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反应 编辑
逆反应是指由生成物到反应物(或由右到左)的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reversible reaction),而在可逆反应中,由反应物到生成物(或由左到右)的反应是正反应。
目录
例如:N2+3H2==(可逆号)2NH3,其中NH3生成N2和H2的反应为逆反应 。
(2)互为可逆反应,则要求逆反应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发生。
(3)举例:比如点燃氢气、氧气生成水,其逆反应是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但条件不同。
而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的情况下生成氨气,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氨气又可以分解为氮气和氢气,这就是可逆反应了。
氮化硅-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Si3N4和SiC都是共价键化合物,一般难以烧结。逆反应烧结是在氧化气氛下由Si3N4氧化为SiO2或Si2N2O烧成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氧化形成的氧化物或亚氧化物是新生态的,非常活泼,且分散于Si3N4和SiC颗粒的间界,它们的熔点低,很容易将难熔的颗粒烧结在一起。当加入少量金属Si后,它不但可起烧结助剂的作用,还可以使氧化产物成为Si2N2O,使材料具有Si2N2O/SiC复合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其抗侵蚀能力。该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组成、烧结制度和砖坯的制备。由于在氧化气氛下烧制,可以用普通的耐火材料工业炉进行烧制,因此易于推广和降低生产成本 。
相关结论:
(1)用逆反应烧结工艺可以制备出物理性能与金属Si氮化反应烧结的Si3N4/SiC复合材料相当的制品。
(2)逆反应烧结的Si3N4/SiC复合材料的抗冰晶石熔体的能力高于反应烧结制品。原因是基体结构致密,孔隙分布均匀,加之氮化物、氮氧化物与碳化硅对熔体为非润湿性,因此能起到阻止渗透的作用。对于没加iS的试样可以看到熔体析出的细小结晶。说明有一部分融人或参与了侵蚀反应的材料存在。
(3)逆反应烧结的Si3N4/SiC复合材料中如有金属硅存在时,其抗侵蚀渗透性能更好。原因是氧化产物以Si2N2O为主,Si2N2O具有较SiO2更强的抗侵蚀能力,在溶蚀边界上看不到融人熔体再析出的细小结晶。
(4)逆反应烧结制备Si3N4/SiC复合材料的机理是Si3N4氧化后生成活性的Si2N2O或SiO2的结果。这些活性的细小颗粒分散于Si3N4生和SiC边界,从而形成活性烧结,因而可在1450℃下烧成制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