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氏家祠 编辑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簸箕湾村。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竣工。
龙氏家祠占地约17000平方米,主体包括祠堂和宅院两大建筑群。并有门楼、粮仓、月牙池、花园、碉楼、网球场、城墙、护城河等附属设施。龙氏家祠既传承了清代官式建筑艺术,又体现了民国建筑的特点,还融合了欧式、江南风格,是研究近代宗法制度,祠堂建筑和云南民风民俗的重要实物例证。
1982年,龙氏家祠被昭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龙氏祠堂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龙氏家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龙氏家祠
地理位置: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簸箕湾村
所处时代:1930年
占地面积:17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907-5-3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龙氏家祠建造工程竣工。
1951年,昭通市人民政府将龙氏家祠改作它用,农校、农科所、荣军院和财校四个单位先后在此办公或住宿。
2005年,昭通市人民政府决定对龙氏家祠进行抢救性保护。
2006年4月,昭通市人民政府拨专款正式启动龙氏家祠修缮工程。
2008年底,昭通市文体局将主体工程修缮完工的龙氏家祠移交昭阳区文联管理。
结构
龙氏家祠,占地约17000平方米,主体包括祠堂和宅院两大建筑群,并有门楼、粮仓、月牙池、花园、碉楼、网球场、城墙、护城河等附属设施。
龙氏家祠是由三进院落构成四合六天井的祠堂,包括照壁、卷门、过厅、两厢、正殿。过厅前雕有“五龙捧圣”石刻,正中悬挂陈荣昌书“龙氏家祠”;正殿单檐歇山式,覆琉璃瓦,屋脊饰二龙戏宝,殿前石砌月台,饰栏板望柱,置有蒋中正书“封鲊丸熊”等匾额和章太炎等人题写的楹联,殿内供龙云祖先牌位。
特点
龙氏家祠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传承了清代官式建筑艺术,同时体现了民国建筑的特点,整体布局规整,平面严格对称,功能齐全,引入了欧式大门、壁炉等建筑元素,融合了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形成中西合璧兼具传统建筑和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装饰精美,金碧辉煌,各种木雕、石雕和彩绘生动传神,技艺精湛,所有石质柱础图案或人物故事,或瑞兽芝草,造型各异。
龙氏家祠
后花园在照壁北面侧门以外,建有月牙池、石桥、雕楼。
四合院为生活区,供住宿、餐饮、存粮、储物之用。
厢房共十间,为展厅。
龙云(彝族),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松乐村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起任云南省政府主席18年。担任云南省政府主席期间他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成效可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龙云主持修建滇缅公路。同年9月龙云与其表弟卢汉率部到台儿庄与日寇展开肉搏战,并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后,龙云站到了反蒋反内战的行列,他与卢汉竭力策动云南起义,促成了云南的和平解放。
2003年,龙氏祠堂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龙氏家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簸箕湾村。
龙氏家祠
交通指引
昭阳区人民政府距离龙氏家祠约8.4千米,驾车约15分钟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