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编辑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2016年10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东润、陈尚君。该书讲述了中国文学的批判史,是文学批判史领域的经典著作。
中文名: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作者:朱东润、陈尚君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1日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数:392 页
ISBN:9787532582464
类别:文学理论
定价:45.00
开本:32 开
装帧:精装
版次:1
朱东润先生民国间撰成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已成文学批评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不过已有的《大纲》是朱东润先生在抗战期间应教学之需的讲义,系将1933年第二稿后半部分和1937年的修订稿前半部分拼合而成的,并非其原本期望的定本。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爬搜档案史料,力图穷尽掌握朱东润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关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义与旧稿,幸获1937年修订本的最后十八章,发现此修订本与此前稿本差别较大,即以此十八章替换通行本中相关部分,还对所有文字重加校订,补充注释,尽可能反映朱东润先生生前手定修订本的面貌,充分显示出朱东润先生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领域成就,内容简明而胜义纷呈。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1916年英国伦敦西南学院肄业。曾任武汉大学教授,上世纪50年代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全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史记考索》、《杜甫叙论》、《梅尧臣传》、《陆游传》、《张居正大传》、《梅尧臣集编年校注》等。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整理说明(陈尚君)
自序
第一 绪言
第二 孔子孟子荀子及其他诸家
第三 《诗》三百五篇及《诗序》
第四 西汉之文学批评
第五 东汉之文学批评
第六 建安时代之文学批评
第七 陆机陆云
第九 葛洪
第十一 沈约
第十二 刘勰
第十三 锺嵘
第十五 颜之推
第十六 隋代之文学批评及“文中子”
第十七 唐初史家之文学批评
第十八 刘知几
第十九 初唐及盛唐时代之诗论
第二十一 韩愈
第二十二 柳冕柳宗元李翱皇甫李德裕
第二十三 司空图附唐人论诗杂著
第二十五 王安石蔡绦叶梦得
第二十七 黄庭坚
第二十八 陈师道范温
第三十 张戒
第三十一 杨万里姜夔陆游
第三十二 叶适
第三十三 朱熹附道学家文论
第三十四 自《诗本义》至《诗集传》
第三十五 严羽
第三十六 刘克庄
第三十七 晁补之李清照黄昇
第三十八 沈义父张炎
第三十九 方回
第四十 元好问
第四十一 贯云石周德清乔吉
第四十二 高棅
第四十四 杨慎
第四十六 唐顺之茅坤
第四十七 归有光及“弇州晚年定论”
第四十九 吕天成王骥德
第五十 袁宏道
第五十二 钱谦益
第五十三 冯班
第五十五 黄宗羲
第五十六 王夫之顾炎武
第五十七 侯方域魏禧
第五十八 毛奇龄朱彝尊
第五十九 王士禛附翁方纲
第六十一叶燮
第六十二 清初论词诸家
第六十三 金人瑞
第六十四 李渔
第六十五 方苞刘大櫆
第六十六 姚鼐刘开
第六十七 纪昀
第六十八 沈德潜
第六十九 袁枚
第七十 赵翼
第七十一 章学诚
第七十二 阮元
第七十三 恽敬包世臣
第七十四 张惠言周济
第七十五 曾国藩
第七十六 陈廷焯
附录一:《大纲》与历次讲义章节异同表
附录二:历次讲义删存及《大纲》再版后记
附录三、中国文学批评史授课试题
附录四:朱东润先生研治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程——以先生自存讲义为中心(陈尚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