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大学 编辑
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简称“湖大”,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该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01计划、英才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金砖国家大学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长江中游城市群“双一流”高校联盟成员。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第15所国立大学;1950年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截至2024年1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设有27个学院,开设80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有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0余人,研究生15000余人。创办时间1926年(定名)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知名校友熊晓鸽、肖钢、傅自应、倪正东、蒋超良、周绪红、钟志华、欧阳卫民、官庆、时文朝、李元元、王受文、谭千秋、栾永玉、彭清华、向文波、柳士英学校官网http://www.hnu.edu.cn图集目录1历史沿革▪岳麓文脉▪民国初期▪艰苦抗战▪建国以后▪合并发展2办学条件▪院系专业▪附属医院▪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建设3所获荣誉4学术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学术资源5合作交流6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7校友情况8校园环境▪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湖南大学一舍9校区情况▪南校区▪财院校区▪科创港校区10文化传统▪学校标识▪精神文化11校园设施▪宿舍条件▪校园环境基本信息
岳麓文脉
岳麓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抱黄洞下。
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州守李允则扩建岳麓书院,书院建筑的讲学、藏书、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规制形成。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 “岳麓书院” 额,岳麓书院遂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安抚使刘珙在旧址复建因金军南下被毁的书院,保持了原有规制,并延请张栻主持教事,其后朱熹与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首开书院会讲先河。
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修整岳麓书院,亲订学规,并讲学其中。
岳麓书院图(明崇祯十二年)
元至正十八年(1368年),因元末战乱,书院毁于战火。
明弘治七年(1494年),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明代岳麓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
明正德二年(1507年),王阳明及其弟子先后至书院讲学,传播心学。
清康熙七年(1668年),巡抚周召南重建因明末混战被毁的书院,基本承明遗制,清代岳麓书院主要传授理学和汉学。
乾隆御书“道南正脉”额
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赐御书“道南正脉”额,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获得肯定。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吴荣光于书院内创立湘水校经堂,使其成为汉学研究的重镇。
清同治七年(1868年),巡抚刘昆重振书院,留下书院的最后形制规模,现存书院古建亦多经此次重修或重建。
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奏折
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在旧址上成立湖南高等学堂。学堂仍以书院为校舍,仅将“东西斋舍悉改新式”,而自大门以上,讲堂,文昌阁、藏书楼及周程朱张等祠堂,保留不变。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民国初期
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14年,湖南公立高等工业学校按教育部令,正名为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17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教育部令停办。同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旧址,仍就岳麓书院基址扩建,并创辟实习工厂,从此麓山开始了工科教育建设。
1926年的省立湖南大学
1917年5月,杨昌济与朱剑凡、易培基、杨树达、胡元倓、刘宗向等人联名呈文湖南省政府,倡议将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址改办省立湖南大学;9月,湖南省政府正式在岳麓书院半学斋设立湖南大学筹备处。
1918年,杨昌济向湖南省政府的呈文改写成一篇题为《论湖南创设省立大学之必要》的文章,从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现实需要、传承历史、繁荣学术等方面更加系统、全面、充分地论述了筹办湖南大学的主张,并对未来湖大的发展规模、科目设置及经费投入提出了初步设想。
1924年,湖南省议会议决设立省立湖南大学,指定岳麓书院为校址,以工、商、法三专门学校改组之。
1937年的国立湖南大学
1926年2月1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公立商业专门学校、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三校合并,定名湖南大学,为湖南省省立大学,校名匾额悬于岳麓书院大门,并以岳麓书院校舍为第一院。
1927年,省立湖南大学更名为湖南工科大学;同年7月,湖南工科大学停办。
1928年4月,湖南省政府决定恢复省立湖南大学。
1937年7月7日,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正式批准省立湖南大学改为国立湖南大学,下设文、法、理、工、商五个学院,成为第十五所国立大学。
艰苦抗战
湖南大学辰溪校址
1939年4月起,日军22次轰炸辰溪龙头脑等地,湖南大学辰溪分校损失严重,艰难办学,长沙会战时期,湖南大学停办。
1941年4月至5月,日机再次轰炸岳麓山的湖南大学本部,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彻底炸毁。
湖南大学科学馆(现办公楼)
1942年,国立湖南大学奉教育部令设立工科研究所,该所矿业部招收了学校首届研究生。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15日,第四受降区受降仪式在湖南大学本部的科学馆和操场举行;10月,学校师生迁回长沙岳麓山。
1946年5月,国立商学院并入;8月,由国立湖南大学商学系和原国立商学院共同组成的国立湖南大学商学院宣告成立。
建国以后
湖南大学
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校名
1950年4月,教育学院音乐系和音乐专修科师生调往武汉中原大学,工程学院水利系师生调往武汉大学;8月20日,毛泽东应李达的请求,亲笔题写了三个校名供湖南大学选择。
1951年3月,农业学院调出与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组成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
20世纪50年代的湖南大学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销,在其址上以湖南大学土木系为基础、与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的土木、建筑专业一起组建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同时由湖南大学文教院的中文系、外文系、教育系和社科院的历史系、自然科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系组建成立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而湖南大学其他学科与专业也相继调出至其他高校。
1958年5月,教育部会同城市建设部,将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下放,归湖南省领导;6月,在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基础上,成立湖南工学院。
湖南大学第二院(现文学院)
1959年,湖南工学院恢复为湖南大学,增设文、理科,设十二个系,重新确定文、理、工综合性大学发展模式。
1960年7月,湖南大学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铁道运输三个系和部分公共课教研室分离出去,另辟校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今中南大学)。
1962年,湖南大学中文系、生物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校碑
1965年3月,上海机械学院及南京机械制造学校汽车专业师生及有关实验设备调入湖南大学。
1966年至1971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学校停止招收新生。
1975年5月,学校贯彻上级“学朝农、办分校”的精神,筹办了湖南大学邵阳分校和衡阳分校,举办了内燃机、电工等培训班,后完全交地方政府管理。
湖南大学大礼堂
1988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1998年,学校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湖南大学南校区
湖南财经学院
央行直属的湖南财经学院
1960年,在湖南财政贸易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湖南财贸学院,属本科院校,为湖南省属高等学校,并于当年招收了学院首届学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院停止招生。
1969年10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将学院改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第九大队,后改属湖南省“五七”总校分管。
1970年12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下达《关于省“五七”总校成立财会训练班的指示》,第九大队依此更名为湖南省财会训练班。
湖南财经学院校园一览
1978年12月,教育部批示,同意在湖南财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湖南财贸学院,更名为“湖南财经学院”。
1979年1月,正式恢复建立湖南财经学院,归属湖南省领导,为省属高等学校。
198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南财经学院改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湖南省双重领导,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为主,成为部属高等学校。
1986年6月,湖南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并入湖南财经学院。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
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
1979年2月,国家科委批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组建湖南省计算机专科学校。学校由国家科委出资,湖南省科委承办。校址选在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附近,即长沙市麓山南路327号。并于当年招收了学校首届大专计算机专业学生。
1993年,湖南省政府批准,湖南省计算机专科学校和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1972年成立)合并,组建新的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并保留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名称。
合并发展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2001年2月,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2年,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湖南大学。
2007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9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湖南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成立仪式
2011年1月,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5月,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湖南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继续重点共建湖南大学 ;6月,与国家保密局共建的湖南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挂牌,成为全国12所国家保密学院之一。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首批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
2013年5月,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7月,入选国家“2011计划” ;11月,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组建的“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揭牌;同月,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在湖南大学正式揭牌运营,成为全国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中美合作办学协议签署仪式
2016年6月,入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名单;8月,签约进驻湖南湘江新区“两山一湖”双创基地,打造“创新创业中心”。
2017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2月,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与湖南省肿瘤医院签订合作协议
2019年2月,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5月,入选教育部首批15家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7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12月,依托湖南大学建设的“中国工程科技联合创新中心—湖南工业创新中心”揭牌。
湖南大学重庆研究院
2021年1月,首批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 ;同月,与长沙市政府签署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框架合作协议;10月,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 ;11月2日,湖南高校首个半导体学院的成立。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3月,入选“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9月,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11月2日,湖南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在苏州相城经开区正式揭牌成立。
湖南大学附属医院
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开设8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
|
|
|
|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湖南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湖南大学数学学院 |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湖南大学半导体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 |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门类 | 专业类 |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
哲学 | 哲学类 | 哲学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统计学 | 四年 | ||
数字经济 | 四年 | ||
财政学类 | 财政学 | 四年 | |
金融学类 | 金融学 | 四年 | |
保险学 | 四年 | ||
精算学 | 四年 | ||
经济与贸易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
法学 | 法学类 | 法学 | 四年 |
政治学类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四年 |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运动训练 | 四年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 | 四年 | |
日语 | 四年 | ||
新闻传播学类 | 新闻学 | 四年 | |
广告学 | 四年 |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历史学 | 四年 |
理学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
物理学类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
化学类 | 化学 | 四年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
化学生物学 | 四年 |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技术 | 四年 | |
统计学类 | 统计学 | 四年 | |
工学 | 力学类 | 工程力学 | 四年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
智能车辆工程 | 四年 | ||
仪器类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
自动化类 | 自动化 | 四年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
信息安全 | 四年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
保密技术 | 四年 | ||
土木类 | 土木工程 | 四年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
智能建造 | 四年 | ||
化工与制药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工程 | 四年 | |
环境科学 | 四年 |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 | |
建筑类 | 建筑学 | 五年 | |
城乡规划 | 五年 | ||
风景园林 | 五年 |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工程管理 | 四年 | ||
保密管理 | 四年 |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 | 四年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
会计学 | 四年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
公共管理类 | 行政管理 | 四年 | |
城市管理 | 四年 | ||
工业工程类 | 工业工程 | 四年 | |
电子商务类 | 电子商务 | 四年 |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年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四年 | ||
设计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
产品设计 | 四年 |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拥有2所附属医院,分别为:湖南大学附属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
(1)湖南大学附属医院
湖南大学附属医院,即湘潭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00年,其前身为美国长老会开办的“惠景医院”,是湘潭市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
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即长沙市第三医院,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以第二名称挂牌“长沙市老年病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物试验认定机构、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规范化学员培训中心。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达297人次,其中两院院士全职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5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1个。
湖南大学十二时辰" alt="
湖南大学十二时辰"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d81800a19d8bc3eb135382f0bdbb11ea8d3fc1fef8c?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湖南大学十二时辰
中国科学院院士:俞汝勤、姚守拙、谭蔚泓、张泽(双聘)、查德·米尔金(双聘)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罗安、丁荣军、王耀南、钟志华、周绪红、马克俭(双聘)
国家级教学名师:杨胜刚、柳礼泉、何人可、王玉枝、赖明勇、黄立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光明、陈收、何人可、郭灿城、易伟建、姜潮、谭蔚泓、陈仁朋、季铁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风工程与桥梁工程研究团队
团队 | 带头人 |
---|---|
土木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 | 沈蒲生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 | 赖明勇 |
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 | 张强 |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 谢赤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曾光明 |
通识平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团队 | 黄立宏 |
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课程教学团队 | 章兢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湖大的秋" alt="
湖大的秋"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e61190ef76c6a7efce1b7dba6eaab851f3deb48fc854?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湖大的秋
一级学科 | 所在学院 | 一级学科 | 所在学院 |
---|---|---|---|
物理学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生物学 | 生物学院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设计学 | 设计艺术学院 |
电气工程 |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 建筑与规划学院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中国史 | 岳麓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哲学 | |
机械工程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力学 | 法学 | 法学院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与统计学院 |
统计学 | |||
软件工程 | 应用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学院 |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 理论经济学 | |
交通运输工程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学院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教育科学研究院 |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学院 |
工商管理学院 | 数学 | 数学学院 | |
新闻传播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 | - |
参考资料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经济与商学学科群、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科群、电气信息学科群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分析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一流建设学科(11个) | |||
应用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外国语言文学 | 数学 |
电气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土木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工商管理 | 设计学 | 建筑学 | |
一流培育学科(16个) | |||
理论经济学 | 法学 | 新闻传播学 | 中国史 |
物理学 | 生物学 | 统计学 | 力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城乡规划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公共管理 |
湖大四时" alt="
湖大四时"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71ea8d3fd1f4134970a38e6b64f82cad1c8a786f051?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湖大四时
学位授予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名称和代码 | 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时间 | 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时间 |
---|---|---|---|
01哲学 | 0101哲学 | 2018年 | 2006年 |
02经济学 | 0201理论经济学 | 2011年 | 2006年 |
0202应用经济学 | 2006年 | 2006年 | |
03法学 | 0301法学 | 2011年 | 2006年 |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11年 | 2011年 | |
04教育学 | 0401教育学 | - | 2006年 |
05文学 | 0501中国语言文学 | - | 2006年 |
0502外国语言文学 | 2011年 | 2006年 | |
0503新闻传播学 | 2021年 | 2006年 | |
06历史学 | 0602中国史 | 2011年 | 2011年 |
07理学 | 0701数学 | 2011年 | 2006年 |
0702物理学 | 2011年 | 2006年 | |
0703化学 | 2003年 | 2003年 | |
0710生物学 | 2018年 | 2011年 | |
0714统计学 | 2011年 | 2011年 | |
08工学 | 0801力学 | 2006年 | 2006年 |
0802机械工程 | 2003年 | 2003年 | |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00年 | 2000年 | |
0808电气工程 | 2003年 | 2003年 | |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18年 | 2006年 | |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 - | 2006年 | |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06年 | 2006年 | |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1年 | 2006年 | |
0813建筑学 | 2011年 | 2006年 | |
0814土木工程 | 2000年 | 2000年 | |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06年 | 2006年 | |
0823交通运输工程 | - | 2006年 | |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3年 | 2003年 | |
0831生物医学工程 | - | 2003年 | |
0833城乡规划学 | 2011年 | 2011年 | |
0839网络空间安全 | 2021年 | 2021年 | |
10医学 | 1007药学 | 2020年 | 2011年 |
1001基础医学 | - | 2020年 | |
12管理学 |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 1996年 | 1996年 |
1202工商管理 | 2006年 | 2006年 | |
1204公共管理 | - | 2006年 | |
13艺术学 | 1305设计学 | 2011年 | 2011年 |
参考资料 |
专业学位代码 | 专业学位类别 | 授权级别 | 授权(调整)时间 |
---|---|---|---|
0251 | 金融 | 硕士 | 2010年 |
0252 | 应用统计 | 硕士 | 2010年 |
0253 | 税务 | 硕士 | 2010年 |
0254 | 国际商务 | 硕士 | 2010年 |
0255 | 保险 | 硕士 | 2010年 |
0351 | 法律 | 硕士 | 2003年 |
0451 | 教育 | 硕士 | 2008年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硕士 | 2010年 |
0551 | 翻译 | 硕士 | 2009年 |
0552 | 新闻与传播 | 硕士 | 2010年 |
0651 | 文物与博物馆 | 硕士 | 2010年 |
0851 | 建筑学 | 硕士 | 1996年 |
0853 | 城市规划 | 硕士 | 2012年 |
0854 | 电子信息 | 硕士 | 2019年 |
0855 | 机械 | 博士、硕士 | 2019年 |
0856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2019年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硕士 | 2019年 |
0858 | 能源动力 | 博士、硕士 | 2019年 |
0859 | 土木水利 | 博士、硕士 | 2019年 |
0860 | 生物与医药 | 硕士 | 2021年 |
1251 | 工商管理 | 硕士 | 1993年 |
1252 | 公共管理 | 硕士 | 2003年 |
1253 | 会计 | 硕士 | 2004年 |
1256 | 工程管理 | 硕士 | 2019年 |
1351 | 艺术 | 硕士 | 2009年 |
参考资料 |
学科评估
截至2023年7月,湖南大学的经济与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生态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学科跻身全球前1‰。
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湖南大学共上榜31个学科,其中获评A类学科5个,分别是化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建有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0门。
2023年7月,教育部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湖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1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获奖数并列全国第五 。
水教
复临舍

研楼

中楼

中楼

前进楼

二教

二教

综合楼

理工楼

研楼

东楼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湖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新闻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化学、环境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英语、化学、新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建筑学、电子商务、经济学、保险学、日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市场营销、会计学、行政管理、经济统计学、财政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统计学、工程力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工业工程、广播电视编导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思想史、中华传统家教家风、科举与中国文化、金融学、国际金融学、信号与系统、从自然世界到智能时代、工业设计史、设计的力量、材料科学基础、经济生活与数学、普通物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电机学、电磁场工程运用、计算机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孙子兵法、国际交流实用英文写作、基础化学实验、激光加工创新训练、标准与我们的生活、广告创意学、分析化学、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与创新、现代礼仪、生物材料伴我行、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知识产权法、综合英语、机械设计、分析化学(1)、创业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拟静力仿真实验系统、DNA纳米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活细胞内肿瘤相关mRNA
南校区体育场
湖南大学体育场

湖南大学体育场

南校区游泳馆

财院校区游泳馆

财院校区体育场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金融学、科举与中国文化、标准与我们的生活、广告创意学、经济生活与数学、分析化学、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与创新、现代礼仪、设计的力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从自然世界到智能时代、生物材料伴我行、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搭建创新型学科交叉平台,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体系、基于超算平台的大数据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新工科·新设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与实践研究、“三融合三突出一引领”的创新型工程训练平台构建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新工科视域下“智能+”机械类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面向智能制造工程人才“通识核心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与平台构建、面向绿色高质量建造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和实践
商科国际认证:AMBA 、AACSB
省级特色专业:新闻学、工业设计、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工商管理、通信工程、金融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计学、日语、广播电视编导、经济学、保险学、建筑学、工程力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业设计、金融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法学、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份 | 课程名称 | 所在学院 | 负责人 |
---|---|---|---|
2003年 | 工业设计史 |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何人可 |
2004年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沈蒲生 |
分析化学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王玉枝 | |
高等数学 | 湖南大学数学学院 | 黄立宏 |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柳礼泉 | |
国际金融学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杨胜刚 | |
2005年 | 中国传统文化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章启辉 |
2006年 | 货币金融学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张强 |
国际贸易学 |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赖明勇 | |
2007年 | 有机化学及实验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郭灿城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李仁发 | |
商业银行管理学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彭建刚 | |
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 |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章兢 | |
理论力学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刘又文 | |
2008年 | 发动机排放污染及控制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龚金科 |
管理学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陈收 | |
基础化学实验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蔡炳新 | |
基础工程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赵明华 | |
西方经济学 |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刘辉煌 | |
2009年 |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
2010年 | 大学英语 |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曾凡贵 |
综合英语 |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刘晓玲 | |
机械CAD技术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刘子建 | |
现代机械设计基础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刘江南 | |
组织行为学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袁凌 | |
参考资料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月,近五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4项;获得46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8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7项,获奖总数、特等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获奖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年度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
2018年 | 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国家级一等奖 |
移动互联时代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
以学生为本的化学化工类专业立体化开放工程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
2014年 | 依托国家基地与学科建设成就,构建高水平化学人才培养新平台 | 国家级二等奖 |
工商管理类π型人才柔性培养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
参考资料 |
学生成绩
2016年至2020年,湖南大学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银奖19项。2019年,学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共159项,获省部级奖项585项,在2019年“互联网+”大赛获2金3银1铜,金奖数排名全国并列第6。湖南大学电动方程式赛车队获2021赛季FSCC油车总成绩一等奖、FSEC电车总成绩一等奖、2019年全国总冠军,代表中国高校出征国际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湖南大学电动方程式赛车队" alt="
湖南大学电动方程式赛车队"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d086e061d950a7b02080c5f9b8175d9f2d3572c635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湖南大学电动方程式赛车队
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中,湖南大学位列世界第407位,亚洲第74位,中国第18位。
在2022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湖南大学位列世界第201–300位,中国第27位。
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湖南大学位列世界第494位,亚洲第155位,中国第29位。
在2022年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湖南大学位列世界高校第62位,中国第20位。
日期 | 荣誉名称 |
---|---|
2022年 | 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
2022年 | 法学院荣获“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新闻工作先进单位”“十佳校院新媒体” |
2021年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2020年11月 | 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
2020年10月 | 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
科研平台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拥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含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
级别 | 科研平台 |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共建) |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
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 | 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 |
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集成攻关大平台 | 水下声波雷达集成攻关大平台 | |
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 | 国家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装备及应用研发中心 | |
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 |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生物医学工程与生命化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国家国防基地 | 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
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 “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微纳光电器件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超算与人工智能融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高性能分布式账本与数字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数字XX功能材料与集成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 |
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 ||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输变电新技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先进催化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汽车电子与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视觉控制技术及应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半导体技术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化学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 汽车轻量化创新引智基地 |
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创新引智基地 | 高效能计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
高光谱图像获取与智能处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绿色智能建造与运维创新引智基地 | |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 数字文化创意与智能设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 |
地方研究院 | 湖南大学重庆研究院 | 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 |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泉州创新研究院 | 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研究院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创新研究群体 | 汽车碰撞安全性分析与优化设计创新研究群体 |
化学生物传感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 | 湖泊污染湿地修复创新研究群体 | |
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 特种装备可靠性技术创新团队 | |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生物纳米与分子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物流信息与仿真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电气科学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 | |
企业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数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嵌入式与网络计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可信系统与网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微纳结构物理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发育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化石能源低碳化高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智能激光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石墨烯材料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先进炭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能源互联网智能信息分析与综合优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视觉感知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二维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低维结构物理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生物大分子化学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数据科学与区块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医学病毒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装备服役质量保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高端智能装备关键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应急管理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高能量物理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动物模型分子医学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智能人因设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汽车模具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数据分析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机械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政务算力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电力应急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水安全保障技术及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抗癌靶向蛋白药物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
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集成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实验室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先进复合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地方建筑科学与技术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高效能计算与应用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新型显示技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 清洁能源材料及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 |
微纳光学先进设计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生物医学图像智能处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 |
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环境生物和环境控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桥梁抗风及新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先进通信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工业与应用数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多电子体系储能器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仿生高分子材料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 核酸适配体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 汽车轻量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
湖南省国防基地 | 湖南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先进电力电子与电机技术及应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科普基地 | 物理湖南省科普基地 | |
全国性学会科普基地 | 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基地 | |
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 | 先进制造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近五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9项。
2020-2021学年,学校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奖26项(牵头15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 ;有4篇学术论文被Nature、Science期刊收录;获批超过25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3项,累计获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35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年度项目、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共4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项;承担省千万级重大揭榜项目4项。
年度 | 奖项 | 项目/团队 | 主持人 |
---|---|---|---|
2020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海岛/岸基高过载大功率电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应用 | 戴瑜兴 |
2020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高导热油基中间相沥青碳纤维关键制备技术与成套装备及应用 | 冯志海 |
2020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荧光探针性能调控与生物成像应用基础研究 | 张晓兵 |
2019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多模图像结构化稀疏表示与融合理论方法研究 | 李树涛 |
2019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低维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与光子特性调控 | 潘安练 |
2019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大型低速高效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守道 |
2019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高效能异构并行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 | 李肯立 |
2019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中厚板及难焊材料激光焊接与复杂曲面曲线激光切割技术及装备 | 陈根余 |
2018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 湖南大学电能变换与控制创新团队 | 罗安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高端制药机器人视觉检测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耀南 |
2017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功能纳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湿地新方法 | 曾光明 |
2014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 | 谭蔚泓 |
2014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冶金特种大功率电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 | 罗安 |
2013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复杂装备数字化设计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及其应用 | 韩旭 |
2011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生物信息获取的新原理与新方法 | 王柯敏 |
2011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高耐磨性、高耐蚀性、环保型钨合金电镀技术研发及应用 | 何凤姣 |
2010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大型企业综合电气节能关键技术及应用 | 罗安 |
2009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 | 曾光明 |
2009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大型水电站泵站高效运行优化控制与成套自动化装置及其工程应用 | 王耀南 |
2009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高层混合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何益斌 |
2008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周绪红 |
2007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高速精密磨削加工关键技术与系列高档数控磨削装备 | 宓海青 |
2006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电能质量先进控制方法与装备及其工程应用 | 罗安 |
2006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高速灌装生产线智能检测分拣成套装备研制及其推广应用 | 王耀南 |
2006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南方山区特殊土公路路基处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赵明华 |
2006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曾光明 |
2004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 | 王耀南 |
2004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 | 钟志华 |
2002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 | 钟志华 |
参考资料 |
时间 | 成果名称 | 奖项类型 | 学科类别 | 申报者 | 等级 |
---|---|---|---|---|---|
2020年 | 湘学通论 | 著作论文奖 | 哲学 | 朱汉民 | 二等奖 |
皮锡瑞全集 | 著作论文奖 | 历史学 | 吴仰湘 | 二等奖 | |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 | 著作论文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张国祚 | 二等奖 | |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 著作论文奖 | 法学 | 王晓哗 | 二等奖 | |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 | 著作论文奖 | 经济学 | 柯善咨 | 二等奖 | |
Ca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facilitate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from China | 著作论文奖 | 管理学 | 张跃军 | 二等奖 | |
民法引论 | 著作论文奖 | 法学 | 屈茂辉 | 三等奖 | |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 | 著作论文奖 | 思想政治教育 | 罗仲尤 | 三等奖 | |
开放经济视角下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 青年成果奖 | 经济学 | 谢锐 | 青年成果奖 | |
参考资料 |
2024年5月,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刘渊教授团队以“Monolithic three-dimensional tier-by-tier integration via van der Waals lamination”为题在《Nature》杂志上报道单芯片三维集成研究新进展,湖南大学为独立完成单位。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底,湖南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为805万册,其中纸本文献380万册,数字资源折合馆藏425万册,有146个数据库,图书馆还开发自建了多个专题特色数据库,其中《书院文化数据库》、《湖南民俗数据库》和《湖南人物库》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设立项项目,《书院文化数据库》为重点资助项目。
|
|
|
|
|
学术期刊
湖南大学学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类核心期刊, EI Compendex数据库源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精品科技期刊,湖南省 “十佳科技期刊”。主要栏目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工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类核心期刊,系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全国百强报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名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教育部首批16家“名栏”建设刊物之一,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常设栏目有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经济与管理、语言文学研究、哲学与史学、法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等。
《财经理论与实践》:经济类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精品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主要栏目有金融与保险、证券与投资、财务与会计、财政与税务、统计与信息、经济管理、经济法等。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湖南省 “一级科技期刊”。主要栏目有自控理论及应用、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装置、算法分析与研究、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应用及软件等。
其他期刊
《经济数学》:创刊于1984年,2021年停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数学文摘》和《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核心期刊,美国《数学评论》摘评期刊。主要刊登数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对策论、经济控制论、经济预测与决策及经济应用数学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湖湘法学评论》:创刊于2021年,法学学术性期刊。开设马克思主义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法学专论、热点研讨、智慧法治、域外法治、法学教育、交叉前沿、青年法苑、数量与计算法学、纪检与监察法学等栏目。
《大学教育科学》:高等教育类学术研究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的期刊源。开设教育前沿、教学虚实、教师生涯、管理与经济、比较与借鉴、质量与评价、教育史苑、书院与现代大学等栏目。
《文化软实力》:创刊于201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张国祚教授担任主编。该刊物是中国第一种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在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创业邦》:创刊于2007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中国创业类杂志。以推动中国人创业和中国企业成长为使命和宗旨,关注和报道新兴创业家,同时为他们介绍最新的国际化趋势和商业机会,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管理、资金、法律、市场和领导力等多重问题。
2023年4月,马英九先生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参访湖南大学,并与学校学生交流座谈。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常委、党委书记 | 邓卫 |
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校长 | 段献忠 |
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 孙炜、唐珍名 |
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曹升元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李树涛、蒋健晖、汪卫斌、李肯立、陈仁朋、姜潮 |
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 刘泽亮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宾步程 | 1913-1923 | 余志宏 | 1949.09-1949.12 |
1914-1915 | 李达 | 1949.12-1953.01 | |
李待琛 | 1926.02-1926.07 | 柳士英 | 1953.05-1958.06 |
雷铸寰 | 1926.08-1927.06 | 朱凡 | 1953.01-1953.05 1959.07-1968.09 1981.03-1982.06 |
任凯南 | 1928.04-1929.07 | 张健 | 1978.07-1981.03 |
胡元 | 1929.07-1930.08 | 成文山 | 1982.06-1987.12 |
杨卓新 | 1930.08-1931.03 | 翁祖泽 | 1987.12-1993.07 |
曹典球 | 1931.03-1932.10 | 俞汝勤 | 1993.07-1999.05 |
1932.10-1935.12 1940.03-1943.08 1945.02-1949.06 | 王柯敏 | 1999.05-2003.04 | |
黄士衡 | 1936.01-1937.07 | 谷士文 | 2003.04-2005.07 |
皮宗石 | 1937.07-1940.09 | 钟志华 | 2005.07-2011.09 |
易鼎新 | 1949.07-1949.12 | 赵跃宇 | 2011.09-2016.01 |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高舍梓 | 1956.5-1958.3 | 赵里生 | 1985.12-1993.8 |
徐千里 | 1958.3-1960.8 | 刘光栋 | 1993.8-2000.4 |
戴彦 | 1960.8-1966.9 | 刘克利 | 2000.4-2016.1 |
张健 | 1970.5-1982.6 | 蒋昌忠 | 2016.1 -2018.6 |
杨世杰 | 1982.6-1985.12 | — |
参考资料
先贤名家 | ||||
毛泽东 | 李达 | 王凌波 | 甘泗淇 | |
谢觉哉 | 周小舟 | 黄兴 | ||
陈天华 | 杨昌济 | 范源濂 | 曾国藩 | |
郭嵩焘 | 陶澍 | |||
谭嗣同 | 熊希龄 | 梁焕奎 | ||
院士 | ||||
杨树达 | 李达 | 田奇瓗 | ||
慈云桂 | 陈荣悌 | |||
陈耀祖 | 俞汝勤 | 刘天泉 | 刘筠 | |
范滇元 | 钟训正 | 姚绍福 | 陈希孺 | 姚守拙 |
陈星旦 | 曾庆元 | 周福霖 | 钟志华 | 马克俭 |
丁荣军 | 周绪红 | 聂建国 | 李元元 | 成会明 |
陈政清 | 罗安 | 谭蔚泓 | 郑健龙 | 孙逢春 |
查德·米尔金 | 王耀南 | 郑泉水 | 徐建 | — |
专家学者 | ||||
柳士英 | 赵师梅 | 周凤九 | 童柏栋 | 陈立东 |
胡文平 | 陈同祥 | 杨小凯 | 吴建宏 | 赵争鸣 |
何人可 | 伍海华 | 张逢铿 | 黄学东 | |
李子青 | 张建仁 | 杨金强 | 梁逸曾 | 傅晓岚 |
党政领导 | ||||
蒋超良 | 彭清华 | 李微微 | 欧阳卫民 | 肖钢 |
童旭东 | 蒋昌忠 | 傅自应 | 许罗德 | 王柯敏 |
张骥 | 张群山 | 洪毅 | 赖明勇 | 熊清泉 |
周海兵 | 郭长江 | 庾建设 | 曹立军 | 高锦屏 |
田进 | 蒋作斌 | 彭祥松 | 彭国甫 | 李友志 |
戴道晋 | 刘正 | 袁纯清 | 蒋建国 | 王受文 |
陈文浩 | 张昌平 | 李文荣 | 高峰 | — |
高校领导 | ||||
赵跃宇 | 栾永玉 | 李元元 | 王汉青 | 陈春阳 |
唐亚阳 | 周良柱 | 章兢 | 罗和安 | 韩旭 |
王守法 | 张湘伟 | 罗胜联 | 王耀中 | 张昌凡 |
谷正气 | 樊行健 | 孙培雷 | 曹一家 | 何彬生 |
商界人才 | ||||
熊晓鸽 | 倪正东 | 时文朝 | 官庆 | 吴敏文 |
邹承慧 | 陈邦 | 陈永宏 | 范旭东 | 曾志锋 |
熊燕 | 任晓常 | 向文波 | 欧阳洁 | |
赵小刚 | 韩德宏 | 陈学荣 | 薛向东 | 傅军 |
曾献兵 | 马正武 | 汤世生 | 毛晓峰 | |
吴透红 | — | |||
体育文艺 | ||||
龙清泉 | 王倩一 | 秦语 | ||
沈梦辰 | 何花 | 康磊 | 彭宇 | 张思帆 |
岳麓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颁书赐额。南宋时,张栻主持教事。期间朱熹自闽来访,与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首开书院会讲先河。元明时期,书院屡有兴废。至明中后期,阳明心学和明代实学相继兴起,书院亦成其光大之所。至清代,书院又成为实学与考据学研究、传播的重要基地。岳麓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拥有中国史、哲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文物与博物馆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历史学、哲学2个本科专业,承办湖南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 。
岳麓书院
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
它是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也是湖南大学九大“国保建筑”之一,前身可远溯至创建于北宋年间的岳麓书院御书楼,1929年12月学校开始兴建新图书馆,1933年竣工,但1938年毁于日军侵华战火,仅剩下几根残破的石柱,有两根就伫立在湘江边“湖南大学”的石刻旁,湖南大学老图书馆由蔡泽奉教授设计,是湖南大学定名后第一座现代意义的图书馆,亦是当时华中华南最大的图书馆,故宫国宝南迁时曾寄存于此。1947年,湖南大学策划重建老图书馆,由中国近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柳士英先生设计,于1949年竣工,此后,1951年进行了扩建,与原馆完全融为一体,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成为我们今日所见的特藏分馆。被载入长沙市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单,1985年,湖南大学新建的总图书馆竣工,老图书馆则作为工商管理学院院楼使用,至2006年恢复作为图书馆的使用功能 。
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
湖南大学一舍
著名建筑学家柳士英先生因地制宜,采用木屋架、木地板、青砖青瓦等地方材料,建造了一舍(原第六宿舍)等一批学生宿舍,其中一舍于1946年竣工。后经改造,一舍在两层基础上加建一层,2002年,一舍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列为近现代保护建筑,2013年,被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一舍
南校区
湖南大学南校区坐落于国家5A级景区岳麓山核心景区,其东临湘江、西倚麓山、南依天马山、北向凤凰山,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环球人文地理》评为“最具诗情画意”的校园。
湖南大学南校区鸟瞰图
大礼堂

塑像

工商管理学院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大礼堂
财院校区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位于岳麓山脚下的石佳冲,毗邻西湖,背靠岳麓,龙王港从旁流过。该校区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湖南财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的高等财经院校之一,2000年与湖南大学合并,成为湖南大学北校区,2016年更名为财院校区。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大门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校内风景图
科创港校区
2023年12月22日下午,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开工仪式在湖南省湘江科学城举行。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选址湖南省湘江科学城,科创港校区距学校18公里,地铁直达,市政基础设施完善,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00亩,力争在2026年9月湖南大学定名100周年之际正式投入运营。
科创港校区效果图
学校标识
校名
1950年8月20日,毛泽东应时任校长李达的请求,题写了三个校名供湖南大学选择。1951年1月1日,学校在岳麓书院正门举行校牌升悬典礼。截至2021年,该校牌仍然悬挂于湖南大学办公楼正门。
|
|
|
校徽
1933年,湖南大学确定圆形校徽,其中间由湖南地图、岳麓山、湘江、青天白日及地球等图案构成,周边绘当时湖南大学的校训:忠孝廉节、整齐严肃。作者王强毅在《校徽释义》中指出,“本大学自宋创办岳麓书院以还,历时千载,遗规犹在,朱子所题‘忠孝廉节’,欧阳氏所书‘整齐严肃’,实为本大学历史上之瑰宝。曾经校务会议议决,取为校训,故绘入之,一以循书院之遗制,一以谋发扬我民族固有之精神。本大学为湖南最高学府,位于岳麓、湘江之间、形胜天然,故有湖南地形及山水之表示。本大学在沟通东西文化,发扬国学、科学,保持精神文明,注重物力创造,先本后末,渐及全球,故以湖南边界为外延线,线外绘一地球,自内外延,以完成本大学之旨趣。”
1986年,为纪念岳麓书院创建1010周年和湖南大学定名60周年,湖南大学专门设计了校徽,设计者为湖南大学1983级造型设计学生林伟,指导老师为陈涛。校徽以岳麓书院正门为中心,以岳麓山为背景,象征着湖南大学作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深厚。中心圆的上方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湖南大学”校名,下方为校名英译“Hunan University”。正下方的飘带上两组数字“976”和“1926”,分别为岳麓书院创建和湖南大学定名的时间。两侧共有十四瓣枫叶,代表当时(1986年)全校设立的14个系。
|
|
|
精神文化
校训
明朝时,朱熹所书的“忠孝廉节”碑曾嵌于岳麓书院尊经阁,现存石碑为清道光七年(1827年),山长欧阳厚均刊立。在古代没有校训一说,但以碑刻的形式公之于讲堂,并镶嵌于壁以为长久,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校训”。据此,在“实事求是”校训之前,湖南大学的校训便为“忠孝廉节”。
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前身之一)迁入岳麓书院旧址,时任校长宾步程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制匾悬挂于讲堂。
1933年,“忠孝廉节,整齐严肃”的校训由时任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提出并通过,其中“整齐严肃”取自清朝担任岳麓书院山长的欧阳正焕先生手书。
2001年,湖南大学师生花费一年时间,举全校之力讨论、确定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实事求是”指立足现实,夯实基础,追求真理,脚踏实地;“敢为人先”指着眼于未来和长远,敢于竞争、敢于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作为一个整体,二者的关系是:“实事求是”是“敢为人先”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和发展湖南大学的基础,敢为人先”是“实事求是”的目标指向,也是建设和发展湖南大学的途径和手段。
|
|
|
校风
湖南大学的校风为“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博学,即“博于问学”,源于岳麓书院注重博学之、审问之的教学特色,要求师生在治学上要广博、深远,善于在知识的瀚海中丰富自己。
睿思,即“明于睿思”,要求师生在博学的同时,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深入思考,达到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放性,体现了岳麓书院教育传统中重思考的特色和要求。
勤勉,即要求学生“学而不厌”,是岳麓书院学规中的主要要求,提倡的是一种勤奋刻苦、努力向上的奋发精神。同时,也要求教师要 “诲人不倦”,爱岗敬业,潜心学术、乐于奉献。
湖南大学校风
校歌
1933年,湖南大学校歌确立,由教育家、湖南大学原校长胡庶华先生作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先生作曲。
歌词: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攘。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湖南大学校歌
校庆
湖南大学的校庆纪念日是公历10月2日,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湖南大学校长李达的诞辰纪念日。
湖南大学校庆纪念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