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学仲 编辑
王学仲(1925年10月23日-2013年10月8日),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1953年起在天津大学任教,创立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兼任南开大学、广州美院及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荣誉所长,中国文联第八届、九届全委会荣誉委员,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画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精通书法、绘画、文学、哲学;是一位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家,创立“黾学”学派。于2013年10月8日晨7:17在天津武警总医院病逝,享年88周岁。
中文名:王学仲
别名:王黾、滕固词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滕州市
出生日期:1925年10月23日
逝世日期:2013年10月8日
毕业院校:北平京华美术学院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四季繁荣图》》《王学仲美术论》《垂杨饮马图》
主要成就:创立“黾学”学派
早年活动
王学仲的艺术誉满国内外,但他的成才经历却是艰辛而漫长的。1925年10月23日,王学仲出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宁家村一个书香人家。5岁那年就跟着教书的父亲上学,开始学写毛笔字,一直练到17岁,其中还到处拜师访友学习绘画。后来,王学仲考取了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邱石冥、吴镜汀、容庚、齐白石、黄宾虹等学习书画。 1946年夏天,中国书画名家徐悲鸿就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王学仲的才华得到了徐悲鸿的赏识,在徐先生的鼓励下,王学仲来到北平国立艺专深造。
王学仲先生
当时徐悲鸿亲自担任油画和国画的教学工作,王学仲有幸在课堂聆听他的教悔,课余时间也经常到徐先生的家去拜师求教。
有一次,王学仲带着他自己写的书法册页呈送给徐悲鸿先生指教。徐先生仔细审视之后,很是欣赏。他知道王学仲还有一个名字叫“呼延夜泊”,当即挥笔在册页上题写道:“呼延生方在少年,其书得如是造诣,秉赋不凡,盖由天授。方之古人,在唐则近于北海,宋则山谷,明则倪文正、王觉斯,而非赵董世俗之姿可相并论也”!
1953年7月毕业离校的那天晚上,徐悲鸿还特意画了一幅《奔马图》赠给王学仲,并叮嘱他在艺术上要不断进取。
王学仲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一直工作到今天。其间他不但桃李满天下,而且他的诗文书画艺术也不断成熟发展。正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评价的那样“诗文书画,四美俱臻”!
日本讲学
王学仲谈艺录
王学仲在日本讲学时,在日本书画界结交了不少朋友,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2年元旦,师从王学仲的日本研究生松村一德请他去歧玉县老家过新年。王先生一下车,松村的父母双双叩头着地表示欢迎。元旦清晨,松村夫人买了五个纸条,请大家把各自内心的祈求写在纸上。王学仲先生郑重地写上了“祝中日友谊长青”七个汉字,并将纸条虔诚地结扎在树枝上。事隔两年之后,松村一德访华来拜见恩师时,王学仲问:“我挂的那个纸条,怕早被风雨打碎了吧?”松村笑着眨了眨眼说:“老师,你看我们三千日本青年又来到了中国,你的纸条和绿树会永远长青的!”
日本个展
王学仲作品
然而令日本人民印象最深的是王学仲绘制的长5.9X4.4米的巨型壁画《四季繁荣图》。这是中日有关方面专门请王学仲先生绘制的。这幅巨型壁画于1983年7月28日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建站一百周年、中日友好十周年、东京上野火车站和北京火车站结为友好车站两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大厅揭彩。
这副壁画以中国泰山和日本富士山为背景,描绘出东京上野公园的四季美景。春天的“蝶舞樱花”,夏日的“鲤戏碧荷”,还有秋高气爽的“北雁红叶”和冬令雅静的“熊猫雪竹”。壁画还绘有上野驿站百年前的旧貌,百位穿着中服或和服的中日历史人物等等。画的中央书写着一首《上野驿站百年颂》的七绝诗,成为中日友好的见证和象征。
王学仲
王学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了三则治学主张,即:二言——欧风汉骨,东学西行;四感——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诗人的苍凉感,艺术的高贵感;四我——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
作品还有《四季繁荣图》《垂杨饮马图 》《双鲤图》等。
王学仲
王学仲曾获得世界和平文化金奖、中国书法“兰亭”终身成就奖。山东省曲阜市、江苏徐州市铜山县、山东省滕州市建了三个王学仲艺术馆。
王学仲的名气越来越大,可是他对名利看得很淡,在发展艺术方面他十分慷慨。他曾向有关艺术馆、博物馆捐赠珍藏和名贵字画700多件。他曾在山东滕州王学仲艺术馆开馆时捐献了家藏的石器、青铜器、古陶等文物和唐伯虎、郑板桥、徐悲鸿等名人字画;1995年10月他又说服家人把祖传画像《敕牒家谱》和一套十二件的唐代陶俑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捐献给了滕州艺术馆。滕州市拿出200万元人民币对他表示酬谢,但王学仲却分文不要。他说:“我没有收,没有收!好好建设艺术馆就行了。因为我搞艺术不是为了钱,我觉得应该把艺术看作是一个人生最高的灵魂”!
王学仲给学生阮云华的回信
王学仲书法欧风汉骨
王学仲
王学仲 仰之弥高 英才辈出
王学仲山水艺术的气质来源于他对汉文化充盈把握后流露出的那份从容和定性,也在于他东西技法融而合之的均衡柔和。对于七十多岁的王学仲先生来说,绘画状态较之中青年山水画人更具进步性和个性,格高,有强烈而不事雕饰的自我存在。相比之下,他的花鸟人物可以讲是画得好,还达不到高贵的程度。
於王学仲而言,“欧风汉骨”风格的确立带来了“东学西行”的信心,他也确实实践了东学西行的理想。
王学仲,诗、文、书、画四绝,著作等身。他不仅是一位诗文书画皆有建树的文化学者,还是一位具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书画理论家、美学思想家。
王学仲绘画作品
黾学可以概括为:一画、二合、三怪、四我、五象、六学、七艺。
“一画”就是文人画。文人画要以诗书画印为基础,倡导野逸美,表现其古朴自然、野趣雅谑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
“二合”是指意象合一。书法意象非常重要。书法是笔墨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线条的艺术,重要的是它渗透着书家哲性的思想。
“三怪”一词源出徐悲鸿先生。先生称我诗书画“三怪”。黾学的美学基础是诗书画三位一体。
“四我”是黾学的精神支柱。我提出“三自一超”主张,即: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轶出自我,超越时代。作为一个书家或画家,不应该停留在对自我的表现上,必须把“小我”与“超越时代”的“大我”联系在一起,与国家、时代、民族联系在一起。
“五象”即:表象、意象、气象、空象、色象。“五象”把佛、道、儒三家的哲学观融合为一体。
王学仲先生书法
“七艺”即:绘画、书法、诗词、治印、雕塑、散文、小说等。
王学仲书法
王学仲绘画作品

王学仲绘画作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