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律琮墓 编辑
耶律琮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是辽代时期的古遗址。
耶律琮墓建于辽景宗保元十一年(979年)。墓地东南向,墓前正中树有一通观音纪碑和碑后整齐摆放的石羊石虎、武士文士石像等花岗岩石刻。墓的右侧原也有一通记载耶律琮一生政治生活、生平事迹和辽代的政治文化以及北宋之间交往史实的石碑,现有龟趺尚在。耶律琮墓的墓仪制度系采用了汉仪,不仅符合辽王朝规定的契丹人授南面官用汉仪的制度,而且也反映了契丹贵族封建化过程中在上层建筑方面的深刻变化。耶律琮的墓仪,大致相当于公侯卿相墓仪制度。耶律琮墓石碑是考古已发现的唯一一座辽代神道碑,内容与一般墓志基本相同。所记载内容丰富,是研究辽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2013年3月5日,耶律琮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耶律琮墓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
所处时代:辽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538-2-02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初年,耶律琮墓被盗,陵墓被破坏。
2021年5月11日至8月份,耶律琮墓安防工程所有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毕、所有施工建设内容全部完成。
耶律琮墓
耶律琮墓石刻分布图
景点图片
耶律琮墓是辽代一座比较显贵的陵墓,石刻也是保留完整的一组辽代石刻。墓群全貌是墓前有两行排列整齐的石雕石虎、石羊、文官、武吏,前方正中立有一块“观音经碑”,上面刻有《佛说观音经》一卷。这组辽代石刻是由花岗岩雕刻而成,刀法古拙,朴实,是辽文化固有的特点。老石雕两两相对,共有8尊。年代久远,有残损。该墓在民国初年被盗掘时,曾出土有铜面具等文物。
观音经碑
观音经碑
神道碑
神道碑
辽景宗从孙耶律琮,又名耶律合住,汉名琮,字佰玉。对汉文化研习颇深,喜欢琴棋。生于辽天显二年(927年),死于辽保宁十一年(979年),享年五十二岁。
地理位置
耶律琮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
雷家营子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耶律琮墓,路程约24千米,用时约37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