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宁文庙大成殿 编辑
正宁文庙大成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罗川乡正宁二中校园内,是明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正宁文庙大成殿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初建。现存文庙大成殿,建筑面积176.26平方米,面阔五间17.28米,进深五间10.20米,高9.76米。该殿明间、次间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前后搭牵用四柱,山面为六架椽屋分心前后搭牵用六柱。室内四椽栿两端为下平槫,其上为平梁、上平槫,梁中树立侏儒柱,柱顶部施丁华抹颏栱,两侧用叉手,各槫下均施襻间,各襻间均施一朵十字隔架铺作。正宁文庙是研究甘肃宋元建筑承袭、发展演变的重要文物遗存。
2019年10月7日,正宁文庙大成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正宁文庙大成殿
地理位置: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罗川乡正宁二中校园内
所处时代:明朝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471-3-27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正宁文庙大成殿
正宁文庙大成殿
阶基
正宁文庙大成殿
柱网布局
用柱:柱身紫柏木质,无卷杀,皆为直柱,5间用28柱。布局:依据阶基上地盘布局,其柱网布局为金厢斗底槽形式。间不越广:从明间至梢间两侧有升起,即明间平柱柱高3.41米,次间柱高3.43米,角柱柱高3.46米,与明、次及稍间间广相比,均略小于间广,遵从了《营造法式》厅堂“间不越广”的规定。升起:从明间平柱至角柱依次升起0.02米、0.05米。按照宋李诫《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用柱之制,厅堂五间“生高四寸”之规定,升起应在12.4~12.8厘米之间。由此看来,大殿应是延续了宋代用柱之遗制,但升起仅有5厘米左右。侧脚:角柱柱头沿面阔方向收10厘米,沿进深方向收6.5厘米,即沿45°角方向收分为5.5厘米,按照柱高比例计算,沿进深方向侧脚为1.9%,沿面阔方向侧脚为2.94%,远大于宋《营造法式》规定的1%的比例。
梁架
正宁文庙大成殿
屋面
望板:宋代亦有用苇箔之法,传统官式建筑望板一般均采用木板,正宁文庙大成殿望板全部采用方形望砖,望砖尺寸为20×185×3.5厘米。屋面瓦件的变化为历次维修时不完全更换,历次添加瓦件有关,每维修一次,瓦件等级下降一次,至最后一次维修则大部分瓦件更换为20世纪流行之民房所用小布瓦。
2014年,经报请甘肃省政府同意,甘肃省文物局《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文局发〔2014〕300号)公布正宁文庙大成殿保护范围为“东至大殿东山墙外侧以东20米,南至大殿前墙外侧以南35米,向西至大殿西山墙外侧以西20米,北至大殿后墙外侧以北25米。”2018年,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文局联发〔2018〕3号)公布正宁文庙大成殿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向东延伸50米,向南延伸50米,向西延伸80米,向北延伸8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正宁文庙大成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罗川乡正宁二中校园内。
罗川乡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正宁文庙大成殿,路程约30.6千米,用时约3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