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平市 编辑
恩平市,古称“恩州”,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为“五邑”之一,位于江门市西部,全市总面积1698.6平方千米 ,海岸线长21千米。截至2023年6月,恩平市下辖1个街道、10个镇。 截至2023年末,恩平市户籍人口50.36万人。
汉时,邑地属高凉县。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始称思平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成恩平县。 1994年,撤销恩平县,设立恩平市。 恩平市是中国著名侨乡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 ,是广东省批复确定的珠三角西岸现代产业基地和温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2022年,恩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68亿元,比2021年增长2.6%。
中文名:恩平市
外文名:Enping City
别名:恩州
行政区划代码:440785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江门市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江门市西部
面积:1698.6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10个镇
政府驻地:恩城街道解放路1号
电话区号:(+86)0750
邮政编码:529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0.36 万(2023年末户籍总人口)
著名景点:泉林黄金小镇、帝都温泉、山泉湾温泉、歇马举人村、鳌峰公园、大槐服务区
机场:恩平通用机场(规划)
火车站:恩平站、大槐站
车牌代码:粤J
地区生产总值:217.68 亿元(2022年)
汉时,邑地属高凉县。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始称思平县。
三国及晋,属海安县。南朝至隋,为齐安县。
唐至德二年(757年),改成恩平县,五代因之。
宋开宝九年(976年),恩平县并入阳江县,元因之。
明成化二年(1466年),置恩平堡(堡址设在今恩平县人民政府大院内),隶属阳江县。嗣后,军民人等陈言,将新会、新兴、阳江三县附近里图民人凑拔以堡为县。尔后,广东省按察副使陶鲁,勘得恩平县地在阳江县水东都要险地,南通阳江,北通新兴,东接新会。三县往来,十分方便,改堡为县。阳江县析出附近水东、仕峒二都共四图;新兴县析出附近静德都八图、长居都七图;新会县析出附近德行都的松柏、山甲、见在三图,上恭甲一图。计三县共析出五都二十三图,军民三千四百一十一户,男女一万二千六百六十五人,田地塘税二千一百六十顷五十四亩,秋粮一万二千八百一十一石,户口食盐钞三万零九百八十四贯。令新兴县县丞何全、阳江县县丞陈永政,俱于成化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齐到提督兴工。成化十五年(1479年)开县治,复名为恩平县,县治为恩平堡故址。
清、中华民国,仍为恩平县。
恩平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同年10月22日,恩平县解放。1958年11月14日,恩平、开平两县合并,县名改为开恩县,县治设于开平长沙;1959年1月7日改称开平县。1961年3月26日,恢复开平、恩平两县建制,恩平县治复为故址。
1994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准恩平撤县设市,标志着恩平结束了千多年的县建制,开创设市的新纪元,走向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区划沿革
恩平市地图
2001年11月,撤销朗底镇、江洲镇、洪滘镇、恩侨镇,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大田镇、君堂镇、横陂镇、大槐镇;撤销恩城镇,设立恩城街道、平石街道、江南街道、东安街道。下属“管理区”改为“村(居)民委员会”。
2004年4月,撤销江南街道,并入恩城街道。
2006年,撤销东安街道,其行政区划分别并入恩城街道和东成镇。
2008年2月,撤销平石街道,并入恩城街道。
2019年,恩平市辖1个街道、10个镇:恩城街道、沙湖镇、牛江镇、君堂镇、圣堂镇、良西镇、东成镇、横陂镇、大田镇、大槐镇、那吉镇,另设有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恩平市下辖1个街道、10个镇:恩城街道、横陂镇、圣堂镇、良西镇、沙湖镇、牛江镇、君堂镇、大田镇、那吉镇、大槐镇、东成镇。另设有恩平园区管委会。 恩平市人民政府驻恩城街道解放路1号。
恩平市熙春塔
恩平市熙春塔
恩平市熙春塔
恩平市熙春塔
恩平市风光
恩平市风光
恩平市风光
恩平市风光
位置境域
恩平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端,濒临南海、毗邻港澳,东至江门市辖属开平市、台山市,南邻阳江市,西接阳江市辖属阳春市,北与云浮市辖属新兴县接壤,是“双区”连接粤西地区和辐射大西南的重要节点。全市土地面积1693.92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积137.42万亩,海岸线长21.08公里。 全境地跨北纬21°54'31"~22°29'44",东经111°59'51"~112°31'23",东西宽50.24千米,南北长62.47千米。
恩平市
地形地貌
恩平市一半是山区,一半是丘陵,全境北宽南窄,地势较高,全市95%的陆地都在海拔10米以上。西部山岭重叠,天露山余脉延伸到恩平市境内,西部与阳春、阳东交界处为七星坑原始森林;腹部的大人山峰,从西南向西北延伸,形成一条高脊,分出西部低山高丘区;锦江河自西向东贯穿中部,汇入潭江,分出南部丘陵区和东北部宽谷丘陵区;东南濒临南海,出口直通台山市北陡镇和汶村镇之间的镇海湾。全市最高点为珠环山,海拔1014米;最低点为镇海湾。
形奇穴臼冰川遗迹,位于恩平市那吉镇西部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条长约3千米的峡谷,在峡谷的花岗岩基上,分布着数百个穴臼。对这些穴臼,地质学家有“冰臼”和“壶穴”两种不同的解释。
鳌峰山
鳌峰山桃花谷
锦江源
恩平市风光
气候
恩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短夏长,春秋相对。1991~2020年均降雨量为2540.4毫米,是广东省的暴雨中心之一,但全年降雨量很不均匀,4~9月汛期的降雨量占比80%以上。夏秋季多热带气旋活动影响,年平均3~4次不等。历年平均日照1762小时,平均霜期1.5天,最长8天,部分年份无霜期。
2022年,恩平市平均气温22.1℃,同比下降0.7℃,全年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4.7℃;全年降雨量3147.2毫米,同比增长84.0%。
水文
恩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潭江水系的锦江河干流和支流,漠阳江水系的那吉河、倒流河,小江海水系的蓝田河等大小河流13条,均发源于天露山及其余脉,有向东、向南两个流向。
水资源
恩平市有锦江水库、青南角水库等大、中、小水库200多个,其中锦江水库为江门地区最大的蓄水、发电、灌溉综合工程。
恩平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42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3.8亿立方米,平均每人拥有水量6419立方米,为全国人平2700立方米的2.4倍,全省人平3520立方米的1.8倍。平均每亩耕地水量5000立方米,为全国亩平均数82立方米的27.5倍、全省亩平4143立方米的1.2倍。
恩平锦江水库
青南角水库
青南角水库
土地资源
恩平市土地面积宽广,地形复杂,土壤多样,属丘陵地带,计有水田、山地、旱地土壤。据20世纪80年代土壤普查记载,全境水田面积38.54万亩,集中分布于境内的西部、中部,东南部次之。旱地土壤面积总计8.2万亩,分布于西部、北部。及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田面积时有增减,1985年为44.52万亩。90年代后,受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影响,水田面积有所减少。至2011年底止,全市耕地面积共59万多亩。
地热资源
恩平市地热资源蕴厚,富有温泉资源。经地质探查,蕴藏量较大的温泉有四处:良西的龙山月水村、松柏根黑泥村、大田的牛栏屋村、那吉的热水朗村。每处泉眼5~8个,流量10~20立方米/秒,温度有的高达70~80摄氏度。已开发并正常经营的温泉有良西帝都温泉、恒大泉都,那吉金山温泉,大田锦江温泉、山泉湾温泉,泉林水禾田温泉等。
矿产资源
恩平市矿物资源分为非金属矿和金属矿两类。非金属矿中,石灰石分布于恩平市内10个镇,总储量10亿吨以上。此外,钾长石、石英石、水晶、重晶石、青刀石、墨砚石、陶瓷泥、煤炭等也有一定的数量。金属矿中,金的储量约5吨,钨、锡、铜等数量也不少。
生物资源
恩平市植物资源丰富,较常见且用途广的有:草类10多种,花类30多种,药类有五六十种。截至2017年,恩平市有森林面积71747公顷(不含恩平市国营河排林场),森林覆盖率47.05%;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15727公顷。
恩平市动物资源有山鸡、毛鸡、水鸭等约30种。兽类有羊、山猪、猪仔狸、乌脚狸等20种。鳞甲类35种,虫类33种,蛇类20种。
恩平移民史始于清嘉庆年间,历史悠久,华侨众多。据2015年侨情普查数据显示,恩平市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50万多人,分布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委内瑞拉是恩平市民主要移民目的地,有18万多人,占恩平市海外侨胞(不含港澳地区)总数46%。其中,在委内瑞拉和多米尼加的华人华侨中,超过80%来自恩平。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恩平市常住人口为483907人。
截至2022年末,恩平市户籍总人口50.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07万人,乡村人口32.31万人,总户数15.06万户,户均3.34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26.29万人,女性人口24.09万人。按年龄分,0-17岁人口9.01万人,18-34岁人口12.19万人,35-59岁人口18.7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0.43万人。人口变动情况:出生人口入户4527人,死亡注销人口3302人;迁入人口2674人,迁出人口3851人。全市人口出生率9.0‰,死亡率6.6‰,自然增长率2.4‰。年末常住人口48.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0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04%。
截至2023年末,恩平市户籍人口50.36万人。
系统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 | 书记 | 黎沛荣 |
市人大常委会 | 主任 | 禤活源 |
市政府 | 市长 | 赖惠镇 |
市政协 | 主席 | 吴永芳 |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信息截至2024年8月 |
综述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恩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5.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简称增长,下同)7.1%,两年平均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1亿元,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56.82亿元,增长1.9%,两年平均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116.79亿元,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4.4%。
2021年1~12月,恩平市1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8.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增速位列江门第七,两年平均增长4.0%。截止12月末,恩平市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41亿千瓦时,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3.6%。其中工业用电量22.29亿千瓦时,增长2.5%,两年平均增长2.2%。1~12月,恩平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4%,增速位列江门第七,两年平均下降5.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4.3%;工业投资增长12.5%,增速位列江门第四;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1.0%;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0.1%。1~12月,恩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9亿元,增长10.8%,增速位居江门第三,两年平均增长2.7%。其中,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19.9亿元,占社零总额的20.6%,增长12.1%。1~12月,恩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8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39%,增长9.5%,增速位居江门第一,两年平均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8.97亿元,增长5.5%,非税收入4.92亿元,增长17.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74亿元,增长1.7%,增速位列江门第五,两年平均增长5.7%。1~12月,恩平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33.1亿元,增长6.3%,两年平均下降7.1%。其中,出口总值27.8亿元,增长5.4%,两年平均下降9.2%;进口总值5.3亿元,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7.4%。
根据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恩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21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简称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68亿元,同比增长(简称增长,下同)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2.03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8.97亿元,增长0.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5.6∶27.6∶5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063元,增长2.8%。
截至2022年底,恩平市实有登记市场主体32611户,其中,私营企业6765户,新登记私营企业1302户,占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量31.46%,比上年增长19.56%。注册资金2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3%。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企业31家,增长14.81%。个体工商户25295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802户,占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量67.71%,比上年下降26.50%。注册资金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9%。年内共有49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民间投资量升额增,全年民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171个,总投资96.2亿元。
2022年,恩平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2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71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221人,促进创业人数518人,分别完成江门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4.62%、104.3%、105.2%、161.87%。2022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为14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9%,控制在江门要求的3%以内。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数为424人,发放社保补贴共26.92万元。发放就业创业资金775.9万元,惠及就业扶持企业1030家次,服务群众约2547人次。
截至2022年末,恩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8.98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住户存款增长13.5%;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长2.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7.20亿元,同比增长19.0%。其中,住户贷款增长10.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长36.2%。
2022年,恩平市各类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09亿元,增长1.74%。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04亿元,下降1.89%;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05亿元,增长3.04%。
2022年,恩平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4亿元,减少3.23%。从收入结构看,完成税收收入6.45亿元,减少28.08%;非税收入6.99亿元,增长42.14%,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与同期实现的税收收入之比达1:1.08,占同期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1.99%。镇级财政收入6.16亿元,同比下降27.9%,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5.86%”。
恩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及增速图示(2016至2022年)
2022年,恩平市税收总收入15.41亿元,降低29.08%,其中工业增值税完成收入6.83亿元,降低17.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税收收入0.07亿元,增长8.71%;第二产业税收收入8.51亿元,下降17.57%;第三产业税收收入6.35亿元,下降39.87%,其中批发零售业增长0.34%,住宿餐饮业下降51.26%,房地产业下降58.04%,金融业下降1.64%,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增长33.04%。分税种看,其中车辆购置税收入0.45亿元,下降39.54%。
恩平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及增速图示(2016至2022年)
2022年,恩平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1.08亿元,增长2.45%。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八项民生支出合计完成30.88亿元,增5.2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1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亿元,增长14.71%;教育支出7.12亿元,增长0.74%;卫生健康支出6.67亿元,增长0.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8亿元,增长23.26%”。
第一产业
恩平市是农业大市,全市基本形成了“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的格局,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和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广东省试运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平台的3个县区之一。2019年11月18日,恩平市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恩平市发展了以恩平大米、恩平簕菜、恩平濑粉、龙眼干、柠檬、腊味系列特色食品为主导的各类农业加工企业26家;“江门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江门市级10家),江门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0家(其中省级示范社4家、江门市级示范社20家);共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恩平簕菜、恩平大米、恩平濑粉、江门(恩平)牛大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1个,“粤字号”农业品牌10个,“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3个,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省“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6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3个、专用品牌4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49个,GAP认证企业14家。全市4407.549公顷稻田和735.39公顷马铃薯通过GAP认证。 《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簕菜及干制品》成为广东省内第一个国家批准立项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2022年,恩平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29亿元,增长3.1%,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各类产值所占比重依次为42.3%、3.84%、35.96%、16.34%、1.5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05亿元,增长5.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5.2%。
恩平市农业总产值及增速图示(2013年至2022年)
2022年,恩平市粮食种植面积43.47万亩,总产量15.07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11万亩,总产量14.48万吨;春收马铃薯种植面积1.72万亩,总产量2.26万吨(鲜薯)。生猪饲养量达97.33万头,其中生猪存栏量42.82万头,生猪上市量54.51万头;禽类饲养量1453.08万只,其中家禽存栏量311.97万只,家禽上市量1141.11万只。肉类总产量6.2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32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52万吨,海水产品产值3.70亿元。
第二产业
恩平市是“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中国纳米碳酸钙产业基地”和“中国演艺装备产业基地”。恩平市已形成了以机械装备制造为先导,先进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材料为支柱的工业产业体系,拥有锦兴纺织、道氏技术、海天电子、燕怡新材料、华新水泥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电声器材、纳米碳酸钙、纺织服装等多种优势产品。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是广东省升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省十大扶优扶强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省五星级服务园区,将打造小家电生产基地和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2022年,恩平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4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26亿元,增长3.9%。另据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
恩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及增速图示(2016~2023)
2022年,恩平市产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主要载体。其中,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4.8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6%。1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68.3亿元,同比下降3%;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4元,增长0.54%;利润总额2.5亿元,同比下降35.5%,以利润总额计算的利润率为1.5%。
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趋势图
2022年,恩平市水泥建陶业、纺织服装、化工制造和麦克风及电声器材制造等四大传统优势行业合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58.9%,下降3.5%。先进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2.85亿元,增长14.3%;高技术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30.2%。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分别达到31.92%和7.33%。
2022年,恩平市30家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19.81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0.74亿元,增长23.3%;利税总额1.35亿元,增长1.5%。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恩平市金融业增加值11.91亿元,同比增长8.9%;房地产业增加值26.63亿元,下降7.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29亿元,增长1.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31亿元,下降2.7%。
2022年,恩平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83亿元,下降32.6%;利润总额亏损0.22亿元。分行业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下降2.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3.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4%。
2022年,恩平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0.21亿元,增长22.78%。邮政业务中,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9.01万件,下降65.51%;包裹业务累计完成0.07万件,下降22.22%;快递业务累计完成192.75万件,增长26.18%,报纸业务累计完成487万份,增长0.62%;杂志业务累计完成19.04万份,增长12.60%;汇兑业务累计完成0.01万笔,下降66.6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129万户,增加0.1729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2097万户,新增0.565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3.6414万户,新增2.5961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42.5万户,新增2.6万户;电信业务收入4.3245亿元,增长6.6%。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恩平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9.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23.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3.6%。从构成来看,工业投资增长28.4%,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93.1%,增长29.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约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例为40.9%,下降7.2%。基础设施投资占固投总额的17.4%,下降38.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6.1%降到25.1%。商品房施工面积544.15万平方米,下降4.4%;商品房销售额27.00亿元,下降38.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9.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7.0%;商品房销售面积53.99万平方米,下降3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5.2%;房地产行业税收累计入库2.38亿元,下降58.04%。
国内贸易
2022年,恩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4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3.02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23.37%,增长13.3%。
恩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及增速图示(2017~2022)
2022年,恩平市在全市15个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类值商品零售额中,中西药品类下降40.3%,汽车类上升30.5%,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34.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1.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1.2%,家具类下降9.9%,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4.5%。五金、电料类下降26.4%,烟酒类增长4.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4.7%,粮油、食品类增长0.5%,化妆品类下降20.8%,日用品类下降5.1%。
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22年,恩平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家,同比增长72.7%,合同利用外资4880万元人民币,下降66%;实际吸收外资9990万元,同比增长1.5%。
2022年,恩平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约39.4亿元,增长19.2%。其中,出口总值约35.7亿元,增长28.3%;进口总值约3.7亿元,下降29.3%。从各经济类型企业进出口情况看,三资企业进出口18.2亿元,下降6.6.%,私营企业进出口21.2亿元,增长56.2%。
2016~2022年恩平市进出口贸易额及同比增长图示
2022年,恩平市共接待游客102.71万人次,同比增长-31.57%;实现旅游收入10.12亿元,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成功创建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泉林黄金小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歇马举人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田镇东南村被评为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大田镇朗底圩、沙湖镇上凯岗村成功创建2022年度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
恩平碉楼,始于清代,兴盛于民国,具有上百年历史,散布于恩平城乡各地。据不完全统计,恩平全市现有碉楼780余座,其中有460多座保存完好,60余座比较残缺。碉楼相对集中在君堂镇,有216座。恩平碉楼建筑风格和造型设计各具特色,有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传统中式风格,五花八门、异彩纷呈。这些碉楼与田野、村庄、荷塘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恩平碉楼建筑结构坚固,有防盗贼、防水患和抵抗外敌入侵三大功能,多由华侨和港澳同胞出资兴建。这些碉楼历经岁月沧桑,大多有着各自背后的故事,是恩平华侨史、革命史和民俗民风的见证。
综述
恩平市不可移动文物
恩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首个中国温泉之乡和首个地热国家地质公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根据恩平市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恩平市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共236处(其中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1处),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等。
恩平市有金山温泉、帝都温泉、锦江温泉、温泉乐园、山泉湾温泉、恒大泉都、泉林水禾田温泉7大温泉度假区和泉林黄金小镇、岑洞峡谷漂流、香家堡梦幻花世界、恩平花海欢乐世界等旅游风景区。其中,帝都温泉是中国首个5A级温泉度假区和世界养生大会推荐的“世界温泉养生基地” ,金山温泉、锦江温泉、山泉湾温泉、泉林黄金小镇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恩平市有歇马举人村、云礼石头村等古村落和石山摩崖石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驻地旧址、冯如故居、恩平学宫、官路桥、恩平县公立图书馆、炯成楼、云亭书室、秋官第等名胜古迹。其中,歇马举人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恩平市有七星坑自然保护区、君子山自然保护区和广东恩平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广东河排森林公园、广东响水龙潭森林公园、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广东鳌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森林公园。恩平市大田镇、那吉镇和横陂镇是广东省森林小镇。
2021年,恩平市泉林黄金小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歇马举人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牛江镇昌梅村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圣堂镇、牛江镇鹏昌村委会成功创建2021年度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村)。
主要景点
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
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恩平市西部,横亘于云浮、江门、阳江三市的天露山山脉南端,总面积8060.3公顷,是珠三角地区唯一保护完好、面积较大且连片集中的原始次生林,以及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珍贵的水资源。
七星坑原始森林
七星坑是锦江河的发源地,“坑”是恩平当地的土话,意思是溪涧。当地人因为这座山顶部有7个独立山峰,故称七星顶。又因为锦江河的发源地在7个山峰之间,故称七星坑。七星坑原始森林总面积为6800平方千米,拥有得天独厚山高水秀林密的自然条件,是珠江三角洲保存最好的天然森林之一。植物种类达635种,其中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省级保护植物9种,此外还有珍贵药材和国家级保护动物等。被专家誉为广东生态系统中的绿色瑰宝。
2018年9月6日,恩平市启动“粤菜师傅”工程,大力打造恩平美食名村和“恩平菜师傅”名村,形成“一村一店一菜”的乡村产业化发展格局。
恩平市地方特产有牛江马铃薯、良西“四薯”(山葛薯、沙葛、马铃薯、木薯)、圣堂香蕉、大槐龙眼、横陂红江橙、沙湖龙门挂绿荔枝、大田茨菇和簕菜茶等。其中,恩平簕菜、恩平大米、恩平濑粉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恩平市特色美食有恩平烧饼、恩平濑粉、恩平粘米角、豆角糍、牛脚皮等。
军政界 | 梁元桂 | 温德尧 | 吴有恒 | 唐明照 | 唐闻生 |
郑锦波 | 吴玫瑰 | 郑天华 | 余显利 | - | |
学术界 | 郑振秀 | 冯培德 | 林仲贤 | 何欢潮 | - |
航空界 | 冯如 | 张瑞芬 | 岑泽鎏 | 梁汉一 | 潘天佑 |
李霞卿 | 黄泮扬 | 梁持旺 | 卢传铭 | 潘泽光 | |
文艺界 | 蛇仔利 | 梁鼎光 | 岑文涛 | 吴苏妹 | |
冯碧云 | 钟欣潼 | 甄妮 | |||
吴志雄 | 吴云甫 | 郑融 | 岑宁儿 |
中国温泉之乡
2004年6月,恩平市被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批准为“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
2005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恩平市成立“广东恩平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首个以地热为主题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10月25日,恩平市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批准为“中国纳米碳酸钙产业基地”。
2006年10月,恩平市被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批准为“中国麦克风出口基地”。
2015年8月,恩平市荣登“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获“最美中国·绿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
2018年1月31日,恩平市被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批准为“中国演艺装备产业基地”。
2019年11月15日,恩平市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称号。
2020年1月,恩平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56。
2020年6月30日,恩平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9月,恩平市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2022年9月,恩平市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为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11月18日,恩平市被生态环境部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年1月,恩平市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3年1月,恩平市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