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山 编辑
湖南省津市市药山,位于棠华乡岳山村,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唐高僧惟俨禅师在此住锡四十余年,其再传弟子开创了禅宗五叶之一的曹洞宗。
中文名:药山
别名:慈云禅寺
始建:于唐初
位置:棠华乡岳山村
药山寺位于湖南省津市市棠华乡岳山村(原名药山村,文革后,改为现名),药山寺相传曾有唐“尉迟敬德督建”石碑。唐贞元至太和年间(785—840),续有扩建,殿宇雄伟,有大佛殿、戏台等20多进,长约一公里,俗传“跑马关山门”。唐高僧惟俨于德宗贞元年间从衡山移居药山寺,一时禅风大振。周围百公里的官吏均到此参拜,并赋诗留墨,惜多失散。惟俨禅师圆寂后,葬于药山,墓塔名化城,唐伸撰碑铭。碑、塔年久湮灭,明崇贞十三年重修,墓碑尚存。后药山寺损后修,修后损,文革期间彻底衰败。90年代初,药山寺开始重修,留下两进小院,现也残破不堪。药山寺遗址仅剩宋碑一块,另有古樟,古罗汉松多株。现辟为重点佛教场所,列入国家重点寺庙。
1983年以来,日本佛教界权威人士四次组成寻根参拜团到药山寺参拜。2013年12月18日,民宗局聘请明影法师为药山寺主持,现明影法师正着手主持药山寺恢复重建工作。寺院各种建制基本规范,晨钟暮鼓,禅修活动正常开展。
药山寺开山祖师是惟严禅师。惟俨(745~828),又名药山惟俨。俗姓韩,唐绛州(在今山西侯马市东北)人。禅宗南宗青原系僧人。药山惟俨禅师是曹洞宗始祖之一,是联系马祖道一神系和石头希迁 禅系的重要禅师;在禅宗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7岁时,依潮阳西山慧照禅师出家,后从衡山希迁禅师(世称石头和尚,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受法。唐贞元初(785—805),于澧州药山(今津市市棠华乡境内)创药山寺,宗风大振。惟俨博通经伦,时誉甚高。尝叹“大丈夫当离法自净,谁能屑屑事行于布巾耶!”郎州刺史李翱几次请其讲“道”,惟俨不赴约,李只得前来聆听。相国崔群、常侍温造皆从其“道”。惟俨不赞同持戒,不许门人看经,独具“纯任自然”。在衡山时,希迁禅师曾作偈语称赞惟俨行事崇尚“离法自净,不事细行”。惟俨悟禅通慧,民间传其月夜长啸,声震澧阳90里。药山长啸峰故此得名。
唐大和八年(834),农历11月6日。惟俨圆寂,终年97岁,葬药山。唐文宗赐谥弘道大师,塔曰化成。唐伸为其撰碑铭。惟俨属禅宗南宗青原行思一系,经云岩昙晟再传至洞山良价,创曹洞宗,著《宝镜三昧歌》。良价弟子曹本寂继承师法,大振洞门禅风,著《寒山子诗集》。曹洞宗教以“正、偏、兼”三概念,配君臣之位,分析佛教真如与其派生之世界万有关系。禅风以“回、互、细、密”著称。南宋时传入日本。公元1983~1984年,日本佛教寻根参拜团2次到津市药山寺寻根,参拜惟俨禅师墓。 在《祖堂集》卷四、《景德传灯录》卷十四的<药山惟俨传>中记载了惟俨的禅法语录。惟俨继承希迁的禅法,认为修行贵在自然,不必执意读经和修禅观想。一日闲坐,有僧问他:"兀兀地思量什么?"他回答:"思量个不思量底。"问:"不思量底如何思量?"答:"非思量。"惟俨不要求弟子看佛经,但自己常常看经,《惟俨大师碑》说他常看的经有《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有一天他在看佛经,弟子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他回答:"我只图遮眼。"弟子问是否可以学他也看经?惟俨则说:"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景德传灯录》卷四)(注9)意思是怕弟子无有休止地读下去而忘记识心见性的本旨。惟俨门下的道吾(圆智)、云岩(昙晟)是亲兄弟。一日,惟俨写一"佛"字问道吾是何字,道吾说:"是佛字。"惟俨则训斥说:"咄,这多口阿师!"(《祖堂集》卷四)示意"佛"字是不能用言语表述的。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李翱与惟俨的交往被传为佳话。李翱(772-841),字习之,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是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与惟俨相见是在元和十五年(820)出任朗州刺使、湖南观察使的时候。朗州与澧州毗邻,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大概药山连亘这两州,所以《宋高僧传》等史书记载惟俨在"朗州药山"。《宋高僧传》<惟俨传>记载,李翱到药山初访惟俨时,惟俨"执经卷不顾",侍者提醒他"太守在此"。李翱等不及他回应便高声喊道:"见面不似闻名。"于是惟俨直呼李翱名,李翱答应。此后二人相见。从韩愈开始,儒家学者重视探索"道"、"道统"的问题。李翱曾师事韩愈,自然也关心这个问题。他见到惟俨辟头就问:"何谓道耶?"是想探询佛教对"道"的见解。惟俨运用禅宗接引学人惯用的隐喻方法,用手指天,指净瓶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大意是道不可正面表述,但它真实自然,就像云在青天,水在瓶一样。据载,李翱当即"警悟",如同"暗室已明,疑冰顿泮",立即作偈二首,其一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相问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此后在太和九年(835)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使,充山南东道节度使的时候,又会见在唐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紫玉山传法的马祖系的"紫玉禅翁"(据《宋高僧传》卷十<道通传>,当为道通的弟子金藏),向他问法。此外,据《景德传灯录》卷七记载,李翱还曾向马祖的弟子智藏、大义问法。
药山寺现任住持为明影法师。明影法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1年在河北柏林禅寺出家,师从净慧长老。历任河北柏林禅寺监院,河北真际禅林监院,河北佛学院副院长。明影法师接了净慧长老曹洞宗与临济宗的法。净慧长老为虚云和尚侍者及传法弟子,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历任河北佛教协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是当代最著名的禅宗高僧之一。明影法师思维缜密,对禅宗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颇深。他住持药山寺的一年里,不仅用古法开展了曹洞禅修活动,还结合当今,开展了山林行禅成活动,颇受信众欢迎。
药山留下禅宗公案很多,除了药山还银、荣枯二树之外,最有名的,就是李翱问道了。李翱,字习之,唐河北赵郡人,韩愈门人,亦为愈之侄婿。不为师之思想所拘,以客观采取佛学之精华。为朗州刺史时,访药山禅师,禅师于松下阅经,不理睬。李曰:“见面不如闻名。”禅师曰:“何得贵耳贱目?”李问:“如何是道?”禅师向上一指,向下一指,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闻之,茅塞顿开,呈偈曰:练得身体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吾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后着《复性书》三篇,教人复性灭情。性即本心,情即烦恼。妙觉本心为烦恼所覆,智慧光明为情爱所障。譬如性如水,情如沙,水因沙而混,所谓“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赞曰
松下问道 示以无言 闻名见面 何说何传用耳代目 玄中之玄 水在瓶中 云飞天边
又说偈曰:
明善复初悟本源 通权达变了循环
青出于蓝为俊杰 紫超乎红拜药山
水清月现尘沙净 性定情空烦恼蠲
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是如是大自然
药山寺因文革期间破坏严重,现存古代遗迹不多,寺内古代遗存仅存约2000年树 龄的古榔树、樟树各一株,1000多年树龄的古罗汉松一株。寺院周边山上,有惟俨祖师塔静静地立在山腰,周边有历代僧人墓数十座。寺院另有碑刻三块,均为重点保护文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