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编辑

中国湖南省公办高校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CSU),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强基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本博连读)的五所大学之一。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截至2024年5月,中南大学有校本部、新校区、南校区、铁道校区、湘雅新校区、湘雅老校区六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为317万平方米。有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设有31个二级学院,10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89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有职教职工 6034人(截至2023年),全日制在校学生6.2万余名。

历史沿革

编辑

学校前身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

中南工业大学

中南工业大学原名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而成。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 。

中南矿冶学院中南矿冶学院

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标志着由单科性工学院向综合性工业大学的转变;1996年9月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1998年,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南工业大学 ;9月起,中南工业大学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

2000年4月29日,中南工业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 。

长沙铁道学院

长沙铁道学院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路科。1953年,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的土建专业和原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的土木,建筑和铁道专业合并,撤销湖南大学,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的直接前身) 。

长沙铁道学院沿革长沙铁道学院沿革

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名称,湖南大学的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铁道运输三个系和部分公共课教研室被分离出去,另辟校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1960年,长沙铁道学院正式挂牌,隶属铁道部,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的有行业特色的大学。1962年,广东交通学院原广州铁道学院部分并入长沙铁道学院。1970年,长沙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湖南省领导。1975年,教育部、铁道部决定将长沙铁道学院改为由铁道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铁道部为主的管理体制。1981年,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 。

2000年4月29日,长沙铁道学院与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 。

湖南医科大学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湘雅医科大学,创建于1914年,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1914年,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出面,与美国雅礼会合作,正式签订了合作创办医学教育的“十年协定”,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15年2月,西牌楼的雅礼医院与护校迁入潮宗街公房医学校之东部,更名为湘雅医院与湘雅男女护病学校讲习科 。1924年7月,湖南育群学会和雅礼会联合创办湘雅“十年协定”届满。经双方反复磋商,决定继续合作办学,并于次年5月8日,再次签定了续约十年的协定,并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1931年12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1938年8月上旬,迁校委员会议决迁校于贵阳,但五、六级学生、护校、医院全体留湘。是月,各部仪器、标本、图书及办公要件陆续迁运贵阳。9月,教职工及一、二、三、四年级学生陆续赴贵阳。12月,在沅陵增设湘雅医学院沅陵分院,湘雅护校迁此续办。翌年4月,湘雅在贵阳市次南门外的石硐坡建临时校舍,竣工后迁入授课,该地从此叫湘雅村。7月,在湖南增设湘雅医学院耒阳分院。1940年8月13日,私立湘雅医学院改称国立湘雅医学院,湘雅医院和湘雅护士学校仍为私立。1944年冬,日寇侵犯贵州,占独山,威胁贵阳,湘雅医学院被迁往四川重庆的杨公桥。1945年3月上旬,湘雅医学院无偿借得兵工署重庆杨公桥三栋大仓库,作为临时办学点,使学校续办。高年级的临床教学得以在高滩岩的重庆中央医院照常进行 。抗战胜利后,湘雅医学院于1946年陆续迁回长沙,并重建了校舍。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1953年,湘雅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医学院 。

1987年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 。 1996年7月,卫生部和湖南省共同签署了部、省共同建设湖南医科大学的协议 。同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

2000年4月29日,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 。

合并组建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风光

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 。11月,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由教育部批准试办 。次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

2003年12月,成为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大学 。

2005年9月,入选国家“111计划“,成为首批23所入选高校之一 。

2008年1月,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三方宣布共建中南大学 。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次年1月,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

201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同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翌年1月,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成为首批14所牵头高校之一 。

2016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6月,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2月;被评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11月,入选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 。9月,加入健康扶贫联盟 。10月,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11月,被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11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中南大学审计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

2021年9月,中南大学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12月16日上午,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举行产学研合作协议视频签约仪式 。

2023年3月18日,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成立 ;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南大学入选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 ;11月,中南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站点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月18日,中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中心揭牌 。

2024年1月12日,在中南大学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论坛上,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宣告成立 ;5月31日下午,中南大学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揭牌仪式暨红色文化教育交流会在中南大学湖南红色文化创作与传播中心顺利举行 。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中南大学设有31个二级学院,10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89个 。

中南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所属院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类型

学制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081005T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工学

四年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81501

采矿工程

工学

四年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82901

安全工程

工学

四年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工学

四年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81503

矿物加工工程

工学

四年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83001

生物工程

工学

四年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002

生物技术

理学

四年

冶金与环境学院

80404

冶金工程

工学

四年

冶金与环境学院

080414T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工学

四年

冶金与环境学院

82502

环境工程

工学

四年

自动化学院

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四年

自动化学院

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四年

自动化学院

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四年

自动化学院

80801

自动化

工学

四年

自动化学院

080717T

人工智能

工学

四年

计算机学院

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四年

计算机学院

080904K

信息安全

工学

四年

计算机学院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工学

四年

计算机学院

80902

软件工程

工学

四年

电子信息学院

80703

通信工程

工学

四年

电子信息学院

080714T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学

四年

物理学院

70202

应用物理学

理学

四年

物理学院

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学

四年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3T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

工学

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粉末冶金研究院

080409T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81801

交通运输

工学

四年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81806T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工学

四年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80802T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工学

四年

机电工程学院

82001

航空航天工程

工学

四年

机电工程学院

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工学

四年

机电工程学院

80207

车辆工程

工学

四年

机电工程学院

8070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化学化工学院

70302

应用化学

理学

四年

化学化工学院

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四年

化学化工学院

81302

制药工程

工学

四年

土木工程学院

083102K

消防工程

工学

四年

土木工程学院

80102

工程力学

工学

四年

土木工程学院

81001

土木工程

工学

四年

土木工程学院

120103

工程管理

工学

四年

土木工程学院

081007T

铁道工程

工学

四年

数学与统计学院

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四年

数学与统计学院

71201

统计学

理学

四年

数学与统计学院

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四年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理学

四年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81201

测绘工程

工学

四年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81202

遥感科学与技术

工学

四年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81401

地质工程

工学

四年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81403

资源勘查工程

工学

四年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70801

地球物理学

理学

四年

人文学院

50101

汉语言文学

文学

四年

人文学院

050307T

数字出版

文学

四年

人文学院

10101

哲学

哲学

四年

外国语学院

50201

英语

文学

四年

外国语学院

50204

法语

文学

四年

外国语学院

50205

西班牙语

文学

四年

外国语学院

50207

日语

文学

四年

商学院

020301K

金融学

经济学

四年

商学院

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四年

商学院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四年

商学院

120201K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四年

商学院

120203K

会计学

管理学

四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

四年

建筑与艺术学院

82801

建筑学

建筑学

五年

建筑与艺术学院

82802

城多规划

工学

五年

建筑与艺术学院

130201

音乐表演

艺术学

四年

建筑与艺术学院

130504

产品设计

艺术学

四年

建筑与艺术学院

130204

舞蹈表演

艺术学

四年

体育教研部

040202K

运动训练

教育学

四年

公共管理学院

30301

社会学

法学

四年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2

行政管理

管理学

四年

法学院

030101K

法学

法学

四年

湘雅医学院

100201K

临床医学

医学

五年

湘雅医学院

100201K

临床医学

医学

八年

湘雅医学院

100202TK

麻醉学

医学

五年

湘雅医学院

100205TK

精神医学

医学

五年

湘雅医学院

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

理学

四年

基础医学院

100901K

法医学

医学

五年

基础医学院

100101K

基础医学

医学

五年

基础医学院

82601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四年

湘雅口腔医学院

100301K

口腔医学

医学

五年

湘雅口腔医学院

100301K

 

口腔医学1937年,日本侵略者加紧进攻中国华北地区,战火纷飞,课堂宁静被残忍打破,清华大学被迫南迁,民主楼、和平楼便在长沙岳麓山下诞生。这两栋楼是由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梁思成夫妇设计的,将西方艺术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贯穿建筑的南北轴线,三合院式的布局,西方比例规律的柱窗设计,符合中国古代对称式的构图,拥有中式四坡屋顶的楼顶,再添数个老虎窗和以镂空格栅装饰的通风口,错落有致的砌砖方式形成的独有肌理效果。这些都使其成为中南的标志性建筑 。

中南鸟巢

中南鸟巢

“中南鸟巢”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体育场1.8万平方米,座位2.5万个,是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的体育场之一。每年的新生迎接、报到以及注册都是在体育馆完成 。

湘雅红楼

湘雅红楼湘雅红楼

1905年,美国医生爱德华·胡美,开办了雅礼医院。1915年2月,雅礼医院更名为湘雅医院。10月18日,湘雅医院扩建,省府拨款20万元,两名美国雅礼会员捐款38.5万美金,长沙本地人士捐款4.1万元,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医院大楼,将西方先进的技术与中国传统的装饰手法结合在一起。新建医院有房屋300余间,病床120张,是当时中国最漂亮、中南地区最好的医院之一。“金色琉璃瓦,红白相间群墙,掩映在江南郁郁苍苍的绿色中。”多次兴建的几栋红楼均为砖木结构的红砖清水墙,歇山屋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顶面以钢筋混凝土紧固,通过局部点缀中国传统式的小构件、纹样、线脚等来体现中西结合的特点 。

1942年,日军在退出长沙前一天,把湘雅医院付之一炬,幸而设计时强调防火性能,红楼的建筑主体得以幸存。2011年3月,湘雅医院“红楼”入选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底,红楼大修正式启动。2019年,红楼重新投入使用 。

综合教学楼

综合教学楼综合教学楼

新校区综合教学楼是新校区重要的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基础教学和实验。通过设计师的悉心设计,综合教学楼的设计达到了布局合理、交通便利、造型新颖、色彩凝重、空间灵动、采光良好、功能完善、使用便利的目的 。

综合教学楼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植被资源,为校园创造出一个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成为全国教育建筑的典范之一,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11年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设计评选中,共有21个项目被评为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该奖项是中国工程设计行业的最高奖。新校区综合教学楼是湖南省首次获得此殊荣的建设项目,也是新校区继2009年获湖南省重点工程目标管理优胜奖(全省共9个)和2010年图书馆获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之后的又一个大奖 。

校友情况

编辑
部分知名校友

姓名

荣誉情况

鞠躬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淀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勇

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谢素原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博士,教授

张孝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

李熏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冶金学家、 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魏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

汤飞凡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央防疫处处长

陈新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家

左铁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刘德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夏家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

姜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建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万惠霖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起东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马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

爱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王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张友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冯志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才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立

外交部发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

屈光辉

cocos2D引擎专家、Emacs China论坛创始人

刘广

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刘路

大学三年级破解“西塔潘猜想”,获 2012 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影响世界华人希望之星

金冠华

阿克苏市工信局局长,获全国“2018-2019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物”荣誉称号,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唯一代表

李志超

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所获荣誉

编辑

排名信息

2023年8月,中南大学入选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百强名单,排名第93位 。

截至2024年6月,中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25名,中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95名 。

学校荣誉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名称

2003年8月

首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

2016年9月

首批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

2016年11月

全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2019年1月

2018年度湖南省综治工作考核评估“先进单位”

2020年11月

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2年4月

入围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公示名单

2023年12月

2022中国年度最佳高校“就业典范奖”

下一篇 中山大学

上一篇 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