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耀武 编辑
王耀武(1904年—1968年),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
1924年11月考入黄埔军校;1934年冬奉命率部参加围追方志敏部北上抗日的红军部队。1936年秋任西北“剿匪” 总司令部第十一纵队第五十一师师长,率部参加围攻会师的红军三大主力部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率部创建第七十四军,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师长、副军长;1939年,因功升任第七十四军军长;1945年1月,升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任受降主官。
1946年1月下旬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3月兼任国民党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10月23日,兼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并兼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等职。
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9年特赦获释后,任全国政协委员。
中文名:王耀武
别名:王哲让,王佐民,王佐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4年
逝世日期:1968年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职业:军人
主要成就: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 美国总统自由勋章(金质)获得者抗战胜利勋章获得者
出生地:泰安县上王庄(今岱岳区)
参与主要战事:上高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
党派:中国国民党
性别:男
弃工从军
王耀武,1904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县上王庄(今岱岳区夏张镇上王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父亲与长兄早逝,在母亲培养之下成人。9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拜张宝亭先生为师,读的是“四书”、“五经”。19岁时,家境败落,不得不辍学谋生,投亲到天津,在天津租界里一家烟草公司充当干杂活的工人。后南下上海,到马玉山糖果公司当了店员。
1924年冬,黄埔军校在广州招生,便前往广州投考。1924年11月,正式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在军校学习期间,他严遵校训、勤奋学习,赢得了学生队总队长严重对他的青睐。
展露头角
王耀武
1926年1月,王耀武于黄埔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团四连任少尉排长。由于他作战勇敢、带兵得法,不久就被晋升为上尉连长。
王耀武在参加第二次东征取胜之后,部队驻在潮州、汕头一带休整,后来又进驻福州。王耀武任宪兵营第一连连长。在福州期间,得到福州地方法院郑推事的欣赏,王耀武便娶了郑宜芝(别名郑宜兰)为妻。
1928年春,王耀武奉命参加第二次北伐,作战对象是张宗昌、孙传芳的军阀部队。日本庇护张宗昌,出兵干预,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蒋介石怕引发中日战争,下令绕道北进。当北伐军奉命撤离济南时,王耀武有意留在城垣配合李延年团死守济南。
中原大战,王耀武在此战中屡建战功,于是,1930年9月升至团长。
“围剿”红军
王耀武与蒋介石
1934年,他率补充第一旅,奉命围追方志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 。1934年11月,王耀武率补充一旅和红十军团、红七军团在皖南谭家桥遭遇。在谭家桥战斗中,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被俘,战斗最后以红军主动撤退而结束。战后,王耀武升任五十一师师长。
抗战时期
淞沪会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耀武率五十一师从汉中前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战后五十一师与五十八师合编成立七十四军,以俞济时为军长。之后七十四军成为国民党抗日劲旅,王耀武成为七十四军的一员主将。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初,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参加南京保卫战,奉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的命令,负责淳化镇、牛首山一带的防御。此役从12月7日开始到13日结束,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6天,终因武器悬殊而撤退。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参加兰封会战,与日军土肥原之第二师团激战于河南三义寨附近,重创日军。
万家岭战役
1938年7月,王耀武率部参加万家岭战役。五十一师协同国军其它部队与日军激战数周,伤毙日军4000余人,取得万家岭战役的胜利。战后王耀武升任七十四军副军长仍兼五十一师师长。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七十四军军长。9月,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奉命拦截向长沙进犯的两个师团的日军,激战于赣北重镇高安。王耀武运用反包围的战术,经过3天激战,收复高安城。
上高会战
王耀武
浙赣会战
1942年4月,王耀武率部参加浙赣会战,在衢州、江山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延缓了日军西犯的企图。
鄂西战役
1943年4月,王耀武率部参加鄂西战役,七十四军经石门对湘北松滋县日军侧背攻击,并截断日军交通线。此次战役结束后,王耀武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七十四军军长。
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常德会战。王耀武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日军激战,让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率部坚守常德城。余程万师弹尽粮绝时,退出县城。后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反击,在其它部队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收复常德城。1944年2月,王耀武升任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九、一OO军。
雪峰山战役
芷江受降后王耀武(左一)与众将领交谈
参加内战
主政山东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主鲁,着手制定并实施了《山东省政府施政纲领》。1946年初冬,王耀武携全副美式装备,打通了胶济、津浦两线。国民党在山东省的军事力量一时大增。
莱芜战役
王耀武被俘时照片
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沂蒙山区发动了孟良崮战役。在决战阶段,王耀武泣不成声,眼看着张灵甫身死孟良崮。张灵甫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也是王耀武的爱将。王耀武亲自主持召开了“山东省戡乱殉国党政军民追悼大会”,并亲自主持编制了《追悼大会纪念册》,而且亲为纪念册撰写了题为“纪念戡敌殉国的革命先烈”的“代序”,还写了“祭文”。战役后,王耀武飞到南京,请求蒋介石放弃济南,退守二线防御,但是这一建议未被采纳。
济南战役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济南战役,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18万人组成打援集团,经过8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攻占下济南。在济南坚守的关键时刻,吴化文临阵起义,断送了王耀武最后的一点希望。王耀武化妆后突围出城,行至寿光境内被俘,自此开始了战俘生涯。
晚年生活
王耀武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时,开始思想有顾虑。毛泽东让罗瑞卿转告王耀武说:“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1959年12月,王耀武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
特赦后,王耀武被安排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4年冬,被特邀为全国政协委员。
1966年冬,王耀武在周恩来关心示意下,经人介绍与北京82中教师吴伯伦结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耀武因“反动”经历被时常批斗。
1968年,王耀武因病逝世于北京人民医院,享年64岁。
1980年5月2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为他与溥仪、廖耀湘3人补开了追悼会,置骨灰于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王耀武将军手稿
兄弟:王哲坚(兄)、王哲恩(字哲民,弟)、王淑珍(妹)
第一任妻子:郑宜兰,育有7个子女(一说是5个子女)
子女:王鲁云(女儿,移居香港),其他子女姓名不可考,多移居国外
第二任妻子:吴伯伦
(以上内容,根据济南日报“为国家尽绵薄之力或可了却父亲所愿-香港专访王耀武女儿及外孙女们”一文整理)
蒋介石与王耀武将军合影
在淞沪抗战期间,王耀武所率领的五十一师作战任务是,坚守在吴淞口附近以罗店为中心的阵地战,阻止日军从海上登陆,打破日军从川沙登陆经罗店直趋嘉定,并切断京沪线的企图。日军发挥海陆空协同作战的优势,向罗店发动多次猛攻,均被五十一师官兵击退。王耀武还巧妙地运用夜战,派出部队强袭,先后击毙日军联队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队长莫森,受到总部通报表扬。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王耀武运用反包围的战术,首先切断敌之退路,以五十一师为主攻部队,经过3天激战,于1939年9月22日收复高安城。
蒋介石(左)和王耀武(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