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鲫 编辑

久久鱼

海鲫海鲫

海鲫,海鲫科Ditrema temmincki Bleeker 也称“海刀子”、“九九鱼”、“令吉”。硬骨鱼纲,海鲫科。体侧扁,椭圆形,长20厘米左右,灰褐色或褐色。鳍较黑,口角下方有一小黑斑。口小,具圆锥状细牙,吃食文雅,像淡水中之鲫鱼,故名。温水性小型鱼类。不聚群。以软体动物和水蚤一类水生昆虫为食。多在人工渔礁场、海带养殖架一带觅食生活,岸边手竿、抛竿很难钓到,多用舢板、小船划到这一带用手竿或矶竿钓取。主要分布于黄海沿海。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九九鱼 海刀子

中文学名:海鲫

拉丁学名:Ditrema temminckiBleeker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索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目:鲈形目

亚目:鲈亚目

科:海鲫

分布区域:中国黄海沿海

形态特征

编辑

亦作seaperch。鲈形目(Perciformes)海鲫科(Embiotocidae)23种海鱼的统称。分布于北太平洋,两种原产日本,其他均产于北美沿岸,大多在加利福尼亚沿海。胎鲫(Hysterocarpus traski)栖于淡水,其他大部种类生活于沿岸浪涛带。所有种类的繁殖都是胎生,产出幼鱼,而不是产卵,雌鱼子宫分隔成多室,每胎能产小鱼30~50尾体较高 。口小,鳞大,有一长的背鳍。体型较小,长13∼45公分(5∼18吋)。条纹沟背鱼(Amphistichus argenteus)具黄色条纹。

体被较小的薄圆鳞。背鳍鳍棘部有发达的鳞鞘,向后延伸至鳍条部;鳍棘折叠时可收藏于沟内。在生殖季节雄鱼的臀鳍上有明星的腺状体;鳍条延长。下咽骨愈合,细长,有小齿。

分类系统:

Animalia:动物界 - Chordata:脊索动物门 - Osteichthyes:硬骨鱼纲 - Perciformes:鲈形目 - Percoidei:鲈亚目 - Embiotocidae:海鲫科 -Ditrema:

学名:

Ditrema temminckiBleeker

中文名:

海鲫

中文拼音:

HǎiJì

分类等级:

概述:

 

原始属名

 

模式标本产地

 

模式标本保存地

 

国家保护级别

不祥

CITES公约级别

未定

IUCN红色名录等级

未予评估(NE)

红皮书等级

未定

中国特有

编号:

7688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中文科名:

海鲫科

拉丁科名:

Embiotocidae

中文属名:

海鲫属

拉丁属名:

Ditrema

拉丁种名:

temmincki

定名人:

Bleeker

年代:

1853

中文名:

海鲫

原始文献:

Verh. Bat. Gen.:25, 33

模式产地:

日本

俗名:

九九鱼, 海(鱼与)

生境:

近海

国内分布:

黄渤

资料来

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157-158.

近种区别

编辑

海鲫

黄鲫

体量

长13∼45公分

一般体长15厘米,体重20一30克

特征

口小,鳞大,有一长的背鳍。体型较小

其体扁薄,背缘稍隆起,头短小、眼小,吻突出,口裂大而倾斜;臀鳍长,尾鳍叉形,不与臀鳍相连

图片

海鲫海鲫

黄鲫黄鲫

产地产期

编辑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黄海北部和渤海。冷温性近海鱼类。体长一般160~230毫米。胎生,雌鱼子宫分隔成多室,每胎产小鱼30~50尾。在黄海常可捕到。

下一篇 海鲶

上一篇 海公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