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会议会址 编辑
黎平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52号,是一座清代的古代建筑物。
黎平会议会址建于清嘉庆年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黎平城召开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荣顺商号”,为青砖盒式封火墙,内套木构架的硬山顶,整座建筑为三进两层,呈阶梯式发展,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周用封火墙围住,平面如方印,当地人称之为“窨子屋”。黎平会议会址房屋面宽五间。正中有一座门楼,两边为铺面。门楼里面是一个大院,有9个大小不同的天井。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召开黎平会议的房间为黎平会议会址二进院右侧的一间厢房。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开启了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序幕,孕育了“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新时代黔东南精神。黎平会议会址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黎平会议会址已成为人们缅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纪念黎平会议功绩,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2006年5月,黎平会议会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黎平会议会址
地理位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德凤镇二郎坡52号
所处时代:1934年
占地面积:约 1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1047-5-17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黎平会议召开
1980年以来,黎平会议会址几经修葺,现为复原陈列。
黎平会议会址
黎平会议会址房屋面宽五间。正中有一座门楼,两边为铺面。门楼里面是一个大院,有9个大小不同的天井。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黎平会议会址内部
黎平会议会址门匾
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
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
铁质鼎罐
铁质鼎罐
黎平会议纪念馆
2012年,黎平会议会址被公布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2015年,黎平会议会址被公布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2018年,黎平会议会址被公布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地理位置
黎平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52号。
黎平会议会址(东门街)
交通信息
自驾: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黎平会议会址,路程约3.5千米,用时约14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