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津街 编辑
文津街,30年代前是西安门大街东段。《京师坊巷志稿》:西安门大街,迤东为金鳌玉蝀桥,南为西苑福华门,北为阳泽门,门内傍北海,地名小马圈。同书。小马圈条:玉熙宫在西安里门街北,金鳌玉蝀桥之西。今改为内厩,豢养御马。原按:今小马圈即明玉熙宫遗址。1931年北京图书馆新楼建成,收入原来藏在承德文津阁里的《四库全书》,街道因此得名。文津街最初很短只有两个门牌,东起北海大桥(即金鳌玉竦桥)西至北京图书馆西墙外,解放后改为东起北海大桥西至府右街口。
文津街不长,但颇有名气,它在北海公园西侧,与府右街为邻。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这条街上有历史悠久的北京图书馆;而它之所以被命名为“文津”又与这图书馆有直接关系。
北京图书馆是中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一座图书馆。它的前身是清末的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曾接收五百年前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藏书,其中少数珍本图书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南宋“缉熙殿”的藏书。据说,北京图书馆收藏的罕见珍本古籍有20余万册,其中主要是唐人写经,宋、元刻本,明初纂修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纂修的《四库全书》等。
中文名:文津街
地理位置:西安门大街东段
著名景点:金鳌玉蝀桥
文津街
文津街建筑欣赏
文津街北京美食
解放后,为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要在保持原来面貌的条件下加宽桥面,于是拓宽桥面至34米,桥身加长由七孔改成九孔,桥板坡度也降低了2%。引桥的石栏造型花纹和原来的一样,依然均称大方。不幸在“十年动乱”中,竟把原来的玉石栏拆掉,换上丈高的铁栏,使人有禁锢之感,每经此大桥时,常会想起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恐怖日子。有人建议把铁栏拆掉,把石栏搬回来,恢复大桥的美丽面貌。
北京图书馆现有藏书九百余万册,保藏建国以来所有出版物及我国古籍,孤本、善本、稿本、抄本等珍贵图书,其中善本书三十余万册。它还负责全国图书统一编目、馆际互借,同世界各国的书刊资料交换受赠等任务。已与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千多个单位建立了书刊赠阅和交换关系。它是我国收藏最丰富,规最大的国家书库,从阅览、外借、照像、复制、报告会等不同角度,为学术研究提供世界各国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馆址前面国务院,东邻北海、红墙绿瓦,金钉朱门,一双雄健石狮分列大门两旁。院内松墙苍苍。圃经四达,两座华表,庄严地立在松墙旁侧。东墙下的文源阁记石碑和西墙下北平图书馆记的石碑(碑系蔡元培撰文,钱玄同书,1931年6月25日立)相互对视,使整个庭院典雅安静,幽美宜人。门前的石狮,院内的华表,以及文源阁记碑和馆记碑的碑石等,都是30年代建馆时,从圆明园废墟中移来的。一百年前帝国主义强盗们,不仅火烧了我国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圆明三园,连保存在园内文源阁的手抄的《四库全书》也同被焚毁。强盗们的凶残掠夺,提示我们:炎黄子孙必须“杖剑纵横摧掳骑,不叫荆棘没铜驼”。 (引吴玉章自照题诗句)
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设于中南海,此处为政务院,后改国务院。
2022年3月,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图书馆自动化
上一篇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