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水关 编辑
西水关是南京明城墙的两座明代京城水关之一,与东水关相对,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升州路西端,据《古里秦淮地名源》里所考证,西水关旧称下水门,始建于杨吴时期,明初修建南京城墙时在此基础上扩建为西水关。1960年代受拆城风波影响整体拆除。
中文名:西水关
地理位置:南京市秦淮区升州路西端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免费
时代:春秋至现代
西水关旧影(摄于1929年)
据《古里秦淮地名源》里所考证,西水关旧称下水门,始建于杨吴时期,明初修建南京城墙时在此基础上扩建,改建为西水关,设偃月洞。
清朝时期,在下浮桥和偃月洞之间设有银台洞,又称云台洞。
1935年,云台洞旧址建西水关防洪闸。
1980年代末,西水关出土一批六朝、隋、唐、宋、明、清等各个时代的文物。
1949年后,这里仍然是小型防洪排涝设施。
西水关在历史上,对于保护南京城免受洪涝之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防洪排涝,西水关在军事、政治、经济上也大有作为。当时在修建西水关时颇有讲究,西水关有两道闸门、桥道和藏兵洞。一道闸门在城墙之内,另一道闸门在内秦淮河出水口,城墙之下留有多孔拱券式进水巷道,用条石封住,防止敌人的“水鬼”潜水入城,城墙从两道水闸之间堆砌而成。
西水关与东水关建筑布局基本一样,两相呼应,中间所夹水道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最终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十里秦淮”。可别看东水关、西水关建筑结构都一样,到了六朝以后,西水关的繁华、热闹却是当时东水关远不能企及的,与现在成相反之势。西水关的繁华从考古发现中也可力证。
西水关是内秦淮河的出水口,与长江相连,设有码头,算得上是南京“进出口”的咽喉,也是当时南京城最繁忙的物资集散中心。除了货物外,外地人如果想走水路进入南京城,也必须是从西水关下船,然后经水西门进城。码头上也设有关卡,想要下船上岸的人必须得出示凭证,才可以进城。这大概与洪武年间发生过的“间谍案”有关,因为当时商业发达,有许多外国人也会来到中国,期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之后,进出口管理也便更严格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