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瓯王 编辑
东瓯王是中国古代封爵,历史上生封者为驺摇,追封者为汤和。
秦朝末年,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反秦大起义,一时群雄蜂起,而散居在瓯越间的越王勾践第十三世孙驺摇,也统率义军跟从鄱阳令吴芮投入灭秦的洪流,刘邦登基第二年封驺摇为海阳侯。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驺摇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
蒙元末年,爆发了以刘福通为首的反元复宋大起义,一时群雄蜂起,居于安徽凤阳的汤和,也跟从郭子兴投入灭元的洪流,又为明太祖朱元璋立下众多战功,生前封中山侯,晋封为信国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卒后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中文名:东瓯王
代表人物:驺摇、汤和
主要事件:抗秦反秦,助汉击楚。抗蒙反元,助明开国
驺摇
东瓯王驺摇,是越王无疆次子蹄的六世孙,姓欧阳氏。驺氏是秦始皇平越后所赐之姓,意谓驯服之良驹,故史书中将欧阳摇记载为驺摇。战国时一般称人为氏,而不称姓,故在战国称欧阳摇,而不称姒摇。所谓姒姓,是尧帝赐禹王的姓氏。
勾践到摇的东瓯国君世系表如下:
勾践(战国时封越王)→鼠与→不寿→翁→侨伯→侯→无疆(伐楚为楚威王所灭)→蹄(欧阳宰勋,首任东瓯王)→伟→鸿业→海宇→伯历→安朱→摇
摇的父系表
勾践(战国时封越王)→鼠与→不寿→翁→侨伯→侯→无疆(伐楚为楚威王所灭)→蹄(欧阳宰勋,首任东瓯王)→伟→鸿业→完→庸→谟→摇
关于"东瓯国"的记载,温州市的史料记载较为详细:秦朝末年,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六国贵族和下级官吏也纷纷拥兵抗秦,一时群雄蜂起。这时,散居在瓯越间的越王勾践第十三世孙驺摇,也统率义军跟从鄱阳令吴芮投入灭秦的洪流。秦亡之后,又帮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立下了战功。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汉朝在瓯地建立了一个"东瓯国"(地域相当于今温州市和丽水、台州地区的范围),封驺摇为东海王,世称东瓯王。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国发兵攻打东瓯国,汉武帝派中大夫庄助从会稽发兵,浮海救援东瓯国。汉兵还未到达,闽越王便已闻讯撤逃。东瓯王望(驺摇的子孙)因担心闽越兵再度围攻,请求汉武帝同意,率领族属吏卒四万多人北上,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今安徽舒城一带)居住。
汤和
东瓯王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1352年参加郭子兴义军,任牌头,作战骁勇,冲锋在前,历陞百户、千户、万户,至管军总管。龙凤元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集庆、取镇江,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龙凤三年(1357年),陞江南行枢密院同佥,镇守常州,屡次击败来犯之张士诚部。吴元年(1367年),陞左御史大夫兼太子左谕德,击降方国珍,洪武元年(1368年),俘获陈友定,随大将军徐达西征,与右副将军冯胜自怀庆逾太行山,攻取泽州、潞州、晋州、绛州。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赐功臣号开国辅运宣力武臣、散阶荣禄大夫、勋阶柱国、爵封中山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洪武四年(1371年)击降明升。 洪武五年(1372年),从徐达北征沙漠。 洪武六年(1373年),练兵于临清。洪武八年(1375年),移镇彰德,追伯颜帖木儿至察罕脑儿,获马羊牛畜无筭。洪武十一年(1378年),功臣号加「推诚」,阶陞特进光禄大夫、职陞大都督府左都督、勋阶左柱国、进爵信国公,议军国事,加禄至三千石。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徐达出塞北伐,征讨乃儿不花,攻克灰山,俘获其平章别里哥、枢密副使久通。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开山蛮獠为乱,率师讨之,俘戮四万。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赐钞一万五千,白金二千两,黄金三百两,文绮四十端,宅第于凤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逝世于家,享年七十,追封王爵东瓯王,谥号「襄武」。
至于东瓯国的国都,温州地方史料称其"建在温州地区(一说在今永嘉县罗浮区)。"但至今尚未发现遗址。而在温岭,则至今仍保留着古城遗址。据宋《嘉定赤城志》记载:"故城在黄岩县东南三十里大唐岭东,外城周十里,内城周五里,高二尺,厚四丈,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崇十四级。城上有高木可数十围。"后经有关部门实地调查,外城墙断续可见,东城墙仍保存高2米,长40米;南城阙凸起依稀可见,西城墙尚保存高3米长80米。内城只存痕迹,已很难找到城墙。整个古城面积经实测约100万平方米,与文献记载相符。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宋伯谦先生和浙江博物馆研究员汪济英馆长鉴定,认为这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故宫基础。这座故宫遗址虽未经考古发掘,但与徐偃王关系极大,应该先前是徐偃王故宫,到了西汉初期代而换之成为东海王驺摇的故宫。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