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寺石窟 编辑

甘肃省平凉市境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拱寺石窟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市华亭市上关乡半川村北侧的山梁崖面上。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386年至534年),并在西魏、隋代续凿。

石拱寺石窟东西长120米,距离地表高5至10米。现存有14个窟龛,造像皆为石雕,总数超过250尊。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文化线路中东段的重要节点,是北朝时期陇山周围佛教及历史、交通等方面的珍贵材料。

2013年3月5日,石拱寺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石拱寺石窟

外文名:Shigong Temple Grottoes

地理位置:中国甘肃省华亭市上关乡半川村

所处时代:北魏晚期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8:00—18: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石拱寺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386年至534年),并在西魏、隋代续凿。

石拱寺石窟经明嘉靖年间(1522年至1566年)“敕旨火化”和清同治年间(1862年至1875年)回族起事的破坏。

遗址特点

编辑
石拱寺石窟开凿在村庄以北山梁处的崖面之上,坐北朝南,下离山底的村社距离100米左右。石窟东西长120米,距离地表高5至10米,现存有14个窟龛,造像皆为石雕,总数超过250尊。

文物遗存

编辑

窟名

位置

形制及内容

图片

1号窟

石窟群最西端

1号、3号、4号、7号、10号窟龛均因风化严重,岩体崩塌,仅存残迹。

——

2号窟

第1窟左侧

窟内三壁雕一佛二菩萨,前壁两侧雕天王。

2号窟正面照2号窟正面照

3号窟

第2窟门外东侧,右邻第4龛

1号、3号、4号、7号、10号窟龛均因风化严重,岩体崩塌,仅存残迹。

第3、4、5龛立面图第3、4、5龛立面图

4号窟

第3、5龛中间

1号、3号、4号、7号、10号窟龛均因风化严重,岩体崩塌,仅存残迹。

5号窟

第6窟门外西侧,右邻第4龛

尖拱形摩崖浅龛,平面呈 长方形,龛高0.65、宽 0.62、进深0.1米。龛顶部残损剥落严重。

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中 间坐佛高0.66米,头部毁,削肩挺胸鼓腹,胸以下部分风化剥落较严重。

6号窟

第8窟西侧,第3龛东侧。

6号窟高8米,造像高6米。窟内三壁雕一佛二菩萨,前壁两侧雕天王。

第6窟平、剖面图第6窟平、剖面图

7号窟

第9龛右侧

1号、3号、4号、7号、10号窟龛均因风化严重,岩体崩塌,仅存残迹。

第7龛实测图第7龛实测图

8号窟

6窟右侧,第9窟下方

8号窟高2.5米,宽2.5米,进深2.5米,前壁凿一明窗,北壁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东壁无造像,两壁雕释迦多宝佛,前壁明窗上部雕一佛二菩萨及供养比丘,右侧雕一佛像,左侧雕一佛二菩萨。窟顶凿一圆洞和9号窟相通。

第7龛实测图第7龛实测图

9号窟

第8窟正上方

9号窟高1.9米,宽2.3米,进深1.9米,北壁雕释迦多宝佛及二菩萨二弟子,东西两壁各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西壁龛下部浮雕听法弟子3身,高0.36米,前壁明窗两侧各浮雕一菩萨。

第9窟平、剖面图第9窟平、剖面图

10号窟

第11窟正上方约1.7米处

1号、3号、4号、7号、10号窟龛均因风化严重,岩体崩塌,仅存残迹。

——

11号窟

窟群中部,第10窟下 方,第12窟西

11号窟是石拱寺石窟现存窟龛里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洞窟,高2.4米,宽2.25米,进深2.4米。平面为方形平顶窟,其北壁的正中间雕刻尖楣圆拱形龛,龛的轮廓几乎为方形,龛通高1.4米,龛楣的两个尾端向外延伸出忍冬纹饰。

11号窟正璧11号窟正璧

12号窟

窟群中部,右邻第11窟,两窟相距0.45米

现存北壁一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西面一佛一菩萨。

石拱寺石窟12号窟佛像

13号窟

左邻第14窟。

北壁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左侧浮雕一弟子,后有背光。

13号窟13号窟

14号窟

窟群最东端,右邻第13龛

现存北壁一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左右两侧各浮雕一菩萨,西壁仅存二菩萨,东壁存二菩萨。

14号窟14号窟

参考资料来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石拱寺石窟的开凿与北魏晚期的政治局势有关。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分别于永平二年(509年)和永平三年开凿了北石窟寺和南石窟寺。永平三年(510年)五月,胡太后在泾州临泾县(今平凉市泾川县)生下孝明帝元诩,“母以子贵”,延昌四年(515年),北魏宣武帝去世后,因孝明帝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胡太后掌握朝中大权,垂帘听政。胡太后本人信佛,在洛阳修建永宁寺。石拱寺地处华亭市,北魏时为平凉郡治,隶属泾州,石拱寺的建立与奚康生、胡太后有联系。

学术研究

华亭石拱寺石窟自从被发现后,有过零星的报道和资料的发表,但却没有系统的考古调查。魏文斌2007年在《敦煌研究》 第3期发表《甘肃华亭石拱寺石窟调查简报》一文,首次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

梁宗王在2022年《文物鉴定与鉴赏》18期发表《甘肃省华亭市石拱寺石窟述略》一文,详细讲解了石窟全貌。

研究价值

编辑

历史价值

石拱寺石窟开凿时代早,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与麦积山石窟相呼应,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文化线路中东段的重要节点,是北朝时期陇山周围佛教及历史、交通等方面的珍贵材料。

石拱寺石窟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北朝时期佛教在陇东地区的兴盛。石窟的创凿正值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期,尤其是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后,佛教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石拱寺石窟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其规模、布局和造像艺术都体现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

艺术价值

石拱寺石窟的造像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现存有14个窟龛,造像皆为石雕,总数超过250尊。特别是北朝时期的洞窟多三壁三龛窟,造像分圆雕和浮雕两种,题材广泛,包括三世佛、菩萨、弟子、飞天、力士、供养人等,这些都展现了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保护措施

编辑

文保级别

1965年,石拱寺石窟被甘肃省文物专家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9月,石拱寺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石拱寺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修复

2002年5月,建立了上关石拱寺石窟文物管护所,确定专人看管。

1984年至2008年,相关部门投入40多万元,修建了石拱寺石窟管理用房、护坡围墙、洞窟栈道,并对石窟崖体进行“抢救性”加固维修等,基本改善了部分保护条件。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石拱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上关乡半川村。

石拱寺石窟

交通信息

陕西省陇县至华亭公路(华陇公路)从石拱寺石窟前的村社由东向西经过,东离陇县县城50千米左右,北离华亭市城区23千米左右。石拱寺石窟附近暂无可达的公交地铁线路,需要自驾至石拱寺。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价格

免费。

下一篇 静宁文庙

上一篇 崆峒山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