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龙堆 编辑
白龙堆,罗布泊东北部的景点,雅丹为罗布泊三大雅丹群之一,亦是赫赫有名的罗布泊景观之一。
中文名:白龙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性质:景观地
地点:罗布泊东北部
白龙堆
白龙堆是第四纪湖积层抬升形成的砾质土丘地貌,由于水蚀和风蚀作用,形成东北至西南走向的长条状土丘群,绵亘近百公里,横卧于罗布泊地区的东北部。由于白龙堆的土台以砂砾、石膏泥和盐碱构成,颜色呈灰白色,有阳光时还会反射点点银光,似鳞甲般,故被古人将这片广袤的雅丹群称为 “ 白龙 ” 。从远处望去,白龙堆就象一群群在沙海中游弋的白龙,白色的脊背在波浪中时隐时现,首尾相衔,无边无际,气势奇伟。
在白龙堆东北部远远的戈壁滩上,有一条依稀可辨的古道痕迹,宽约60厘米,成南北方向,属当年骆驼、马队走出的丝路古道。一些考察队员在穿越白龙堆时,常会拾到古钱币等等。由东向西穿过白龙堆后,丝路古道在此分岔,一向西南至楼兰或向西至营盘尉犁,一向北翻过库鲁克塔格山达吐鲁番,在古商道中属较重要的道口。
对白龙堆沙漠,《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书·西域传》载,“楼兰国最在东陲,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水经注》说在罗布泊东北即白龙堆沙漠。丝绸之路在古鄯善境内的线路,随着各时期政治形式的变化,曾经有过两条线路。一条线路是由阳关西行,过白龙堆沙漠,从罗布泊西北岸经过,至现在的古楼兰或海头遗址。另一条路线是经白龙堆后,从罗布泊南部西南至于泥,沿南道西行。
历史上对白龙堆的记载,均在南道,但具体路段却说法不一。唐代把鸣沙山又称白龙堆。“鸣沙山畔听鸣沙,风静沙平别有声”。它像一条白色巨龙横卧在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500米的大漠之中。夕阳下的鸣沙山,犹如一连串神奇灿烂的金字塔,巍峨耸立,见棱角如刀刃。虽经历了数千年的风暴和游人的不断冲击,却从没有降低过它的高大,失却过它的棱角,改变过它的个性。古代典籍中所描述沙漠地区通常都有干旱和盐块,是指白龙堆沙漠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地域,符合风成地貌的基本特点。唐代把鸣沙山称白龙堆也以其基本特点而言。
白龙堆
白龙堆
白龙堆与龙城的雅丹有相似之处,其台背较圆滑,两侧缓坡有弧线,长条状的土丘东北边高西南边低,似昂首鳌游的龙,所以被称为“龙”。三垅沙雅丹的土台面较平整,两侧大多如刀削过呈90°崖壁。三垅沙的土台比白龙堆、龙城雅丹稍高些。三垅沙偶可见到骆驼刺,白龙堆因更为干旱,靠近罗布泊中心区,现寸草皆无,但地表属硬土台盐碱地貌,步行或汽车行驶较为容易。
2005年10月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的《选美中国特辑》中,白龙堆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地貌之一,排名第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