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神话 编辑
盘古神话,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盘古神话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之一,故事讲述了远古时期天地混沌,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开天辟地,其身形化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故事。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 联合申报的盘古神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Ⅰ-57。
中文名:盘古神话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
遗产编号:I-57
盘古神话虽未见於先秦古籍,但它和《山海经》所记的烛龙神话却有相似之处,古史学者刘起釪在对中国古代开天辟地神话进行考察后,也进一步肯定了《山海经》中烛龙、烛阴的故事是“盘古神话”的原型。根据史料记载,盘古神话在形成与发展上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辟地
第二阶段:躯体生万物
在另一本著作《五运历年记》也有一段关于盘古的记载,此书已失传,清代马驌《绎史》卷一引云:“元气濛鸿,萌芽始兹,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此则神话前半仍为阴阳分天地、孕人,后半部分则描写了盘古躯体化生万物。
第三阶段:完善成型
盘古手持斧子形象
主要内容
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盘古神话群主要包括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及惩恶扬善、恩泽子孙的神话等,内容涉及开天辟地、世界毁灭、滚磨成亲、繁衍人类、体化万物等,反映出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体现了先民的原始宇宙观。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只酣睡了约十万八千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他就张开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其中混浊的东西慢慢地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盘古很怕天地再合拢起来变成以前的样子,就用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天地也随着他的身体每天增高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天和地之间的距离有九万里那么远了。
开天辟地
传说遗址
盘古山
盘古山位于河南省桐柏、泌阳两县交界,海拔459米。传说此山就是当年的创世大神“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造化万物的地方。盘古山山势巍峨挺拔、高耸入云,人们为了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盘古,就在高峰处修建了盘古庙,在庙内塑有盘古像。
盘古祖殿
盘古祖殿,是祭拜人类始祖盘古的殿宇,位于桐柏县城西南盘古溪上游,规模宏大的圆顶式盘古祖殿依山坐北朝南、殿中安放着巨型盘古铜像。殿前下方、右有伏羲堂,左有女娲堂,堂下是盘古广场。
传承价值
盘古
传承状况
盘古神话主要在民间口耳相传,且传承链条比较脆弱,急需加以保护。
保护措施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 联合申报的盘古神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Ⅰ-57。
2021年,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泌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豫琳编著的民间文学集《盘古神话大观》一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22年8月,入选河南省拟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告,该项目入选2981家评估合格的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盘古神话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泌阳县文化馆。
历史影响
远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有壮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带,就有追葬盘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竞立有盘古氏的庙宇,人们为之“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今南海有盘古氏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氏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令人祝祀”。
启示意义
盘古传说是中国神话史上流传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经典古老文化体系,在古代文人所创的著作文献等古籍中均成为了现如今民间数代人家喻户晓的信仰,盘古是神话世界中的顶端存在,世上第一个诞生的远古神灵,从混沌中出身,再从洪荒后逝去,先有盘古后有天地。这也传教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从创立世界,创造万物,教化众生,演化生灵,传承物种,和种种宇宙食物链的存在所有玄妙轮回的动态之力,这些从出生到死去的流动着时间的过程不断在增加和消耗,到处都有无量功德的自然演变而成的造化。
盘古神话体现文化共识。在多民族对盘古神话的接受、传承中,人们可以看到民族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同于西方一些国家的神话信仰传统。盘古形象本身就源于人的自身观照,无论盘古生于“浑沌”,还是盘古的多种体貌特征,都表明盘古是一位接地气的创世者,是无数个文化祖先、文化英雄的化身,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的创世大神。
盘古神话体现文化自觉,正因为盘古开辟人类生存的空间,孕育人类赖以生存的万物,奠定宇宙的秩序,人的历史才找到开端,人的内心世界才有了归属感。人们对祖先的缅怀,人们落叶归根的潜意识,往往与盘古神话的产生和传播相契合。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语境下,一些关于盘古的讲述虽然不再有仪式的神圣性,甚至许多关于盘古的母题进入影视、动漫、游戏、网络段子之中,但还是可以反映先前文化传统与当今文化创造的自觉结合。它不仅能够激活人类对童年的记忆,而且会让人在追忆童年快乐中找到尊崇祖先、奋发有为的家国情怀。
盘古文化节
泌阳县城南15公里处的盘古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造化万物的地方。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盘古庙会,都有数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盘古。泌阳县将这一传统庙会打造成集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寻根拜祖、展示泌阳形象于一体的盘古文化节。
宗教传说
盘古
相关歌谣
《盘古开天辟地歌》
盘古开天地,
造山坡河流,
划洲来住人,
造海来蓄水。
盘古开天地,
分山地平原,
开辟三岔路,
四处有路通。
盘古开天地,
造日月星辰,
因为有盘古,
人才得光明。
(摘自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