着历史文献的价值,也为研究贵州西部的石雕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小冲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编辑
2008年,小冲墓群被公布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小冲墓群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翰林街道东约2千米的华屯村后。

小冲墓群

交通信息

自驾:自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小冲墓群,路程约6.6千米,用时约15分钟。

下一篇 遵义会议会址

上一篇 大洞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