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律祺家族墓 编辑
耶律祺家族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朝克图山东部,是辽代时期的古遗址。
耶律祺墓主人为契丹皇族耶律祺夫妇,葬于辽乾统八年(1108年)。1993年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庙苏木发掘了耶律祺墓,出土了契丹大字墓志一方,此墓志为已出土契丹大字字数最多的。还出土了残损汉字墓志一方。耶律祺墓系砖结构的大型辽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东西耳室、主室组成,据散乱人骨分析,为夫妇合葬。墓群多数墓主人应是耶律祺的长辈,是一处重要的契丹显贵家族墓地。耶律祺墓契丹大字墓志的发现,对契丹文字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出土是契丹大字资料的最重大的发现,不仅为大字的研究增加了大量新资料,并将推动大字的认读进程。
2013年3月5日,耶律祺家族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耶律祺家族墓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朝克图山东部
所处时代:辽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537-2-02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3年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庙苏木发掘了耶律祺墓,出土了契丹大字墓志一方,此墓志为已出土契丹大字字数最多的。还出土了残损汉字墓志一方。
耶律祺家族墓
耶律祺墓
耶律祺墓系砖结构的大型辽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东西耳室、主室组成,全长34.7米,斜坡式墓道,顶部砌石封口,高于地表30~80厘米。墓门为砖砌仿木结构,甬道接长方形前室,前室两侧各有一六边形耳室。主室呈八边形,进深约5米、宽4.85米,周边尚残存木制护壁底框,正中偏后为石板铺棺床,周围有木框,小帐残朽。墓内遍铺方砖,砖下设有排水系统。因早期破坏,内部扰乱,前室及主室顶部塌陷,据散乱人骨分析,为夫妇合葬。
青龙装饰铜片
耶律祺家族墓出土一批文物,其中影青瓷器20余件,多以印花装饰。所出大型模制青龙装饰铜片,是难得的辽代工艺品。此外还有出土一些琥珀饰件等。主室棺床前置有汉文墓志一方,契丹大字墓志一合。后者志文洋洋近三千字,仅以志文中出现的新字而言,就达数百之多。志文在记载墓主人家世与生平中,提及诸多年号、具体日期、历任官爵及数代皇帝之称谓。年号如重熙、大康、大安、寿昌、乾统等,其中有的属首次出现。与年号和史实对照,可释读的部分称谓和官爵有皇太叔、道宗皇帝、南院王、漆水郡王、于越、守太保、守太师、赵王、齐王、尚父等,有助于以往的研究。墓中出的部分影青瓷器底部有契丹大字墨书题款,共约百余字,字体类似手写行书体。该墓同时出土耶律祺汉文墓志一方,仅存300余字。
《耶律祺墓志铭》
《耶律祺墓志铭》
《耶律祺墓志铭》:刻于辽天祚帝乾统八年(1108年)。1993年7月,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古日班呼硕村朝克图山南麓的耶律祺家族墓地中。墓志志盖正面刻篆体契丹大字,内容与墓志首行相同。志石刻契丹大字46行,总计约2930余字,除80余个残缺字外,尚存2840余字,是考古已发现的所有契丹大字石刻中字数最多的一件。
墓主人姓耶律,名祺,辽重熙三年(1034年)生,辽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入仕,清宁年间因平息皇太叔重元之乱建功,赐号靖乱功臣;大康时徙契丹行宫都部署;辽大安二年(1086年),为南院大王;辽大安三年(1087年),进封漆水郡王;辽乾统元年(1101年),道宗崩,受顾命,加于越拜守太保;辽乾统二年(1102年),再拜守太师;辽乾统三年(1103年),封赵王,致仕;辽乾统八年(1108年),薨于私第,终年75岁,追加尚父,赠齐国王。他是辽晚期道宗、天祚帝两朝的权臣。
地理位置
耶律祺家族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朝克图山东部。
耶律羽之家族墓群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耶律祺墓群,路程约63.1千米,用时约1小时3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