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州 编辑

古地名

兴州兴州

1.西魏置兴州即今陕西略阳;1207年,南宋改为沔州。

2.西夏国都:西夏国都原名兴州

3.金曾在今河北滦平等地设兴州,治兴化(今滦平西)。金又以今山西兴县为兴州,明为县。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兴州

地理位置:今陕西略阳

地理位置:今河北滦平等地

所属朝代:西魏、西夏、金朝

史书记载:《元和郡县图志》

建制沿革

编辑

1.西魏置兴州即今陕西略阳;1207年,南宋改为沔州。

2.西夏国都:西夏国都原名兴州

3.金曾在今河北滦平等地设兴州,治兴化(今滦平西)。金又以今山西兴县为兴州,明为县。

历史记载

编辑

兴州,顺政。上。开元户二千四十五。乡八。元和户九百五十四。乡九。

贡》梁州之域。战国时为白马氐之东境。秦并天下,属蜀郡。汉武帝元鼎六年,以白马氐置武都郡,今州即汉武都郡之沮县也。晋永嘉末,氐人杨茂搜自号氐王,据武都。自后郡县荒废,而茂搜子孙承嗣为氐王。其后杨难当又据下辨,自称大秦王。难当弟伯宜为茹芦王。伯宜孙鼠分王武兴。按武兴,即今州理是也。杨鼠既王武兴,又得武都、河池二县之地。鼠子集始称藩於魏,后谋叛魏,魏遂废武兴为藩镇。其年,改镇为东益州。废帝二年,改东益州为兴州,因武兴郡为名。隋大业二年,罢州为顺政郡,武德元年复置兴州。按州城,即古武兴城也。初,蜀以其处当冲要,遣蒋舒为武兴督守之。及锺会伐蜀,舒遂降魏,即其处也。城虽在平地,甚牢实,周回五百许步,唯开西北一门,外有垒,三面周匝。

州境:东西二百八十六里。南北一百九十里。

八到:东北至上都九百五十里。东北至东都一千八百一十里。北至凤州三百五十里。东南至兴元府二百五十里。西至武州三百五十里。南沿流至兴元府三泉县一百五十里。

贡、赋:开元贡:蜡六十斤,朱砂。赋:布,麻。

管县三:顺政,长举,鸣水。

顺政县,中下。郭下。开元户一千一百八十八。乡四。本汉沮县地,后魏废帝分置汉曲县,属顺政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汉曲县属兴州,十八年改为顺政县。皇朝因之。

武兴山,在县北百里。多漆及黄蘖。

嘉陵水,经县南,去县百步。

沮水,出县东北八十二里。以其初出沮洳然,故名为沮水。

兴城关,在县南五里。

太城戍,在县东南四十九里。

杨君神祠,在县西南二里嘉陵水南。山上即杨难当神也,土地祠之。

长举县,中下。南至州一百里。开元户四百三十。乡二。本汉沮县地,后魏于此分置长举县,属槃头郡。周武帝废槃头郡,县改属落丛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兴州。皇朝因之。

接溪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出朱砂,百姓采之。

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嘉陵水,去县南十里。

槃头故城,在县南三里。因水盘屈为名也。

鸣水县,中下。东至州一百一十里。开元户四百二十七。乡二。本汉沮县地也,后魏宣武帝於此置落丛郡,因落丛山为名。又置鸣水县,因谷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兴州。皇朝因之。

厨山,在县南三里。极崇峻幽深,多木蜜,百姓资其利。

落丛山,县西北十里。出铁。

下一篇 滦平县

上一篇 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