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相寺 编辑
宝相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城内西北隅城尚书路78号, 北、西侧临河,依河建寺。 初建南北朝时期,原名昭空寺。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御赐昭空寺为宝相寺。 1994年3月15日,维修砖塔时,意外发现了塔基底部的地宫入口。 1995年起,宝相寺开始恢复建设,一期工程于1998年完成。
宝相寺占地40余亩。主要建筑有:东门三楹。内塑四大天王、哼哈二将,门前石狮一对。寺内有禅堂、钟鼓二楼、东西庑、关帝庙、火神庙、佛殿、白奶奶庙等六七十间建筑。寺内建筑规模宏大,错落有致,主体建筑佛殿为七楹悬山式建筑,内塑如来佛、弥勒佛和十八罗汉。据传明代以前曾有七十二全神。院内碑碣林立,并有五股穿心井等设施。 地宫内出土文物141件,有金棺、银椁、佛牙、舍利、石匣、棒真身菩萨像、石造像、鎏金铜钱、铜盒、琉璃净瓶、水晶净瓶、银菩萨像等。
2011年,宝相寺景区被评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大宝相寺
外文名:Baoxiang Temple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城内西北隅城尚书路78号
气候条件: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
开放时间:8:00至17:3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50元
占地面积:约 40 亩
著名景点:太子灵踪塔、大雄宝殿、地宫
现任住持:正德法师
唐太和年间,曾铸一大钟。
宝相寺在北宋时期是皇家寺院, 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宝相寺重修,释明习撰并行书了《宝相寺创修佛殿记》。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封禅泰山,归途经曲阜、过中都时,御赐昭空寺为宝相寺。
明代时,“广拓于正统癸亥,而易其枯朽,新其丹垩,则正德乙亥秋”,规模不断扩大。盛时,宝相寺“群僧萃处、暮鼓晨钟、经声佛号,亦精蓝之胜景也”。
明清鼎革之际,宝相寺破坏,至康熙年间,有僧“守付者”“虔心广募”,“次第修举,凡正殿、配廊、出门、宝塔、一一修整,焕然更新。”恢复往日盛况。寺内太子灵踪塔高耸、神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军国主义炮轰汶上宝相寺,千年古刹夷为平地。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塔身受到炮弹重创。
1958年,寺院内北魏“太和三年(479年)”造万斤精铁大钟被砸烂炼钢。
文革中,残缺裸露的塔基清理后用水泥裙保护起来。
1994年3月15日,维修砖塔时,意外发现了塔基底部的地宫入口。报请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后,对地宫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在塔宫内发现了金棺、银椁、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 有“第二法门寺”之称。
1995年起,宝相寺开始恢复建设,一期工程于1998年完成,现已建成供奉殿、中都博物馆(佛教圣物展示馆)、碑廊、地宫、僧院、浮雕牌坊。
宝相寺风光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也称大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主尊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大殿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3平方米。大殿围栏用三尺白汉白玉材质,精雕宝相花、如意和缠枝纹等图案。大殿内供奉的全堂佛像包括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文殊普贤菩萨、十八罗汉及海岛观音群像等。
大雄宝殿
供奉殿
供奉殿高9米,占地500平方米,为歇山式建筑,是20世纪90年代由文物管理处所建。两副楹联是由当代高僧昌定大和尚题写的。供奉殿供奉的是旃檀贴金释迦牟尼佛像。周边的十八罗汉彩绘塑像是用青石雕刻而成。
供奉殿
太子灵踪塔
太子灵踪塔又称宝相寺塔。1994年修葺该塔时,在地宫石匣铭文上发现其名为太子灵踪塔,建于熙宁六年至政和二年(1073-1112年),前后用时三十八年。2011年,编制该塔保护方案时,在第十级塔檐一砖上发现阴刻“政和贰”三字,进一步确定了修建年代。太子灵踪塔是由皇帝赐紫高僧知柔大师亲自监造,仿照京师皇家开宝寺灵感塔建造的一座典型的“佛牙舍利塔”。佛塔为八角楼阁式砖塔,塔层外檐加饰仿木斗拱,上承圆椽连檐,皆作蝉肚形,第三层飞檐下饰以砖雕莲花图案,塔刹呈葫芦状,上置相轮,覆以黄色琉璃瓦,造型美观,挺拔俊伟。塔高为41.75米,底座直径为10米,共13层。塔身东、西、南、北均有券形佛龛,龛内原供奉佛像。北面一层是登塔正门,五层以上四面辟洞门,有螺旋台阶达于塔顶。1977年,该塔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宝相寺太子灵踪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子灵踪塔
地宫
地宫位于底层塔心室正中位置,由甬道、宫室和佛龛三部分组成。甬道门正南向,长393厘米、宽97厘米、高165厘米,券拱顶。地面用青砖错缝铺砌。宫室南北长147厘米、东西宽143厘米、高420厘米。宫顶为八角形隆起,中心有一铁吊环。北壁为青砖雕琢的钱币纹佛龛,宽78厘米、高178厘米。龛内供石匣和棒真身菩萨像,安置在青砖雕砌的须弥座上,座高78厘米。
地宫的南壁和西壁上各有墨书题字。南壁题字:“任城左荣义荣世中都束德儒同迎佛牙舍利归葬时政和三年三月十五日”。西壁题字:“任城左荣义荣世中都束德儒同送葬佛牙舍利时政和三年(1112年)三月十五日。”
中都博物馆
中都博物馆是1998年9月竣工落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双层双檐楼阁式建筑,高21米,占地2800平方米。佛都圣迹珍宝馆是中都博物馆的主展厅。馆内分东西两个展室,东边第一展室为汶上出土的历代文物,西边第二展室为太子灵踪塔出土的佛教圣物。
中都博物馆
综述
地宫内出土文物141件,有金棺、银椁、佛牙、舍利、石匣、棒真身菩萨像、石造像、鎏金铜钱、铜盒、琉璃净瓶、水晶净瓶、银菩萨像等。
佛牙舍利
佛牙舍利
宝相寺共出土佛舍利936颗,被中国佛教协会认定为“数量最大的佛舍利发掘”。 棒真身菩萨像1尊,高50厘米、底宽20厘米,位于石匣后方,跪拜姿态,铁胎泥塑并饰彩绘;石造像1尊,高28厘米、宽20厘米,背刻铭文大魏武定六年;银菩萨像1尊,高15厘米、底宽4厘米,立于莲花座上,背刻有铭文;水晶串珠,108颗,缠绕金棺之上;水晶瓶1件,高8厘米,天然水晶雕刻而成,内供奉舍利;琉璃净瓶1件,高9厘米,通体为绿色,内供奉舍利和七宝;铜盒1件,高10厘米、宽9厘米,内供奉骨灰和舍利;鎏金铜钱2枚,太平通宝;玉石坠1件,长1.5厘米,圆管状,通体透明;玛瑙1件,长1厘米,圆管状,赤色;绿松石1件,长0.5厘米,圆管状;金条1件,长18厘米;水晶石1件,不规则状;琉璃净瓶1件,高3厘米。 宝相寺佛牙是由唐朝高僧悟空于790年从犍陀罗王城获得。佛牙长约五厘米,直径约二厘米,色黄白,璞玉泽,质如腊,形微曲,具三只牙根,与玄奘记载的“迦湿弥罗佛牙”相吻合。牙体有墨书“东府”二字,为北宋名相王安石收藏之佐证。石匣
石匣
金棺银椁
金棺银椁
东魏弥勒造像残石
东魏弥勒造像残石
宋跪式莲花座铁胎泥塑捧真身菩萨
宋跪式莲花座铁胎泥塑捧真身菩萨
宝相佛光
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
宝相寺佛事现场照
2004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汶上县把1994年佛教圣物出土后延续下来的“3·15”活动正式更名为“中国山东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以后每年举行。汶上县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
2014年,宝相寺塔地宫佛教文物出土二十周年,山东博物馆和汶上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汶上县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此次展出的展品包括佛牙、舍利、金棺银椁、跪捧真身菩萨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
正德法师
地理位置
宝相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城内西北隅,北、西侧临河,依河建寺。
宝相寺
开放时间
8:00至17:30。
提示:每年的农历三月份举办灵踪文化节,节日期间游客众多,请注意游览时间。
门票价格
50元。
交通信息
自驾
1、从日东(日照--菏泽东明)高速济宁北出口下,沿105国道北行25千米即到汶上县城(进入汶上县城后沿圣泽大街行500米即到汶上宝相寺景区。
2、从京福(北京--福州)高速曲阜出口下,进入济宁327国道,沿327国道西行3000米进入105国道,沿105国道北行35千米即到汶上县城。
3、沿济荷(济南--菏泽)高速东平入口下,沿105国道南行15千米即到汶上县城。
乘车
1、济宁汽车站到汶上汽车站发车为流水线,每班车20分钟。
2、曲阜汽车站到汶上汽车站发车为流水线,每班车30分钟。
3、兖州汽车站到汶上汽车站发车位流水线,每班车30分钟。
4、从济宁火车站下到济宁市区,沿105国道南行40千米即到汶上县城;从兖州火车站下到兖州市区,到汶上仅35分钟车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