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沟坪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沟坪遗址石沟坪遗址

石沟坪遗址,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石桥乡圣泉村,大部分在西汉水和干沟交汇处的台地上,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西周、春秋、汉时期的古遗址。

20世纪40年代,石沟坪遗址由裴文中发现。遗址堆积丰富,文化层厚3~4米,断崖上暴露有大量的灰坑、陶窑和大面积的灰层,地表散布大量陶片。采集有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片,以及泥质夹砂灰陶片、少量泥质灰褐陶片。石沟坪遗址内涵丰富,是研究西汉水上游史前文化演变和早期秦文化的起以及西汉水上游地区史前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等课题的重要遗址。

2013年3月5日,石沟坪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石沟坪遗址

地理位置: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石桥乡圣泉村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西周、春秋、汉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469-1-469

历史沿革

编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裴文中发现石沟坪遗址。

1975年11月,石沟坪遗址曾出土数件彩陶瓶。

2006年2月,石沟坪遗址出土灰陶质列鼎5件,铜戈1件等,其中的1件陶鼎高17厘米、径17.5厘米立耳,耳中部有一圆穿,兽蹄足,时代属春秋中晚期。

遗址特点

编辑

石沟坪遗址石沟坪遗址

石沟坪遗址位于一块由低渐高的平缓坡地半腰的平台上,位置的台地向前凸,西汉水河道在此变窄。遗址东西约100米,南北宽300~4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文化层厚3~4米,崖壁上可见大量的灰坑、陶窑和大面积的灰层,表面散落着大量的陶片。该遗址遗存比较丰富,分属仰韶文化晚期、常山下层和齐家文化、寺洼文化、西周、春秋和汉代等。石沟坪遗址出土的彩陶瓶,据碳 14 测空,属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约 6000 年历史。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石沟坪遗址出土有陶、石、骨器,还有长剑等青铜器,五铢等钱币,宋代碗等陶瓷器。

陶器

陶器有夹沙、泥制两种,有灰、褐、红、黄等色,纹饰有绳纹、旋纹、附加堆纹,彩陶为红陶黑彩,有勾叶圆点纹、网纹、鲵鱼纹等。地面散布陶片较多,器形有钵、盆、罐、瓶等等。

鲵鱼彩陶瓶

石沟坪遗址出土喇叭口鲵鱼纹平底瓶

石沟坪遗址出土完整器物有变体鲵鱼彩陶瓶一件,高44厘米,口径9厘米,侈口、平唇、细高直颈、圆肩、深斜腹、平底、腹中附双鼻耳,颈间绘二横线与数点,肩绘弧线三角和似双角样图案,腹绘双变体鲵鱼纹,弧线勾叶圆点纹。鲵鱼纹由两只鲵鱼相背而构成。鲵鱼身躯作弯月形,上饰网格纹。吻部饰胡须。

研究价值

编辑
石沟坪遗址内涵丰富,是研究西汉水上游史前文化演变和早期秦文化的起源以及西汉水上游地区史前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等课题的重要遗址。

保护措施

编辑

石沟坪遗址遗址碑石沟坪遗址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石沟坪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石沟坪遗址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石桥乡圣泉村。

圣泉村村民委员会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石沟坪遗址,路程约5.1千米,用时约1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