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芳 编辑

明朝中期阉党、内阁次辅

焦芳焦芳

焦芳(1435年8月6日—1517年4月12日),字孟阳,号守静, 河南南阳府泌阳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人,祖籍河南河南府陕州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明朝中期阉党、内阁次辅。

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通过巴结李贤,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升侍讲学士,因尹旻一事被降为湖广桂阳州同知,升山西霍州知州、四川提学副使,调湖广,升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以忧去。弘治十年(1497年),改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升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正德元年(1506年),升礼部尚书,不久通过依附宦官刘瑾进入内阁,继李东阳为内阁次辅,期间引导刘瑾搅乱天下,变更成法,荼毒缙绅之士,为天下人所恨。后因为刘瑾所不喜,于正德五年(1510年)致仕归乡。

正德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1517年4月12日),焦芳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概述图来:焦芳像取自《十同年图卷》,故宫博物馆藏 )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焦芳

字:孟阳

号:守静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南南阳府泌阳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

出生日期:1435年8月6日

逝世日期:1517年4月12日

前任:李东阳

继任:杨廷和

最高官职: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祖籍:河南河南府陕州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宣德十年七月十三日(1435年8月6日),焦芳出生于河南南阳府泌阳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

天顺八年(1464年),焦芳考中进士,大学士李贤因他是同乡,把他引荐为庶吉士。

成化元年(1465年)八月,焦芳被授职为翰林院编修,当时焦芳为巴结李贤,出入门下,耸起双肩,做出谄媚的笑容,投其所好,而又暗自派遣其妻去服侍李贤。

成化十二年(1476年)四月,明宪宗进升焦芳为翰林院侍讲。

成化十八年(1482年),明宪宗诏纂《文华大训》,进讲东宫。 因为其书是彭华等人所著,焦芳心中嫉恨,每次进讲,专挑书中的毛病。当时的翰林院崇尚文采,而学士们认为焦芳粗陋无学,个性阴狠,又好背后议论人,因而大家都不愿和他交往。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二月,焦芳任满九年,应当晋升学士(王世贞认为焦芳在该年是受李贤推荐担任学士的,然李贤于1467年就去世,不可取),有人对大学士万安(一说是万安欣赏彭华而看轻焦芳)说:“像焦芳这种不学无术的人,也是学士吗?”后来此话传到焦芳处。焦芳勃然大怒,说:“这一定是彭华在背后算计我,我如果当不上学士,就在长安道上把彭华给刺杀了。”彭华听后非常害怕,连忙将此信传给大学士万安。万安最终不得不进焦芳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贬出京城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七月,尹旻被罢免,焦芳因与其儿子尹龙结党,谪湖广桂阳州(今湖南郴州)同知。焦芳知道这是彭华、万安的缘故,因而对这二人怀恨在心。

弘治元年(1488年),迁任霍州(今山西霍州)知州。三月,又升任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

弘治三年(1491年)二月,调任湖广提学副使。

弘治七年(1494年)十一月,升任南京右通政,因母丧回家守孝。

返京任职

焦芳像 焦芳像

弘治十年(1497年)七月,守孝期满,授为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当初焦芳为明孝宗进讲时,明白流畅,深得明孝宗喜爱,所以明孝宗将他召回北京任职。

弘治十二年(1499年)六月,升为礼部右侍郎。焦芳怨恨刘健压制自己,便每天当众谩骂他。刘健的批文不合他的心意,便提笔抹去,不禀报尚书。

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月,升任礼部左侍郎。

弘治十六年(1503年)六月,调任吏部左侍郎。当时马文升担任吏部尚书,焦芳经常对他进行诽谤和侮辱,还暗中勾结言官,让他们抨击那些自己素来不喜欢以及地位在自己之上的人。他又上书提出御边的四条意见,企望能被采纳,但被谢迁压了下来,所以他尤其恨谢迁。每提到余姚、江西人,因为谢迁和彭华的缘故,焦芳常破口大骂。焦芳得罪了廷臣,又想升官,于是便与宦官深相勾结,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日夜图谋逐出刘健、谢迁,取代他们的位置。

结阉入阁

正德元年(1506年)四月,户部尚书韩文上书说财税不足。廷臣意见认为理财无奇术,唯有劝皇上节俭。焦芳知道左右有人窃听,便大声说:“百姓家庭尚需要费用,何况皇上!谚语说‘没钱就捡旧纸’。现在天下拖欠隐漏的租税不知有多少,为何不去检查追索。而只说要削减国家开支?”明武宗听后非常高兴。正好马文升辞职,于是升焦芳为吏部尚书。

十月,韩文准备要率九卿弹劾刘瑾,奏疏应当首列吏部之名,便将此事告诉焦芳。焦芳偷偷地把这一计划泄漏给了刘瑾,刘瑾于是驱逐了韩文、刘健和谢迁等人。 几日后,焦芳因此事被刘瑾推荐,得以本官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辅政。他在内阁多年,刘瑾搅乱天下,变更成法,荼毒缙绅之士,都是他所引导。他每次拜访刘瑾,言必称千岁,而自称为刘瑾门下。批阅奏章,全都迎合刘瑾的心意。四方来贿赂刘瑾的,都先用三分之一贿赂焦芳。 十二月,升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仍兼吏部尚书。

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明武宗进升焦芳为少傅兼太子少傅。

骄横用事

焦芳的儿子焦黄中,傲慢凶狠,不学无术,但廷试时却一定要得第一名。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焦黄中参加殿试,李东阳、王鏊将他列在二甲第一名,焦芳很不高兴。他告诉了刘瑾,径自给儿子授为翰林院检讨,不久进升编修。焦芳因焦黄中的缘故,时时辱骂李东阳。刘瑾听到后说:“焦黄中昨天在我家试做石榴诗,很拙劣,你还能恨李东阳吗?”

刘瑾恨翰林官对他太傲慢,想把他们全部赶出去,被张彩劝阻。到正德四年(1509年)二月,《明孝宗实录》修成,刘瑾又重提先前的打算,张彩又极力劝阻。而焦芳父子和检讨段炅等人,教刘瑾以扩充政事为名,将编修顾清等二十余人全部赶到了各部衙门。有关官员响应诏令荐举才德兼备之士,将余姚人周礼、徐子元、许龙和上虞人徐文彪四人推荐了上去。刘瑾以周礼等人都是谢迁的同乡,而诏令又是刘健所起草,因而将这四人投进诏狱,还想将刘健、谢迁一并逮捕。李东阳极力调解。焦芳厉声说道:“纵然赦免他们的罪行,难道不应该将他们除名吗?”于是将刘健、谢迁废为平民,而张榜驱逐担任京官的余姚人。

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焦芳因编修《明孝宗实录》有功,进升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的使臣亚刘,本是江西万安人萧明举,因犯罪叛逃到满剌加,在正德五年(1510年)正月与其国人端亚智来朝见。后来他又图谋进入浡泥国(今文莱)索宝,并杀死了亚智等人。事情报到朝廷后,正要让所在官员调查上报,焦芳却在后面补充写道:“江西的土俗,人民多散漫不认真,像彭华、尹直徐琼、李孜省、黄景等人,多被人们所议论。应当裁减江西乡试名额五十名,初做官的人也不要选为京职,并将这一条颁布为法令。”他还说:“王安石贻祸于宋朝,澄为元朝做官,应张榜公布他们的罪行,使以后不要滥用江西人。”杨廷和劝解说:“因一人为盗,而祸及一方,甚至还裁减乡试名额。宋元时期的人物,难道也要拉来一同判罪吗?”焦芳这才作罢。

晚年经历

当初,张彩任郎官时,焦芳极力推荐他以取悦于刘瑾,希图获得奸利。到张彩当尚书后,焦芳父子没有一天不推荐人,张彩与他的看法有时相同而有时相反,两人遂有了矛盾。而段炅见刘瑾亲近张彩,焦芳势力稍衰,便转而依附张彩,将焦芳的阴事全部告诉了刘瑾。刘瑾大怒,多次当众斥骂焦芳父子。焦芳不得已,便在正德五年(1510年)五月请求辞官归乡。

焦黄中请求阁臣庇荫,以侍读职衔随父还乡。刘瑾败后,给事中、御史纷纷弹劾焦芳父子,削夺了他的官衔,将焦黄中废为平民。后来,焦芳派焦黄中用金钱宝物贿赂权贵,上书请求洗刷先前的罪名,恢复官衔,但被吏科驳斥。于是吏部又奏请将焦黄中逮捕,押送法司,以昭示上天对他的惩罚。焦黄中狼狈逃走。

善终于世

正德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1517年4月12日),焦芳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主要影响

编辑

政治

焦芳为官四十余年,史书评其“人品庸劣,不为士论所重” ,在内阁多年,刘瑾搅乱天下,变更成法,荼毒缙绅之士,都是他所引导, 其主要败绩如下:

焦芳在当礼部右侍郎期间常常上书言事,以求皇帝重用,但奏折被当时的阁臣谢迁所搁置,焦芳对谢迁大为恼怒,心中埋下对南方官员的仇恨。后来焦芳当政期间,便大力打击南方人。刘瑾是陕西兴平人,焦芳是河南泌阳人,他们掌权后想方设法增加陕西、河南的名额而压制南方,将江西的科举名额减去五十名,且不让江西士人担任京官。同时,刘瑾和焦芳擅自决定增加刘瑾家乡陕西乡试名额一百名,增加焦芳家乡河南乡试名额九十五名,美其名曰“优其乡士”,这引起南方人的极大愤懑。

正德元年(1506年),韩文将要弹劾刘瑾,便将此事告诉焦芳,而焦芳擅自告诉刘瑾,使刘瑾驱逐了韩文、刘健和谢迁等朝中正直大臣。

正德四年(1509年),焦芳等人教刘瑾以扩充政事为名,将编修顾清等二十余人全部赶到了各部衙门。后来焦芳又力劝刘瑾将刘健、谢迁废为平民,而张榜驱逐担任京官的余姚人。

文学

焦芳现存诗文稀少,《甲申十同年图》中保留了他的两首题诗,即《同年十友会》二首,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意思,都是对同年聚会的向往,以及对无法亲赴聚会表示遗憾,同时也流露出了文人聚会的雅趣和同年诸友的勉励之情。虽然只是普通的唱和之作,文学性也很一般,但用韵和对仗皆属工整,语句顺畅,情怀抒发也恰到好处,符合同年聚会的意境和参会诸友的身份。这种典雅平易的诗风,就是当时在朝廷公卿间甚为流行的“台阁体”。作为有着多年翰林院和内阁仕宦经历的焦芳,深受台阁诗风的影响,虽然台阁体多被后世认为缺乏文学性,但焦芳的身份使得他不得不服膺并参与创作台阁体诗文。单就台阁体创作标准而言,焦芳的诗作是合格的,同时,焦芳的这两首诗也并非只是歌颂太平、记叙雍容的宴会场景,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性情与志趣,在台阁体诗中亦不算平庸。

历史评价

编辑

明宪宗朱见深:芳居官翰林,乃违法代人具奏草,持身不谨,难任京职。 (《明宪宗实录》引)

明孝宗朱祐樘:①芳才望老成。 (《明孝宗实录》引)②焦芳春宫旧臣,学行素著。 (《明孝宗实录》引)

明武宗朱厚照:①卿老成端谨,中外素闻。 (《明武宗实录》引)②卿累朝耆德,闻望隆重。 (《明武宗实录》引)

刘大夏:养生有术惟吾道,许国孤忠共此身。翻忆玉堂灯火夜,同年兄弟老逾亲。 (《寿守静先生》)

李东阳:乃以耆德硕学,尊官重望,简于朝廷,耀于天下。 (《怀麓堂集》)

王鏊:时翰林皆以才华自标显,独芳以不学居期间,未尝赋一诗,缀一文。 (《王鏊集》)

杨廷和等:①总裁大学士焦芳,人品庸劣,不为士论所重。 (《明武宗实录》)②芳虽居翰林,素寡学性,复凶险。惟事阿附,以图进取。 (《明武宗实录》)

毛玉:今盗贼纵横,饥馑荐臻,实刘瑾余烈所致。然成瑾之恶者,致仕大学士焦芳、刘宇也。芳、宇立心倾险,制行奸回,任已行私,略无顾忌。假刑赏以报恩讎,肆纷更以坏纲纪。排陷忠良,置之必死;援引憸小,立登要津。 (《明武宗实录》)

熊相:故大学士焦芳党附逆瑾,浊乱朝政,生既窃权位,死复保首领,天下人心含愤未雪。 (《明世宗实录》引)

王世贞:芳寡学,阅章疏不大了了,而日伺瑾所颐授,輒奉行。 (《国朝献徵录》引)

查继佐:焦(芳)与尹(旻)才不能为恶,徒为逆瑾颐使,而恶之肆及,遂称殊授,百刘谢无才矣。 (《罪惟录》)

张廷玉等:芳粗陋无学识,性阴很,动辄议讪,人咸畏避之。 (《明史》)

轶事典故

编辑

鞭笞彭华

一次,焦芳在为太子朱祐樘讲授儒家经典时,书中记有“智愚未有所主”一句话,他认为此处该是“知思”而非“智愚”,但还是竭尽全力地参照课本讲授。事后,焦芳查阅其他相关资料,证实自己是对的,于是就上报给了大学士万安,并弹刻该书的主要监修彭华应为原文的更改负责。彭华向万安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厌恶南人

焦芳非常厌恶南方人,每斥退一个南方人,他便很高兴。即使是谈论古人,他也一定诋毁南方人而赞誉北方人。他还曾做一幅《南人不可为相图》,献给刘瑾。焦芳通过刘瑾进入内阁后,操纵史笔,担任《明孝宗实录》总裁官。凡是其中的褒贬,全部按照自己的私情来定论。像叶盛、何乔新、彭绍、谢迁等南方人,为天下人所称许,是端人正士,但是焦芳对他们肆意进行诬陷和诽谤,不顾惜世人的评价,还得意地说:“当今朝廷之上,有谁像我这样正直!”而同官李东阳等人畏惧焦芳,都不敢反对。

淫乱小妾

广西土官岑浚叛乱被诛,籍没家口,当分赐诸大臣。有人跟焦芳说岑浚有个小妾很漂亮。焦芳因此通过欺骗刘瑾得到了这个小妾,非常喜欢,甚至与妻子吵架,要持刀杀了自己的妻子。等到焦芳得病,焦黄中服侍,暗中强逼小妾私通,小妾内慕焦黄中丰度且淫毒,咬臂发誓定盟相爱。从此每天夜里诱惑焦芳,把焦芳用酒灌醉,就去找焦黄中,淫荡的声音很远都听得到。

世人憎恨

焦芳府第很宏丽,建造时劳动了几个郡。正德七年(1512年),大盗赵鐩进入泌阳,火烧了他的府第,挖开了地窖,获得不少藏金,于是赵鐩将焦芳先人的坟墓全部掘开,将挖出的骨头与牛马骨头一起烧掉。赵鐩又打开窖藏,得金帛绣蟒玉带珍玩,值千万计。他遍寻焦芳父子不得,便将焦芳的衣服和帽子挂在院子里的树上,拔剑砍掉帽子的头,让群盗将其剁碎。他说:“我为天子诛杀此贼。”赵鐩后来在临刑时叹道:“我不能亲手杀死焦芳父子以谢天下,死有余恨!”刘瑾的侄孙刘二汉应被处死,他也说:“我死固然应当,但我家的所作所为,都是焦芳和张彩所指使。现在张彩和我被处以极刑,而焦芳却唯独安然无事,岂不是冤枉!”

人际关系

编辑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先辈

五世祖

焦义

仕元为万户。

高祖父

焦良辅

——

曾祖父

焦成

字全德。

祖父

焦显

曾在韩王朱冲域府中任教授。

父亲

焦宣

——

母亲

卫氏

——

平辈

妻子

吕氏

——

子辈

儿子

焦黄中

傲慢凶狠,不学无术,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编辑

焦芳著有《守静文集》《经筵讲章》《馆阁纪闻》和《焦氏家训》等多部著作,今已不存。

人物争议

编辑

《明孝宗实录》修成后,一些人指责焦芳故作“曲笔”,要求重修或在该实录中删正“曲笔”。重修建议未被采纳,删正的建议,应亦未能实行。明后期王世贞等人进行考证,具体指出了《明孝宗实录》中包含“曲笔”的一些证据,并解释了焦芳“曲笔”的动机。与“曲笔”之议相关,明清学者对《明孝宗实录》评价甚低。李东阳、杨廷和等人与焦芳同为总裁官,当时不能抗争,事后又反对修改,对《明孝宗实录》中的“曲笔”也难免责。

谢贵安对明历朝实录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焦芳确曾依赖刘瑾威势,在《明孝宗实录》中大做手脚,使之成为秽史。程彩萍也认为,《明孝宗实录》中经焦芳所加工部分,“常有肆意歪曲史实之事发生。”钱汝平则指出,因焦芳“曲笔”之故,嘉靖时期曾因董玘建议而对《明孝宗实录》做过改修。

焦芳“曲笔”影响到清代学者对《明孝宗实录》的整体评价。在清修《明史》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以熟稔明朝史籍著称的万斯同认为,“有明之《实录》,未有若弘治之颠倒者也。盖总裁于焦芳,而撰述于段炅辈,宜其如此?”徐乾学也认为:“明之实录,洪、永两朝最为率略,莫详于弘治,而焦芳之笔褒贬殊多颠倒。”焦芳“曲笔”导致明清学者对《明孝宗实录》整体评价不高。但因被指出的焦芳“曲笔”主要在某些人物个人品行评价方面,并未涉及孝宗朝重大史事,故《明孝宗实录》的史料价值还是不能被一概否定。

后世纪念

编辑

焦坟石雕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贾楼乡坟后村,系焦芳墓地,万历年间修建。墓区的围墙、廊房、坟头、碑刻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沿神道两旁均衡配置的石雕共16座,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仅存马、羊、待女、卫士、虎各1件。每件重约2—3吨,采用南阳菜花石雕成。施材巧妙,刀法细腻,具有一定艺术价值。

史料索引

编辑

《国朝献徵录·卷十四·焦芳传》

《明史·卷三百六·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影视形象

编辑

2012年电视剧《王阳明》:魏宗万饰演焦芳。

2018年电视剧《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杨永文饰演焦芳。

2023年电视剧《天下正道》:焦长顺饰演焦芳。

下一篇 张彩

上一篇 夏邦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