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编辑

明朝在太湖平原南部、钱塘江流域、曹娥江流域、甬江流域、椒江流域、瓯江流域等地的一级行政区名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浙江布政司,是明朝在太湖平原南部、钱塘江流域、曹娥江流域、甬江流域、椒江流域、瓯江流域等地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11府1散州75县。布政使司衙门驻杭州府。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朝代:大明

上级:户部

原称:浙江行中书省

简称:浙江省

设立始年: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

简介

编辑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浙江布政司。是明代十三布政司之一。

沿革

编辑

浙江布政使司在元朝属江浙行省。龙凤四年(1358年)建德路被改置为建安府,不久被更名为建德府;同年末(1359年)婺州路被改置为宁越府,并且中书分省被设置,中书分省衙门驻宁越府,辖宁越府、建德府;(其余各地仍被张士诚占据)五年(1359年)衢州路、处州路被分别改置为龙游府、安南府,来属中书分省,不久安南府被更名为处州府;六年(1360年)宁越府被更名为金华府;八年(1362年)建德府被更名为严州府;九年(1363年)中书分省衙门迁至严州府;十二年(1366年)湖州路、嘉兴路被分别改置为湖州府、嘉兴府,直属中书省;安南府、龙游府被分别更名为处州府、衢州府;同年末(1367年)杭州路被改置为杭州府,并且中书分省被改置为浙江行中书省,行省衙门迁至杭州府;同年绍兴路被改置为绍兴府,来属行省;元年末(1368年)庆元路被改置为明州府,来属行省;洪武元年(1368年)台州路、温州路被分别改置为台州府、温州府,来属行省;九年(1376年)浙江行省被改置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十四年(1381年)明州府被更名为宁波府;湖州府、嘉兴府来属。

辖境

编辑

杭州府

元为杭州路。龙凤十二年改置杭州府,属行省。府城驻钱塘县、仁和县。

下辖县

钱塘县、仁和县、海宁县、富阳县、馀杭县、临安县、於潜县、新城县、昌化县

严州府

元为建德路。龙凤十四年更名建安府,寻更名建德府,同年末(1259)来属分省,八年(1362)更名严州府。府治建德县

下辖县

建德县、桐庐县、淳安县、遂安县、寿昌县、分水县

嘉兴府

元为嘉兴路。原属直隶,洪武十四年改属浙江布政司。府治嘉兴县

下辖县

嘉兴县、秀水县、嘉善县、崇德县、桐乡县、平湖县、海盐县

湖州府

元为湖州路。龙凤十二年改置湖州府,原属直隶,洪武十四年改属浙江布政司。府治乌程县

下辖县

乌程县、归安县、长兴县、德清县、武康县

下辖散州

安吉州

绍兴府

元为绍兴路。龙凤十二年改置绍兴府,属行省。府治山阴县与会稽县

下辖县

山阴县、会稽县、萧山县、诸暨县、馀姚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

宁波府

元为庆元路。吴元年末改置明州府,属行省;洪武十四年更名宁波府。

下辖县

鄞县、慈溪县、奉化县、定海县、象山县、昌国县

台州府

元为台州路。洪武元年改置台州府,属行省。

下辖县

临海县、黄岩县、天台县、仙居县、宁海县、太平县

金华府

元为婺州路。龙凤四年末改置宁越府,来属分省;龙凤六年(1360)更名金华府。

下辖县

金华县、兰溪县、东阳县、义乌县、永康县、武义县、浦江县、汤溪县

衢州府

元为衢州路。龙凤五年(1359)改置龙游府,来属分省;十二年(1366)更名衢州府。

下辖县

西安县、龙游县、常山县、江山县、开化县

处州府

元为处州路。龙凤五年(1359年)改置安南府,来属分省,不久被更名为处州府。府治丽水县。

下辖县

丽水县、青田县、缙云县、松阳县、遂昌县、龙泉县、庆元县、云和县、宣平县、景宁县

温州府

元为温州路。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温州府,属行省。

下辖县

永嘉县、瑞安县、乐清县、平阳县、泰顺县

历任浙江布政使

共有 81 筆資料

-

任職人員

任職資訊

類別

卸任資訊

備註

1

汪志伊

乾隆六十年四月廿四日(1795,6,10)

調

嘉慶元年十一月十二日(1796,12,10)緣事降二級調用

-

2

謝啟昆

嘉慶元年十一月十二日(1796,12,10)

調

嘉慶四年八月廿六日(1799,9,25)調桂撫

-

3

劉烒

嘉慶四年八月廿六日(1799,9,25)

嘉慶七年十一月廿五日(1802,12,19)因病解任

-

4

清安泰

嘉慶七年十一月廿五日(1802,12,19)

調

嘉慶十年閏六月二日(1805,7,27)調贛撫

-

5

秦瀛

嘉慶十年閏六月二日(1805,7,27)

嘉慶十年十月十一日(1805,12,1)年老,以三四品京堂補用

-

6

崇祿

嘉慶十年十月十一日(1805,12,1)

嘉慶十三年六月十一日(1808,8,2)調盛京刑部侍郎

-

7

慶格

嘉慶十三年六月十一日(1808,8,2)

嘉慶十四年五月二日(1809,6,14)調安徽布政使

-

8

廣厚

嘉慶十四年五月二日(1809,6,14)

嘉慶十五年三月二日(1810,4,5)調皖撫

-

9

穆克登布

嘉慶十五年三月二日(1810,4,5)

-

由江蘇按察使遷

10

廣玉

嘉慶十五年十月十八日(1810,11,14)

嘉慶十八年七月十六日(1813,8,11)因病解任

離職根據嘉慶十八年七月分上諭檔

11

常格

嘉慶十八年七月十六日(1813,8,11)

嘉慶十九年正月廿一日(1814,2,10)調江蘇布政使

-

12

福昂

嘉慶十九年正月廿一日(1814,2,10)

調

嘉慶十九年六月三日(1814,7,19)緣事降調

-

13

額特布

嘉慶十九年六月三日(1814,7,19)

調

嘉慶廿一年九月十八日(1816,11,7)同上

以在護巡撫時有失

14

瑞麟

嘉慶廿一年九月十八日(1816,11,7)

調

嘉慶廿三年二月廿五日(1818,3,31)多病回京以四品京堂用

離職根據嘉慶廿三年二月(下)起居注冊、廿三年二月長編總檔

15

伊什扎木素

嘉慶廿三年二月廿五日(1818,3,31)

調

嘉慶廿五年十二月十三日(1821,1,16)卒

離職根據嘉慶廿五年十二月外紀檔,頁415

16

嵩孚

嘉慶廿五年十二月廿四日(1821,1,27)

調

道光元年十月十日(1821,11,4)調粵撫

-

17

阿霖

道光元年十月十日(1821,11,4)

道光二年五月九日(1822,6,27)調贛撫

-

18

成格

道光二年五月九日(1822,6,27)

道光二年九月廿九日(1822,11,12)調桂撫

-

19

常德

道光二年九月廿九日(1822,11,12)

道光三年九月十三日(1823,10,16)調太常寺卿

-

20

黃鳴傑

道光三年九月十三日(1823,10,16)

道光四年九月十三日(1824,11,3)調署巡撫

-

21

伊里布

道光四年九月十三日(1824,11,3)

調

道光五年四月十四日(1825,5,31)調陝撫

-

22

繼昌

道光五年四月十四日(1825,5,31)

調

道光六年三月十八日(1826,4,24)命到京

-

23

富呢揚阿

道光六年三月十八日(1826,4,24)

調

道光七年九月五日(1827,10,24)丁母憂

離職根據傳包

24

慶善

道光七年九月十七日(1827,11,5)

道光十一年六月九日(1831,7,17)命到京

-

25

恩特亨額

道光十一年六月九日(1831,7,17)

調

道光十一年八月廿四日(1831,9,29)調湖南布政使

-

26

吉恆

道光十一年八月廿四日(1831,9,29)

道光十一年十二月廿八日(1832,1,30)調廣東布政使

-

27

程矞采

道光十一年十二月廿八日(1832,1,30)

道光十五年正月廿五日(1835,2,22)丁母憂

離職根據道光十五年正月長編總檔

28

錢寶琛

道光十五年正月廿五日(1835,2,22)

道光十七年九月十九日(1837,10,18)調湘撫

-

29

程矞采

道光十七年九月十九日(1837,10,18)

道光十八年二月三日(1838,2,26)調江蘇布政使

服闋

30

唐鑑

道光十八年二月三日(1838,2,26)

道光十八年二月廿九日(1838,3,24)同上

由貴州按察使遷,未到任

31

宋其沅

道光十八年二月廿九日(1838,3,24)

道光廿年八月廿六日(1840,9,21)卒

離職根據道光廿年九月外紀檔,頁075

32

常恆昌

道光廿年九月七日(1840,10,2)

道光廿二年六月廿七日(1842,8,3)精神短少,休致

-

33

孫善寶

道光廿二年六月廿七日(1842,8,3)

道光廿二年九月卅日(1842,11,2)調江蘇布政使

仍留江蘇辦理糧臺,未到任

34

管遹羣

道光廿二年六月廿七日(1842,8,3)

道光廿二年七月廿二日(1842,8,27)仍辦理浙江糧臺

-

35

卞士雲

道光廿二年七月廿二日(1842,8,27)

-

-

36

卞士雲

道光廿二年九月卅日(1842,11,2)

-

實授

37

管遹羣

道光廿三年五月十五日(1843,6,12)

道光廿三年閏七月廿四日(1843,9,17)調巡撫

-

38

存興

道光廿三年閏七月廿五日(1843,9,18)

調

道光廿七年六月十日(1847,7,21)留京,以三四品京堂候補

-

39

劉喜海

道光廿七年六月十日(1847,7,21)

道光廿八年十二月十五日(1849,1,9)到京另候簡用

-

40

汪本銓

道光廿八年十二月十五日(1849,1,9)

-

-

41

汪本銓

道光廿九年五月十日(1849,6,29)

咸豐元年七月廿二日(1851,8,18)親老解任

實授

42

椿壽

咸豐元年七月廿二日(1851,8,18)

調

咸豐二年十一月九日(1852,12,19)在署自縊

-

43

麟桂

咸豐二年十一月廿一日(1852,12,31)

咸豐三年三月廿七日(1853,5,4)統帶船隻赴鎮江等處,聽候向榮調度

-

44

黃樂之

咸豐三年三月廿七日(1853,5,4)

暫署

-

-

45

麟桂

-

-

咸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854,1,13)調光祿寺卿

-

46

畢承昭

咸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854,1,13)

咸豐三年十二月廿二日(1854,1,20)留安徽和春軍營差委

由安徽按察使遷,未到任

47

麟桂

咸豐三年十二月廿二日(1854,1,20)

咸豐四年正月十二日(1854,2,9)調江蘇布政使

-

48

畢承昭

-

-

咸豐三年十二月廿五日(1854,1,23)調安徽布政使

-

49

韓椿

咸豐四年正月十二日(1854,2,9)

咸豐六年十二月廿二日(1857,1,17)因病賞假一個月

離職根據清代起居注冊咸豐朝第33冊頁020085

50

楊裕深

咸豐六年十二月廿二日(1857,1,17)

暫署

-

鹽運使

51

韓椿

-

-

咸豐七年正月六日(1857,1,31)因病開缺

離職根據咸同兩朝上諭檔(七),頁8

52

慶廉

咸豐七年正月六日(1857,1,31)

咸豐七年十月廿二日(1857,12,7)命到京

-

53

李續賓

咸豐七年十月廿二日(1857,12,7)

咸豐八年十一月十一日(1858,12,15)殉難

離職根據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54

徐宗幹

咸豐八年十二月十八日(1859,1,21)

咸豐九年十月十日(1859,11,4)緣事降調

離職根據傳包

55

沈兆澐

咸豐九年十月十日(1859,11,4)

咸豐十年六月三日(1860,7,20)命到京

由山西按察使遷,未到任前,以督糧道王友端署

56

莊受祺

咸豐十年六月三日(1860,7,20)

咸豐十年十一月四日(1860,12,15)因病解任

-

57

林福祥

咸豐十年十一月四日(1860,12,15)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廿八日(1861,12,29)被太平軍所擒

離職根據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58

麟趾

-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廿九日(1861,12,30)殉難

同上

59

蔣益澧

同治元年正月四日(1862,2,2)

同治五年二月廿六日(1866,4,11)調粵撫

由廣西按察使遷

60

李元度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1862,2,12)

暫署

-

-

61

楊昌濬

同治五年二月廿六日(1866,4,11)

同治九年八月三日(1870,8,29)調巡撫

-

62

盧定勳

同治九年八月四日(1870,8,30)

調

光緒二年四月八日(1876,5,1)留京另候簡用

-

63

衛榮光

光緒二年四月八日(1876,5,1)

光緒四年二月六日(1878,3,9)調湘撫

-

64

任道鎔

光緒四年二月七日(1878,3,10)

光緒五年閏三月十一日(1879,5,1)調直隸布政使

-

65

增壽

光緒五年閏三月十一日(1879,5,1)

光緒五年七月七日(1879,8,24)卒

離職根據軍機處錄副奏摺03-5141-007

66

德馨

光緒五年八月一日(1879,9,16)

光緒十年九月十七日(1884,11,4)調贛撫

-

67

許應鑅

光緒十年九月十七日(1884,11,4)

光緒十七年正月廿三日(1891,3,3)到京另候簡用

-

68

賈致恩

光緒十七年正月廿三日(1891,3,3)

-

-

69

劉樹堂

光緒十七年六月廿二日(1891,7,27)

調

光緒十九年十二月二日(1894,1,8)調河南布政使

-

70

趙舒翹

光緒十九年十二月二日(1894,1,8)

光緒廿一年三月廿四日(1895,4,18)調蘇撫

-

71

胡聘之

光緒廿一年三月廿五日(1895,4,19)

調

光緒廿一年七月廿四日(1895,9,12)調陝撫

-

72

龍錫慶

光緒廿一年七月廿六日(1895,9,14)

光緒廿二年十月二日(1896,11,6)卒

-

73

惲祖翼

光緒廿二年十月三日(1896,11,7)

光緒廿六年十月四日(1900,11,25)調巡撫

-

74

榮銓

光緒廿六年十月四日(1900,11,25)

光緒廿七年三月十一日(1901,4,29)緣事革職

-

75

張廷燎

光緒廿七年三月十二日(1901,4,30)

光緒廿七年五月廿六日(1901,7,11)丁憂

未到任,離職根據軍機處檔143012號

76

誠勳

光緒廿七年七月廿一日(1901,9,3)

光緒廿八年十二月廿四日(1903,1,22)調皖撫

-

77

翁曾桂

光緒廿八年十二月廿四日(1903,1,22)

光緒卅一年九月十二日(1905,10,10)緣事開缺

-

78

寶棻

光緒卅一年九月十三日(1905,10,11)

光緒卅二年十月廿二日(1906,12,7)調山西布政使

-

79

信勤

光緒卅二年十月廿二日(1906,12,7)

光緒卅三年十一月廿三日(1907,12,27)修墓解職

-

80

顏鍾驥

光緒卅三年十一月廿三日(1907,12,27)

調

宣統二年六月廿四日(1910,7,30)開缺修墓

離職根據光宣兩朝上諭檔(三六),頁200

81

吳引孫

宣統二年六月廿五日(1910,7,31)

-

-

历任浙江按察使

共有 104 筆資料

-

任職人員

任職資訊

類別

卸任資訊

備註

1

張曾誼

乾隆六十年七月廿九日(1795,9,12)

調

-

-

2

託倫

-

-

嘉慶二年八月九日(1797,9,28)調江西按察使

-

3

陸伯焜

嘉慶二年八月九日(1797,9,28)

調

嘉慶四年二月五日(1799,3,10)因病乞假

離職根據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192頁32

4

王錕

嘉慶四年二月五日(1799,3,10)

-

-

5

秦瀛

嘉慶五年閏四月廿一日(1800,6,13)

嘉慶五年十月廿四日(1800,12,10)調湖南按察使

-

6

百齡

嘉慶五年十月廿四日(1800,12,10)

調

嘉慶六年七月九日(1801,8,17)調貴州布政使

-

7

阿禮布

嘉慶六年七月九日(1801,8,17)

嘉慶八年九月十四日(1803,10,29)調雲南布政使

-

8

金應琦

嘉慶八年九月十四日(1803,10,29)

嘉慶八年十一月七日(1803,12,20)調湖南按察使

-

9

文霈

嘉慶八年十一月七日(1803,12,20)

調

嘉慶十年二月十七日(1805,3,17)調山東布政使

-

10

景敏

嘉慶十年二月十七日(1805,3,17)

嘉慶十年七月卅日(1805,9,22)調江西按察使

-

11

許兆椿

嘉慶十年七月卅日(1805,9,22)

調

嘉慶十一年五月十八日(1806,7,4)調江寧布政使

-

12

朱理

嘉慶十一年五月十八日(1806,7,4)

嘉慶十三年十二月廿九日(1809,2,13)調山東布政使

-

13

廣厚

嘉慶十三年十二月廿九日(1809,2,13)

嘉慶十四年四月廿三日(1809,6,5)調廣西按察使

-

14

蔣繼勳

嘉慶十四年四月廿三日(1809,6,5)

調

嘉慶十四年十二月六日(1810,1,10)調河南布政使

-

15

陳觀

嘉慶十四年十二月六日(1810,1,10)

嘉慶十七年八月廿五日(1812,9,30)調江寧布政使

-

16

楊頀

嘉慶十七年八月廿五日(1812,9,30)

嘉慶十九年七月廿九日(1814,9,12)調江蘇布政使

-

17

廣慶

嘉慶十九年七月廿九日(1814,9,12)

嘉慶廿年二月廿八日(1815,4,7)調貴州按察使

-

18

張暉吉

嘉慶廿年二月廿八日(1815,4,7)

調

嘉慶廿年九月廿五日(1815,10,27)年老留京任職

-

19

明山

嘉慶廿年九月廿五日(1815,10,27)

嘉慶廿年十二月四日(1816,1,2)調廣東按察使

-

20

魏元煜

嘉慶廿年十二月四日(1816,1,2)

-

-

21

景臨

-

嘉慶廿一年九月十八日(1816,11,7)緣事降調

-

22

魏元煜

-

-

嘉慶廿三年十月廿日(1818,11,18)調廣東布政使

-

23

左輔

嘉慶廿三年十月廿日(1818,11,18)

嘉慶廿五年四月一日(1820,5,12)調湖南布政使

-

24

葉汝芝

嘉慶廿五年四月一日(1820,5,12)

道光二年正月十六日(1822,2,7)到京以四品京堂候補

-

25

朱桂楨

道光二年正月十六日(1822,2,7)

道光二年八月七日(1822,9,21)調甘肅布政使

-

26

吳榮光

道光二年八月七日(1822,9,21)

調

道光三年九月十三日(1823,10,16)調湖北按察使

-

27

伊里布

道光三年九月十三日(1823,10,16)

道光四年閏七月十八日(1824,9,10)調湖北布政使

-

28

富呢揚阿

道光四年閏七月十八日(1824,9,10)

道光四年九月十三日(1824,11,3)調湖北按察使

-

29

王維詢(王惟詢)

道光四年九月十三日(1824,11,3)

調

道光五年月日到任一月即自縊

-

30

祁������

道光五年三月十七日(1825,5,4)

道光六年三月四日(1826,4,10)調貴州布政使

-

31

周之琦

道光六年三月四日(1826,4,10)

道光九年七月九日(1829,8,8)調廣西布政使

-

32

王定柱

道光九年七月九日(1829,8,8)

道光十年九月十八日(1830,11,3)因病解任

-

33

容安

道光九年八月廿日(1829,9,17)

-

-

34

孔昭虔

道光十年九月十八日(1830,11,3)

調

道光十一年正月廿二日(1831,3,6)調福建布政使

-

35

陳鑾

道光十一年正月廿二日(1831,3,6)

道光十二年八月廿日(1832,9,14)調江西布政使

-

36

張岳崧

道光十二年八月廿日(1832,9,14)

道光十三年五月五日(1833,6,22)調大理寺少卿

離職根據唐確慎公集卷4頁7

37

劉韻珂

道光十三年五月五日(1833,6,22)

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廿五日(1836,2,11)丁父憂

離職根據傳包

38

邵甲名

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廿五日(1836,2,11)

道光十六年月日丁憂

-

39

梁萼涵

道光十六年五月九日(1836,6,22)

道光十七年十一月六日(1837,12,3)調甘肅布政使

-

40

熊常錞

道光十七年十一月六日(1837,12,3)

調

道光十八年六月廿五日(1838,8,14)調廣東布政使

-

41

周開麒

道光十八年六月廿五日(1838,8,14)

道光廿一年正月廿一日(1841,2,12)調甘肅布政使

-

42

蔣文慶

道光廿一年正月廿一日(1841,2,12)

道光廿五年五月十八日(1845,6,22)調安徽布政使

-

43

李龠通

道光廿五年五月十八日(1845,6,22)

道光廿六年八月十四日(1846,10,3)卒

離職根據道光廿六年八月外紀檔,頁143

44

李璋

道光廿六年八月廿七日(1846,10,16)

道光廿七年正月十七日(1847,3,3)調廣東按察使

-

45

周祖植

道光廿七年正月十七日(1847,3,3)

調

道光廿七年八月十七日(1847,9,25)因病解任

-

46

周開麒

道光廿七年八月十七日(1847,9,25)

調

道光廿八年十二月十五日(1849,1,9)到京另候簡用

-

47

蔣霨遠

道光廿八年十二月十五日(1849,1,9)

調

道光廿九年十一月十一日(1849,12,24)調山西布政使

-

48

王懿德

道光廿九年十一月十一日(1849,12,24)

道光廿九年十二月廿二日(1850,2,3)調山東按察使

-

49

黃宗漢

道光廿九年十二月廿二日(1850,2,3)

調

咸豐元年八月九日(1851,9,4)調甘肅布政使

-

50

孫毓溎

咸豐元年八月九日(1851,9,4)

調

咸豐二年十一月十九日(1852,12,29)因病解任

-

51

蘇敬衡

咸豐二年十一月十九日(1852,12,29)

調

咸豐二年十二月三日(1853,1,11)調福建按察使

未到任

52

黃樂之

咸豐二年十二月三日(1853,1,11)

調

咸豐三年三月廿七日(1853,5,4)調署布政使

三月廿七日著巡撫黃宗漢派員接署按察使

53

黃樂之

-

-

咸豐四年九月十五日(1854,11,5)命到京

-

54

晏端書

咸豐四年九月十五日(1854,11,5)

咸豐六年二月十五日(1856,3,21)調江西布政使

-

55

慶廉

咸豐六年二月十五日(1856,3,21)

咸豐七年正月六日(1857,1,31)調布政使

-

56

瑞璸

咸豐七年正月六日(1857,1,31)

調

咸豐七年正月八日(1857,2,2)調福建布政使

由福建按察使遷,未到任

57

徐宗幹

咸豐七年正月八日(1857,2,2)

咸豐八年十二月十八日(1859,1,21)調布政使

-

58

段光清

咸豐八年十二月十八日(1859,1,21)

咸豐十年三月廿一日(1860,4,11)緣事革職

-

59

湯雲松

咸豐十年三月廿一日(1860,4,11)

調

咸豐十年六月三日(1860,7,20)調江蘇按察使

-

60

寧曾綸

咸豐十年六月三日(1860,7,20)

調

咸豐十一年十二月廿四日(1862,1,23)殉難

離職根據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61

曾國荃

同治元年正月四日(1862,2,2)

同治元年二月三日(1862,3,3)調江蘇布政使

未到任

62

張銓慶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1862,2,12)

暫署

-

-

63

李元度

同治元年二月三日(1862,3,3)

同治元年三月六日(1862,4,4)緣事革職

未到任,處分前罪

64

劉典

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1862,6,7)

同治三年十月廿三日(1864,11,21)赴汀州剿匪

同治二年十月十七日丁憂,改為署任

65

林聰彝

同治三年十月廿三日(1864,11,21)

-

-

66

劉典

-

-

同治三年十二月一日(1864,12,29)准開缺

-

67

楊昌濬

同治三年十二月一日(1864,12,29)

同治五年二月廿六日(1866,4,11)調布政使

-

68

王凱泰

同治五年二月廿六日(1866,4,11)

同治六年七月廿九日(1867,8,28)調廣東布政使

-

69

蔣志章

同治六年七月廿九日(1867,8,28)

同治六年十月十七日(1867,11,12)調四川布政使

-

70

劉齊銜

同治六年十月十七日(1867,11,12)

同治八年四月十八日(1869,5,29)調河南布政使

-

71

興奎

同治八年四月十九日(1869,5,30)

同治十年七月十九日(1871,9,3)因病開缺

離職根據咸同兩朝上諭檔(廿一),頁208

72

蒯賀蓀

同治十年七月廿日(1871,9,4)

光緒元年十一月十五日(1875,12,12)因病出缺

實十一月二日卒(光緒元年十一月外紀檔,頁043)

73

興奎

光緒元年十一月十五日(1875,12,12)

光緒二年六月廿五日(1876,8,14)卒

離職根據軍機處錄副奏摺03-5111-016

74

升泰

光緒二年七月九日(1876,8,27)

光緒四年七月三日(1878,8,1)調雲南布政使

-

75

增壽

光緒四年七月三日(1878,8,1)

光緒五年閏三月十一日(1879,5,1)調浙江布政使

-

76

孫家穀

光緒五年閏三月十一日(1879,5,1)

光緒八年八月十九日(1882,9,30)到京另候簡用

-

77

陳寶箴

光緒八年八月十九日(1882,9,30)

光緒九年六月十五日(1883,7,18)緣事降調

以河北道任內有失

78

劉盛藻

光緒九年六月廿五日(1883,7,28)

光緒九年十一月一日(1883,11,30)卒

實十月十四日卒(傳包)

79

李秉衡

光緒九年十一月一日(1883,11,30)

光緒九年十二月一日(1883,12,29)調廣西按察使

-

80

國英

光緒九年十二月一日(1883,12,29)

調

光緒十年正月四日(1884,1,31)緣事開缺到京另候簡用

未到任,以廣西按察使任內有失

81

孫翼謀

光緒十年正月七日(1884,2,3)

光緒十二年五月廿三日(1886,6,24)調湖南布政使

-

82

劉瑞祺

光緒十二年五月廿三日(1886,6,24)

光緒十二年七月廿三日(1886,8,22)調河南布政使

-

83

蕭韶

光緒十二年七月廿三日(1886,8,22)

光緒十四年三月廿九日(1888,5,9)調江西布政使

-

84

王之春

光緒十四年三月廿九日(1888,5,9)

光緒十四年四月廿一日(1888,5,31)調廣東按察使

由廣東督糧道遷,未到任

85

廖壽豐

光緒十四年四月廿一日(1888,5,31)

調

光緒十六年正月廿五日(1890,2,14)調福建布政使

-

86

龔照瑗

光緒十六年正月廿六日(1890,2,15)

光緒十七年五月廿九日(1891,7,5)調四川布政使

-

87

黃毓恩

光緒十七年五月廿九日(1891,7,5)

光緒十九年三月十六日(1893,5,1)調福建布政使

-

88

趙舒翹

光緒十九年三月十六日(1893,5,1)

光緒十九年十二月二日(1894,1,8)調布政使

-

89

聶緝槼

光緒十九年十二月二日(1894,1,8)

光緒廿二年七月十二日(1896,8,20)調江蘇布政使

-

90

丁峻

光緒廿二年七月十二日(1896,8,20)

光緒廿五年三月廿四日(1899,5,3)卒

離職根據硃批奏摺04-01-12-0589-030

91

李光久

光緒廿五年四月三日(1899,5,12)

光緒廿五年十一月廿一日(1899,12,23)卒

離職根據軍機處錄副奏摺03-5383-040

92

榮銓

光緒廿五年十二月六日(1900,1,6)

光緒廿六年十月四日(1900,11,25)調布政使

-

93

世杰

光緒廿六年十月五日(1900,11,26)

光緒廿七年四月三日(1901,5,20)卒

離職根據光緒廿七年四月奏摺檔,頁095

94

湍多布

光緒廿七年四月六日(1901,5,23)

光緒廿八年十二月十四日(1903,1,12)卒

離職根據軍機處檔153052號

95

樊增祥

光緒廿八年十二月廿六日(1903,1,24)

調

光緒廿九年九月廿三日(1903,11,11)調陝西按察使

-

96

李希杰

光緒廿九年九月廿三日(1903,11,11)

光緒卅一年二月一日(1905,3,6)調順天府府尹

-

97

豐伸泰

光緒卅一年二月一日(1905,3,6)

調

光緒卅一年六月十九日(1905,7,21)調甘肅布政使

-

98

王仁

光緒卅一年六月十九日(1905,7,21)

光緒卅二年正月廿六日(1906,2,19)因病解職

-

99

顏鍾驥

光緒卅二年正月廿六日(1906,2,19)

調

光緒卅三年七月廿九日(1907,9,6)調陝西布政使

-

100

崔永安

光緒卅三年七月廿九日(1907,9,6)

光緒卅四年四月十二日(1908,5,11)調直隸布政使

-

101

惠森

光緒卅四年四月十二日(1908,5,11)

光緒卅四年九月四日(1908,9,28)調河南按察使

-

102

李經邁

光緒卅四年九月四日(1908,9,28)

調

光緒卅四年十二月五日(1908,12,27)陳請開缺

-

103

李傳元

光緒卅四年十二月五日(1908,12,27)

宣統三年三月五日(1911,4,3)緣事解職

-

104

啟約

宣統三年三月五日(1911,4,3)

-

-

历任浙江学政

共有 55 筆資料

-

任職人員

任職資訊

類別

卸任資訊

備註

1

阮元

乾隆六十年八月十八日(1795,9,30)

嘉慶三年七月廿五日(1798,9,5)回京供職

離職根據嘉慶三年七月長編總檔

2

吳省蘭

嘉慶三年七月廿五日(1798,9,5)

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1799,2,22)因其為和珅引用之人,撤回

-

3

劉鐶之

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1799,2,22)

-

-

4

文寧

嘉慶六年八月八日(1801,9,15)

-

-

5

潘世恩

嘉慶九年八月四日(1804,9,7)

-

-

6

劉鳳誥

嘉慶十二年八月廿一日(1807,9,22)

嘉慶十四年六月廿五日(1809,8,6)緣事解任

十四年八月廿二日革職拏問

7

周兆基

嘉慶十四年六月廿五日(1809,8,6)

-

-

8

周兆基

嘉慶十四年八月廿二日(1809,10,1)

-

實授

9

汪廷珍

嘉慶十八年八月九日(1813,9,3)

-

-

10

李宗昉

嘉慶廿一年八月十一日(1816,10,1)

-

-

11

汪守和

嘉慶廿四年九月五日(1819,10,23)

嘉慶廿五年六月日丁母憂

離職根據續碑傳集卷9頁12、傳包

12

戴聯奎

嘉慶廿五年六月十五日(1820,7,24)

道光元年十二月十六日(1822,1,8)回京供職

-

13

杜堮

道光元年十二月十六日(1822,1,8)

-

-

14

朱士彥

道光五年八月三日(1825,9,14)

-

-

15

李宗瀚

道光八年八月三日(1828,9,11)

道光十一年正月廿二日(1831,3,6)丁父憂

離職根據清代起居注冊道光朝第20冊頁011524

16

吳椿

道光十一年正月廿二日(1831,3,6)

道光十一年八月二日(1831,9,7)回京供職

離職根據嘉道兩朝上諭檔(三六),頁329

17

何淩漢

道光十一年八月二日(1831,9,7)

道光十三年正月五日(1833,2,24)到京供職

-

18

陳用光

道光十三年正月五日(1833,2,24)

-

-

19

史評

道光十四年八月二日(1834,9,4)

-

-

20

卓秉恬

道光十七年八月二日(1837,9,1)

道光十七年十二月廿六日(1838,1,21)調左都御史到京供職

-

21

姚元之

道光十七年十二月廿六日(1838,1,21)

道光十八年五月十三日(1838,7,4)同上

-

22

廖鴻荃

道光十八年五月十三日(1838,7,4)

道光十九年三月五日(1839,4,18)同上

-

23

李國杞

道光十九年三月五日(1839,4,18)

道光廿年正月十八日(1840,2,20)命到京

正月九日緣事交部議處

24

季芝昌

道光廿年正月十八日(1840,2,20)

道光廿年八月一日(1840,8,27)丁母憂

離職根據丹桂堂自訂年譜,頁16

25

羅文俊

道光廿年八月十日(1840,9,5)

-

-

26

吳鍾駿

道光廿三年八月二日(1843,9,25)

-

-

27

趙光

道光廿六年八月四日(1846,9,23)

-

-

28

吳鍾駿

道光廿九年八月一日(1849,9,17)

咸豐二年八月六日(1852,9,19)調福建學政

-

29

萬青藜

咸豐二年八月六日(1852,9,19)

咸豐四年十月十五日(1854,12,4)丁母憂

離職根據傳包

30

吳式芬

咸豐四年十月廿四日(1854,12,13)

咸豐五年十二月八日(1856,1,15)因病解任

-

31

周玉麒

咸豐五年十二月八日(1856,1,15)

咸豐八年六月十六日(1858,7,26)請假省親

-

32

張錫庚

咸豐八年六月十六日(1858,7,26)

-

-

33

吳保泰

咸豐十一年八月三日(1861,9,7)

同治二年十二月廿四日(1864,2,1)丁母憂

離職根據軍機處檔093600號

34

吳存義

同治二年十二月廿五日(1864,2,2)

-

-

35

徐樹銘

同治六年八月一日(1867,8,29)

-

-

36

丁紹周

同治九年八月一日(1870,8,27)

同治十二年六月五日(1873,6,29)卒

離職根據蒿盦類稿卷27頁1-3

37

胡瑞瀾

同治十二年六月十七日(1873,7,11)

-

-

38

黃倬

光緒二年八月一日(1876,9,18)

-

-

39

張澐卿

光緒五年八月一日(1879,9,16)

-

-

40

祁世長

光緒八年八月一日(1882,9,12)

光緒十年三月十七日(1884,4,12)回京供職

-

41

劉廷枚

光緒十年三月十七日(1884,4,12)

光緒十一年五月五日(1885,6,17)卒

離職根據光緒十一年五月外紀檔,頁025

42

瞿鴻禨

光緒十一年五月十五日(1885,6,27)

-

-

43

潘衍桐

光緒十四年八月一日(1888,9,6)

-

-

44

陳彝

光緒十七年八月一日(1891,9,3)

光緒廿年正月十五日(1894,2,20)回順天府府尹任

-

45

徐致祥

光緒廿年正月十五日(1894,2,20)

-

-

46

徐樹銘

光緒廿三年八月一日(1897,8,28)

光緒廿三年九月六日(1897,10,1)回京供職

-

47

陸寶忠

光緒廿三年九月六日(1897,10,1)

光緒廿三年九月十七日(1897,10,12)回京供職養親

-

48

陳學棻

光緒廿三年九月十七日(1897,10,12)

光緒廿四年六月一日(1898,7,19)回京供職

-

49

唐景崇

光緒廿四年六月一日(1898,7,19)

光緒廿五年正月日丁憂

離職根據清史稿列傳,頁1386

50

文治

光緒廿五年正月廿四日(1899,3,5)

光緒廿六年九月廿五日(1900,11,16)調廣東學政

-

51

李蔭鑾

光緒廿六年九月廿六日(1900,11,17)

光緒廿七年十一月廿一日(1901,12,31)卒

離職根據軍機處檔146408號

52

張亨嘉

光緒廿七年十一月廿三日(1902,1,2)

-

-

53

陳兆文

光緒廿九年八月一日(1903,9,21)

光緒卅二年四月二日(1906,4,25)裁缺

-

54

支恆榮

光緒卅二年四月廿日(1906,5,13)

宣統元年九月廿五日(1909,11,7)因病解職

-

55

袁嘉穀

宣統元年九月廿五日(1909,11,7)

-

-

下一篇 行旅

上一篇 九溪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