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城区 编辑
平城区,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大同市中部,大同盆地中心,是中国“煤都”大同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曾为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元三代陪都、明清重镇的千年历史古都大同的核心区。
平城区介于东经113°11'—113°19',北纬40°01'—40°08'之间,总面积约为238.95平方千米。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截至2023年6月,平城区下辖18个街道 ,区政府驻迎宾西街30号。 2023年,平城区常住人口为112.77万人。
战国时期大同城始建制,西汉置平城县,属雁门郡。2018年2月,撤销大同市城区,设立大同市平城区。境内有京包、同蒲铁路,京大、二广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贯穿。平城区荣获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平城区有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明代古城墙、法华寺、鼓楼、朝阳寺、清真寺等名胜古迹。 这里与浑源悬空寺、北岳恒山遥相呼应,形成了别具一格、雄浑质朴的塞外胜景,与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相隔15公里,形成了大同古城、云冈石窟、恒山为核心的中心旅游圈,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2023年,平城区地区生产总值528.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中文名:平城区
外文名:Pingcheng District
别名:云中
行政区划代码:140213000000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山西省大同市
地理位置:大同市中部
面积:238.95 km²
下辖地区:18个街道
政府驻地:迎宾西街30号
电话区号:0352
邮政编码:037006
气候条件: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12.77 人(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大同城墙、代王府、大同方特欢乐世界
机场:大同云冈机场
火车站:大同站、大同南站
车牌代码:晋B
地区生产总值:528.15 亿元(2023年)
平城区
夏商周及春秋,为北狄和楼烦所居。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于公元前300年置云中、雁门、代郡,派名将李牧守卫,为赵国北部重地,大同城始建制。
秦朝,属雁门郡,秦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征集民众在城西十里河谷筑城以备胡。
西汉,置平城县,属雁门郡。汉高祖元年(前201年)封此为代国,先后派兄弟和儿子镇守。王莽时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
东汉,称平城县,属雁门郡。汉灵帝末年,匈奴入侵,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代地,安集民众,平城县易地为今代县东。
晋朝,鲜卑人拓跋猗卢封为代公,建兴元年(313年)修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置司州,治平城。北魏在大同城建都97年,历经六变七世,平城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置恒州,治平城。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恒州为恒安镇,隶属恒州太平县。
北周,北齐承光元年(577年)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恒安镇隶属云中县。
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改云中县为云内县,恒安镇隶属云内县。
唐朝,咸通一年(869年)置大同军节度使。
五代,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州在内。
辽朝,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置大同府,大同始得其名。重熙十七年(1048年)置大同县。
宋朝,宣和五年(1123年)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
金朝,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占大同,改西京为西京路,府治、县治不变。
元朝,金贞佑三年(1215年)元攻占大同,初为西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始属山西管理。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明攻占大同,洪武五年(1372年)建大同城池。洪武七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驻军达13万之多。
清朝,设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因姜瓖之变,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顺治九年(1652年)还故治。
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废府留县,
民国二年(1913年)置雁门道,治大同,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后,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3日,日军入侵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晋北政厅”,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为“大同省公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以同蒲铁路和平绥铁路分为东西大同县,大同城隶属无定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大同城为国民党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理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大同城为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理。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大同解放后,改县为市,属察哈尔省。
1952年10月,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大同市隶属山西省管辖。
1979年12月,恢复城区人民政府。
新版大同市区划图,绿色的为新设立的平城区
2018年2月,国务院同意撤销大同市城区,设立大同市平城区,以原城区的南关街道、北关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北街街道、新建南路街道、新建北路街道、大庆路街道、新华街街道、向阳里街道、振华南街街道,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的行政区域为平城区的行政区域。
区划沿革
平城区
1950年3月,城内四个区改为三个区。一区管城内东北隅和北关地区,二区管城内西北隅、西南隅地区,三区管东南隅、东关和南关地区。
1952年,撤销三区,城内只设两个区:一区辖东北隅、北关、西北隅;二区东南隅、西南隅、东关、南关。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
1954年2月,城内一、二区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区,随后改为城区。
1955年,设8个街道。
1960年,成立人民公社,下设8个街道改为分社。
1967年3月,成立革命委员会,设10个街道。
1985年12月,辖区街道10个,社区206个,街巷417条。
1986年,南关街道分出部分辖地,成立向阳里街道。
1989年,新建路街道分成新建南路街道和新建北路街道,北关街道分为北关街道和新华街街道。至此,城区有13个街道,268个社区,567条街巷。
1992年3月14日,社区调整112个,新建26个。
1997年,新建南路街道分出部分街巷成立振华南街街道,全区有社区309个,街巷839条。
2000年,调整后有社区108个。
2012年9月,组建开源街街道(筹)。
2014年,社区调整为136个。
2015年,全区有街道15个,社区138个。
2018年6月,城区更名为平城区,在原有区划基础上划出老平旺街道、西花园街道,增加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
2021年3月,马军营乡的小站村划归云冈区云冈镇管辖 ;平城区内原有的13个街道(含开源街街道)和3个乡优化重组为古城街道、新旺街道、马军营街道、白登山街道、文瀛湖街道、水泊寺街道、小南头街道、永泰街道、清远街道、武定街道、鹿苑街道、振华街道、迎宾街道、新华街道、卧虎湾街道、御河街道、开源街道、大庆路街道等18个街道。
2021年6月9日,云冈区老平旺街道的绿洲西城、糖厂2个社区划归平城区马军营街道管辖,平城区乡级行政区划调整为18个街道,并对各街道所属社区(村)进行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平城区共设155个社区、48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平城区下辖18个街道 ,区政府驻大同市迎宾西街30号。
街道 | 下辖社区、行政村 |
---|---|
永泰街道 | 康吉社区┃平和社区┃兴国寺社区┃友谊街社区┃御河南路社区┃凯德世家社区┃御馨花都社区┃桥北社区┃桥南社区┃水泉湾龙园社区┃光熙苑社区┃柳航里社区┃泰安社区┃永祥社区┃府南街社区┃红旗里社区┃永昌里社区┃锦祥社区 |
古城街道 | 大十字社区┃帅府社区┃仁和美社区┃华严寺社区┃教场街社区┃纯阳宫社区┃鼓楼社区┃雁塔社区┃长青社区┃兴云社区┃和阳社区┃云林社区 |
新旺街道 | 和信社区┃安信社区┃新泉东街社区┃御锦源社区┃御河九号社区┃向阳西街社区┃文博苑社区┃向阳东街社区┃工农路社区┃福寓苑社区┃馨泰花园社区┃柳港园西院社区┃柳港园东院社区┃柳港园南院社区┃工农路北社区┃新泉村 |
迎宾街道 | 北馨园社区┃理想城社区┃万城社区┃迎宾路社区┃绿园社区┃明珠社区┃惠民里社区┃振兴街社区┃方圆社区┃振华南院社区┃永安里社区┃齿欣社区┃华安社区┃惠民南院社区┃和泰社区┃周家店村 |
振华街道 | 同泉里社区┃育才社区┃新世纪社区┃永宁社区┃迎春里社区┃云泉里社区┃康乐里社区┃建设里社区┃幸福里社区┃和平社区┃天胜雅园社区┃大秦佳苑社区 |
清远街道 | 互助里社区┃清远西街社区┃苹果园社区┃五星花园社区┃学府社区┃大齿社区┃惠达社区┃五州帝景社区┃宋庄村┃五里店村 |
武定街道 | 铁牛里社区┃西马路社区┃雁同西路社区┃安益园社区┃白泊洼社区┃操场城西街社区┃操场城东街社区┃红卫里社区┃御馨花城社区┃岳翠园社区┃御西苑社区 |
御河街道 | 青年路社区┃青年路北社区┃东河河村┃智家堡村┃田村 |
开源街道 | 民和社区┃民谐社区┃民康社区┃民泰社区┃民富社区┃民悦社区┃民嘉社区┃民华社区┃民安社区┃民德社区┃民懋社区┃西河河村 |
大庆路街道 | 同兴街社区┃企业街社区┃枫林逸景社区┃文化西街社区┃文化东街社区┃睿和社区┃庆丰社区┃庆平社区┃庆安社区┃新添堡村┃房子村 |
马军营街道 | 博学社区┃军苑社区┃绿洲西城社区┃马军营村┃十里铺村┃十里店村┃阳和坡村┃上皇庄村┃下皇庄村┃安家小村┃小石子村┃西水磨村 |
卧虎湾街道 | 拥军路社区┃桥西社区┃山橡社区┃鸿浩嘉园社区┃城北社区┃西苑社区┃陈庄村 |
新华街道 | 卫星里社区┃新悦社区┃岳秀园社区┃局东社区┃新桥社区┃东风园社区┃跃进街社区┃局前社区┃局西社区┃新华南街社区 |
鹿苑街道 | 站东社区┃北辰社区┃同丰社区┃北苑社区┃崇仁社区┃白马城村┃先锋村 |
白登山街道 | 御东学府南社区┃御东学府北社区┃桐府社区┃御华社区┃马家小村┃泉寺头村┃燕庄村┃西坟村┃东坟村┃梓家村┃古城村┃牛庄村┃肖家寨村┃海力村┃金家湾村 |
文瀛湖街道 | 永固社区┃西京社区┃华北星社区┃富力社区┃瑞湖社区┃学苑社区┃文瀛社区┃泗家庄村┃曹夫楼村┃齐家坡村┃马家堡村┃水泊寺村 |
水泊寺街道 | 永安社区┃永和社区┃太和社区┃文兴社区┃重熙社区┃文源社区┃恒大社区┃石家寨村┃沙岭村 |
小南头街道 | 小南头村┃寺儿村┃西王庄村┃东王庄村┃艾庄村┃塔儿村┃西谷庄村 |
备注:表格内容整理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
位置境域
平城区,位于大同市中部,大同盆地中心,北邻内蒙古,东望河北,距北京380千米,离太原市352千米,实为首都之屏障,三晋之门户,且扼晋、冀、蒙咽喉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平城区东邻云州区,西毗十里河、平旺乡,南濒东河河、时庄,北抵白马城、安家小村,是京包、同蒲两大铁路的交汇点和大秦铁路的起始站,居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心点,是晋冀蒙三省(区)的商贸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1'—113°19',北纬40°01'—40°08',总面积238.95平方千米。
平城区
地形地貌
平城区海拔平均1060米,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稍低,区内无高山丘陵,座落在大同盆地腹部。基本为平原地带,西北东三面环山。
平城区周围北部是阴山山脉,东南部是恒山山脉,西部是洪涛山山脉,北、东、西三面为群山环绕。
水文
平城区周围主要的河流是桑干河、御河、十里河。
桑干河从应县,经由郑家庄,流入城南,再通过浑河转入大汤头、五渐疃,向东过佛堂寺、吉家庄,再转兼场、左马村、东册田等村落流入广灵县,浇灌了大片农田,其册田水库存水数亿立方米,为北京供水之储水库之一。
御河(又称“浑水”)、十里河,分别由北向南,自西转东南,流经境内。
御河的上游称得胜河。得胜河亦名三台道河,发源於内蒙,向东南流入丰镇,经得胜堡,由东北方过堡子湾,宏赐堡,在榆涧村附近与由北面来的镇川水汇合,过孤店,白马城,经城东流过艾庄,周家堡,注入桑干河。
十里河本名武周河,发源于内蒙的菱角海,经左云县,向东流经高山、云冈、小站,过城南流入御河。明清时代到解放初期,有护城河流经大同城四周,经水泉湾流入御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因城建而填埋。
气候
平城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年际变化大。
山系
平城区周围山脉,城西有七峰山、武周山平均海拔为1700米。盛夏常有残雪,七峰有敛峰、鳌峰、白云峰、摩天峰、玉女峰等七峰。其中摩天峰最高,山上有玉龙洞,其深不可测。山上还建有禅房寺等,为一著名古迹。云冈寺建在武周山上,蔚为壮观。
城东部有马铺山、采凉山最高峰海拔1830米。山上建有采凉大王庙和采凉山,而且药草众多,另外还有明朝的历代代王墓及汉高祖白登被围碑。采凉山名最早於《金史地理志》、《北魏地形志》中又称之为石念山,最高山峰亦是常年积雪不断。
城北有方山,方山左右分切镇川水和得胜河,其山巅有拓拔魏诸皇帝的陵寝和祁皇陵墓。方山稍南,隔着得胜河的山叫诈神山。唐书《沙陀列传》中“李克用引军百神堆深入云州”中的神堆就是该山。俗称之为孤山,山下有孤山村,山的北面是野狐岭。
城西北还有雷公山,雷公山上有雷公庙。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城区常住人口为1105699人。
2023年,平城区常住人口为112.77万人,比上年增加5955人,增长0.5%。其中,男性人口为56.36万人,比上年增加3680人;女性人口为56.41万人,比上年增加2275人;出生人口6738人,比上年增加462人,出生率为5.99‰,比上年增长0.3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975人,比上年增加1416人,死亡率为4.42‰,比上年增长1.25个千分点。自然变动人口1763人,比上年减少954人,自增率为1.57‰,比上年下降0.85个千分点。
平城区有20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中少数民族有19个,共有3736人,分别为:回族2755人、满族619人、蒙古族221人、藏族3人、维吾尔族9人、苗族16人、彝族9人、壮族14人、朝鲜族20人、侗族3人、瑶族3人、土家族24人、傣族2人、黎族15人、畲族3人、土族3人、锡伯族7人、布依族3人、东乡族7人。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李继忠 |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王丽萍 |
区长 | 郭政 |
区政协主席 | 王义萍 |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信息截至2024年7月 |
综述
地区生产总值
2018年,平城区生产总值完成140.9亿元,增速8.7%,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4。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66.70亿元,增速19.2%,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27元,增速7.5%,总量全市第1,增速全市第1。全区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约353.8亿元;落地项目24个,总投资约45.58亿元。
2019年,平城区生产总值完成414.07亿元,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07亿元,增长1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1亿元,增长39.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66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11元,增长9.8%。
2023年,平城区地区生产总值528.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03.28亿元,同比下降2.6%;第三产业增加值422.49亿元,同比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45:19.56:79.99。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二季度累计增长2.9%,三季度累计增长3.1%,四季度累计增长5.6%。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平城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224.17亿元,同比下降1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5.68亿元,同比增长25.4%;第二产业投资额7.3亿元,同比增长53.2%;第三产业投资额完成211.19亿元,同比下降19.4%。房地产开发投资180.73亿元,同比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面积157.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4%;产业投资23.26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0.4%。
财政
2018年,平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区域划分后口径)完成4.40亿元,增速32.3%,总量全市第3,增速全市第4。
2023年,平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10.7亿元,同比增长8.18%。其中,税收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14.03%;非税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2.48%。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同比增长23.98%和25.66%,比税收收入高9.95和11.63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消费
2023年,平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61元,同比增长4.3%。
第一产业
2023年,平城区粮食总面积39082亩,比上年增加47亩,同比增长0.12%。粮食总产量16019吨,比上年增加312吨,同比增长1.99%。其中,玉米面积24864亩,同比增长0.87%。产量13969吨,同比增长1.55%;大豆面积2000亩,同比增长70.13%。产量181吨,同比增长39.73%;马铃薯(鲜薯)面积2796亩,同比增长1.16%。产量3003吨,同比增长2.66%。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399.68吨,比上年增长7.58%;其中,猪肉产量1696.13吨,增长3.2%;牛肉产量450.68吨,增长20.4%;羊肉产量113.21吨,增长3.6%;禽肉产量139.66吨,增长36%。牛奶产量26483.38吨,增长24.5%;禽蛋产量3243.24吨,下降4.7%。全年生猪出栏22516头,增长5%;年末生猪存栏15098头,增长6.1%。
第二产业
2018年,平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44亿元,增速17.2%,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5。
2023年,平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6.26亿元,同比下降4.25%。其中,装备制造业59.89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40.95%,同比下降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6.5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52.32%,同比下降0.49%。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家,产值43.7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9.89%,增加值同比下降13.2%;制造业企业共28家,产值69.7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47.68%,增加值与去年同期持平。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18年,平城区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6.09亿元,增速7.6%,总量全市第1,增速全市第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3.13亿元,增速10.5%,总量全市第1,增速全市第3。
2023年,平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8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高2.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2%,拉动经济增长3.6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1.1%,拉动经济增长0.97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拉动经济增长0.29个百分点;金融业同比增长4.1%,拉动经济增长0.33个百分点。
商贸业
2023年,平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69亿元,同比增长0.3%。从消费形态来看:商品零售361.67亿元,同比增长0.2%;餐饮收入32.02亿元,同比增长1.1%。
科技事业
2018年,平城区引进太原晋环净丰“机动车氢氧助燃环保节油器”技术项目;申请获批院士工作站1个。全区专利申请总数697件(发明专利151件;有效发明专利296件);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对4个专业评审认定的区级科技计划项目,予以95万元资金扶持。组织全区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众创空间开展科技创新券兑换工作;18家企业通过2018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市级审核,17家企业经省级公示入库。重新申请及新申请4家高企,并全部通过省级机构的认定评审。
2023年,平城区专利申请:共申请专利287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76件。
教育事业
山西大同大学
2023年,平城区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学校数38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67人,小学专任教师3863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366人,小学在校学生60044人。
文化事业
大同市图书馆
2023年,平城区文艺小分队共演出1200余场线下文艺表演,文化带头人组织策划文艺活动240余场,能人艺人开展文化艺术培训660余场,均超额完成任务。此外,开展“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演出,演出场次150场,覆盖了我区18个街道,以及举办民歌广场舞、秧歌舞和旗袍秀大赛,组织千人团队参与全国广场舞大会,平城区残疾人文化周文艺汇演活动。
2023年,平城区图书馆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中,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其在日常工作中紧紧围绕“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理念,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手段,加强总分馆制共建共享体系,推进平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不仅在街道社区新打造8家图书馆分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借阅服务。而且围绕“书香平城”文化大讲堂、4.23“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主题、品牌系列活动。文化馆充分发挥文化馆职能优势,实施文化志愿者服务积极完成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进红领巾艺术团的建设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既定任务。2023年,区文化馆共服务群众65970人次。
社会保障
大同市博物馆
医疗卫生
平城区集中了大同市丰富的医疗资源,布局有四所三甲医院。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大同市妇女儿童医院) |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 |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 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 |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 大同市中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空军医院 |
2018年,恢复建设的平城区人民医院项目已奠基;区医疗集团实现“六统一”管理,设施设备安防建设得到加强。加强医疗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72个,家庭医生签约率达5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0%,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纸质档、电子档建档率分别达64.52%和60.7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6.9万份,免费健康体检4.2万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88.9%、88.88%、89.95%、100%。向市卫计委正式申请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力争五年内完成创建。推进医养融合,26家民营医院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开通率达81%。15个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民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开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合作服务站挂牌。同时加强疫苗监管,规范医疗市场秩序。
2023年,平城区诊所659家,医务室8家,卫生室(所)、村卫生室共90家,乡镇卫生院3家。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共计13828人(护士10951人,执业医师2098人,执业助理医师585人,执业医师师承32人,执业助理医师师承128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3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47人(执业助理医师585人,执业助理医师师承128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34人)。
基础设施
2018年,平城区政府坚持专兼结合的社会化城市治理新理念,推进城管改革,将城管、工商、食药监、公安、住建、环保、房管物业等执法平台下沉到街、乡一级,努力推进基层联合执法。开展环境治理综合整治提升行动,确保了“成龙国际电影周”环境卫生秩序;以七里村为样板,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逐步把城乡环境卫生纳入规范化、专业化的城市发展轨道。加强路街绿地、游园景点、行道树的管理养护。治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行为。组建女子城管巡逻队,以柔性执法形象,打造城市管理新形象。取缔主次干道两侧建(构)筑物上违规设置的各类条幅、标语、宣传画;先后取缔振华南街、柳港园、太阳城等13处路段的马路市场,整治和阳街、永泰街、西京街等8处路段的占道经营行为,建立了7个临时便民市场。
环境保护
2018年,平城区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绿色考核”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完成中央环保审计组、省环保督察组环保整改“回头看”检查验收;处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转办案件,转办的25批65件案件已全部办结(其中不属实1件,属实64件)并将问题处置情况通过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动50余家商铺改用清洁能源;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检查工业源企业4家,全部安装环保收集设备;排查汽修店24家,扣押喷涂设备1台;拆除燃煤锅炉6台;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13台;取缔“散乱污”57家;完成煤改气入户3922户,安装壁挂炉3449户。开展污染普查工业企业231家,集中式污污染治理设施企业6家、畜禽养殖15家、生活源锅炉89台;完成了企业疑似污染地块和5个地块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收集核查。
2023年,平城区全年优良天数达300天,优良率82.2%。
平城区区位独特,东承首都、西接丝路、南贯三晋、北通蒙俄。
铁路
京包线(北京-包头)、同蒲线(大同-风陵渡)、大秦线(大同-秦皇岛)、大西高铁(大同-西安)、张大高铁(张家口-大同)等线路以及通往二连浩特、莫斯科等地的国际铁路线均在大同交汇。
大同站位于市内魏都大道,乘坐4、15、30、42、70、601、603、古城旅游专线等公交车均可到达。火车站每日有多趟列车开往太原、北京、杭州、包头、沈阳等国内大、中城市,方便快捷。
公路
大同公路网络发达,京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在同交汇,大呼高速公路、荣乌高速公路、天大高速公路、灵山高速公路、同源高速公路、广源高速公路等6条高速公路和大同绕城高速公路连通运营,与北京、太原、呼和浩特、张家口等城市已实现3小时公路互通。
宗教信仰
平城区有宗教教别五大类,分别为: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20处,分别为:佛教7处,有上华严寺、圆通寺、东关华严寺、云龙禅寺、法华寺、华严精舍、净觉寺;道教4处,有玄真观、朝阳宫、纯阳宫、帝君庙;基督教6处,有基督教东堂、基督教西堂、西花园基督教堂、一电厂基督教堂、机车厂基督教堂、东花园基督教堂;天主教1处,为天主教教堂;伊斯兰教2处,有清真大寺、站东清真寺。其中有几处为市管场所,信教群众据不完全统计约15000余人。
晋剧
晋剧
晋剧源起清代,由山陕梆子北上晋中演变而成,是山西最具群众基础的戏曲剧种;在演变过程中,艺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吸收、融合了祁(县)太(谷)秧歌、汾(阳)孝(义)秧歌的腔调、音韵及打击器乐,逐渐成型,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其最佳发展时期。晋剧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大致可分为“乱弹”、“腔儿”、“曲子”,主要板式有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七种;唱词是以上下句为主的结构形式,唱词工整,多以“七字”或“十字”句为主;演唱形式有对唱、轮唱、独唱等,道白属晋中方言与普通话结合;行当丰富,主要有青衣、须生、花脸三大脚色;特技善用翎子功、帽翅功、马鞭功、手绢功、水袖功、髯口功、甩发功等多种表演技巧;文武场编制为九人,称九手场面,武场为鼓板(指挥)、铙钹马锣、小锣、梆子,文场有晋胡、三弦、二弦、四弦;弦乐曲牌有、、、等,这些曲牌可单独或联辍使用,也可由若干曲牌组成联奏曲;代表剧目有《打金枝》、《醉陈桥》、《双蝴蝶》、《血手印》、《明公断》、《杨八姐游春》、《齐王拉马》、《六月雪》、《黄鹤楼》、《许策跑城》、《清风亭》、《孔雀东南飞》、《金水桥》、《下河东》、《空城计》等。
晋剧从清代初步形成以来流传到今,已经成为山西的最大戏曲剧种,它在板式唱腔、音乐构建、表演风格等方面,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大同秧歌
大同踢鼓秧歌
纯阳宫
纯阳宫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位于大同市平城区鼓楼西街14号。坐北朝南,东西长18.52米,南北宽23.9米,占地面积44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为清代遗构。当时寺观规模宏大,供奉纯阳吕祖,每年正月初八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场面空前。民国时成为民主人士祁乐天的家庙。1981年归还宗教部门。现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房及东西垛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带前廊四椽袱硬山顶。正殿前存清代功德碑2通。1981年2月24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观保存一般,现存建筑经整修后,基础稳定,梁架结构保持原样,殿内塑像为现代所塑。
华严寺
大同华严寺
平城遗址
平城遗址
九龙壁
九龙壁
鼓楼
鼓楼
古城墙
古城墙
大同沙棘
大同沙棘
大同黄花
大同黄花,具有苗大苔繁、肉厚角长、七蕊色黄、营养价值极高等特点,可称“国内一绝”。黄花菜不仅可作为一道高档菜肴加以品尝,更主要的是它营养成份可制成多种健脑、降压、利尿、安神、防癌等补品。大同的黄花有三大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无霉,一色金光灿烂,绝少黑斑霉货;二是角长肉厚,线条粗壮,肥颀整齐;三是油性大,脆嫩清口,久煮不烂。
李文静,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主播。
2020年6月30日,平城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2年5月,团大同市平城区委被授予“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10月,被山西省商务厅拟认定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
2024年1月,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