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里古建筑群 编辑
隆里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因明代在此置千户所而形成。
隆里古建筑群在空间布局上,以城中“龙里守御千户所”为中心,将整个所城划分为九大居住空间,俗称“三街六巷九院子”。街道格局完整,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除城墙、龙标书院、真武庙、二郎庙外,另有状元桥及碑刻群、平水石桥、书坊桥等桥梁,董家井、龙王井、桂花井、泉远井等13眼古井。民居和宗祠比较有当地特色。隆里古建筑群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研究徽派建筑在西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3月5日,隆里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隆里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359-3-65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剿平义军,留兵弹压,在隆里实行“军屯”。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龙里(隆里古称龙里)守御千户所,俗称隆里所城,是为隆里古建筑群营造之始。
历清代、民国,几经拓补,形成现有规模。
2014年,锦屏县人民政府通过向世界银行贷款筹资,对隆里古建筑群进行修复。
隆里古建筑群
隆里古建筑群在空间布局上,以城中“龙里守御千户所”为中心,将整个所城划分为九大居住空间,俗称“三街六巷九院子”。街道格局完整,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除城墙、龙标书院、真武庙、二郎庙外,另有状元桥及碑刻群、平水石桥、书坊桥等桥梁,董家井、龙王井、桂花井、泉远井等13眼古井。民居和宗祠比较有当地特色。
民居
民居有“科甲第”“关西第”、童家祥宅院“雁门第”、胡世斌宅院“苏湖世第”、王子良宅院“家本在身”“书香第”“五柳堂”等。其中,“书香第”太平缸和门前一对石锁,均镌刻有“连中三元”“连升三级”等文字或吉祥图案。
五柳堂
五柳堂为清代木商陶明哲宅院,典型的徽派建筑,是隆里最有代表性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
祠堂
综述
隆里古建筑群祠堂有江氏宗祠、陈氏宗祠和王氏宗祠,其中王氏宗祠又有三座,按所在位置分为龙王、西王和所王,其中王氏宗祠(所王)大门泥塑对联记述了王家迁移历程和对子孙后代的训导。王氏宗祠(西王)则是黎平府开科举人王大臣本家祠堂。
龙王氏宗祠
龙王氏宗祠
西王氏宗祠
西王氏宗祠
所王氏宗祠
所王氏宗祠
地理位置
隆里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
隆里古城
交通指引
隆里古建筑群距离锦屏县人民政府47千米,驾车约50分钟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