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渭平原 编辑
汾渭平原是黄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及其周边台塬阶地的总称,北起山西省阳曲县,南抵陕西省秦岭山脉,西至陕西省宝鸡市,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长约760千米,宽40~100千米。七普人口为5554.45万,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山西省晋中、吕梁、临汾、运城,以及河南省洛阳、三门峡等11城2区。该平原区域土地总面积7万平方千米,位列中国第四大平原,也是黄河中游地区最大的冲积平原。汾渭平原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迹繁多,不但是华夏文明和中国历史的摇篮,也是黄河流域资源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水平高、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是中国七大主产区之一。
汾渭平原地理位置
汾河平原又称汾河谷地,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北接忻州盆地,南接渭河平原,走向为东北—西南向再转东西向,是因汾河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汾河平原分为北部的晋中盆地(太原盆地)和南部的临汾盆地,是山西境内重要的农业区和经济区。
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称关中平原(Guanzhong Plain),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介于秦岭山脉和北山山系(桥山、子午岭及陇山等)之间,东北部过黄河与山西省汾河平原相接,东部与灵宝盆地相接。渭河平原由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冲积而成,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6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西窄东宽。该平原因位于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四关之间),故称“关中”。渭河平原在历史上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故地,自古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玉米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被称为“中原龙首”,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区。
总的来看,气候条件较好,可以满足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需要,是黄河中游区光热水土条件匹配最好的区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既有丰富的传统农业经验,现代技术装备也较好,水利灌溉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