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肥肠 编辑

四川省南部县的特色小吃

南部肥肠南部肥肠

南部肥肠,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的特色小吃,以色艳、味美、汤鲜、爽口、老少皆宜而闻名川内。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南部肥肠

分类:川菜

营 养:润燥、补虚、止渴、止血

适宜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感冒期间忌食

特点:色泽艳丽,汤鲜味美

制作方法

编辑

南部肥肠南部肥肠

与其他地方的肥肠烹饪一样,南部肥肠烹饪前首先要用面粉或者醋清洗其表面的附着物,当肥肠呈现出较为光滑的色泽且没有任何怪异之味后,才能将其投入到沸腾的开水中煮。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去掉肥肠表面的脂肪,再次清除其固有的怪味的过程。煮上半个小时后,要将弯曲的肥肠捞出,用温热水清洗一次,然后放置在案板上进行切块。肥肠的切块比较讲究刀法,刀法好则肥肠外观美、易炖煮,刀法差,肥肠要么呈块状、要么呈片状,其“造型”很难吸引食客的眼球。刀法主要针对餐饮行业,普通家庭将其切成什么样式一般不太讲究。

接下来便进入了炖肥肠的过程了。南部肥肠的烹饪学问主要就集中在这个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选择配料。南部肥肠配料不多,以萝卜和海带为主再辅以少量海椒或者花椒之类的调料。之所以要选择萝卜和海带为配料,是因为它们不但具有吸收多余脂肪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久煮不糊的特点,很适合餐馆里炖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肥肠等候食客就餐的经营方式。其次是火候的掌握,炖肥肠需要文火而忌讳武火。因为,文火能使肥肠熟透而不熟烂,武火则可能导致肥肠出现局部烂熟而某些地方还夹生的现象。文火炖上三四个小时后,汤锅里要放入适量的红油(海椒面与菜油调制而成)和食盐等,同时要将火候控制在保温的范围内。食用时,盛肥肠的汤碗里要撒上葱段和香菜,这样红中有白,白中有绿、绿中带红,色香味俱全的南部肥肠就算做好了。

特色小吃

编辑

发展历史

眼镜肥肠眼镜肥肠

1985年的时候,南部县正街的老人民餐厅改制和部分老员工退休,这些劳动惯了的前辈们一闲下来就相继干起了其他行当,当然也有继续从事餐饮行业的,就在老乐群路的街边摆起了小摊,当时的肥肠干饭不是全部是肥肠,而是猪的内脏,有心肺和肥肠,对于80年代以前没吃太多油荤的人来说,这是一道实惠的大餐而不是小吃,肥肠干饭这一小吃的特点也在于此,像小吃又像正餐,像炖菜又像烧菜,它有米饭,有美味的汤,有荤有素,可口但又不失营养,夏天是冬瓜的搭配,可以清火,冬天是白萝卜搭配,可以降燥,最难得的是把猪大肠变成了美味的小吃,这些都是肥肠干饭受到大家喜爱的重要原因,当然这里面的清洗和调味是最需功夫的。88年开始,肥肠干饭小吃完全成型,独特的口味也已显现,也由路边小摊搬到了住家的瓦房下开始经营。这一来就是13年,直到旧房改造拆迁,之后就开始出租口面经营。80-90年代,每天早上11点去的时候可能都以挂上了“毕”的字样。

制作

肥肠干饭的煮制过程非常烦琐,每天下午从苍溪、阆中的肉食品加工厂专门运过来的肥肠原料后就开始分拣和清洗,清洗需要用灰面和大量的水,灰面有吸取表面附着物的效果,清洗要内外反复清洗,完后开始漂洗,漂后放进大锅里煮,煮到半熟的时候捞起来有个过程叫“jing”,“jing”后控干水,再上案切,切法也有讲究,因为大肠冷却后有不少油,操起刀来很难控制,滑,所以刀功和手腕的力量一定要好。切完了就是将其放在放好配料的锅里开始炖,所以一般午夜大家还在睡觉的时候,灶房师傅还在不停的要起床经佑火候,这都是微火,要炖到第二天早上4,5点的时候开始准备加冬瓜或是白萝卜等配菜,好赶在6点钟左右上学的或是其他的人们的那顿早餐。做的干饭讲究香以及和肥肠吃起来时搭配的口感。泡菜也是个好东西,对于那些怕油腻的人来说。嘣脆的嚼在口里,就些饭和肥肠,特别的爽口。

营养价值

编辑

猪大肠有润燥、补虚、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弱口渴、脱肛、痔疮、便血、便秘等症。

食疗作用

编辑

猪大肠性寒,味甘;有润肠,去下焦风热,止小便数的作用。

用猪大肠治疗大肠病变,有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的作用,古代医家常用于痔疮、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斋直指方》和《奇效良方》中的猪脏丸,《本草蒙筌》中的连壳丸等,皆是用于治疗直肠病变的名方,其中均用到猪大肠。

清洗肥肠

编辑

1.买生肠子要拣颜色白些的买,一则干净,二则好洗;

2.洗前最好用碱抓一下,没有碱,用盐使劲抓抓;用剪刀剪成一节节,这样灌水时不累人;翻肠子有诀窍,稍翻一头,接在水龙头上灌水,很快就翻过来了,把黑或一些小淋巴节拽掉,肥肠嘛,油除的太干净就瘦了,口感不好,然后,再用同样的法子翻过来;

3.绰遍水,倒出肠子洗干净;

4.煮时(小火 )丢两颗八角,放拍好的姜块、料酒,水至淹没肠子,有人喜欢煮肠子时就加酱油,有人喜欢炒时再上色

5.煮时记得翻翻,煮的程度(记得中途放葱段 )以筷子能戳通即可,煮过头了肠子没咬劲,不够透了嚼不动,总之,口感是肠子重要的环节。

所获荣誉

编辑

2013年10月,南部肥肠烹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1月,南部肥肠入选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

下一篇 德乡品碗

上一篇 川北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