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编辑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南华路1号。旧址原是经正书院,始建于清代,是当时平马人士捐资兴办的一所学堂,占地7336.25平方米。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为砖木结构、青砖小青瓦顶、前中后三座四合院式建筑,由门楼、东厢房、西厢房、正厅、辅助陈列室和文物库房组成,总建筑面积为914平方米。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193平方米。在正厅的最后一个进深间的两侧次间,用木围护分隔出两间小房,是当年红七军和工农民主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卧室。旧址是中宣部公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处传播革命传统,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基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996年11月20日,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南华路1号
所处时代:1929年
占地面积:7336.25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4-0231-5-03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十三年(1924年)12月,右江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经正书院召开,选举产生右江苏维埃政府成员,后来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就设在这所书院里。
红军离开右江地区以后,经正书院改为平马镇中心小学。
1960年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决定在经正书院建立右江革命纪念馆,并按原貌进行了全面修缮。
1963年,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改称右江革命纪念馆。
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题名。
1978年10月,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经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
2008年3月18日,正式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广西首批免费开放示范单位。
旧址会议大厅前飘扬的红旗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内景

邓小平同志当年办公和休息的地方

广场雕塑和后面的英雄树
门楼
门楼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建筑,通面阔14米,通进深9.8米,建筑面积125平方米。明间为门厅,左、右为次间,其中东次间是当年红七军的办公室,西次间是当年红七军的通讯室。
东厢房、西厢房
东厢房、西厢房分别位于门楼、前天井、正厅的左侧、右侧,均为面阔十间、进深二间,其中第一进深间是廊。厢房通面阔39.5米,进深8.3米,建筑面积共有316平方米。厢房前檐墙上的窗是花格窗,后檐墙上的窗为十字漏花窗,保证了室内的通风透气。东厢房、西厢房曾作为起义部队的营房,在厢房最南面的两个进深间,靠近门楼东边的两间是原来红七军的厨房,现在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样子;靠近门楼西边的两间现在是纪念馆的办公室。
正厅
正厅位于门楼的北面,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第一进深间是廊。正厅通面阔14米,通进深14.6米,建筑面积193平方米。在正厅的最后一个进深间的两侧次间,用木围护分隔出两间小房,是当年红七军和工农民主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卧室。
辅助陈列室
辅助陈列室位于正厅北面,面阔九间,进深二间,第一进深间是廊。通面阔34.2米,进深11.47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为迎接百色起义60周年大庆,于1988年12月新建,为完善旧址整体使用功能,采用砖混结构,现作为旧址文物库房使用。
2、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是中宣部公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处传播革命传统,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基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995年12月,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被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11月20日,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南华路1号。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从田东高速出口后,沿东宁大道往百色方向行驶直东港路路口,向左转至南华路路口,即可到达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感驮岩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