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赡 编辑

北齐大臣

崔赡(519-572年) ,字彦通,清河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齐大臣,侍中崔甗的儿子。

出身清河崔氏大房,起家冀州(高昂)主簿,迁开府(高岳)西阁祭酒、侍御史,成为高欢诸子宾友,累迁相府司马。皇建元年,迁给事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主持太子(高殷)纳妃礼仪,迁卫尉少卿、通直散骑常侍、聘陈使主。天统末年,加位骠骑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时年五十四,追赠使持节、大理卿、济州都督,谥号为文,有文集二十卷。

基本信息

编辑

字:彦通

所处时代:南北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南)

本名:崔赡

人物生平

编辑
年十五,冀州刺史高昂召署主簿,清河公高岳选为开府西阁祭酒。博陵崔暹为中尉,启除侍御史。以父与崔暹隙,俄而去官。神武召与北海人王晞俱为诸子宾友,仍为相府中兵参军,转主簿。高澄去世,秘不发丧,文宣帝命赡兼相府司马,使邺。魏孝静帝以人日登云龙门。与其父崔甗俱侍宴为诗。诏问邢邵等曰:“令赡此诗何如其父?”咸曰:“甗博雅弘丽,赡气调清新,并诗人之冠冕。”宴罢,咸共嗟赏之,云:“今日之宴,并为崔赡父子。”杨愔欲引赡为中书侍,时卢思道直中书省,杨愔问其文藻优劣,卢思道曰:“崔赡文词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华见没”。愔云:“此言有理。”其日奏用之。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皆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亦当无愧裴子乎?”

皇建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友。李概将东还,赡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赡患气,兼性迟重,虽居二省,竟不堪敷奏。

孝昭帝践阼,皇太子就傅受业,除太子中庶子,征赴晋阳。敕曰:“东宫弱年,未陶训义。卿仪形风德,人之师表,故劳卿朝夕游处,开发幼蒙。一物三善,皆以相寄”。崔赡专在东宫,调护讲读及进退礼度,皆归委焉。太子纳妃斛律氏,敕崔赡与鸿胪卿崔励撰定婚礼仪注,主司以为后式。时诏议三恪之礼,太子少傅魏收为一议,朝士莫不雷同。崔赡别立异议,收读讫笑而不言。赡正色曰:“圣上诏群臣议国家大典,少傅名位不轻,赡议若是,须赞其所长;若非,须诘其不允。何容读国士议文,直此冷笑?崔赡居圣朝显职,尚不免见疵,草莱诸生,欲云何自进。”崔赡容貌方严,词旨雄辩;魏收惭遽,竟无一言。

大宁元年,除卫尉少卿。寻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行过彭城,读道旁碑文未毕而绝倒。从者遥见,以为中恶。此碑乃赡父徐州时所立,故哀感焉。赡经热病,面多瘢痕,然雍容可观,辞韵温雅,南人大相钦服。陈舍人刘师知见而心醉,乃言:“常侍,前朝通好之日何意不来?今日谁相对扬者!”其见重如此。还,袭爵武城公,再迁吏部郎中。因患耳,请急十余日。旧式,百日不上,解官。吏部尚书尉瑾性偏急,以崔赡举措舒缓,曹务烦剧,附驿奏闻。因见代,遂免归。天统末,加骠骑大将军,就拜银青光禄大夫。武平三年(572年),卒,赠大理卿、济州刺史,谥号为文。有文集二十卷。

轶事典故

编辑
崔赡性简傲,以才地自矜,所与周旋,皆一时名望。在御史台,恒宅中送食,备尽珍馐;别室独餐,处之自若。有一河东人士姓裴,亦为御史,伺赡食,便往造焉。赡不与交言,又不命匕箸。裴坐观赡食罢而退。明日,自携匕箸,恣情饮啖。崔赡谓曰:“我初不唤君食,亦不共君语,遂能不拘小节。昔刘毅在京口冒请鹅炙,岂亦异是?君定名士。”于是每与之同食。性方重,好读书,酒后清言,闻者莫不倾耳。自天保以后,重吏事,谓容止酝籍者为潦倒,而赡终不改焉。常见选曹以刘逖为县令,谓之曰:“官长正应子琮辈,乃复屈名人!”冯子琮闻之大怒。及其用事,几败焉。

亲属成员

编辑

清河崔氏大房

崔逞

崔諲

刘宋

青冀二州刺史

崔灵和

刘宋

员外散骑侍郎

崔宗伯

北魏

清河太守

崔休

北魏

七兵尚书

赠右仆射

崔甗

北齐

侍中

崔赡

北齐

大理卿

参考《北史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 《新唐书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宰相世系二 (崔氏)》

下一篇 崔遹

上一篇 崔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