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 编辑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扎依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占地22亩,是一座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古代砖木结构建筑。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陵墓坐西朝东,墓室南北长度为10.7米,东西长度为15米,墓室方形建筑体的高度7.9米,墓室拱顶高度为5.45米。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顶部为穹庐形,无立柱横梁,室内有暗梯可登临其顶;正面墙壁用紫、白、蓝三色硫璃砖镶成各种美术图案,精致华丽,装饰面积为85平方米。
中文名: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
地理位置:中国新疆
陵墓:吐虎鲁克·铁木尔汗
类型:元代建筑
荣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霍城县西北的大麻扎乡
南疆喀什以香妃墓闻名中外,凡去喀什旅游的游客无不前往凭吊一番,香妃墓实际上只是其家人为她建在家族陵墓阿巴克霍加麻扎内的一个衣冠冢,香妃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经过百年来各种传说的演绎后,使这座麻扎的原名渐渐被人所淡忘,却使香妃墓的故事不胫而走。
相比而言,世人对伊犁的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扎却知之甚少。这座遗存在霍城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61团辖区内的麻扎是伊犁仅存的元代古建筑,紧邻着阿力麻里故城遗址。
吐虎鲁克·铁木尔的名字和阿力麻里城的兴衰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阿力麻里城最兴盛的时代,城中到处流动着各种肤色的面孔:满面风尘的欧洲旅行者、香料贩子;骑着矫健的伊犁马,披甲执戈的蒙古族士兵;穿着皮袍、头戴毡帽大声吆喝的本土小商贩;各种血统的女子身着艳丽的服装穿街而过……这里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一个国际大都会。
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史》中将察合台的宫阙比喻成全人类的核心,“春天,阿力麻里城到处弥漫着苹果花淡淡的芳香,蜜蜂、蝴蝶在花丛间飞舞,家家户户制作苹果酱,蒙古贵族们在自家的花园内品尝着波斯面包蘸果酱或蜂蜜。当春风送来伊犁原野上阵阵苹果花的清香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唱‘哦,阿力麻里……’”这是阿力麻里故城最繁荣、辉煌的时期。
这个“中央帝国都城”逐渐走向了衰落,只留下一片废墟和废墟旁映着夕阳晚霞的吐虎鲁克·铁木尔麻扎。如今,农夫们在自家的农田里耕作时,偶尔会从翻出的泥土中找到一些陶罐和破碎的瓷器残片,让人想像几百年前这里的繁华和兴盛。
合并图册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为穹窿式麻扎,正殿高13.35米,正门的墙壁用26种彩色釉砖镶砌,绘制有21种纹饰图案。
门额上有阿拉伯文的颂词:“伟大的皇帝,你是伟业和恩典的海洋,伊斯兰教的堡垒。神佑胜利善良人的保卫者,安拉的崇高的语言的充实者。伊斯兰教的光荣和骄傲。”颂词充溢着至高的赞誉和尊崇,历经600多年风雨,这紫蓝白三色的彩釉琉璃砖还显得那样庄重和华贵。
麻扎完全采用阿拉伯建筑形式,平面呈方形,寝殿用砖砌拱顶,殿内无木柱栋梁。正门朝东,呈拱形,门两侧是用阿拉伯文书写的、赞颂可汗和可敦的铭文。麻扎正面墙壁上用紫、蓝、白3色釉砖,镶嵌出20余种几何图案和植物纹样。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于1346年登上汗王宝座,1354年正式信奉伊斯兰教,是新疆境内最早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可汗,在位期间致力推行伊斯兰教。1363年去世后,后人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麻扎宣扬其功德。
陵墓内景
18岁时,他皈依了伊斯兰教,正式登上汗位后,在伊斯兰教大毛拉舍黑·贾马鲁丁之子阿尔沙都丁的主持下举行了入教仪式。当时的察合台汗国各种宗教并存,察合台家族一直游移在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未能作出最终的选择,吐虎鲁克·铁木尔认为这种局面不利于他的统治,在他的强迫下,察合台诸部16万蒙古族部众集体皈依了伊斯兰教。
公元1363年,吐虎鲁克·铁木尔去世,伊斯兰教教徒为他在阿力麻里城附近修建了这座穹窿式陵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