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阡鼓楼 编辑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阡鼓楼高阡鼓楼

高阡鼓楼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江镇高阡村,侗寨特色建筑,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

高阡鼓楼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0平方米,主体结构保存较好,为密檐式十七重檐六角攒尖顶木结构,通高25米。高阡鼓楼内立主柱直至顶层,外立檐柱12根,构成3间四方形底层。从底层往上,用瓜柱逐层收缩建重檐,共15层,重檐顶端覆两层六角形楼冠,实际为17层重檐。高阡鼓楼作为侗族建筑体系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侗族文化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意义。

2013年3月5日,高阡鼓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高阡鼓楼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江镇高阡村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11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365-3-66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高阡鼓楼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

清嘉庆和光绪年间,修缮高阡鼓楼。

1983年,拨款维修高阡鼓楼。

建筑格局

编辑
高阡鼓楼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0平方米,为密檐式十七重檐六角攒尖顶木结构,通高25米,主体结构保存较好。高阡鼓楼内立主柱直至顶层,外立檐柱12根,构成3间四方形底层。从底层往上,用瓜柱逐层收缩建重檐,共15层,重檐顶端覆两层六角形楼冠,实际为17层重檐。设十八根落地柱,底层平面呈正六边形,边长4.2米。楼身十五级,双楼冠,屋檐平面为正六边形。地面石板铺计,有火塘4个,其中大火塘直径1.5米。设护栏、坐凳,以供对歌、休憩。正北设一出入门,门额上泥塑双龙抢宝,门边置混凝土塑狮子各一头。

高阡鼓楼整个造型也比较奇特:楼底,楼身呈四方形,顶部楼冠为六角形攒尖顶;各层檐板彩绘反映侗族风情的斗牛、踩歌堂、对歌等场面以及花草图案;檐角,屋脊塑有鸟,兽,虫、鱼等造型;底层正中置大火塘,四周设杉木凳;门额上饰泥塑二龙戏珠。

高阡鼓楼

文物遗存

编辑
高阡鼓楼各层封檐板彩绘风情图案,顶层檐下均置如意斗拱,斗拱下装漏窗。翼角起翘,彩塑鸟兽等,各级封檐板彩绘侗族风情画。鼓楼二层和顶层分别置有牛皮木质鼓,鼓长1.7米,直径28厘米,鼓面一为牛皮,一为马皮。

文物价值

编辑
高阡鼓楼作为侗族建筑体系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人们聚会的场所,在侗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高仟鼓楼年代久远,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对研究侗族文化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意义。

保护措施

编辑
1985年,高阡鼓楼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高阡鼓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阡鼓楼高阡鼓楼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高阡鼓楼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江镇高阡村。

从江鼓楼

交通指引

从江县人民政府距离高阡鼓楼约7千米,驾车前往约10分钟。

下一篇 宰俄鼓楼

上一篇 锦屏飞山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