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犁清代卡伦遗址 编辑
伊犁清代卡伦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及霍城县境内,是清代时期的古遗址。
伊犁清代卡伦遗址,是根据清光绪七年(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的有关条款,以及清光绪八年(1882年)《中俄伊犁界约》,在随后的边界勘定以后设立的卡伦,由当时驻守伊犁地区的满、汉、锡伯的各族军民驻守。伊犁清代卡伦遗址几乎是一线分布,皆位于一条从南向北导向伊犁河的一条河谷地带,边境线的东侧一带。卡伦形状均为方形,以长方形居多。城墙的规格也以边长在30米(清制约合10丈)左右的居多。卡伦在形制上是统一的,但在规格上则略有不同。卡伦在内部建筑布局上,虽然方式不一样,但可以认定在卡伦内部,是有特定功能分区的。根据古城的保存情况、形制、内部布局、位置,将现存城址大体分成清乾隆和清光绪两期。伊犁清代卡伦遗址数量较多,保存较为完整,是新疆境内考古已发现保存较好、具代表性的卡伦,这些卡伦,是代表清期政府在那里行使主权的象征,而且也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屯垦戍边、反对外来侵略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伊犁清代卡伦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伊犁清代卡伦遗址
地理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及霍城县境内
所处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515-1-51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伊犁清代卡伦遗址几乎是一线分布,皆位于一条从南向北导向伊犁河的一条河谷地带,边境线的东侧一带。卡伦形状均为方形,以长方形居多。城墙的规格也以边长在30米(清制约合10丈)左右的居多。卡伦在形制上是统一的,但在规格上则略有不同,大体可分为两个数量级。此外,卡伦的方向均是朝北,但较少有正北朝向,多是向东或者向西两侧有偏移。一般来说,向东、西两侧偏移角度较小,为10°及以内。卡伦的墙体保存状况不一,墙体基本为上宽下窄,剖面呈梯形,残存墙体的高度、厚度不等,残存墙体比较厚实高大。卡伦城墙均为夯筑,但夯层厚度不同,在夯土厚度上有一定的随机性。在夯筑时,会在夯层中间夹杂石子、草木等,这在纳旦木卡伦和洪纳海卡伦中都有发现。古城墙体应为先修筑中间,然后补筑两侧墙体。在城墙的附属设施方面,卡伦均有城门,大多数发现了角台,个别有女墙。卡伦均设一个门,且位于南墙中间。卡伦城门设施较为简单,应该仅设有门道。门道的宽度实测多为3米,即一丈左右。除城门外,大多数卡伦还发现有角台。角台同城墙一样,均为夯筑,并且高度也同墙体一样。
卡伦在内部建筑布局上,虽然方式不一样,但可以认定在卡伦内部,是有特定功能分区的。参考沙图阿满军台遗留下来的现况,可以推测这种功能分区包括士兵居住、马厩等,不同的房间形成不同的物理空间,以满足特定的使用功能。根据古城的保存情况、形制、内部布局、位置,将现存城址大体分成两期:第一期为清乾隆时期,包括哈桑卡伦、格登山卡伦、纳林哈嘎勒卡伦等,其卡伦保存情况较差,城墙多呈现出土垄状,但其方形结构明确,内部布局也较为明显,一般都位于山口平地上,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第二期为清光绪时期,包括有阿尔索胡尔卡伦、契格尔干卡伦、富尔干卡伦、沙彦卡伦、察汗鄂博卡伦、登元卡伦、河源卡伦、头湖卡伦、梧桐孜卡伦、纳旦木卡伦、阿布散特尔卡伦、多兰图卡伦、吐库尔浑卡伦、洪纳海卡伦、朝阳洞卡伦等,这些卡伦保存情况较好,墙体仍存,夯层清晰,其结构明显,城门、角台等设施部分仍保存完好,其位置一般分布在边境线。
洪纳海卡伦
洪纳海卡伦
吐库尔浑卡伦
吐库尔浑卡伦
多兰图卡伦
多兰图卡伦
阿布散特尔卡伦
阿布散特尔卡伦
纳旦木卡伦
纳旦木卡伦
梧桐孜卡伦
梧桐孜卡伦
头湖卡伦
头湖卡伦
阿尔索胡尔卡伦
阿尔索胡尔卡伦位于霍城县莫乎尔乡格干牧业村西北约18千米处,海拔约1460米。卡伦墙垣尚存,为方形夯土建筑,东、西墙长28米,南、北墙宽27.4米。墙高2.7米,宽0.8~1.5米。四角设角台,角台长3米,宽2.8米。该卡伦可见于《新疆图志》之《舆图》,应为光绪勘界之后所建。
契格尔干卡伦
契格尔干卡伦位于霍城县莫乎尔乡格干牧业村北约9千米,海拔约970米。该卡伦保存情况较差,平面呈方形,夯土构筑,东、西墙长约25米,南、北墙宽约23米,城墙厚1.5米,高约3米,门朝南开。北墙下存两道墙垣,呈南北向,用途不明,四角有角台,尺寸不统一。
富尔干卡伦
富尔干卡伦,又称红山嘴卡伦,位于霍城县莫乎尔乡开干村西南,海拔约967米。该卡伦为方形夯土建筑,东、西墙长约45米,南、北墙宽约40米,方向为北偏西15°,周长为约170米,城内面积约1800平方米。卡伦墙体最高处高为2.2米,墙厚约1.2~1.5米,门朝南开。北墙和西墙保存相对较好,东墙、南墙残损严重,其中东墙仅存15米,南墙亦仅存断续墙垣。四角有角台,多残。该卡伦可见于《新疆图志》之《舆图》,应为光绪勘界之后所建。
沙彦卡伦
沙彦卡伦示意图
察汗鄂博卡伦
察汗鄂博卡伦,位于霍城县莫乎尔乡莫乎牧业村西约7千米处,海拔约610米。该卡伦为方形夯筑建筑,仅存残墙垣,南、北墙宽约42米,东、西墙长约47米,周长约178米,方向为北偏西9°。卡伦墙高2.4米,厚约3米,门南开,四角有角台。在该卡伦东侧约500米处的高地上有清代土瞭望台一座,应为卡伦附属建筑,黄土夯筑,分为土台和台上土屋,土屋现存无几,土台高3.2米,台上房屋残墙高1.1米,总高4.3米,土台长约5米,宽4.2米。该卡伦可见于《新疆图志》之《舆图》,应为光绪勘界之后所建。
登元卡伦
登元卡伦,位于霍城县莫乎尔乡莫乎牧业村西南约12.5千米,海拔约574米。该卡伦为方形夯土建筑,仅存墙垣,南、北墙宽约28米,东、西墙长约32米,周长为约120米,城内占地面积为约896平方米,方向为北偏西35°。卡伦门朝南开,墙厚3.5米,高2~3米,四角有角台。卡伦现保存较差。登元卡伦墙垣夯土向两边流失。卡伦内偏东北处边防连修建了一个高约15米的铁哨楼。该卡伦可见于《新疆图志》之《舆图》,应为光绪勘界之后所建。
河源卡伦
河源卡伦,又称三道河子卡伦,位于霍城县三道河乡沙门子村西南平滩上,海拔约549米。该卡伦为方形夯土建筑,东、西墙长28米,南、北墙宽约25米,最高处为3.2米,墙厚约1.5米,门朝南开。四面墙体损毁严重,东北墙角保存相对较好,余仅见低缓的墙垣,没有发现角台遗迹。该卡伦可见于《新疆图志》之《舆图》,应为光绪勘界之后所建。
卡伦,原为满语,意为“瞭望”、“守卫”,今哨所之意,清朝统治新疆后,在中国西北沿边地区的各重要山口或交通要道,设置卡伦,驻守军队,以维护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全。
地理位置
伊犁清代卡伦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及霍城县境内。
多兰图卡伦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伊犁清代卡伦遗址,路程约56千米,用时约5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