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纳斯古城遗址 编辑
玛纳斯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头工乡楼南村,是唐朝至元朝时期的古城遗址,面积约29万平方米。
玛纳斯古城遗址约建于唐代,毁于元代前后。遗址坐落在古代丝绸之路内地与西域通路的中心,随着丝绸之路被逐渐冷落,玛纳斯古城日益荒芜,终至废弃。玛纳斯古城遗址出土过宋代的铜镜,宋、西辽、元时期的大型瓮、罐器和一些玉、石器等,经考证此城是唐代庭州的乌宰守捉城。玛纳斯古城遗址的发掘对研究玛纳斯县历史沿革,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军事防御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9年10月7日,玛纳斯古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玛纳斯古城遗址
地理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头工乡楼南村
所处时代:唐朝至元朝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166-1-166
清朝时期,玛纳斯古城被称为绥来县,又名凤凰城,因城形似凤凰而得名。
1985年,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抢救收回玛纳斯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56件。
玛纳斯古城遗址
玛纳斯古城遗址
玛纳斯古城遗址剖面上的夯层明显,厚度为12~16厘米不等,内坡有文化堆积,可见灰层,间有红、灰陶片与畜骨等;东墙残存部分,中部似有城门;北墙西段尚存,为该城墙垣最高的一段,且基部很宽,似有高台建筑。城内西北部地势较高,似有建筑,其上陶片及畜骨散布较多,在一土坑的剖面观察到有较厚的红烧土与灰层。
玛纳斯古城遗址经考证,是唐代庭州的乌宰守捉城。从出土文物看,此城的年代与昌吉古城、六运古城、北庄子古城大致相当。
玛纳斯古城遗址出土人物铜镜
陶缸
玛纳斯古城遗址出土陶缸
玛纳斯,蒙古语意为巡逻者,因古代玛纳斯河沿岸有巡逻士兵而得名,意寓“英雄”。唐朝在玛纳斯设置西海县,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绥来县。1954年,改称玛纳斯县。玛河文化、碧玉文化、凤凰文化,并称为“玛纳斯三大文化”。截至2013年,玛纳斯县辖7个镇、1个乡、3个民族乡,总人口28万,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32个民族。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玛纳斯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头工乡楼南村。
楼南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玛纳斯古城遗址,路程约4.6千米,用时约9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