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交通大学 编辑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援藏计划培养单位、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学校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始称“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后经历唐山路矿学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时期。1952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学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九里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2020年与成都市合作共建成都东部(国际)校区。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成都九里、犀浦、东部(国际)和峨眉四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现设有27个学院(中心)等二级办学单位,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教职员工人数4546人,在校学生人数45843人。创办时间1896年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知名校友茅以升、竺可桢、黄万里学校官网http://www.swjtu.edu.cn图集目录1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抗战变迁▪西南交大2办学条件▪院系专业▪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建设▪合作交流3学术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学术资源4校园文化▪学校标志▪精神文化▪社团文化5校区情况▪犀浦校区▪九里校区▪峨眉校区▪东部(国际)校区6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7校园环境▪犀浦校区南大门▪校史浮雕墙8校友情况9所获荣誉基本信息
学校前身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是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学堂被迫停办。1905年,学堂在唐山复校,改名为唐山铁路学堂。1906年,增设矿科,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1908年,学堂由清政府邮传部直辖,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的邮传部被民国政府交通部取代,学堂归交通部直辖,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学校奉教育部、交通部令,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2年,交通部改组交通大学,下设唐山大学和南洋大学,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大学。
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唐山大学改名唐山交通大学。同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南北统一,唐山交通大学改称第二交通大学。同年,交通部重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同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铁道部,学校暂归铁道部直辖。11月,交通大学移归铁道部后,交通大学改称铁道部交通大学,下设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工程学院,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抗战变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被日军占领。在全校师生、校友的努力下,学校于年底在湖南湘潭复校。1938年3月,教育部指令,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暂行并入唐山工程学院。5月,学校迁往湖南湘乡杨家滩。1938年,武汉沦陷,举校再次被迫西迁。1939年,学校在贵州平越古城(今福泉市)复课。1941年7月,教育部下令将学校校名改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由于此校名在校内引起争议,1942年1月,教育部更改前令,组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44年11月,日军攻占贵州独山,学校被迫再次迁校到四川璧山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接教育部令,学校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归教育部直辖,迁回唐山原址办学。
西南交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由中央军委铁道部接管,组建中国交通大学,本部在北京,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京铁道管理学院,学校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我校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系(组)师生调整到外校,我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我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门牌" alt="
学校门牌"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2fa828ba61ea8d3107ef98f9a0a304e241f58d9?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学校门牌
2008年,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15年12月,学校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西南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10月,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月,学校与中国公路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1月,学校与宜宾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西南交通大学宜宾园区合作协议。5月,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6月,学校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月20日,加入“城乡规划扶贫联盟”。
2021年9月,被确定为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12月17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更名)、设计艺术学院(组建)揭牌仪式在犀浦校区举行。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12月,中国测绘学会智能化测绘工作委员会挂靠西南交通大学。
2023年1月4日,西南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成立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重组揭牌。 4月8日,成为西南地区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联盟理事单位。 5月,西南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揭牌成立。 9月6日,西南交通大学、广安市科技局、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广安签约共建西南交通大学广安技术转移中心 。10月9日,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开园 。10月11日,西南交通大学实验小学(成都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正式揭牌 。
2024年2月4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西南交通大学2023年度获批新增“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和“智能地球探测”两个本科专业。 3月20日,西南交大·内江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西南交大技术转移(内江)分中心、西南交大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中心(内江)分中心揭牌,关节外科智能诊疗新技术及装备、基于电火花超声复合的粉末制备设备、智能移动复合机器人等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2024年3月31日,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
2024年4月,西南交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华为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成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6月26日,郫都区、西南交通大学与蜀道集团就共建西南交通大学郫都先进制造科创园项目举行三方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实现了西南交大科创园“一园五区”建设率先突破。
2024年7月9日,资阳市乐至县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校地双方围绕共建“西南交通大学乐至技术转移中心”深入交换意见,并签订合作协议。
校园风光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书院、中心),开设本科专业95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医学等 9 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门类本科专业 53 个、理学 8 个、管理学 10 个、经济学 3 个、文学 10 个、法学 3 个、艺术学 6 个、农学 1 个、医学 1 个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化学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
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与教务处合署) | 西南交通大学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常州轨道交通研究院、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学天佑铁道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化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唐山办事处) | 西南交通大学智能控制与仿真工程研究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学智能检测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前沿科学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未来技术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 |
参考资料: (截至2024年5月) |
专业名称 | 学科门类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化学 | 理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工学 |
测绘工程 | 工学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地质工程 | 工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工学 |
环境工程 | 工学 |
消防工程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工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车辆工程 | 工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工学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工学 |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 工学 |
人工智能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软件工程 | 工学 |
工业设计 | 工学 |
建筑学 | 工学 |
城乡规划 | 工学 |
风景园林 | 工学 |
交通运输 | 工学 |
交通工程 | 工学 |
安全工程 | 工学 |
工程力学 | 工学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工学 |
制药工程 | 工学 |
生物工程 | 工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土木工程 | 工学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工学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工学 |
铁道工程 | 工学 |
工程造价 | 工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通信工程 | 工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自动化 | 工学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工学 |
网络工程 | 工学 |
信息安全 | 工学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智能建造 | 工学 |
智慧交通 | 工学 |
城市设计 | 工学 |
法学 | 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工业工程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物流工程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会计学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 |
金融学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学 |
生物信息学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统计学 | 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森林保护 | 农学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广告学 | 文学 |
传播学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英语 | 文学 |
德语 | 文学 |
法语 | 文学 |
日语 | 文学 |
翻译 | 文学 |
商务英语 | 文学 |
中药学 | 医学 |
绘画 | 艺术学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参考资料: (截至2024年4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A序列, 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进入世界前50强(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US NEWS学科排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经济学与商学等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力学 | 土木工程 | 机械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商管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数学 | 物理学 | 建筑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中国语言文学 | |||
参考资料: (截至2023年12月) |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授予
类别 | 专业名称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数学、物理学、建筑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交通运输、机械、能源动力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系统科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外国语言文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法学、公共管理、心理学、临床医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土木水利、交通运输、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会计、工程管理(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领域)、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艺术(艺术设计、美术领域)、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汉语国际教育、翻译(英语笔译领域)、新闻与传播、法律(非法学、法学领域)、公共管理、工商管理(MBA、EMBA领域)、体育、资源与环境 |
(截至2024年5月) |
重点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车辆工程 | |
交通运输工程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参考资料: (截至2024年5月)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截至2024年5月) |
学科类型 | 学科名称 | |
---|---|---|
一级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土木工程 |
力学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电气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工商管理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 |
(截至2024年5月) |
学科评估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位次百分百 |
---|---|---|
交通运输工程 | A+ | 前2%或前2名 |
土木工程 | A- | 5%~1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10%~20% |
机械工程 | B+ | |
电气工程 | B+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
工商管理 | B+ | |
力学 | B | 20%~3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B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30%~4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
建筑学 | B- | |
软件工程 | B- |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40%~50% |
物理学 | C+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C+ | |
城乡规划学 | C+ | |
公共管理 | C+ | |
设计学 | C+ | |
中国语言文学 | C | 50%~60% |
数学 | C | |
统计学 | C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
生物医学工程 | C | |
药学 | C- | 60%~70%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50余人;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学校设立扬华讲座教授、扬华学者、特聘研究员等特色岗位人才,大力度引育学术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此外,还聘请了近50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名誉、兼职教授。
师资类别 | 师资概览 |
---|---|
专职院士 | 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钱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 | |
翟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 | |
丁荣军(中国工程院院士) | |
何川(中国工程院院士) | |
陈维荣(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 |
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 | 沈志云、翟婉明、何川、高仕斌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周克敏、周仲荣、钱林茂、范平志、贾建民、赵勇、张卫华、何川、康国政、朱旻昊、闫连山、唐小虎、吴广宁、翟婉明、李志林、王平、何正友、李永乐、靳忠民、周绍兵、王开云 |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 |
973首席科学家 | 翟婉明、范平志、张卫华 |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孙林夫、袁林果、朱旻昊、何正友、康国政、翟婉明、何川、王开云、钱林茂、闫连山、李永乐、唐小虎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易思蓉、龚晖、冯晓云、彭其渊、罗霞 |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彭其渊、沈火明、吴广宁 |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 闫连山、李永乐、唐小虎、王开云、钱林茂、刘志刚、周绍兵、晏启祥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机械基础教学团队(2007年,吴鹿鸣) |
力学教学基地教学团队(2008年,龚晖) | |
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教学团队(2008年,冯晓云)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2009年,何云庵) | |
铁道工程课程群教学团队(2009年,易思蓉) | |
行车组织教学团队(2009年,彭其渊) | |
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团队(2010年,罗霞) | |
工程力学教学团队(2010年,沈火明) | |
省级教学团队 | 机械基础教学团队(2007年,吴鹿鸣) |
力学教学基地教学团队(2007年,龚晖) | |
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教学团队(2007年,冯晓云) | |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2008年,傅勇林) | |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易思蓉) | |
交通运输组织教学团队(2008年,彭其渊) | |
材料力学与性能教学团队队(2009年,戴光泽) | |
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团队(2009年,罗霞)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2009年,何云庵) | |
力学专业教学团队(2010年,沈火明) | |
土木工程专业经管类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李远富) | |
物理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吴平)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成功获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有74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7个;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学校有71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 2022年,西南交通大学未来轨道交通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
质量工程项目 | 名录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思想政治教育、英语、传播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工程、产品设计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车辆工程、通信工程、建筑学、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专业 | 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环境工程 |
国家级教师发展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交通运输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
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 |
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基础力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普通物理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电子信息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
交通运输实验中心 | |
轨道交通信息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茅以升班轨道交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
国际化、工程化、差异化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北京铁路局 |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成都铁路局 |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机械设计、土木工程制图、选线设计、高电压技术、材料力学、生产管理、工程测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力牵引控制系统、地下铁道、大学英语、机械原理、行车组织、交通管理与控制、理论力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力学性能、起重机金属结构、桥梁工程概论、财务管理、货物运输组织、工程力学、青年心理学、车辆工程、远动监控技术、土木工程地质、信息检索、公共政策概论、材料力学、大学英语、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电子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桥梁工程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青年心理学、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性能、车辆工程、地下铁道、电磁场与电磁波、工程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行车组织、交通管理与控制、工程力学、理论力学、高电压技术、远动监控技术、选线设计、桥梁工程概论、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地质、公共政策概论、信息检索、财务管理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 | 测试技术基础、跨文化商务沟通、生物传感器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法学、汉语言文学、德语、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风景园林、生物工程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普通物理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基础力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电子信息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交通运输实验中心 | |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
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 |
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中心 |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
省级精品课程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高等数学、结构力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输组织学、数学建模、运筹学、铁路信号基础、土木工程概论、铁路站场及枢纽、工程流体力学、电工学、基础工程、大学语文、健美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工程材料、旅客运输组织、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级英语阅读、计算机网络、供应链管理、现代通信原理、生物信息学、建筑设计基础、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卫星定位技术与方法、工程化学、文科高等数学、数字电子技术、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
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 | 年份 |
---|---|---|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整体建构电气工程教育体系,培养轨道交通一流人才 | 一等奖 | 2009年 |
以“质量工程”为航标,构筑我国领先水平的机械基础教育教学平台 | ||
整合优质资源,实施精品化战略,建设高水平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一等奖 | 2005年 |
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本科生科研和工程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 ||
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01年 |
高峰建岭,打造铁道工程国际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服务高铁“走出去”战略 | 二等奖 | 2018年 |
以学为中心的高校课程质量持续提升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 ||
基于“生态链+方法链”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
“团队融合、平台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打造互联网+基础力学课程群 | ||
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构建国内领先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示范体系 | 二等奖 | 2014年 |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整合专业优势资源,构筑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高地 | ||
规范先行,立体推进,培养轨道交通电气信息工程创新人才 | ||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改革培养模式,有效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 ||
整体构建,系统推进,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轨道交通行业工程人才培养高地 | ||
创新理念,强化能力,开拓实验教学大众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新路子 | 二等奖 | 2009年 |
依托优势学科,构建优质资源,造就适应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多样化创新型人才 | ||
全方位构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科力学教学平台 | ||
打造专业优势平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性工程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 ||
全方位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 | 二等奖 | 2005年 |
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作业系统,全面提升作业环节和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 | ||
创建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 培养铁路特色高技能人才 | ||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01年 |
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转变教学管理思想,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 | ||
依托国家工科教学基地,构建以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械基础教学新体系 | ||
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着力建设成都东部(国际)校区,同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兹学院”,“2+2”“本硕4+1”“中法4+4”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和“暑期国际课程周”等在地国际化项目涵盖全部年级;建有6个国家外专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办有5本国际学术期刊。
政产学研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技术转移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孵化—产业”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实验”,相关改革实物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以及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另有40余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平台类型 | 平台名录 |
---|---|
国家实验室 |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核心成员建设单位) |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 |
社团文化
西南交通大学工会于1949年唐山解放之后正式成立,工会致力于团结和动员广大工会会员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围绕学校中心努力工作,为学校发展作贡献。校工会多次获得上级部门工会的表彰,先后获得过高校工作竞赛评比一等奖和“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奖”;校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被全国教科文卫工会表彰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等荣誉。
西南交通大学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包括:“交大美食”烹饪技能培训系列活动,世界读书日活动,传统茶文化体验系列活动 ,《一所大学的抗战》观影活动,西南交通大学“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国韵文化节,民族歌剧《尘埃落定》走进西南交通大学等活动。
“交大美食”烹饪技能培训系列活动:2024年4月25日,“交大美食”烹饪技能培训的老师来到犀浦校区五食堂,在大厨的指点下,端出精心烹制的糖醋排骨时,这也意味着本次“交大美食”烹饪技能培训系列活动圆满落幕。美食背后是博大精深的传统美食文化。丁怀喜老师指出,糖醋排骨是糖醋味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大众喜爱的汉族传统名菜。鲁、浙、川、淮扬四个菜系中都有这个菜。。为弘扬传统饮食文化,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技能,提升生活品质,校工会携手后勤保障部工会饮食服务中心,在今年三八节之际开设“交大美食”烹饪技能培训班,邀请厨艺名家现场传授传统佳肴烹饪技艺。活动分为4期,吸引了60余名教职工积极参与,先后学习了水煮鱼、口水鸡、干锅兔、糖醋排骨等烹饪技巧。
民族歌剧《尘埃落定》:2023年,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的第12期承唐讲坛邀请到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重庆市音协主席、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刘光宇,以及民族歌剧《尘埃落定》的主演一起走进西南交通大学,以讲座音乐会的形式带领师生们感受歌剧艺术的魅力。在本次讲座式音乐会上,刘院长以“讲演结合,赏析并重”的形式与交大师生们畅聊了艺术的功能、歌剧的概念并解析《尘埃落定》。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军琪表示,用优秀剧目重新演绎文学名作、让民族歌剧走进大学校园,不仅让经典作品在大学生群体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师生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进一步发挥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犀浦校区
犀浦校区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邮编:611756。
犀浦校区
九里校区
九里校区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邮编:610031。
九里校区
峨眉校区
峨眉校区地址: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景区路二段6号,邮编:614202
峨眉校区
东部(国际)校区
成都东部(国际)校区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三岔TOD。
东部国际校区规划图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余敏明 |
党委副书记 | 闫学东、杨爱华、高平平 |
党委常委 | 余敏明、闫学东、杨爱华、高平平、何川 、康国政、刘长军、王平、何正友、汪铮、卢世炬 |
参考资料: (截至2024年5月) |
职务 | 姓名 |
---|---|
校长 | 闫学东 |
副校长 | 周仲荣、何川 、康国政、刘长军、王平、何正友 |
参考资料: (截至2024年6月)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期 |
---|---|
姚玉飞 | 1949年7月-1951年2月 |
顾稀 | 1951年2月-1958年9月 |
钱应麟 | 1958年9月-1960年7月 |
顾稀 | 1960年7月-1966年1月 |
杜景云 | 1966年1月-1972年3月 |
袁仲凡 | 1972年3月-1972年9月 |
戈平 | 1973年11月-1978年3月 |
沈正光 | 1978年3月-1978年8月 |
刘圣化 | 1978年9月-1983年4月 |
阎焘 | 1983年4月-1984年7月 |
王润霖 | 1984年7月-1993年6月 |
李植松 | 1993年6月-1998年1月 |
胡正民 | 1997年12月-1999年3月 |
柯尊平 | 1999年3月-2000年 |
顾利亚 | 2001年-2014年9月 |
王顺洪 | 2014年9月-2023年6月 |
余敏明 | 2023年6月- |
时期 | 历任校长(总办/监督/坐办/院长) | 任期 |
---|---|---|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时期 1896年5月至1900年9月 | 吴调卿(总办) | 1896年夏 |
罗仙桥(监督) | 1897年10月-1898年秋 | |
胡叔博(监督) | 1898年秋-1898年冬 | |
蓝轶符(监督) | 1899年春-1900年9月 | |
唐山铁路学堂时期 1905年5月至1906年3月 | 梁如浩(总办) | 1902年5月-1905年7月 |
周寿臣(总办) | 1905年7月-1906年9月 | |
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时期 1906年3月至1908年1月 | 方伯梁(监督) | 1905年7月-1908年6月 |
唐山路矿学堂时期 1908年1月至1912年7月 | 罗敦曧(坐办) | 1908年1月-1908年6月 |
熊崇志(监督) | 1908年6月-1912年7月 | |
唐山铁路学校时期 1912年7月至1913年9月 | 赵仕北 | 1912年7月-1916年8月 |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时期 1913年9月至1921年7月 | 骆通 | 1916年8月-1917年7月 |
章宗元 | 1917年7月-1920年6月 | |
刘式训 | 1920年6月-1921年7月 | |
交通大学唐山分校时期 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 | 叶恭绰(交通大学总校校长) | 1921年5月-1922年5月 |
罗忠忱 | 1921年7月-1922年7月 | |
陆梦雄(交通大学总校长) | 1922年5月-1922年6月 | |
关赓麟 | 1922年6月-1922年7月 | |
交通部唐山大学时期 1922年7月至1928年2月 | 俞文鼎 | 1922年7月-1923年1月 |
刘式训 | 1923年2月-1924年11月 | |
孙鸿哲 | 1924年11月-1926年1月 | |
茅以升 | 1926年1月-1926年6月 | |
胡仁源 | 1926年3月-1926年6月 | |
常荫槐 | 1926年6月-1927年9月 | |
唐山交通大学时期 1928年2月至1928年6月 | 程崇 | 1927年9月-1928年5月 |
第二交通大学时期 1928年6月至1928年9月 | 王伯群 | 1928年7月-1928年冬 |
孙鸿哲 | 1928年6月-1928年9月 | |
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时期 1928年9月至1931年8月 | 孙科(总校) | 1928年11月-1930年10月 |
孙鸿哲 | 1928年9月-1929年5月 | |
郑华 | 1929年2月-1929年9月 | |
黎照寰(总校校长) | 1930年10月-1944年冬 | |
李垕身 | 1929年9月-1930年5月 | |
1930年5月-1932年7月 | ||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时期 1931年8月至1942年1月 | 孙鸿哲 | 1932年8月-1937年10月 |
茅以升(代) | 1938年2月-1938年5月 | |
茅以升 | 1938年5月-1942年4月 | |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时期 1942年1月至1946年8月 | 胡博渊 | 1942年4月-1943年8月 |
罗忠忱 | 1943年8月-1945年6月 | |
顾宜孙 | 1945年6月-1946年8月 | |
国立唐山工学院时期 1946年8月1949年7月 | 顾宜孙 | 1946年8月-1949年3月 |
唐振绪(代行院务) | 1949年1月-1949年3月 | |
唐振绪 | 1949年3月-1949年7月 | |
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时期 1949年7月至1950年8月 | 茅以升(总校校长) | 1949年10月-1950年8月 |
唐振绪(主任委员) | 1949年7月-1950年9月 | |
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时期 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 茅以升(总校校长) | 1950年8月-1952年5月 |
顾稀(代) | 1950年9月-1951年7月 | |
顾稀 | 1951年7月-1957年10月 | |
唐山铁道学院时期 1952年5月至1972年3月 | 白铁岩(代) | 1956年8月-1957年6月 |
钱应麟 | 1957年10月-1959年12月 | |
顾稀 | 1959年12月-1966年2月 | |
杜景云 | 1966年2月-1973年1月 | |
西南交通大学时期 1972年3月至今 | 杜景云(革委会主任) | 1973年1月-1973年11月 |
戈平(主持校务) | 1973年11月-1978年3月 | |
沈正光(主持校务) | 1978年3月-1978年8月 | |
刘圣化 | 1978年8月-1982年1月 | |
阎涛 | 1982年1月-1983年10月 | |
王润霖 | 1983年10月-1985年10月 | |
沈大元 | 1985年10月-1993年6月 | |
孙翔 | 1993年6月-1995年3月 | |
胡正民 | 1995年5月-1997年12月 | |
周本宽 | 1997年12月-2007年2月 | |
陈春阳 | 2007年2月-2013年9月 | |
徐飞 | 2013年9月-2019年7月 | |
2019年7月-2023年11月 | ||
闫学东 | 2023年11月- |
犀浦校区南大门
南大门
虽然当时唐山交大校门与清华园大门十分相似,但是看上去要更加宏伟,这是因为唐山交大校门在高度设计上要比清华园大门多三块大砖。1976年一场世纪之灾将唐山交大校门毁于一旦,学校后来找到庄俊设计的图纸重新修建了一座大门。而清华园大门也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破坏,今天看到的是经过修复的清华园大门,高度上也有所增加。因此今天的清华园大门与犀浦南大门看起来更为相似。
校史浮雕墙
进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南大门,沿着承唐路往北直行到底,一面宽大的浮雕墙静卧在南广场中,上面写满了交大的峥嵘岁月。这是犀浦校区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竢实扬华”校史浮雕墙。
“竢实扬华”校史浮雕墙
类别 | 姓名 | ||||||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 姚桐斌 | - | |||||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林同炎 | 林同骅 | 茅以升 | 翟婉明 | - | - | -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刘大中 | 林同炎 | 林同骅 | 竺可桢 | 茅以升 | 吴稚晖 | |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茅以升 | 张维 | 严东生 | 李树深 | 唐叔贤 | - | - |
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 胡春农 | - | - | - | - | - | - |
英国皇家建筑院院士 | 林炳贤 | 黄匡源 | - | - | - | - | -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 余海岁 | Simon Iwnicki | - | - | - | - | - |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 陈维荣 | 周志祥 | - | - | - | - |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茅以升 | 钱崇澍 | 竺可桢 | 李俨 | 何杰 | 高济宇 | 方俊 |
汪菊潜 | 林同炎 | 周惠久 | 严恺 | 张维 | 刘恢先 | 林同骅 | |
张沛霖 | 林秉南 | 肖纪美 | 徐采栋 | 庄育智 | 陈能宽 | ||
彭一刚 | 卢肇钧 | 曹建猷 | |||||
吴自良 | 余国琮 | 徐祖耀 | 魏寿昆 | 严东生 | 陈新民 | 袁见齐 | |
徐僖 | 卢肇钧 | 经福谦 | 葛昌纯 | 邹世昌 | 沈志云 | ||
李树深 | 翟婉明 | 曹臻 | - | - | - |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维 | 严恺 | 佘俊南 | 谭靖夷 | 邱竹贤 | 龙驭球 | 施仲衡 |
王三一 | 严东生 | 陈清如 | 顾夏声 | 王梦恕 | 沈志云 | 秦顺全 | |
丁荣军 | 任辉启 | 田红旗 | 卢春房 | 钱清泉 | 李圭白 | 涂善东 | |
何华武 | 高宗余 | 何川 | - | - | - | - | |
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 | 胡敬俺 | 陈大鹏 | 张柏馨 | 华健清 | 王乃/迺忠 | 蔡幸生 | |
杨少文 | 王川 | 傅晓村 | 李泽甘 | 施仲衡 | 沈大元 | 陈禄生 | |
谢锦昌 | 陈秀民 | 贾志良 | 李恩伦 | - | - | - |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获得者 | 张柏馨 | 秦杰 | 郝瀛 | 金学易 | 王荣鋆 | 曹纬浚 | -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陈雨荪 | 刘济源 | 王三一 | 曹克明 | 邵厚坤 | 胡惠泉 | 史玉新 |
林在贯 | 徐恭义 | 王玉泽 | 王争鸣 | 蒋先国 | 王长进 | ||
刘培硕 | 高宗余 | 彭一刚 | 冉理 | 杨秀仁 | 马庭林 | ||
朱颖 | 肖明清 | 孙树礼 | 张瑞龙 | 孟祥连 | 吴德兴 | ||
汤友富 | 陈民三 | 于松伟 | 吴克非 | 张鏖 | 张春生 | 张海波 | |
陈楚江 | 喻渝 | - | - | - | - | - | |
知名学者、专家教授 | 伍镜湖 | 黄寿恒 | 李斐英 | 罗忠忱 | 朱泰信 | 许元启 | |
詹天佑 | 王绍瀛 | 王钧豪 | 邵福旿 | 范治纶 | 谢玉铭 | ||
孙竹生 | 杨耀乾 | 林宗彩 | 王公衡 | 李士豪 | 史家宜 | 王竹亭 | |
刘钟华 | 许协庆 | 汪禧成 | 张万久 | 张正平 | 任朗 | 李泳 | |
周晨光 | 钱冬生 | 高渠清 | 郭日修 | 孙训方 | 黄安基 | 王祖讷 | |
唐振绪 | 朱觉 | 唐立民 | 刘基唐 | 金允文 | 杨裕球 | 应尚才 | |
章守华 | 王遵明 | 张荣曾 | 赵祖武 | 李静波 | 李群湛 | 侯振挺 | |
孙翔 | 何乃民 | 茅以新 | 戴天民 | 周宏业 | 华凤翔 | 吕季方 | |
陈克济 | 蔡长年 | 姚明初 | 李庆海 | 余瑞础 | 黎亮 | 沈智扬 | |
马如璋 | 焦善庆 | 王柢 | 郭耀煌 | 王家素 | 黄万里 | 杜镇远 | |
劳远昌 | 谢用九 | 邓以纯 | 简根贤 | 殷之澜 | 路湛沁 | 薛卓斌 | |
孟尔盛 | 王其昌 | 郭霖 | 蓝田 | 郭彝 | 杜庆萱 | 朱铃 | |
连级三 | 罗明燏 | 梁绰余 | 郭可詹 | 翁心源 | 侯家源 | 吴鹿鸣 | |
潘承孝 | 张熙年 | 胡为柏 | 叶开沅 | 王润 | 秦同洛 | 任恩恩 | |
车惠民 | 范文田 | 关宝树 | 王兆霖 | 汪泰葵 | 严隽耄 | 靳蕃 | |
徐躬耦 | 孙遇祺 | 张鲁新 | 麦倜曾 | 严金秀 | 王金诺 | 张安哥 | |
边兆祥 | 刘林芽 | 任辉启 | 伍卫凡 | 贺维国 | 张祖涛 | 邢云堂 | |
陈新中 | - | - | - | - | - | - | |
近现代党政军界校友 | 温应星 | 唐君铂 | 吴钰 | 柳克述 | 高步昆 | 罗孝然 | 萧来潮 |
王洵才 | 余明德 | 施嘉干 | 顾康乐 | 葛天回 | 萧理纷 | 钟森荣 | |
庆承道 | 裴益祥 | 李中襄 | 王华棠 | 武可久 | 刘继曾 | 王银彪 | |
陈鸿楷 | 严铁生 | 罗孝登 | 胡博渊 | 杨纪珂 | 蒋崇璟 | 武怀让 | |
宋金升 | 凤懋润 | 李温平 | 周赞邦 | 肖瑾 | 罗程 | 李镇南 | |
李特 | 刘宗耀 | 王文景 | 力一 | 马增玉 | 冯亮功 | 吴调卿 | |
梁如浩 | 周寿臣 | 方伯梁 | 罗敦曧 | 熊崇志 | 赵仕北 | 章宗元 | |
刘式训 | 关赓麟 | 常荫槐 | 孙鸿哲 | 郑华 | 李垕身 | 顾稀 | |
钱应麟 | 刘圣化 | 姜书阁 | 缪松元 | 徐文炯 | 嵇储彬 | 曾涌泉 | |
郑孝燮 | 黎锦炯 | 王章清 | 刘文华 | 冯寅 | 谭真 | 桂林栖 | |
罗英 | 杨衡石 | 黎杰材 | 田玉珍 | 李国伟 | 王润霖 | 徐家增 | |
赵祖康 | 于仲友 | 杨杏佛 | 蔡报瑗 | 徐中 | 余炽昌 | 羊枣 | |
近现代商界及其他业界校友 | 贝祖贻 | 史善新 | 田桂英 | 赵吉彬 | 李光前 | 尧茂书 | 林逸民 |
徐敦美 | 徐立夫 | 于增 | 刘雁 | 张春生 | 张思庆 | 戚广枫 | |
李春冀 | 余泽西 | 吴维洲 | 韩风险 | 吕关仁 | -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王宪魁 | 原黑龙江省省委书记 | 石大华 | 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
刘志军 | 原铁道部部长 | 李静 |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
柯尊平 | 原四川省政协主席 | 朱望瑜 | 原国家铁路局副局长 |
赵月霞 | 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校长(院长) | 王晓栋 | 河北省残联党组副书记、副理事长 |
汪洋 | 国务院副秘书长 | 刘任远 |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乌鲁木齐市委书记 | 谢正光 |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 | |
蔡庆华 | 原铁道部副部长 | 李佳 | 四川省资阳市委原书记 |
巩德顺 | 原陕西省副省长 | 邵革军 | 四川省达州市市委书记 |
马麟 | 原四川省副省长 | 高世勤 |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 |
金国生 | 原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 黄平 | 原成都市政协副主席 |
钮小明 | 原民革中央副主席、原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胡汉舟 |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 |
卢秀珍 | 原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黄敏 | 广东省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
张辛泰 | 原铁道部副部长 | 曹俊杰 | 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
蔡延松 | 原林业部副部长 | 高鹏凌 | 四川省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 |
何华武 | 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 董里 | 四川省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 |
王一宏 | 原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严卫东 | 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达州市委副书记 |
卢春房 | 原铁道部副部长、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 | 罗霞 | 原成都市政协副主席 |
崔保华 | 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 高庆 | 原成都市政协副主席 |
廖少华 | 原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 | 傅勇林 | 成都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 |
谢庆生 | 原农工党中央副主席、贵州省主委,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郭春英 |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
唐坚 | 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 | 陈仁福 | 广东省珠海市政协副主席 |
郑宏波 |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 | 柴永强 | 浙江省嘉兴市政协原副主席 |
包惠 |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 宋朝义 | 原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 |
彭开宙 | 原铁道部副部长 | 彭勇 |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
房灵敏 | 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委主任 | 广东省佛山市政府副市长,致公党佛山市委会主委 | |
苏全利 | 原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 苏呈祥 | 四川省简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
侍俊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 庄河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张勇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兼任中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党校校长。 | 李文清 |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姓名 | 概况 | 姓名 | 概况 |
李文新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 刘自明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廖林 | 中国工商银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 | 官庆 | 中国建筑集团原董事长 |
王振侯 | 原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经理 | 李长进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
赵春雷 | 原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卢伟 | 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
孔遁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 马海民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郑建伟 | 原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 朱敢平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总工程师、轨道咨询公司董事长 |
程永亮 | 原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丁树奎 | 原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
丁建隆 | 广州地铁集团董事长 | 孟凤朝 | 原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 |
佘才高 | 南京地铁集团董事长 | 陈志强 | 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 |
刘海华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兼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常委、总工程师 | |
段永传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 | 朱本珍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
刘飞香 | 铁建装备董事长 | 朱颖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大师 |
童普江 |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 黄卫中 | 原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王立新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李国瑞 | 中国铁建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
郑健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原总工程师、技术总顾问 | 文武松 | 中铁大桥局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
薛继连 | 原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 周天想 | 原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总经理 |
刘汝臣 | 中国铁建党委常委、执行董事 | 朱东敏 |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严贺祥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 梁永兴 | 中铁大桥局外部董事 |
唐克林 | 原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 罗鹏 | 玉蝶控股集团董事长、府葆控股集团董事长 |
张骥翼 | 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 蒲杰 | 易讯信息董事长 |
孙峻岭 | 瀚阳国际创始人、董事长、技术总监 | 易有淼 | 铁四院港珠澳大桥施工总监 |
何劲梅 | 搜狗董事 | 郑宇 |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 |
徐立华 | 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李晓宁 | 秀域创始人 |
赵世运 | 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 李东林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 |
周发明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 | 肖海珠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
王腾飞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戚建淮 |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郭吉安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蒋辉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 |
刘智成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刘长青 |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陈光建 | 中铁六院党委书记、董事长 | 洪方明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云全球副总裁 |
张千里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 | - |
时间 | 荣誉 |
---|---|
2008年 |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2017年1月 |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
2017年3月 |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
2017年3月 | 西南交通大学被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
2017年9月 | 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
2021年12月9日 | 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
2021年12月 | 2020~202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
2022年8月 | 西南交通大学陆地交通防灾减灾科普基地入选第二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名单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