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岭区 编辑

山西省太原市市辖区

杏花岭区杏花岭区

杏花岭区,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位于太原市东北部,是太原市6个市辖区之一。东与晋中市寿阳县、太原市迎泽区交接,西以汾河中心线为界与万柏林区相邻,南接迎泽区,北与阳曲县、尖草坪区接壤。 宋建太原古城部分处于杏花岭区之中。

杏花岭区是在1998年原北城区的基础上建立的城乡一体化城区,总面积170.2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杏花岭区常住人口为779479人。

区内府东府西街、解放路是太原金融、商贸的主要集聚地之一,驻有省政协、省军区、市委、市政府等省、市党政军机关,是太原市的政治中心。

2021年,杏花岭区地区生产总值875.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4.3%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杏花岭区

外文名:Xinghualing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140107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山西省太原市

地理位置:太原市区东北部

面积:170.2 km²

下辖地区:11街道、1镇

政府驻地:巨轮街道胜利街99号

电话区号:0351

邮政编码:0300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77.95 万(2020年七普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牛驼寨烈士陵园、太原动物园、龙潭公园

机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火车站:太原站、太原东站

车牌代码:晋A

地区生产总值:875.43 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杏花岭区在1927年太原置市之前属北城区,北城区境属阳曲县地,县署即设在今府西街(旧县前街)北侧。

太原府城拱极门太原府城拱极门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太原建市后地属太原市、阳曲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市划为16个行政区,统称“内八区,外八区”,当时内八区的四、五、六、七区和外八区的六、七、八3个区大部为北城境域。

太原解放后,太原市人民政府将16个区合并为8个区,内三区(区政府驻五福庵)、内四区(区政府驻精营东边街)和外四区(区政府驻上北关)部分境域属北城区管辖范围。

1950年2月,8个区又合并为4个区,第二区(区政府驻典膳所)及第三区(区政府驻上北关)部分境域属北城区管辖范围。

1954年6月,第二区更名为北城区。

1956年,区政府改为区人民委员会。

1960年8月,撤区改置人民公社,北城区划分为向阳、尖草坪、巨轮三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撤销三个人民公社恢复北城区人民委员会建置。

1969年9月易名为北城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终止北城区革命委员会职权,成立北城区人民政府。

1976年,区政府机关由五一路迁至解放路358号今址。

1996年,北城区辖巨轮、三桥、鼓楼、杏花岭、坝陵桥、大东关、尖草坪、敦化坊、职工新街、光社、古城、南寨、涧河、上兰、迎新街等15个街道,461个居民委员会。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区。杏花岭区辖原北城区的涧河、三桥、鼓楼、坝陵桥、大东关、职工新村、敦化坊、巨轮9个街道,原南郊区的杨家峪乡及原北郊区的中涧河、小返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8年底,杏花岭区辖9个街道、3个乡,364个社区,51个行政村。

2001年,杨家峪乡改设为杨家峪街道。

 太原市杏花岭区地图 太原市杏花岭区地图

2021年3月,中涧河乡、小返乡合并为中涧河镇,镇政府驻中涧河社区。同时调整中涧河镇、涧河街道、杨家峪街道的行政区域:将涧河街道的东山、长沟、新店3个社区划归中涧河镇管辖;将中涧河镇的七府坟社区划归涧河街道管辖;将中涧河镇的瓦窑头、瓜地沟2个行政村划归杨家峪街道管辖。

2021年12月,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杏花岭区享堂街道,并调整巨轮等街道管辖范围。

区划详情

太原市杏花岭区辖巨轮、三桥、鼓楼、杏花岭、坝陵桥、大东关、职工新街、敦化坊、涧河、杨家峪、享堂11个街道及中涧河1个镇,125个社区、20个行政村。

太原市杏花岭区行政区划一览

街道 镇

下辖社区、行政村

巨轮街道

胜利西街社区┃北大街西社区┃沙河堡社区┃上北关社区┃程家村东社区┃程家村西社区┃胜利桥东社区┃西苑社区┃富力华庭社区┃胜利桥社区┃新建北路社区┃中车社区

三桥街道

黑龙潭社区┃金刚堰西社区┃金刚堰东社区┃柳溪街社区┃金刚里社区┃旱西关西社区┃旱西关东社区┃桃园北路西社区┃桃园北路东社区┃三桥街社区┃桃园二巷西社区┃桃园二巷北社区┃桃园二巷南社区

鼓楼街道

东缉虎营社区┃西缉虎营社区┃府东街社区┃东仓巷社区┃奶生堂社区┃半坡东街社区┃半坡西街社区┃西羊市社区┃大北门东社区┃大北门西社区┃营坊街社区┃北大街中社区

杏花岭街道

西华门社区┃山医大二院社区┃省军区社区┃东华门社区┃精营东边街社区┃杏花岭社区┃天地坛社区┃国师街社区┃新民北街社区┃教场巷社区

坝陵桥街道

小东门社区┃新开巷社区┃坝陵南街社区┃五一路北社区┃坝陵北街社区┃绿苑社区┃北大街东社区┃小北关社区

大东关街道

新源里北社区┃新源里南社区┃大东关南社区┃大东关北社区┃建设北路北社区┃五龙口社区┃白龙庙社区┃白龙花园社区┃建设北路南社区┃红沟路东社区┃红沟路西社区

职工新街街道

迎春社区┃太行路社区┃新村社区┃赛马场社区┃赛马场西社区┃北沙河社区┃小东关社区┃剪子湾社区┃道场沟社区

敦化坊街道

胜利东街社区┃河北里社区┃敦化坊南社区 ┃太铁一社区┃太铁二社区┃七一社区┃机床东社区┃机床西社区┃晋安西街社区┃富力城社区┃小枣沟社区

涧河街道

同乐苑社区┃东岗社区┃兴府园社区 ┃锦绣苑社区┃柏新苑社区 ┃同煦苑社区┃迎春苑社区┃柏桦苑社区┃涧河社区┃花南社区┃耐火西巷社区┃七府坟社区┃机车社区

杨家峪街道

东华苑社区┃城东社区┃五龙湾社区┃杨家峪社区┃淖马社区┃伞儿树社区┃耙儿沟社区┃长江社区┃响水湾社区┃洋灰桥社区┃鑫四海社区┃未来城社区┃府东六栋社区┃大窑头村┃小窑头村┃东沟村┃山河村┃瓜地沟村┃瓦窑头村

享堂街道

卧虎山社区┃背圪洞社区┃矿机社区┃享堂社区┃敦化坊社区

中涧河镇

中涧河社区┃东涧河社区┃柏杨树社区┃南窊社区┃谷旦社区┃长沟社区┃新店社区┃东山社区┃牛驼村┃丈子头村┃枣沟村┃耿家庄村┃长沟村┃王家岭村┃小返村┃榆林坪村┃李家庄村┃窑庄村┃水沟村┃麦坪村┃东坪村┃后沟村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杏花岭区位于太原市区东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2°38'~112°47',北纬37°52'~37°59',西北部与尖草坪区新城街道、阳曲镇、尖草坪街道为邻,北部与阳曲县的侯村乡交界,东部与寿阳县平头镇毗邻,南部与迎泽区的郝庄镇以及市内的柳巷街道、庙前街道相毗,西部以汾河为界与万柏林区隔河相望。总面积170.2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太原东山太原东山

杏花岭区地形北、东部高,西南部低,海拔在800米~1670米之间。东部丘陵较多,属太行山支脉系舟山延续,山势缓和,基本属于黄土丘陵,山坡和山间谷地被黄土层覆盖,构成黄土沟谷、洪积盆地、冲积扇等多种地貌特征。区内有东山前的城关断裂和汾河西侧的新城断裂。

气候特征

杏花岭区汾河杏花岭区汾河

杏花岭区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干燥,全年日照2808小时,无霜期120-180天,结冰期年均155天,年平均气温9.8℃。春冬季风日较多,多为西北风和偏北风,风力一般为5-6级,有时可达8级,6级以上大风年均47天,由于气候干燥,大风出现往往伴着风沙。秋季风日很少。

自然资源

编辑

杏花岭区辖区矿产资源有煤炭、石膏、耐火粘土、铝钒土等多种矿产。 煤炭资源瓦斯含量低,含煤地层及煤层稳定,埋藏较浅。耐火粘土已探明储量1058.8万吨。其中上表产地4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保有储量1044.9万吨,工业储量649.4万吨。

人口民族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杏花岭区常住人口为779479人。

政治

编辑
现任太原市杏花岭区党政领导一览(截至2022年4月)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太原市杏花岭区委员会

书记

侯森

区委副书记

李福贵 、荣杰峰

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程有录

副主任

白亮、连有银、张荣义、安江锋

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

区长

潘侠

副区长

卫向东、张 喆、张玉和、孟巍、魏鲁培、王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杏花岭区委员会

主席

赵联

副主席

白亮、张荣义、薛萍萍、周徽、韩伟

秘书长

杨成智

参考资料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8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2.84亿元,增长9.0%;服务业增加值535.70亿元,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87.33亿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4亿元,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78亿元,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7亿元,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万元,同比增长7.0%。

2020年,杏花岭区地区生产总值749.69亿元,同比增长0.3%。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3%、2.3%和-0.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1︰20.5︰79.4。

第一产业

截至2010年,杏花岭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7477万元,同比增长48.9%。全年粮食总产量642吨,同上年持平;蔬菜产量1509吨,同比下降5.6%。肉类总产量1547吨,比上年增长21.4%;禽蛋产量582吨,比上年增长8.8%;牛奶产量54吨,比上年下降46.5%。农村用电量3192万千瓦小时,化肥施用量为(折纯)27.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87元,同比增长10.1%。

第二产业

2010年,杏花岭区工业总产值735297万元,比2009年增长37.4%。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182180万元,比2009年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39782万元,比2009年增长38.2%,销售率为98.4%,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产值2010420万元,比2009年增长35.0%。

第三产业

2010年,杏花岭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共完成552.5亿元,比2009年增长42.0%,餐饮业完成20.2亿元,比2009年增长9.4%,服务业营业额完成38.6亿元,比2009年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亿元,比2009年增长18.3%。

交通运输

编辑

太原站太原站

杏花岭区境内贯穿南北的干道有建设北路、五一路、解放路、解放北路、恒山路、新建路、桃园北路、金刚堰路、大同路;沟通东西的干道有府东街、府西街、北大街、胜利街。有太原绕城高速公路、G307国道经过。108国道经解放路、恒山路接208国道。

杏花岭区有同蒲铁路穿境而过。太原东站、太原北站设在区内。

公共汽车线路有2路、3路、4路、9路、10路、14路、15路、19路、25路、26路、27路、36路、37路、38路,无轨电车线路有1路、2路、4路、5路,通往市区东南西北。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10年,杏花岭区投入教育经费31366万元,比2009年增长45%。41所学校50栋校舍加固项目全部完工,6所新建项目积极推进。实施了中小学生安全饮水工程和全区中小学生免费体检。

2010年,杏花岭区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436万元,比2009年增长30%,其中,农业科技项目2项经费500万元;社会发展科技项目18项经费800万元。专利申请量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551件。研发投入75320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

杏花岭区杏花岭区

体育事业

2010年,杏花岭区在春节、元宵节开展了“创宜居环境 建和谐城区”系列文化活动、举办2010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活动、第七届全民健身体育节。

医疗卫生

截至2010年,杏花岭区区属医疗机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站59个,农村卫生所40个。全区区属医疗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78人。其中:高级医卫人员38人、中级医卫人员173人、初级医卫人员267人。投入卫生经费6482万元,比2009年增长15%。

历史文化

编辑

文保单位

太原市杏花岭区境内文物众多,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唱经楼、太原天主教堂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旧址、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旧址、赵树理旧居等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南肖墙关帝庙、浙江会馆旧址、文殊寺、古圆通寺、城隍庙、新民街东花园、傅公祠、浑源会馆旧址、同蒲铁路管理局旧址、矿机厂专家宿舍楼、广晋煤矿旧址、银行旧址、旧城墙、太原工程队旧址、牛驼寨战斗遗址等22处,挂牌文物保护单位有军人俱乐部旧址等77处。牛驼寨烈士陵园2009年被民政部列为第五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国民师范旧址、太原解放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太原市杏花岭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时代

类别

批次

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

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

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

第一批

牛驼寨战斗遗址

1949年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第二批

太原旧城墙遗址

古建筑

古园通寺

关帝庙

傅公祠

民国

近现代代表性文物建筑

府东街东花园

民国

新民街东花园

民国

城隍庙

明洪武三年

古建筑

第三批

文殊寺

清代

浑源会馆旧址

1916年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广晋煤矿公司旧址

1929年

同蒲铁路管理局旧址

1936年

牺盟会太原市委旧址

1937年

侵华日军军部旧址

1941年

太原工程队旧址

民国

杨爱源旧居

民国

王靖国公馆旧址

民国

徐永昌旧居

民国

山西省议会旧址

民国

矿机厂专家宿舍

1954年

参考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原市杏花岭区有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非遗项目23项,区级非遗项目73项。区普查整理的《太原面塑》《西华门舞狮》《雪莲酥月饼制作》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太原市杏花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晋派全形拓传统技艺

土包子制作技艺

腊汁肉制作技艺

陶瓷书法艺术

杨氏花馍制作技艺

漏鱼儿传统制作技艺

刘氏传统装裱及字画修复

宁氏灸法

伊斯玛依清真牛肉丸子

宁氏骨络矫正疗法

上古记事结绳技艺

任氏天应艾灸疗法

蔡氏正脊理筋法

杨氏脊柱调衡法

王氏传统针灸

古陶瓷修复技艺

老太原炝锅面制作技艺

老太原糖醋丸子制作技艺

山西传统人物彩塑制作技艺

山西民间刺绣

传统风筝制作技艺

傅山白切羊肉制作技艺

-

-

传统医药

藏竹堂

贾氏中医女科

郑氏无痛微刺疗法

涤荡丸制作技艺

鹊椿膏药制作技艺

中医穴位经络调理法

传统音乐

如迪马头琴演奏传习法

太山派古琴演奏技艺

析城派古琴演奏技艺

传统美术

冯氏双钩书法技艺

张氏悬空书法技艺

五谷画

参考资料

风景名胜

编辑

太原东山地区以采薇庄园、薰衣草观光园、龙角山风景区、1898工业文化园、长沟生态园等为中心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采摘为一体的园区。

太原府故城太原府故城

太原市杏花岭区旅游景点(部分)

太原府故城

杏花岭区巨轮街道办事处北大街中社区。城墙大部分已毁,仅存北城门基座及两侧残墙,西北城墙残段遗址位于龙潭公园内,分布面积约1500平方米。

太原府故城拱极门太原府故城拱极门

督军府旧址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以前,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至辛亥革命前,这里一直是明、清两代山西巡抚衙门所在地。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以此作为督军衙门,故名督军府。

督军府旧址督军府旧址

太原动物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原动物园占地面积达135.48公顷,占地规模已成为华北地区第二大的城市动物园。

太原动物园太原动物园

太原解放纪念馆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太原解放纪念馆(牛驼寨烈士陵园)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镇瓦窑头村西南。

太原解放纪念馆太原解放纪念馆

东湖醋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湖醋园形成一个以“美和居醋坊”为载体的山西老陈醋文化历史博物馆,以及独具特色的以醋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园区。2010年由国家旅游局颁发“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东湖醋园东湖醋园

国民师范旧址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前身系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育全省小学教员的师范学校,

太原市唯一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的一处革命旧址。

国民师范旧址国民师范旧址

赵树理旧居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赵树理旧居位于杏花岭区杏花岭街道办事处精营东边街社区南华门15号。

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赵树理旧居为山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树理旧居赵树理旧居

龙潭公园

龙潭公园是全免费全开放的市内公园,位于太原城区北部,与城西水系相连。龙潭前身为太原市动物园,是2003年初动物园搬迁到东山卧虎山公园,在其旧址上新建的。

唱经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布政司前,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左布政刘鲁重修,相传前明秋榜揭晓,唱五经魁首于此,故名“唱经楼”。

唱经楼唱经楼

采薇庄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采薇庄园地处东山生态园区内,上风上水,气候宜人,是离太原市最近的果篮子、菜篮子。

采薇庄园采薇庄园

薰衣草NE庄园

薰衣草NE庄园,在东山之巅,被誉为太原最浪漫的田园,是太原市面积最大的香草观光主题景区。于2009年始建,2012年对外开放,距今共接待35万余游客。

薰衣草NE庄园薰衣草NE庄园

长沟生态园

长沟生态园 位于杏花岭区东北部的中涧河镇长沟村,距市中心7公里。景区面积为248.48平方千米,为太原市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长沟生态园长沟生态园

锦林百花园

锦林百花园位于杨家峪村,占地面积300余亩,是太原市首例尝试认养林地项目。

锦林百花园锦林百花园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编辑
太原市杏花岭区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

奖项荣誉

备注

2008年

3月

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2013年

1月

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工程示范城区

2017年

11月

山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2020年

7月

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

11月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

1月

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9月

入选国家能源局公布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2年

1月

2017-2020年度平安山西建设示范区

2月

入选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度医疗保障工作综合评价优秀县区

2023

9月

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12月

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下一篇 尖草坪区

上一篇 迎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