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仪纯皇后 编辑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魏清泰之女,原为满洲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满洲镶黄旗。
在乾隆年间被选入宫,为官女子。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为皇贵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别名:孝仪纯皇后
谥号:令懿皇贵妃、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封号:魏贵人、令嫔、令妃、令贵妃、令皇贵妃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727年10月23日(清雍正五年九月初九日)
逝世日期:1775年2月28日(清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
陵墓:清裕陵
主要成就:册封为皇贵妃乾隆帝亲自追封为孝仪皇后为乾隆帝生育四子二女清朝唯一一个汉族血统皇后
本名:魏氏
旗籍:满洲正黄旗包衣改隶满洲镶黄旗
《心写治平》中的令妃画像
乾隆十年(1745年)封为魏贵人;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嫔;十一月十七日,行令嫔册封礼。封号“令”对应的满文为“mergen”,意为“聪明的,睿智的”。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已晋封为令妃;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日,行令妃册封礼。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九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将令妃娘家从正黄旗包衣管领拨入包衣佐领。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十五日,令妃于圆明园的五福堂生皇七女。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令妃随驾南巡;七月十七日,令妃生皇十四子永璐。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七月十四日,令妃生皇九女。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二十日,晋封为令贵妃;十二月十七日行令贵妃册封礼。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令贵妃于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生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令贵妃随驾南巡;十一月三十日,令贵妃生皇十六子。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十五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令贵妃随驾南巡;五月初九日,晋封为皇贵妃;六月十一日,行皇贵妃册封礼。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十一日,皇贵妃生皇十七子永璘。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初三日至四月初七日,皇贵妃随驾东巡泰山及曲阜。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秘密立为皇储。
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二十五日,乾隆帝将皇贵妃娘家从包衣佐领抬入镶黄旗满洲;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薨,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十月二十六日,皇贵妃金棺奉安裕陵。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之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十月二十七日,册谥孝仪皇后。
嘉庆二年(1797年),乾隆帝下旨命嘉庆帝在他去世后将他和孝仪皇后两人的神牌放在养心殿东佛堂佛龛一起供奉。
嘉庆四年(1799年)九月,追上尊谥曰“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翼天毓圣纯皇后”。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加上“端恪”二字,道光三十年四月加上“敏哲”二字,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入宫
孝仪纯皇后吉服像
雍乾时期,魏佳氏的家族已经是标准的内务府中等官僚家族,魏佳氏的曾祖父名叫嗣兴,任护军校,祖父名叫武世宜,初任内管领,后来升到了内务府总管的位置,到了魏佳氏祖父这一辈,其家族已经拥有一定的门第。魏佳氏的祖母和母亲在雍正元年册立皇后并册封妃嫔时,曾担任宣册宝文女官。
受宠
乾隆十年,晋封为嫔,三年后晋封为妃。
魏佳氏的父亲清泰于乾隆十六年去世,同年九月乾隆帝将令妃娘家抬旗,并赏赐房屋田地、宽免债务可能与此有关。
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终乾隆一朝,魏佳氏是为乾隆帝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代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魏佳氏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间,先后为乾隆帝生下四子二女,且时间间隔较短,足见宠幸之隆。也正是这一时期,魏佳氏由妃跃居到贵妃乃至皇贵妃。
去世
孝仪纯皇后画像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盗掘了裕陵及慈禧陵后,住在天津的溥仪派遗臣载泽、耆龄、宝熙等人到东陵处理善后工作。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在棺床西边的两棺间发现了穿着黄色龙袍,皮肉完好,无腐烂,两腮及嘴下多皱纹,牙齿未完全脱落且面带微笑的孝仪纯皇后遗体。
宝熙在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午后于石床西边两棺之间发现后妃玉体一,幸未损伤脱失……敬审其貌,颏多皱纹,齿未全脱,似五六十岁人,而皮骨俱存,丝毫未腐,笑容圆相,有如古佛,诚异事也。 (指孝仪皇后“笑容圆相,有如古佛”。)
徐榕生在日记中记道:
忽于地宫西南隅两棺之间衾襚之下,觅得后妃玉体一,身着宁稠云龙袍,已一百四五十年之久,面目如生,并有笑容,年约五十岁,耳环尚在。一足着黄缎朝靴,又于侧近拾得一靴一袜。以水濯之,靴之花纹与着于足者同(袜亦有花纹),不知是后是妃也。 (指孝仪皇后“面目如生,并有笑容”。)
《塞宴四事图》中的令贵妃(前排左一)
乾隆三十五年《军机处随手登记档》:“三月初三日……又德保恭请皇太后皇贵妃安折各乙件”,这里说的是“各乙件”,说明折子是分开上,单独呈给时为皇贵妃的魏佳氏。上请安折子的人叫德保,时为广东巡抚,出身于内务府世家索绰络氏,以进士入仕,最后官至礼部尚书。他的女儿曾是皇贵妃(时为令妃)宫中学规矩的瑞常在,后晋封瑞贵人。上这道请安折时,瑞贵人已去世五年。但大概由于女儿与皇贵妃曾经的关系,所以即使女儿去世后,德保仍然向她请安。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进令皇贵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谥曰令懿皇贵妃,葬胜水峪。六十年,仁宗立为皇太子,命册赠孝仪皇后。嘉庆、道光累加谥,曰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恰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后家魏氏,本汉军,抬入满洲旗,改魏佳氏。子四:永璐,殇;仁宗;永璘;其一殇,未命名。女二,下嫁拉旺多尔济、札兰泰。
《清列朝后妃传稿》
高宗孝仪纯皇后,仁宗之母也。本姓魏,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族入满洲称魏佳氏。
实录:魏佳氏,父清泰,内管领。
通考:皇贵妃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清泰原任内管领,嘉庆四年四月追封三等承恩公,妻杨佳氏为公妻一品夫人。父武士宜原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嘉庆四年四月追封三等承恩公,母年氏、晁氏为公妻一品夫人。祖嗣为原任护军校,嘉庆四年四月追封三等承恩公,祖母陈氏为公妻一品夫人。曾孙世管佐领花沙布,乾隆六十年十一月谕:皇太子生母已追封孝仪皇后,其家族例宜晋封公爵。但孝仪皇后居孝贤皇后之次,著加恩暂赏一等侯爵世袭罔替。交该旗照例拣选带领引见。寻予世管佐领花沙布一等侯爵如例。嘉庆四年四月晋三等承恩公。又《八旗氏族通谱》绶恩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其曾孙五十一,原任内务府总管。元孙清泰,现任内管领。即武士宜也。《八旗通志》满洲正黄旗包衣第一参领所属一佐领三管领,第三管领系康熙三十四年分立以包衣大武士宜管理。武士宜陛任内务府总管,以包衣大清泰管理。
《清高宗实录》
乾隆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册封为令嫔。
命工部尚书哈达哈为正使、内阁学士伍龄安为副使。持节、册封贵人魏氏、为令嫔。册文曰。朕惟仰事璇闱。必选柔嘉之质。佐徽、椒掖。久推淑慎之姿。载考彝章。特加锡命。咨尔贵人魏氏、久娴姆教。长奉女箴。礼法是宗。凛小心而严翼。敬勤弗怠。遵内则以温恭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令嫔。尔其只膺巽命。迓景福以咸绥。益懋壸仪。荷鸿庥于方永。钦哉。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册封为令妃。
命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大受为正使。礼部侍郎木和林为副使。持节、册封令嫔魏氏为令妃。册文曰。朕惟赞化宫闱。必赖柔嘉之质。服勤内殿宜邀锡命之荣。爰沛纶音。式加象服。尔令嫔魏氏、夙娴内则。早侍深宫。淑慎居心。雅协珩璜之度恪勤效职。克襄苹藻之荣。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印封尔为令妃。尔其钦承休命。永流翟舀之芳。只荷鸿禧。勉奉掖庭之职。钦哉。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册封为令贵妃。
命大学士傅恒为正使。协办大学士刘统勋为副使。持节册封令妃魏氏为贵妃。册文曰。朕为化起二南。赞理必资乎淑德。官分九御。褒荣递进夫崇阶。爰沛纶音。式加象服。尔令妃魏氏。素娴女诫。早侍掖庭。勤慎居心。柔嘉著范。钦承圣母。供内职以无违。敬佐中宫。禀徽音而有恪。前晋封乎妃秩。已越十年。今称庆于宫闱。恭逢万寿。奉皇太后慈谕。以册宝晋封尔为贵妃。尚其克承荣锡。永流翟舀之光。益懋芳徽。式协珩璜之度。钦哉。(编修,纪昀之词)
乾隆三十年五月初九晋封为皇贵妃。
○谕、奉皇太后懿旨。令贵妃敬慎柔嘉。温恭端淑。自膺册礼。内治克勷。应晋册为皇贵妃。以昭壸范。钦此。所有应行典礼。各该衙门照例举行
命大学士公傅恒为正使。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宏谋为副使。持节册封令贵妃魏氏为皇贵妃。册文曰。朕惟彤闱赞化。本敬顺以扬庥。紫掖升名。表恪恭而锡庆。爰稽彝典。式播温纶。咨尔令贵妃魏氏、早侍深宫。夙娴懿范。襄廿年之内治。麟趾凝祥。超九御之崇班。凤章优秩。自膺册命。益茂芳徽。只事小心。克承欢于璇殿。含章明顺更流誉于椒庭。兹仰奉皇太后懿旨。以册宝晋封尔为皇贵妃。尚其勉副慈恩。光昭壸德。永怀淑慎。辉翟服以垂型。弥凛谦冲。绵鸿禧而迓福。钦哉。
乾隆四十年二月十一日册谥皇贵妃为令懿皇贵妃。
命简亲王丰讷亨为正使。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官保为副使。赍册宝。诣静安庄。赠谥皇贵妃为令懿皇贵妃。册文曰。秩尊九御。崇仪留翚翟之班。礼重三宫。遗媺着苕华之管。惟赞内久钦淑范。象德允符斯饰终用锡嘉名。鸿章克协。聿稽上谥。式阐芳徽。惟皇贵妃魏氏性秉温恭。衷全诚敬。溯承仪于宸掖。珩璜之矩无愆。洊领职于轩宫。图史之箴弥谨。金萱敬奉。承欢嘉衿佩之风。玉叶蕃敷。占吉叶弓禖之喜。饬小心以自毖。撝抑时形。怀内则以长存。庥和宜集。何百龄之未半竟一病之弗瘳。三十年椒壁如新。空余芬烈。廿九日蓂阶初落莫驻春韶。追畴昔之令名。休称犹在。概平生之懿德。节惠加隆。行以光昭。礼惟宜称兹以册宝。谥曰令懿皇贵妃于戏。云軿已杳宫闱空仰夫音尘。瑶检重颁。宝册徒供夫明器念芳规其不沬。难穷诔德之辞。副嘉号以克谐。益切思贤之感。用彰彝典式播徽音。
乾隆六十年十月,册赠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以册赠孝仪皇后。前期命睿亲王淳颖为正使。郑亲王乌尔恭阿为副使。是日、恭赍册宝。诣孝贤皇后陵。册赠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册文曰、朕惟离继照以作明。诞膺福祚。坤承天而正位。长发祥源。贤卜于天。景命方隆于授受。贵徵以子。追封允协于尊崇。惟令懿皇贵妃魏氏、德着诚庄。性昭淑顺。柔嘉维则。班初亚于三宫。式礼无愆。秩洊升于九御。六五叶黄裳之卜。欢奉萱闱。千亿开朱芾之占。喜宜兰殿。昔笃生夫睿哲。兆协横庚。今懋建夫元良。纪行周甲。昭兹来许。万年之岁月方长。佑我后人。廿载之音容如昨。兹以储徽克茂。继序其皇。吉启密缄。既正前星之号。幸符夙愿。将循上日之文。嗣服无疆。承华有自。特溯云軿于桂阃。用怀月御于椒涂。茂举上仪。聿崇升祔。兹册赠为孝仪皇后。于戏。本笃庆衍禔之德。母允垂仪。循召正言顺之规。子当承统。福所基也。尔子孙克绍于鸿图。礼亦宜之。我国家肇称之盛典。志维先定。灵其歆承。钦哉。
《清高宗实录》中孝仪纯皇后去世前后的记载:
乾隆四十年正月。甲子○上临和静固伦公主第酹酒。○还宫。视皇贵妃疾。
○乙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视皇贵妃疾。
○丁丑。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皇贵妃薨。谕、本月二十九日。皇贵妃薨逝。着称令懿皇贵妃。依例辍朝五日。派皇六子、皇八子、皇十二子、皇十五子、皇孙绵德、绵亿、绵惠、九公主、额驸拉旺多尔济、扎兰泰、及丹巴多尔济、丰绅济伦、穿孝。并派皇六子、尚书永贵、总管内务府大臣金简、经理丧仪。所有应行典礼。着各该衙门察例具奏。
○上至吉安所、令懿皇贵妃前奠酒。
○戊寅。上至吉安所、令懿皇贵妃金棺前奠酒。
二月○癸未。上至吉安所、临送令懿皇贵妃金棺、移殡静安庄。
○己丑。○命简亲王丰讷亨为正使。协办大学士尚书官保为副使。赍册宝。诣静安庄。赠谥皇贵妃为令懿皇贵妃。
○癸巳。令懿皇贵妃行初祭礼。上命皇十五子颙琰奠酒。
○癸卯。令懿皇贵妃行大祭礼。上命皇十五子颙琰奠酒。
○乙巳。上至静安庄、令懿皇贵妃殡宫奠酒。
五月○癸丑。令懿皇贵妃行百日祭礼。上命皇十五子颙琰奠酒。
十月○壬辰。上至静安庄。视令懿皇贵妃金棺、奉移胜水峪启行。上命皇十五子颙琰恭送。于是月二十六日。奉安孝贤皇后陵寝。上还宫。
○己亥。上以翼日奉安令懿皇贵妃金棺于宝城。遣官告祭孝贤皇后陵寝。
《清高宗御制诗》
令懿皇贵妃挽诗
儿女少年甫毕姻(皇十五子昨年始毕婚七公主九公主皆近年甫下降皇十七子则方十一岁也),独遗幼稚可怜真。
兰宫领袖令仪著,萱戺殷勤懿孝纯。
了识生兮原属幻,所惭化者近何频(前年豫妃去年庆贵妃今年皇贵妃连遭薨逝以是为惭耳)。
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帏廑念谆。
孝贤皇后陵酹酒
那能恝尔去,仍趁便而来。
言念曾齐案,奚堪更酹杯。
草犹逮春绿,松不是新栽。
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所教养者今并附地宫)。
孝贤皇后陵酹酒
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
暮春中浣忆(戊孝贤皇后于辰三月十一日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四十八年分(自戊辰至今已四十八年矣)。
携叩新皇帝,酹觞太上君。
母应以子贵(令懿皇贵妃为子皇帝生母从前殡入地宫即令近祔为孝贤皇后之侧今伊子绍登大宝晋册孝仪皇后正春秋母以子贵之义也),名正顺言欣。
《皇朝文典》
令懿皇贵妃初次祭文
祭文
四星掩曜,璇宫之雅范空贻;九御含凄,兰戺之崇班安仰。怅云軿之将返,晓侵庭霰之寒。讶鸾驭之难留,宵警壸签之促。爰陈初奠,藉述深悲。惟令懿皇贵妃:秉质温柔,禔躬恪愼。忆自升华紫禁,温恭之德聿昭。洊因晋秩彤闺,谦抑之怀益着。禖祀协庆,金枝开佩韣之祥。兰馆勷勤,弋练重缫盆之典。念夙昔翊宣壶教,冠位号而式是令仪。嘉晨昏懋慈欢,侍庭闱而彰其懿孝。方冀长绥夫茀禄,何图顿遘夫危疴。始犹力疾而不言,继期勿药之有喜。顾荏苒岁更,新旧遂侵,寻病入膏肓。乍间乍沉,唯厪再三之视。转延转笃,仍希万一之生。仅存久虑彼悬丝,长谢忽惊兹属纩。溯遗嶶而感悼,谥表嘉名。抚往事以增欷,祔从吉隧。酹椒浆之芬若,叹薤露之凄其,呜呼!驹隙勿驰,缅卅载而宛如昨日。仙踪遄往,行五旬而尚靳一年。月竟阙于晦前,轮乏长生之桂。日未移乎春仲,阶余垂尽之蓂。摅此哀悰,尚其歆格。
令懿皇贵妃二次祭文
彤阐贻化,崇班虚嫔御之尊。穗怅含凄,仙驭隔人天之逈。叹音尘之永閟。荏苒中春帐,晷景之难延。侵寻匝月爰,再申夫嘉荐。洵莫罄夫哀悰。惟令懿皇贵妃淑慎是持,谦和惟裕。早列椒庭之选,已播誉于风诗,洊膺兰殿之封,倍垂芳于箴史,侍萱阶之色笑怡愉,而自得欢心。襄柘馆之规仪,恪谨而克宣雅化。蕃庆更昭乎麟趾,荣称式副于翬衣。繄令善之逾敦,实懿恭之懋著。溯阃内流嶶之久,每嘉慰其型家。触年来伤逝之频,弥骇闻其属疾。方谓德能致福,遐龄跻享以无难。何期数竟迍灾,中道顿捐而莫挽。抚此当前儿女,尚馀幼穉之堪怜。睠兹旧处宫庭,惟觉閴岑之致。慨重颁清醑仍写诛词。于戏。依依思绵惙之期,廿馀日倐成隙影。历历念柔嘉之美,三十年都付悲怀。悼节物之不居改,候而摧残风信。怆韶华之竟去,阅旬而萧瑟烟辰。惟尔淑灵,庶其歆格。
令懿皇贵妃加谥祭文
褕翟贻型,回忆椒涂之化。珩璜表度,藉扬芝检之光。望黼翣以缠哀,浃辰已杳。啟琅圅而祝策,壹惠维昭。礼洽隆文,荐申嘉祀。惟令懿皇贵妃。赋质徽柔,持身淑慎。早承禁掖,训恪守乎二南。洊陟荣班,德遍孚乎九御。卅余年播芳兰戺,化赞雝宫。一再索毓庆璿源,祥开就馆。方谓金章绚采,常延㬢景于崇阶。岂期宝月韬晖,遂阙晦轮于中岁。圣慈感怆,奉匜尚想其愉容。列御含悲,曵练莫追夫雅范。悼韶华之不再,组帏空卷灵斿。念燕誉之常存,琼笈式彰壶教。备饰终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