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阡万寿宫 编辑
石阡万寿宫,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是贵州的明代建筑群和旅游景点。
石阡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修。石阡万寿宫坐东朝西,分别有左、中、右三条轴线组成三进院落,左为圣帝宫,右为紫云宫,中为万寿宫及戏楼,周围以高约14米砖墙围护。万寿宫布局严谨,工程宏伟,建筑考究,在贵州省内同类建筑中名列榜首。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木雕泥塑遭毁,然而其结构完好,在同类建筑中实属罕见,其建筑工艺又将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上石阡古城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状况。
2001年6月25日,石阡万寿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石阡万寿宫
外文名:Shiqian Wanshou Palace
地理位置: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万寿路51号
所处时代:明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5-0397-3-20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雍正十三年(1735年),石阡府知府赵之垣重修。
清乾隆三年(1738年),石阡府知府杜理复加修葺。当时的万寿宫格局是坐北朝南。后来经郡人左成宪等筹款,对万寿宫进行改修,其格局改为坐东向西。
民国年间,兵匪交集,石阡万寿宫建筑,几次遭到破坏,但亦续有修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党军队曾用此宫关押过红六军团西征时负伤、散失被俘的战士。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红军二、六军团部分官兵驻此,并在戏楼上进行演出、宣传等活动,贺龙等军团领导人曾来此慰问参加红军队伍的新战士。
1966年至1976年,石阡万寿宫大部分木雕泥塑被毁。
石阡万寿宫
修建万寿宫的掌墨师是石阡府仡佬族人,他将飞檐翘角的仡佬族民居特点融入到了传统建筑中来,最为突出的是戏楼,戏楼为面阔一间歇山顶建筑,其造型与仡佬民居中的翘角楼厢房别无二致,这对增加室内采光和避免淋雨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歇山顶建筑在古代是等级最高的建筑,可见当时万寿宫不但地位上还是影响上,在当地都是很高很大的。戏楼上拥有华丽的如意斗拱、藻井、屏风以及挂落,鹅颈橡等装饰,舞台上八块横枋上有暗八仙、花鸟等浅浮雕。舞台下15幅三国戏文浮雕,描绘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空城计”等场景,无论场景、还是人物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可见雕刻者精湛绝伦的工艺水平。
石阡万寿宫景观

石阡万寿宫景观
建造由来
明清时代,大批赣籍军民纷纷涌入贵州,军人原为屯兵,尔后安家落户,与当地土民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西客商溯都柳江、清水河、舞阳河、锦江、乌江、赤水河等大小江河扶摇而上,深入黔山大地,寻求发展机遇,形成新的人群,他们为了自身利益,集资修建江西会馆,习称“万寿宫”。
地理信息
石阡万寿宫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万寿路51号。
万寿宫
交通信息
驾车自石阡县人民政府出发,经佛顶山南路、长征北路到达石阡万寿宫。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万山汞矿遗址
上一篇 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