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勾风雨桥 编辑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勾风雨桥金勾风雨桥

金勾风雨桥(也称为“花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北角往洞镇北部增盈村。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1992年重建。

金勾风雨桥重建后的风雨桥面十阔,间长33.60米,宽4.75米,桥屋中部抬升为五层密檐鼓楼楼冠,北端从第二间起南端从第一间起抬升为歇山式五层密檐屋顶,其于部分屋顶为单檐。长廊外侧半装木板,两端桥墩用片石和鹅卵石垒砌。中部桥墩为毛石凝土结构,墩上用原木作加长伸臂梁,一层比一层长用以此支撑桥屋。

2013年3月5日,金勾风雨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金勾风雨桥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北角往洞镇北部增盈村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367-3-66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金勾风雨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

1992年,重建金勾风雨桥。

2007年,维修金勾风雨桥。

2023年7月,从江县文旅局启动金勾风雨桥周边步道修缮工程。

建筑格局

编辑
金勾风雨桥重建后的风雨桥面十阔,全桥16排15间,长48米,宽3.2米,桥面距枯水面5.6米。桥屋中间抬升为重檐四角攒尖顶桥楼,两端一间抬升为重檐。桥屋外侧装栏杆,内侧置坐凳。原建的风雨桥已毁于洪水,仅存石鸡一双,土地庙1个,现存风雨桥为后人重建。

重建后的金勾风雨桥桥面十阔,间长33.60米,宽4.75米,桥屋中部抬升为五层密檐鼓楼楼冠,北端从第二间起南端从第一间起抬升为歇山式五层密檐屋顶,其于部分屋顶为单檐。

金勾风雨桥

文物遗存

编辑
金勾风雨桥长廊外侧半装木板,两端桥墩用片石和鹅卵石垒砌。

金勾风雨桥中部桥墩为毛石凝土结构,墩上用原木作加长伸臂梁,一层比一层长用以此支撑桥屋。

研究成果

编辑
金勾风雨桥的特殊之处在于整体的体量小,其所跨的河道宽度仅约15米,而湖南、广西地区与岂团桥形制类似的风雨桥跨度通常都在50米之上,金勾风雨桥小跨度设计,以单梁或双梁结构证实,历史上存在着从湖南、广西至黔东南地区的建筑文化传播路径,这条路径打破了行政区划与侗族血缘的壁垒。

历史文化

编辑

增盈村

增盈全村共2个自然寨。侗族占据90%,是往洞镇最大的一个村。人民热情好客,民俗古老而神秘,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独特,鼓楼、花桥、亭及侗式民居等传统建筑遍布。除了鼓楼风雨桥,它的民居、禾晾、禾仓、古井、古墓和古石板道都保存较好,民居均是青瓦履顶的吊脚木楼。

文物保护

编辑
1995年9月,金勾风雨桥被从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金勾风雨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勾风雨桥金勾风雨桥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金勾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北角往洞镇北部增盈村。

增盈村

交通指引

1.由其他城市乘坐飞机抵达贵阳或桂林,转乘高铁到从江站(或高铁直接抵达从江站),租车或包车前往增盈村

2.自驾:主流导航软件搜索“往洞镇增盈村”前往,沿途山路崎岖,注意安全驾驶。行驶在夏蓉高速的可以提前计划高速出口进入往洞收费站。

下一篇 三门塘古建筑群

上一篇 宰俄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