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芹 编辑

明朝中期官员

张芹(1467年1月16日—1541年),字文林,号歉庵,江西临江府峡江县(今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巴邱镇) 人,祖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金川镇灌溪村), 明朝中期官员。

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年间,召为南京御史。宁夏平定后,大学士李东阳亦进官荫子,张芹上疏反对,停俸三月。不久出为徽州知府。宁王朱宸濠造反,有人上书说张芹的家在江西,叛贼会劫拿他的亲属,于是他取道离开徽州,改任杭州知府。正德十六年(1521年),复还徽州。嘉靖初年,迁浙江海道副使。历任右参政、右布政使。嘉靖六年(1527年),因为往年担任海道职务时,倭人(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争夺贡品而误伤了居民,所以被罢免官职回家。

嘉靖二十年(1541年)七月,张芹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张芹

字:文林

号:歉庵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西临江府峡江县(今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

出生日期:1467年1月16日

逝世日期:1541年

主要成就:疏救言官

主要作品:《建文备遗录》等

最高官职: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祖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金川镇)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成化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467年1月16日),张芹出生于江西临江府峡江县(今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 他为诸生时,学识广博且负有时名。

弘治十一年(1498年),张芹在江西乡试中举。

弘治十五年(1502年),张芹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州推官。 张芹刚开始任福州推官时,熟悉吏事,曾奉命审讯县尉的案子,县尉贪婪且与清戎御史亲近,御史偏袒他,张芹不听,按法律处置了县尉,后来,被派往福建巡察的官员多次讨论推荐张芹。

正德三年(1508年)十月,张芹因推荐被征召为南京贵州道监察御史。

弹劾辅臣

正德初年,韩文率领部院大臣跪在宫阙下,请求诛杀“八虎”。当时,明武宗将要出行,与宦官亲近的辅政大臣焦芳(张芹误以为是李东阳),秘密地将这个消息泄露了出去,最终破坏了诛杀宦官的计划。不到四年,宦官刘瑾所产生的祸害就遍及了天下。

正德五年(1510年)十一月,宁夏平定,刘瑾因与反贼勾结被诛杀,大学士李东阳被晋官荫子。张芹听说这件事,上疏说:“朝廷近因叛乱平定,论功行赏,大学士李东阳也晋升勋阶,使儿子得荫受官职,远近听闻,无不惊异。我认为李东阳谨厚有余而正直不足,儒雅可观而节义无闻,先帝误以为他是贤才,临崩时把陛下托付给他,按理他应与陛下同休戚。近来刘瑾专权乱政,李东阳作为顾命大臣,不能防微杜渐,等到刘瑾恶迹已著,他若出力与刘瑾相争,刘瑾也必有所忌惮,即使不幸而遭祸,谅也不至于死。李东阳却依阿顺从,唯唯诺诺。到刘瑾谋逆事成之后,幸赖陛下英明果断,任用得人,不动声色,暗中消除了祸变,李东阳又得以冒功受赏,这就是人心所以不服的原因。李东阳受先帝之托辅佐陛下,却使刘瑾得以荼毒天下,谋危社稷,即使李东阳能诛刘瑾,也仅仅是可以赎罪而已。现在靠他人之力得以成功,又怎能攘夺为自己的功劳而冒领赏赐呢?我私下看见现在的大臣在刘瑾专权时正直者多被不容,而奸邪者反在刘瑾被诛之后多被贬黜,只有李东阳始终无恙而又屡次受赏,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为自身打算而窃喜。请求将李东阳立即罢黜,或待他自己上陈请求,批准他退休,凡所受荫子及恩泽一并追回剥夺,也许可以以此激励臣子的气节,而可以作为天下的劝勉。”明武宗说:“张芹长期担任言官,刘瑾乱政时畏惧回避、缄默不言,现在既已明示了典法,却又拾人牙慧,贪图名声。李东阳的学问和操行,海内推重,辅佐朕尽心尽力,忠勤显著。近来宁夏平定,大臣特进升勋阶,荫子受官,怎么能说他攘夺了诛刘瑾的功劳,而肆意妄说呢?既下令让他据实上奏,李东阳仍应如旧供职,你们不要动摇了。”不久张芹请罪,被罚扣俸禄三个月。

疏救言官

恰逢都御史林俊从蜀地上疏论时事,两人都被削减俸禄。于是张芹更加感奋自励,每当撰写奏疏草稿时,从未有一次谦让过他人。

正德六年(1511年)十月,给事中窦明因言事被下狱 ,张芹上疏营救他,进言说:“言官,是天子的耳目。善待他们,人人都会思奋,从而正直敢言之风兴起;不善待他们,则人人都会畏惧回避,从而因循沉默之风盛行。自古治乱兴废的验证,莫不由此。近年贼人刘瑾暗中怀有异志,挫辱言官,将他们置于极刑,用来钳制他人,使人不敢揭发其奸恶,最终导致祸乱相续而起,几乎危及社稷,真是可怕啊!现在刘瑾被诛杀了,然而群盗未平,灾异屡现,即使夙夜忧虑、孜孜不倦地求言,还恐怕来不及,怎么能再有这样的举动呢!”张芹的话恳切婉转,窦明最终因此得以获释。

正德九年(1514年),明武宗因跑马受伤,编修王思真切上谏,被问罪戍远边。 张芹说:“他不是谏官尚且如此,我等能坐视吗?”于是上疏说:“孟子说‘逐兽无厌谓之荒’。老聃说‘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心狂志荒,什么事不忘记?他们都特别说的是这些事有害无益。现在皇上看轻万乘之尊,乘危冒险,万一有什么意外,连皇子还未诞生,宗庙社稷怎么办?”奏疏呈上后,明武宗没有反省自己,反而削减了张芹俸禄。

出任知府

正德十一年(1516年),张芹出任徽州知府 ,他以简朴的作风来施政。正德十四年(1519年) ,宁王朱宸濠造反,有人上书说张芹的家在江西,如果叛贼劫拿他的亲属,取道离开徽州怎么办?于是改任杭州知府。当时张芹刚发誓死守要害之地,斩杀贼人间谍,命令下达后才离开。恰逢明武宗南巡,使者的符信在道路上络绎不绝,道路必须经过杭州,各郡县都因此困乏,但张芹却没有借贷,杭州百姓又称赞此举便利。自从离开杭州后,徽州百姓都哭着相送如同送别父母。正德十六年(1521年) ,张芹又复任徽州知府,徽州百姓为他的到来而高兴,杭州百姓却为他的离去而惋惜。

治理浙江

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张芹升任浙江按察副使, 巡视海道。杭州百姓私下高兴,就像以前徽州百姓那样仰慕他。张芹在海道任职时,倭人争相朝贡于宁波城下,误伤居民,事情很快平定。

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张芹升任浙江布政司右参政 ,最后任右布政使。

落职罢归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张芹任浙江海道副使时,因倭人争贡误伤居民之罪,被罢官回到家乡。

嘉靖二十年(1541年)七月,张芹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徽州籍的都御史汪玄锡追慕张芹,建立祠堂并在张芹的墓前立碑。提学副使苏佑下令地方官府每年在乡贤祠中祭祀他。

主要影响

编辑

张芹为官二十余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他善于处理吏事,奉公执法,不畏权贵,始终坚守正义,直言敢谏。他在任徽州知府时,简朴为政,深受百姓爱戴,离任时徽人泣送如父母。 他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正执法:在担任福州推官期间,张芹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理案件,不受权贵影响,如依法处置了与清戎御史亲近且贪婪的县尉,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2.

直言敢谏:张芹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多次上疏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尤其是针对大学士李东阳的不当行为,提出了罢黜和追回恩泽的建议,尽管未能被采纳,但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气。 3.

救言官、恤百姓:张芹积极营救被下狱的给事中窦明, 并多次为百姓利益上疏,如反对皇帝驰骋田猎、请求减轻百姓负担等,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心。 4.

勤政爱民:在担任徽州知府期间,张芹以简朴的作风施政,深受百姓爱戴。即使在面临宁王叛乱等困难时,他仍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5.

治理有方:张芹在担任浙江按察副使、布政使等职位时,表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他成功平定了倭人争贡事件,维护了地方稳定。

历史评价

编辑

明武宗朱厚照:芹久居言路,瑾乱政时畏避缄默,今既明示典法,乃掇拾沽名。 (《明武宗实录》引)

罗洪先:天下一日知有张御史,慕其人,必以为雄杰伟特,性梗棘不可近。余见其退休时,恂恂儒生布素,徒步道遇之,不知其为贵人……家居绝泛交,无公府之谒,枲袍蔬食,俭以终其身。又尝考靖难诸君逸事,人为之传。于乎!昔之侃而直者,出于性成,亦有所慕乎? (《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张公芹墓志铭》)

凌迪知:有蘖声……弹劾不避……敛抑如诸生,出入卒徒步。 (《万姓统谱》)

张廷玉等:然志节之士,卷卷忠爱,何忍以不信自外其君哉?张芹等怀抱悃忱,激昂论事。其言虽不尽用,要与缄默者异矣。 (《明史》)

轶事典故

编辑

事母孝友

据《明史》记载,张芹侍奉继母廖氏很孝顺,生活朴素,常年只穿粗布长衣,吃粗糙的饭食。

人际关系

编辑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先辈

曾祖父

张季辙

——

祖父

张洪

——

父亲

张鉴

岁贡生,任蒲台教谕,因张芹显贵,受封为御史。

生母

毛氏

——

继母

陈氏

——

廖氏

——

平辈

妻子

胡氏

——

参考资料:《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等

主要作品

编辑

张芹著有《建文备遗录》二卷、《备遗录》一卷、 《歉斋奏议》《遗文遗迹》 。

史料索引

编辑

《明史·卷二百八·列传第九十六》

《国朝献徵录·卷八十四·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张公芹墓志铭》

下一篇 汪应轸

上一篇 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