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立 编辑

唐朝初年循吏

李素立,赵州高邑人,唐朝初年循吏,北齐梁州刺史李义深曾孙。武德年间任监察御史,以守法不避强权受到唐高祖李渊赏识。贞观年间,在边境绥附少数民族,多立功劳。永徽初年,迁蒲州刺史,卒于路,唐高宗李治为之废朝一天,谥号为平。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李素立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赵州高邑(今河北高邑县)

主要成就:官至太仆,封高邑县侯

人物生平

编辑
李素立,赵州高邑人。武德初年,在朝廷任监察御史。当时有百姓犯了法,但不应判死罪,李渊特别下令要将那人处死。李素立进谏说:“三尺之法,天下人共同遵守,一旦动摇,人们便不知如何行为举止。陛下刚刚创立宏伟的基业,边远蛮荒之地还没有归服,为什么在京城之中便要舍弃刑法呢?臣忝居法司职务,不敢接受您的圣旨。”高祖听从了李素立的劝告,从此对其特别施恩眷顾。

不久李素立因父母去世解除官职,高祖命令有司让他停止服丧,授予七品清要官职。有司拟授雍州司户参军,高祖说:“这个官职重要但政务繁多。”又拟授秘书郎,高祖说:“这个官职政务不繁但地位不显。”于是升授侍御史,高祖这才说:“这个官职符合清要的要求。”

贞观年间,多次转任扬州大都督府司马。当时突厥铁勒部归附唐朝,唐太宗在其原址设立瀚海都护府,诏令李素立领瀚海都护一职。这时另一个部落阙泥孰别部多次入侵,造成边患。李素立预料阙泥孰别部不足以调动军队剿灭,就派遣使者招谕他们令其投降,这些人感动于李素立的恩惠,送给他很多牛马。李素立一无所受,只接受了一杯酒而已,剩下的礼物悉数返还。后又为这些部落建立廨舍,开置屯田,夷人更加畏服他的威名。李素立后历任太仆、鸿胪卿,累封高邑县侯。过了很久之后,出任绵州刺史。

永徽初年,转任蒲州刺史。将要前去赴任之前,把所剩余的储粮和器物全部交还州里,只带着自己的书籍和家书之类的东西上路。不幸的是,李素立于路病故。唐高宗李治听说李素立去世,特地为之废朝一日,给李素立加谥号为平。

主要成就

编辑
在边境抚循少数民族有治绩,官至多州刺史、太仆、鸿胪卿。

史料记载

编辑
《旧唐书 卷一百八十五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新唐书 卷一百九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亲属成员

编辑

曾祖父

李义深,北齐梁州刺史。

祖父

李騊駼,北齐散骑常侍。入隋,卒于绛州长史。

父亲

李正藻(一作李政藻),隋水部郎中,大业年间为寇贼所杀。

儿子

李休烈,官终郪令,卒年四十九岁。

侄子

李游道,李素立堂兄之子。官至冬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孙子

李至远,官至天官侍郎,忤内史李昭德,出为壁州刺史,卒于任。

李从远,历黄门侍郎、太仆卿、中书令,累封赵郡公,卒谥曰懿。

曾孙

李畲,字玉田,李至远子。官至国子司业,为母服丧时,哀毁过甚而卒。

李岩,李从远子。官终兵部侍郎,封赞皇县伯,善于草隶。

下一篇 李至远

上一篇 张允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