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部 编辑

印度早期佛教派别

大众部亦称“摩诃僧祗部”,又简称“僧祗部”,是印度早期佛教派别。大众部的思想主张修菩萨道而成佛,是大乘佛教的发的源头。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众部

别名:摩诃僧祗部

定义:印度早期佛教派别

所属国家:印度

简介

编辑

最初起源于佛陀圆寂之后後约一百年的西元前4世纪,起初因“十事非法之争”而与上座部产生分歧,但未决裂。后于“阿育王”时期,因“大天五事”与上座部彻底公开决裂,后又分裂出各种流派,(如南传分派的十八部,北传分派的二十部)。

基本特征

重视释迦牟尼的根本精神之发展,基于自由思想及实际生活的要求,在对释迦牟尼的观念上趋于理想化,而在现实生活上则 求人间化。中有一部佛传的《大事经》传世。

立论

编辑

大众部基于释迦牟尼的“缘起观”而立论:

(1)在“有为法”上,主张“现在有体,过来无体”,即只承认现在的为实有,而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未来的尚未出现;过去与未来,皆是由现在法所推定。

(2)在“无为法”上,主张有九种,即:择灭、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

(3)人为佛是化身,而不是生身,其寿命与威力无边,且佛以一音说一切法。

(4)认为果位有三种,即:阿罗汉、菩萨、佛,且以佛为最后目的。

(5)认为“心性本净”,人人皆有解脱的可能。

下一篇 佛塔

上一篇 四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