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克鲁格曼 编辑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犹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诺德豪斯在偶然看到克鲁格曼的一篇关于汽油的价格和消费的文章后,为他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所打动,立即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大学毕业后,在诺德豪斯的推荐下,克鲁格曼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期间,由于个人问题,他的情绪比较低落,草草地完成了博士论文以后,他奔赴耶鲁大学任教去了。
克鲁格曼在耶鲁大学也不得志,由于性格太强,他得罪了不少人,连研究生奖学金也丢掉了。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出席活动
1978年,他去探访著名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的作者),多恩布什的鼓励使他找回了自信,他发现自己找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关键。他开始写一篇关于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论文。当年7月,他把这篇论文提交到国民经济研究局的暑期研讨会上,参加这个会议的都是当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当他开始宣读论文时,人们没有加以注意,都在相互交谈。渐渐地,大厅安静了下来,人们停止交谈,专心地倾听克鲁格曼的演讲。克鲁格曼一夜成名了!克鲁格曼回忆道:“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90分钟。”接下来的日子里,荣誉和金钱接踵而来,克鲁格曼开始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发表演说,参加研讨会,会见各式各样的人。但是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忙碌的应酬之余,仍然潜心于学术研究。1982年,克鲁格曼刚从瑞典的一个国际会议回来就接到费尔德斯坦的电话,邀请他去华盛顿任职,担任经济顾问团国际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华盛顿的经历并不愉快,他发现,在这个地方,好的分析者并不受重用,马屁精倒是如鱼得水。很快,他就产生了厌倦,不过,在华盛顿他又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项才能: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述严肃的经济学问题。1983年的总统经济报告就是由克鲁格曼主笔的。
追求理想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
1987年,克鲁格曼开始重新恢复了创造力,他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第三世界债务减免、欧洲货币体系的作用、贸易集团化。这些文章获得的好评打消了他对自己研究能力的怀疑,他开始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新贸易理论。这些成就使他获得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1988年,克鲁格曼出版了《期望减少的年代》一书,该书一出版即在美国引起轰动。他与奥伯斯法尔德合著的《国际经济学》成为各大学和贸易公司的标准教材。各大公司的总裁在看到他所著的书之后纷纷找上门来,请克鲁格曼为他们作商业咨询。为此,克鲁格曼专门雇了一名经纪人,不是为了拉更多的客户,而是为了提高价格,使商人们望而却步。这段时期克鲁格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课题——经济地理学。他雄心勃勃地想把这个课题发展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并在这个领域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主要成绩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
1996年克鲁格曼又一次令世人大吃一惊,他出版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该书在短短两年内重印了8次,总印数达120万。同时,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经济学界的许多人已经断言:克鲁格曼三年内必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由于他在“贸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定位”("for his analysis of trade patterns and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方面取得的成就,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他。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克鲁格曼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他与奥伯斯法尔德合著的《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也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面对荣誉,克鲁格曼是怎么想的呢?他说:“我们都想得到权利,我们也渴望成功,但是对我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理解带来的快乐。”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
1953年,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博士毕业后赴耶鲁大学任教。
1982年,赴华盛顿担任经济顾问团国际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而他在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
他于1991年获得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克拉克奖,该奖是美国经济学会专为青年经济学家设立的一个奖项,旨在奖掖他们对“经济思想和知识”做出的杰出贡献。
获奖原因
世界经济可能步入衰退
美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获诺贝尔经济学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成功预言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他提出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具体指,亚洲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已潜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将在一定时间内进入大规模调整。
1997年该预言的成功验证,奠定了克鲁格曼作为“新一代经济大师”的地位。资料显示,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此次,保罗·克鲁格曼的胜出,在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争夺上爆了一个不算是“冷门”的冷门。
此前的各方预测中,热门获奖人前三组中,未能看到克鲁格曼的身影。然而,克鲁格曼仍然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一直青睐的自由经济学派代表。他的夺标,仍然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学派的胜利。也延续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偏爱美国经济学家的“传统”。
魔咒再现
弹美国救市 赞英国举措
经济学奖“魔咒”再现,《华尔街日报》曾说,“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出了名的困难”。本年度经济学奖的最终评选结果再次验证了这句话,此前虽有媒体和知名人士列出了有望折桂的数位经济学家的名单,但仍未能将最终的获奖者网罗在内。
依照惯例汤姆森·路透公司针对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3组预测名单分别是: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汉森、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因其运用计量经济学等复杂的经济理论来对实际证券市场进行预测,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阿门·阿尔奇安和哈罗德·德姆塞茨,因其在知识产权理论方面的贡献,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因其在税收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成果。但保罗·克鲁格曼的横空出世,无疑又一次让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魔咒”得到了验证。
金融危机“成就”诺贝尔奖
经济学界的“黑嘴”克鲁格曼教授就成功预测了亚洲模式不可维系,在当初的众人为亚洲四小龙的一片叫好声中,提醒说东亚模式会有危机。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克鲁格曼出版了《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这可以说是一次精准的预测,克鲁格曼也因此声名鹊起。在2008年3月17日,他在接受美国经济杂志《财富》的采访时就美国当前经济状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因经济衰退日本经济在10年时间内都未完全恢复元气,“我很担心这种情况在美国发生,估计2010年中期美国经济能够复苏”,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这种状况将长期持续。他表示房地产市场发展停滞,贷款困难,这将促使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并陷入恶性循环。此次危机有可能和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以及21世纪初的危机一样严重。”从一个侧面来看,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成就”了克鲁格曼的诺贝尔之梦。
克鲁格曼被誉为凯恩斯以来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也是最著名的新生代经济学家之一。克鲁格曼在著作《萧条经济的复兴》中,为我们描述的萧条经济学的宗旨,也就是对于“免费午餐”的研究。“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经济学中最言简意赅的句子。它指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想要多一样东西,必须少要另一样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但是在大衰退下“只要我们伸出手来,就有免费午餐,因为这时候大量的闲置资源就有用武之地了。”对于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克鲁格曼教授表示,为了防止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美国政府应避免投入大规模救济资金,政府用预算资金购买金融机构后要适时将其卖出。克鲁格曼能否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救世主”,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国际经济学
作者名称 保罗·克鲁格曼
作品时间2006-9
《国际经济学》是2006年9月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保罗·R·克鲁格曼。
宏观经济学
作者名称 保罗·克鲁格曼
作品时间2009-03
《宏观经济学》是2009年03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美国)罗宾·韦尔斯 (Robin Wells)。
汇率的不稳定性
作者名称 保罗·克鲁格曼
作品时间2000-12
《汇率的不稳定性》是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保罗·克鲁格曼。
空间经济学
作者名称 保罗·克鲁格曼
作品时间2011-2-1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是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流行的国际主义
作者名称 保罗·克鲁格曼
作品时间2010-05
《流行的国际主义》是2010年05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保罗·克鲁格曼著张曦译。本书旨在在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应用。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
作者名称 保罗·克鲁格曼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经济》是经济学家埃尔赫南·赫尔普曼和保罗·克鲁格曼合著的经济学著作,于1985年首次出版。该书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进展,对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新贸易理论与立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融合,提出...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作者名称 保罗·克鲁格曼
作品时间2012-9-1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创作的经济学著作,于1999年首次出版发行。《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坚持从生产率决定论的视角来看待亚洲的经济增长,认为亚洲所取得的卓越的经济增长率,都没有与之相当的生产率增长。亚洲的经济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述...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作者名称 保罗·克鲁格曼
作品时间2012-9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是2012年9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查看更多书籍
1991年,美国经济学会,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由于它被授予只有一个人,每两年一次(2009年之前),经济学描述了克拉克奖章为“比诺贝尔奖更难取得“。
1992年,研究员美国文理科学院(AAAS)。
1995年,亚当·斯密奖全国商业经济协会
1998年,博士荣誉学位经济学跃身柏林自由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在德国
2000年,慧聪Recktenwald经济学奖,颁发由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在德国。
2002年,编辑出版家,年的专栏作家。
2004年,基金会阿斯图里亚斯王子(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奖的王子在社会科学。
2004年,人文学博士荣誉学位,哈弗福德学院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格曼的贡献新贸易理论。他成为第十二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获得者被授予诺贝尔纪念奖。
2012年,荣誉博士从UNIVERSIDADE葡京,UNIVERSIDADE TECNICA葡京和里斯本新大学
2013年,法学博士,荣誉学位的授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
2014年,收件人文学和历史协会(都柏林大学)的詹姆斯·乔伊斯奖,以表彰他对经济科学的杰出贡献。
2014年,收件人绿色坦普尔顿学院,牛津大学的创业与发展嘉亚拉尔客座教授,三位一体期限2014年,为表彰在发展经济与商业领域的学术和研究他的杰出的国际声誉。
2016年,文学博士,荣誉学位的授予英国牛津大学,牛津大学,英国
代表作品
《期望减少的年代》、《亚洲奇迹之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流行国际主义》、《国际经济学》、《大破解》、《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等。
出版信息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信出版社,2012.9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经济科学译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
《汇率的不稳定性》,国际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流行的国际主义》,国际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政策——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上海三联出版社,1993。(流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在亚洲经济玫瑰满途的日子,克鲁格曼教授的论断犹如乐章中的不和谐音,尖锐刺耳,举世为之哗然。3年后的金融风暴印证了他的独具慧眼,也奠定了他作为新一代经济大师的地位。克鲁格曼教授以其先知先觉的预见性而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现在,当这位年仅45岁、名声如日中天的经济学家开口说话的时候,似乎“风雨飘摇”中的世界都会凝神倾听他的声音。作为才华横溢的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克鲁格曼教授善于将复杂沉闷的经济课题,用深入浅出、风趣犀利的文字向公众表达。
他能从不同的角度,把握问题的本质所在,超越传统理论的迷思,使学生深刻理解现实的经济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总是超前别人两步”,《财星》杂志对他的创造力充满敬仰。
自由贸易
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格局与经济活动区位一直都是经济争论中的焦点。自由贸易与全球化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全球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保罗·克鲁格曼阐述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他因此还将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中之前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综合在了一起。克鲁格曼的研究方式是基于大量的商品和服务都可以长期连续、并以一种更为廉价的方式生产出来这一前提基础之上的,这种理念通常都被称作规模经济效益(economiesofscale)。在此同时,消费者要求获得各种各样的货源,这就使得世界市场的大规模生产取代了地方市场原来的小规模生产。在世界市场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同一行业公司生产出来的类似的产品间就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由于各个国家的不同,导致了部分国家出口农业产品,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出口工业产品。新的理论则澄清了,为什么全球贸易事实上被那些不仅有着类似条件、同时还贸易类此产品的国家所主宰。举例说,瑞典就是一个大量出口、同时又大量进口汽车的国家。这种贸易就使得大量专门化、大规模化的产品出现,从而导致了商品的低价及商品的多样化。
规模经济效益与运输成本的降低同时也帮助我们进行解释,为什么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以及为什么类似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低运输成本可以引发一种自我强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人口的增长也促使了大规模成产的增加、更高的实际收入,以及更为多样化的商品来源。这样的结果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向城市的移民行为。克鲁格曼的理论显示出了,这些进程成果能够很好的帮助全球地区划分为高技术城市化核心地区和不太发达的周边地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成功预言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他提出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具体指,亚洲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已潜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将在一定时间内进入大规模调整。1997年该预言的成功验证,奠定了克鲁格曼作为“新一代经济大师”的地位。而在此同时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经济学界的许多人已经断言克鲁格曼三年内必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危机
克鲁格曼荣膺诺奖经济危机预言屡屡应验,颇具戏剧色彩的是,克鲁格曼的获奖源于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方面的成就,而这位《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更为人所知的却是其措辞严厉的“倒布”言论。在他的专栏和讲话中,克鲁格曼不止一次抨击了布什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政策。在克鲁格曼看来,布什政府在前几年实行的过于宽松和松散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加速了这一轮金融泡沫的破灭。
危机状况
登上《新闻周刊》封面人物
1994年,在亚洲经济被广为看好的背景下,克鲁格曼就在《外交》上撰文批评亚洲模式,认为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就已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迟早要进入大规模调整。
1996年克鲁格曼在他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干脆直接预言亚洲金融危机即将爆发。
1997年,危机爆发了。2000年,克鲁格曼又在“能源危机重现”的文章中指出,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周期已经到来。
2001年,在《纽约时报》上的专栏文章中,克鲁格曼又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果然,2001年以后,国际油价急剧上涨。
2006年8月,克鲁格曼撰文说,由于美国楼市近年来价格暴涨,在很多地区房价开始下降,投机需求出现逆转,导致市场上充斥着未出售的房产。而且,由于近三年来楼市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楼市的逆转意味着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衰退。美国房价已经出现全面下调地趋势。
盛赞救市
克鲁格曼特别称赞了上周末在华盛顿聚会的全球各国财金首脑们的大胆救市举措,他笑称,与当天获知得奖后的感受相比,他在上周五受到的震动似乎更大一些。在10日的西方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国一致通过了一项行动计划,旨在稳定全球金融形势,恢复市场信心,支持经济增长。G7表示,当前的形势需要“紧急和非同寻常的”行动,该集团成员国将继续共同努力,稳定金融市场和恢复信贷流动,从而支持全球经济增长。根据这项计划,该集团将采取决定性行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支持那些对金融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金融机构,防止它们倒闭。该集团还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解冻信贷和货币市场,确保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获得流动性和资金的广泛途径。
召开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特别会议也传递了类似信息。会议强调,20国集团将团结一致,深化合作,“将采取一切经济和金融手段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良好运转”。此后两天各国的具体行动也体现了救市的决心。美联储联合四大央行13日宣布,将史无前例地向金融体系提供“无上限”注资,以缓解短期美元融资市场的压力。而欧元区15国上周末也通过了一致的金融救援计划,英国、德国、法国以及意大利等主要经济体都相继推出了总额超过数千亿欧元的金融业援救方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