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济 编辑

唐朝官员

张允济张允济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隋末唐初官员。在武阳令任上以善政闻,县内路不拾遗,风化大行。贞观初年,升任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卒于幽州刺史任上。《旧唐书》将其列入“良吏”之列。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张允济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青州北海

主要成就:官至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号称良吏

人物生平

编辑
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令,致力于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百姓拥护他。

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家人不肯还给那头牛,元武县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这问题,那人就到武阳县请求张允济评判,张允济说:“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那人泪流不止,把事情的始末都讲了出来。张允济于是命令手下把那人绑起来,用衣衫蒙住他的头,将他带到他妻子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说是抓住了盗牛贼。张允济召集村人,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妻家人不知其中的缘故,又担心受连累,就指着那头强占来的母牛说:“这是我女婿家的牛,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张允济便揭开牛主人蒙头的衣衫,对他妻子娘家人说:“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还给他。”妻子娘家人叩头服罪。元武县主管官听说后,都十分惭愧。

张允济还曾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种葱的老妇人,搭了一座圆形草房在那里守葱,张允济对老妇人说:“您只管回去,不要不厌其烦地守着,如果遇到盗贼,就来报告县令。”老妇人听从了他的劝告。回家住了一夜,结果丢了很多葱。老妇人把情况告诉了他,他便把葱田方圆十里之内的全部男女都集中起来,一个个到跟前来检验查问,果然找到了盗葱的人。

曾有个赶路的行人,天亮前就出发,把衣衫掉到了路上,走了十几里才发觉,有人对他说:“我们这武阳县境内,路不拾遗,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正如这人所说,果然找到了衣衫。远近之人都称赞张允济,他的政绩尤其卓异。

张允济后升任高阳郡郡丞,当时高阳没有郡将(即郡守),张允济独自统领一个大郡,官员百姓对他又畏惧又爱戴。等到贼寇首领王须拔进攻围困高阳郡,当时城中的粮食都吃光了,官员百姓纷纷采集槐树叶蒿子杆来吃,最终也没有一个人叛变投敌。

贞观初年,张允济多次升迁担任刑部侍郎,被封为武城县男。后出任幽州刺史,不久就去世了。

主要成就

编辑
《旧唐书》将其列入《良吏列传》,官至刑部侍郎、幽州刺史,封武城县男。

史料记载

编辑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人物评价

编辑
刘昫《旧唐书》:①远近称之。政绩尤异。②(《良吏传》赞)圣人造世,才杰济时。在理致治,无为而为。坑鹔非议,简易从规。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下一篇 李素立

上一篇 陈君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