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 编辑

流行潮汕文化的地区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东北与福建省接壤,属闽南文化圈、潮汕文化区和潮语方言区,广东三大闽语区之一,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潮汕文化的发地、兴盛地,是通行潮语、流行潮汕文化的地区。潮汕地区指的是潮州市、汕头市和揭阳市三市,总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1000多万。广义的潮汕地区包括汕头(经济特区)、潮州、揭阳、汕尾(三甲部分地区)四市。潮汕地区先属福建后归广东,秦朝至三国时期始称揭阳,古代称为潮州,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潮汕,当代原称为汕头,现称为潮汕。1991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潮汕地区的政区建制作了一次大调整,分设汕头、潮州、揭阳3个地级市。潮汕北部横亘的凤凰山脉使潮州与汕头、揭阳组成的城市群共同构成一片独特的潮汕地区。潮汕地区与台湾省对望,汕潮揭三市地缘接近、文脉相通、文化同根,潮汕是著名的侨乡、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1500多万海外潮汕人的家乡,潮汕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潮汕是1904年客家华侨兴建潮汕铁路后出现,是隋唐之际畲族居住地,。潮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隋朝经略台湾的始发地,唐宋十相留声之地。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绸、红糖、工艺品运往世界各地,是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重要基地,南澳一号的发掘地。潮汕地区三市同宗同族享有“岭海名邦、百载商埠”的美誉,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经济特区,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航运中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潮汕地区

外文名:Teochew/Chaoshan area

别名:汕潮揭三市

著名景点:南澳岛 广济桥 潮州古城 揭阳楼 红海湾 牌坊街、龙湖古寨

代表人物:南生 马化腾 李嘉诚 黄光裕 饶宗颐 蔡翘 蔡澜 庄世平

机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汕头外砂机场

高等学府: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韩山师范学院

地区面积:潮汕地区面积10918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部与福建省接壤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区产业:医药、玉、五金、电商、服装、玩具

文化信仰:迎老爷,三山国王,妈祖,祖先信仰,先贤信仰,潮汕女祠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潮汕地区区位图 潮汕地区区位图

潮汕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大陆海岸线与北回归线交汇处。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东至饶平县, 东接福建省,西邻汕尾市,北临梅州市,与台湾对望。潮汕地区长期行政区划称为潮州,包括现今的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统称为“潮汕地区”。 潮汕地区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自古是同属一个地级行政区,古称潮州府,当代原称汕头市 。潮汕不仅仅包括内部的平原地带,还有外围的内海岛,以及丘陵和山地,整体面积约10918.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1391万。

潮汕地区位于粤东,主要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 广义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潮汕四市。 潮汕地区通行潮汕话,地缘相接、血缘相连、文化相同、历史相承,具有共同的地缘、民俗、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感。 唐代以来潮汕大地凭借地缘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 对与台湾合作发展意义深远。

汕头时代广场

潮汕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重要节点,也是大湾区发展规划广东省“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之发展极,是“海滨邹鲁”潮汕文化的发祥地、兴盛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只有160海里的“华南要冲”,是以潮汕民系为主体民系的地区,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是1500多万海外潮汕人魂牵梦绕的家乡。 唐宋期间原先居住在福建莆田、泉州一带的闽南人,向粤东沿海及韩江三角洲迁移。当时潮州是这一带最大和最有名的城市,故居者被称为“潮人”。但因其来自福建,又被称为“福佬”。 下辖县级行政区如下

广义潮汕区划详情

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数

县级行政区

土地面积

政府驻地

汕头市

6区

金平区

109

金砂路

龙湖区

104

龙湖北路

澄海区

345

文冠路

濠江区

135

府前路

潮阳区

668

文光街道

潮南区

596

峡山街道

1县

南澳县

108

后宅镇

潮州市

2区

湘桥区

153

凤新街道

潮安区

1261

庵埠镇

1县

饶平县

1732

黄冈镇

揭阳市

2区

榕城区

182

新兴街道

揭东区

684

曲溪街道

2县

揭西县

1279

河婆街道

惠来县

1207

惠城镇

1县级市

普宁市

1620

流沙北街道

汕尾市

1区

城区

302

香洲街道

1县级市

陆丰市

1688

东海街道

2县

海丰县

1750

海城镇

陆河县

1005

河田镇

总面积

1.6万平方公里

注:根据当地政府官网整理

建议复合

潮州潮州

“潮汕”不是行政区划,但是习惯上把它作为一个地区称呼,这跟区内所通行的主流方言

潮州有韩愈典故、工夫茶、潮商等历史传承。汕头靠海,渔业海运发达,是著名的美食之乡。揭阳境内山区起伏,有独特的客家人文化。 一分三的行政区划,让原本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商缘相联的潮汕内部滋生重重矛盾。 行政壁垒带来空间的割裂和资源的分散,使得当地区位优势、特区优势和侨乡优势无法正常发挥。使得整个地区产业布局、规划不合理,且基础设施配套严重落后。 面对一拆为三的家乡,潮汕社团在整合资源和力量时,也往往面对尴尬。引借侨力也打了大折扣。

潮汕地区本来是一个市,现在的三个市,因为行政壁垒,规划不出大的发展格局。 潮汕分市以后,都在争粤东中心城市。需要一个大格局的定位来廓清发展思路。 潮汕地区不大,放在整个国家乃至国际视野中,潮汕三市合力,尚且不一定能站稳脚跟;若各走各的路,必定越发显得微弱。

近年来,广东省委已意识到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潮汕地区同城化发展思路。要从根本上改变潮汕地区当前的困境,实现地区资源的深度整合,离不开潮汕各市间行政壁垒的彻底打破。否则诸多设想最终都难以落到实处。

区位特征

潮汕地区位于 115°36′E~117°20′E,22°27′N~24°14′N。东与福建省诏安、平和两县毗邻,西与陆河县、陆丰市邻接,南临南海,北与丰顺县、大埔县、五华县接壤,是广东省东部沿海区域,为“省尾国角”。潮汕地区距离省会广州市直线距离约350km,距离深圳市约 280km。

气候特征

潮汕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海岸线相交处,一半以上的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常绿,全年日平均气温 21-22℃。但受到地理位置与海洋的影响,夏秋时节沿海平原区域常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有时因寒潮侵袭或季风活动反常,会出现冬春干旱或早春低温阴雨的天气。由于北部凤凰山和西北部莲花山脉的屏障作用,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少。 该区高温多雨、雨热同季,酷热期短,有台风、“龙船水”、春旱、秋旱等气象灾害。

地形地貌

潮汕地区地形图 潮汕地区地形图

潮汕地区位于粤东韩江、榕江和练江三角洲冲击平原。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 潮汕三面环山,南面朝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 西北莲花山脉横亘,西南、东北有大南山和凤凰山阻隔,山脉间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河及其支流冲积形成的河谷平原。 地貌上以平原为主,潮汕平原上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江汇聚,土地肥沃。潮汕地区是一个内陆封闭,海岸开放的区域,东南面海,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多高山,总体的地势是西北面高、东南面低。区域内部多是丘陵山地,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韩江、榕江等几条江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南海,沿江分布着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 潮汕地区全区约一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约占四分之一,其余都是山岭丘陵地带。西北、东北有群山阻隔,陆路交通不便;而东南濒海,海岸线长达 278 公里,近海又有不少岛屿,岛岸线长124 公里。

历史沿革

编辑

名称来由

潮汕地区示意图潮汕地区示意图

潮汕地区,秦朝至三国时期始称揭阳 ,古代称为潮州,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潮汕,当代原称为汕头,现称为潮汕。 潮汕地区先有揭阳后有潮州再有汕头。 潮州、汕头、揭阳三座城市组成了人们通常所言的“潮汕”。

“潮州”之名因古潮州府辖地而得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改称潮州,用作潮汕的行政区域名称是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至今中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仍称潮汕为潮州。现亦指潮州市。

“潮汕”之名起源自中国近代,清咸丰八年(1858),清廷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大炮威吓下,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潮州被列为通商口岸之一,后经多方交涉,咸丰十一年(1861)正式开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属澄海县浦司管辖。在清朝光绪9年(1883)就已出现在潮海关档案中,用于中外政治外交通商上 。1906年客家华侨张榕轩、张耀轩投资兴建的潮汕铁路建成 。由此,“潮汕”一词开始传播。

广为人知自1907年孙中山领导的潮汕黄冈起义。近代以来,随着汕头逐渐演变为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潮汕并称,“潮汕地区”的名称由此而来。 曾用作潮汕的行政区域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广为使用是在1991年12月汕头市分治之后。

从历史上看,潮汕三市在古代隶属潮州府,至民国时期撤销潮州府,汕头因其港口优势逐渐成为粤东政治经济中心,此后无论潮汕地区名称怎么变化,行政中心始终都在汕头市。 “汕头”之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用作潮汕的行政区域名称是在1956年至1991年12月,现指汕头市。

 “潮汕”一词是潮州及汕头二者的连接体,它始于商业繁荣时期一条连接两地的铁路线。而如今,当地人将“潮汕”视为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统称。

建置沿革

粤东的汕头、潮州、揭阳3市这片地域,近代称潮汕; 潮汕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地方行政区,人文历史悠久,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潮汕已有一万年以上的人类生活史,八千年的史前文化史和人类文明 ,五六千年的文明史 。

远古时,潮汕一带称为南交之地,属于“扬州之域”,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百越的一支。

在旧石器时代潮汕已有人类居住繁衍,在新石器时代潮汕文明已与中原文明实现同步。

夏商周三代属百越地,夏商时期属海阳国(南瓯国),商朝时为南越地,属扬州西南的荒僻地带,无政权建制。

秦朝至三国时期,隶属南海郡揭阳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自此,潮汕地区始有正式行政建制。秦朝至三国,南海郡揭阳县域大致包括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梅州大部、漳州南部一带。

郑和郑和

晋朝至隋朝,隶属义安郡、潮州。 晋并吴后,晋太康元年(280年),在汉揭阳县的大部分地域置海阳县,海阳县域广及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和梅州大部 。晋咸和六年(331)年,将汉揭阳县域划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并入东官郡,晋义熙九年(413年)析东官郡置义安郡,以汉揭阳县域置义安郡,郡治驻海阳县,辖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5县。

公元523年,隶东扬州,划入福建。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以原义安郡地域置潮州,州治驻海阳县,潮州辖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6县。

隋朝开皇十二年(592 年),划入福建。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年),全国罢州复郡,潮州复改为义安郡,隶东扬州,再次划入福建。

唐武德四年(621 年),第二次称潮州。

唐贞观元年(627 年),潮州属岭南道。

唐贞观三年,西元 629 年再次划入福建,隶属江南道福建观察使。

公元 686 年,割泉州南部和潮州一小部分,设置了漳州。

唐景云二年,西元 711 年,再次划入福建,潮州先后隶属江南道福州都督府, 闽州都督府和福建经略使、福建观察史。

开元二十一年

潮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有中国四大古桥广济桥。有佛教名刹开元寺,纪念唐朝政治家、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宜于沿江赏景的凤凰塔、凤凰台,堪称书法宝库和历史见证的西湖摩崖石刻,革命胜迹涵碧楼,桑浦山群峰、温泉,梅林湖及逶迤挺拔的凤凰山。

揭阳旅游

揭阳市风光区有进贤门、黄岐山、关帝庙、桂竹园、石水缸、龙珠马寺、涵元塔、龙潭飞瀑、石肚溪冰臼群、大洋云景、城隍庙、双峰寺。惠来神泉港,附近海上每数年出现一次海市蜃楼奇观,在岭南是仅有的。那里的海角甘泉尤具特色。普宁四季如春素有“水寨之乡”的美称。境内盘龙阁、西林古寺、七星洞天、马嘶岩、南岩古寺、云石岩、白水岩、浴龙岩、樟岗岩、圆通庵等古刹名寺,无不山清水秀、古木参天。

国家A级旅游景区

汕头南澳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具备旅游者向往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清新空气”五大要素,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南中国海上明珠” 。南宋皇帝、南明监国鲁王、航海家郑和、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都来过南澳岛,留下了古宋井、招兵树、雄镇关等许多历史遗迹。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是潮汕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汕头市濠江区风光秀丽的龙虎滩上,配套有粤东地区绿化面积最大的四星级度假酒店。

莲华乡村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有自然景观和文化多样性的景观型、生态型的乡村旅游区。

方特欢乐世界·蓝水星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处在汕头东门户及汕头东部新城的起点上,占地24万平方米,年接待能力200万人次,是粤东地区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

莲花峰,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海滨,景区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山光海色,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2001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潮州市现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个 ,鼓励积极创建5A 级旅游景区。

望天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揭东区白塔镇广和草山的望天湖,打造了农业观光区、乡村游乐区、湖滨度假区、生态保育区和中药茶园区等五大功能区。

“亚洲玉都”“中国玉都”,位于揭东区,是广东省首个购物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4.4平方公里,阳美玉都每年翡翠玉器的加工销售量,占全世界中高档翡翠玉器成品的85%以上,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玉器翡翠加工基地和贸易市场。

京明温泉度假村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是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1172亩。

揭西县黄满寨瀑布群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四季如春,宛如世外桃源。

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北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京明生态城已完成投资近3亿元 。

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汕头市南澳岛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澳岛西部的黄花山,1993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是疗养避暑胜地。

全国重点文物

崎碌炮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20号石炮台公园内。

文光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阳最重要的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也是粤东著名旅游胜迹之一。

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24年,是汕头市第一个革命史专题馆。

潮州市: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己略黄公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位于潮州市义安路铁巷头,建于清光绪十三年,是古建筑“三绝”中的翘楚。

从熙公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历时14年竣工的建筑以其高超石雕艺术驰名,有着“粤东陈家祠”的美誉。

三饶“道韵楼”位于北部山区三饶镇南联村,堪称古建筑之瑰宝,2006年5月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驸马府,在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1997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州古城东门,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韩文公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3A级景区,位于潮州市区广济桥东岸的笔架山(韩山)麓。为纪念唐代的韩愈而建,是粤东地区著名的文物旅游胜地。

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潮州市开元路东段,是粤东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和著名的游览胜地。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为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建筑遗存,是三个时期建筑典范和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潮州市韩江东岸笔架山西麓,根据考古发现,从现存的笔架山窑址来看,10号龙窑大约长79.5米,在宋代,这比景德镇规模还要大。

揭阳学宫,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占地规模为华南诸学宫之冠,是全国府县级最大的学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榕武庙,关帝庙位于榕城区天福路,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光禄公祠(丁日昌故居)位于榕城区元鼎路,丁氏光禄公祠是清代洋务派实干家丁日昌在全国唯一的旧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山国王祖庙额匾霖田祖庙,位于揭西县河婆镇,是全世界三山国王庙的发祥地,已被确定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全国旅游示范点

汕头市有1个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汕头农业科学园,是汕头农业高新科技研究基地和展销中心,学生和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实践基地。 潮州现有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基地。

国字号风景名胜

此外潮汕还有一批国字号风景名胜。

汕头市澄海区不断完善和开发建设前美村“中国古村落”以及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的侨文化旅游区、莲华乡村旅游区、塔山风景区和莱芜滨海度假旅游区,前美村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龙湖古寨被评为中国最美古村落。

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镇粗坑村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揭阳市普宁市洪阳镇是国家城乡住房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确认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国字号特产

据了解,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直被誉为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作为美食之乡的潮汕拥有17个以上。

汕头市拥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澳牡蛎、金玉三捻橄榄、西胪乌酥杨梅、潮阳姜薯、达濠鱼丸。

南澳牡蛎,产自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肉质肥美。

金玉三捻橄榄,“金玉三捻橄榄”原产于汕头市金灶镇,是橄榄中的一个名优特珍稀品种。

西胪乌酥杨梅,杨梅是杨梅科杨梅属的常绿乔木果树。其优稀品种乌酥核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销往中国南方、泰国、新加坡和港澳等地。

潮阳姜薯,姜薯为潮阳特产,姜薯体白如雪,口感爽脆。

达濠鱼丸,传统名食,达埠为达濠旧称,尤以鱼丸一项著称,保鲜远销港澳地区。

潮州市拥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潮州柑 ,凤凰单丛 ,高堂菜脯 ,潮汕橄榄菜,饶平狮头鹅 ,岭头单丛茶 ,潮汕贡菜。

潮州柑,潮州柑是柑中最有名的世界良种,被誉为“柑桔皇后” ,不仅在东南亚扬名,其罐头制品,也遍销全世界。

凤凰单丛,凤凰单丛获得大量国家级和国际级的金牌冠军荣誉,例如:1990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第一名茶。2002年在国际名茶评比会上获得八项金奖。2005年7月高峰绿宝牌乌岽八仙单丛在中、日、韩名茶评比中荣获五星级国际茶王奖。2015年凤凰单丛茶代表广东茶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是广东茶在世博会上获得的唯一最高奖。

高堂菜脯,菜脯,即萝卜干。饶平县高堂镇黄珀鲜艳,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点而著称,深受喜爱。

潮汕橄榄菜,橄榄菜闻名遐迩,很多外地人吃后也都赞不绝口。

饶平狮头鹅,狮头鹅为中国农村培育出的最大优良品种鹅,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

岭头单丛茶,又称白叶单丛茶,产于浮滨镇岭头村的海拔1032米的双髻娘山。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2004年饶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多次在国际上荣获殊荣。

潮汕贡菜,是美味的酱菜类食品

揭阳市拥有中国“蕉柑之乡、青梅之乡、青榄之乡、竹笋之乡、荔枝之乡”等国级称号,拥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埔田竹笋、普宁蕉柑、惠来荔枝、普宁青梅、吴厝淮山 。

吴厝淮山,口感佳、质量优,久煮不烂且粉,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有“天然人参”美称。

普宁蕉柑,普宁“中国蕉柑之乡”,独特风味、多种保健功效而被誉为“中国一绝”,在国内外极高盛誉。

普宁青梅,1995年普宁获中国农学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中国特产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村部联合授予“中国青梅之乡”称号

埔田竹笋,揭东 “中国竹笋之乡”。埔田竹笋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是优质食用笋。

惠来荔枝,惠来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荔枝之乡”。

普宁青榄,橄榄也称青榄,“中国青榄之乡”普宁种植面积3千多公顷,总产量4000吨,居全国第一位。 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南亚作物名优基地”。

人口民族

编辑

当地人口

潮汕地区是汉族潮汕民系的聚集地和发源地,人口一千三百万有余,是全国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2022年平均人口密度为1296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706人/平方公里的密度。

潮汕地区人口总量大,户籍总人口为1749万人,占1/5。其中,超过百万人口的县区有7个,普宁更是高达225.67万人,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县。从人口密度来看,潮汕地区为每平方公里1690人,相当于全省的3.3倍。其中,汕头市为每平方公里2474人,相当于全省的4.6倍,全国的17.9倍。

2019年汕潮揭三市常住人口达到1442.96万人;从人口密度看,2019年三市平均人口密度为1289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城镇化程度看,2019年汕头、潮州、揭阳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分别为70.44%、65.80%、51.23%。

汕头市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65.44万人,常住人口560.82万人。

潮州市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3.98万人,常住人口264.6万人。

揭阳市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97.05万人,常住人口609.4万人。

港澳台同胞

潮汕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1500万人。

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祖籍潮汕的香港人有120多万,占2成。

台湾2300万人口中,在台湾的潮汕人约有100多万人。

澳门人口约四十五万,潮籍乡亲近四万多人。

华侨人口

潮汕地区是我国三大侨乡之一。 潮汕海外华人华侨中潮汕籍人士占近三分一,在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

汕头市港澳台同胞和旅外华侨约500万人,归侨、侨眷200万人。

潮州市港澳台同胞和旅外华侨约230万人。

揭阳市港澳台同胞和旅外华侨约320万人,归侨、侨眷180万人。

民族

畲族发源于潮洲凤凰山,是古代潮汕最有影响力的土著民族。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9%以上,另有少数的畲族等少数民族。潮州府属地区(今统称潮汕地区)移民主要来自莆田和泉州闽南方言区 。迁入潮汕地区定居的汉族人,大致可分为福佬人和客家人两个支系,潮汕人80%是闽南移民。 有三个重要来源,一是宋代官师官落籍,二是南宋末随二帝播迁的军民,有部分散居在本区,三是元末到明初,由闽赣迁入的家族。人口规模最大的当数第3个来源。

著名人物

编辑

军事政治界

泰国吞武里王朝开国国君达信大帝(郑信)泰国吞武里王朝开国国君达信大帝(郑信)

广东原省委书记、深圳原市委书记兼市长吴南生 ,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党建部原主任陈登才 ,现国家财政部部长 刘昆 ,现国家人社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纪委委员张纪南 ,外交元老柯华 ,广东省委书记林若 等。

经济商业界

3位潮籍世界华人首富:陈弼臣、李嘉诚、马化腾。

陈慈黉、蚁光炎 、郑午楼 、连瀛洲 、庄世平、林百欣、谢国民等 。潮汕人口虽仅有4000万人, 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50%,但是,据统计,东南亚、欧美各地华人首富几乎全部是潮汕人。在泰国潮人达到500多万,并在政治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媒体统计,在2000年香港股市40%的市值为潮汕人所有。2015年有34位潮汕人登陆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其中最富有的11人坐拥6000亿元财富。 潮商被誉为华商第一族。

社会科学界

唐宋潮州八贤、明代潮州八贤、明代潮汕三杰,中国当代著名的辞赋家、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央视发现之旅总策划陈少慈 ,受聘为50多所大学教授的国学泰斗 饶宗颐,著名经济学家、革命家许涤新,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肖灼基、著名作家秦牧 等诸多杰出人士。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至少有33人。

自然科学界

由民国至今的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由潮汕地区走出去的博士已达到300多人。 至少64位潮籍中国院士和10位欧美国家院士。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奠基人侯祥麟,中国生理学奠基人蔡翘,英国皇家农业工程院院士的孙大文,“世界人工细胞之父”张明瑞,获得诺贝尔风标引文桂冠奖的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现代半导体封装之父”汪正平,获加拿大勋章的世界顶级癌症专家林重庆,发现世界最小粒子“顶夸克”的物理学家吴欣。

艺术界

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总顾问 蔡澜,法国厨皇会和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名誉主席戴龙,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朱晖,五次荣获“世界摄影十杰”华夏摄影界“三老” 陈复礼,中国电影之父 郑正秋,新中国人民电影教育事业奠基人陈波儿 ,“世界级电影宗师之一”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蔡楚生 ,3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3次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杜琪峰 ,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等最高奖最佳导演奖 蔡明亮等。

体育界

潮籍世界冠军:李宏平 、李德亮、李巧贤、孙淑伟 、肖燕娟、林媛霞、池美兰、胡佳、蔡玉燕、 吴明鸿、许泽炜、黄浩佳、林跃、张雁全、谢思埸 ,陈丽娜 ,陈育娟 ,吴伟欢 ,许银川 ,羽毛球冠军傅海峰 ,张德培 ,陈惠敏 、陈仑 ,蔡炎书 ,张惜香、张惜香 ,蔡俊成 ,胡恩勇 ,陈运鹏 ,章汉强 等。

自然资源

编辑
潮汕地处海陆交互作用地带,地质条件优越,且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潮汕地区境内河流众多,有韩江、榕江、练江、龙江和黄冈河等,有丰富水源和较为肥沃的土壤。 境内虽有土地肥沃的潮汕平原,但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生存不易,而且地少人多。

土地资源

潮汕三市土地总面积10918平方公里。汕头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50人,相当于全省的4.5倍;人均耕地面积0.1亩,相当于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均淡水资源量368立方米,相当于全省的20%、全国的16%。

潮汕地区,历来是广东省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294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为0.17亩/人,而广东省平均人口密度687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31亩/人,潮汕地区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海洋资源

汕头礐石大桥汕头礐石大桥

海洋水产资源主要有龙虾、对虾、石斑鱼、海鳗、牡蜊、海马、泥蚶、紫菜等。有着超过500公里的绵长海岸线,多优良港湾。 汕头市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仅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就有7处,市区的珠池、马山、苏埃、广澳等4处港址可建1—10万吨级码头泊位69个。

矿产资源

矿藏种类近20种, 矿产以锡最多,在李四光教授的亚洲地质图中属南岭成矿带。

社会事业

编辑

养老事业

潮汕在广东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养老机构数量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缓慢。

体育事业

潮汕健儿在中国体育界成绩颇丰。汕头就有中国体育“世界冠军摇篮”的美誉,拥有中国跳水队汕头训练基地、中国汕头乒乓球训练基地,以及省帆板、船艇、射击等训练基地。2017年汕头市在国际和全国比赛中获得金牌11枚,2016年获得金牌16枚。2016年揭阳市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2枚。

美籍华裔网球选手张德培原籍揭阳市,他在1989年的法网大赛上捧起了冠军奖杯,成为美国男子网坛34年来第一个夺得法网冠军的选手,并创造了男子单打最年轻大满贯赛冠军的年龄纪录。

高等教育

潮汕地区常住人口的受教育年限而言,三地的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广东总体水平,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排位靠后。就常住人口的教育程度而言,汕潮揭的每10万人口中大学学历人数均偏少,显著低于全省水平,汕头为全省的53%、潮州为49%、揭阳仅为全省的28%。 当地虽然也引进了一些外地人才,但由于本地独特的语言文化,加之无形的排外意识,外来人很难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城市

院校名称

办学层次

汕头

汕头大学

本科、硕士、博士

汕头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本科

汕头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汕头

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

潮州

韩山师范学院

本科、专科

潮州

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专科

揭阳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

本科

揭阳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揭阳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汕尾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

本科

汕尾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交通运输

编辑
潮汕地区内部交通的通达性不足。虽然经过持续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潮汕地区已有四座高铁站,汕头成了全国性交通枢纽,但汕潮揭三市之间的公共交通仍然没有实现快速通达,也没有建成由轨道交通连接的通勤圈。 在交通设施方面,近年来汕潮揭之间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三市交通已基本实现互联互通。

历史

潮汕地区交通潮汕地区交通

潮汕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南起汕头,北迄潮州(潮安),共42公里。1904年兴建,1906年竣工通车,1939年被日军破坏共存在33年。

航空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粤东的民用机场,是广东第三大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飞行等级4D(远期4E),位于揭阳市登岗镇。

汕头外砂机场:原属军民两用机场,2011年12月15日,汕头机场民航业务全面转场至揭阳后,该机场全部转为军用,不再作为民航用途。

普宁市维平机场,普宁市吉之旅航空基地:粤东最大直升飞机场,用于货运 国防

公交

汕潮揭三市之间的公共交通未能快速通达,各县(市、区)之间交通通达性仍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高铁

厦深高铁:厦深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的“一纵”——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深铁路北起厦门,经漳州、潮州、普宁、汕头、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在潮汕设潮汕站,普宁站,饶平站,潮阳站,葵潭站。

梅汕高铁(在建):即广梅汕客运专线梅州至潮汕段,在潮汕设揭阳潮汕机场站、潮汕站、汕头站。

铁路

潮汕地区的美景潮汕地区的美景

广梅汕铁路:穿越粤中、粤东山区,挺进潮汕平原,是一条贯穿中国广东中部和东部的铁路。在潮汕设揭阳站、揭东站、潮州站、汕头北站、汕头站。

粤东疏港铁路:由汕头疏港铁路、揭阳疏港铁路、潮州港疏港铁路组成。

粤东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线网总长约332公里。

公路

潮汕铁路潮汕铁路

高速公路:深汕高速、汕汾高速(深汕、汕汾高速均属于国家高速G15沈海高速)、揭普惠高速公路、经过潮汕机场的汕梅高速(G78汕昆高速)、以及在建或规划的S14汕湛高速、潮惠高速(S20潮莞高速潮州至惠州段)、S13揭惠高速、同城化环线高速等。

干线公路:广汕线(324国道) 普惠线(238国道)汕揭线(206国道) 省道236线 省道237线 省道238线

航运

汕头港: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中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拥有5000吨级以上泊位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与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的272个港口有货运往来,担负着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对外贸易进出货物的运输。

潮州港: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高雄市186海里,是广东省距台湾省最近的地区,港口至汕头36海里、至厦门98海里、至香港192海里、至广州308海里,至新加坡、曼谷等东南亚国家港口都在1700海里之内。

揭阳港:包括惠来县的神泉港、靖海港、资深港等优良港口。

城市荣誉

编辑
汕头市荣誉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

中国“全国主要港口城市”

粤东中心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2012年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中国“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文具生产基地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潮州市荣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畲族发源地

中国瓷都

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

中国潮州菜之乡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红军茶之乡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

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

中国工艺美术之都

最中国美食城市

中国著名侨乡

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

中国陶瓷出口基地

揭阳市荣誉

中国优秀开发区(揭东经济开发试验区)

广东省火炬计划模具和塑料制品特色产业基地(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

中国塑料时尚鞋之都

中国五金基地市

亚洲玉都、中国玉都

中国能源工业大县(惠来县)

对外交流

编辑

友好城市

汕头市

国际友好城市4个: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越南芹苴市、以色列海法市。

国际友好交流城市8个:泰国曼谷市、韩国平泽市、澳大利亚费菲市、马来西亚新山市、美国华盛顿州费德勒尔韦市、哥斯达黎加蓬塔雷纳斯市、阿尔巴尼亚都拉斯市、加蓬共和国利伯维尔市。

揭阳市

国际友好城市3个:泰国南邦市、泰国北柳市、美国安大略市。

国内友好城市2个:黑龙江省鹤岗市、辽宁铁岭市。

潮州市

潮州市与泰王国曼谷市签署了发展友好城市关系谅解备,2005年7月,原泰王国总理他信·钦那瓦及其率领的泰国访华团,泰王国曼谷市市长阿披叻及其率领的曼谷市政府代表团莅潮访问。

潮汕社团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各类潮汕籍贯社团组织173个。常见的有:

潮州会馆

潮汕商会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国际潮青联谊年会

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

有关争议

编辑
关于潮汕地区,有报道说潮汕三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 有报道说潮汕四市(揭阳、汕头、汕尾、潮州四个城市)。

粤东人文风情图粤东人文风情图

在广东省的官方认知中,潮汕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等四个城市。而汕尾的起源较之其他三个要复杂一些,有早在此处生活的客家人、原住民,有福建南迁的福佬人,还有一部分来自“永嘉之乱”和“安史之乱”南迁的部分中原河洛人。汕尾人中占大头的一支虽也来自福建闽南一带,但他们是福建沿海直接迁入汕尾的,且迁徙时间也要晚于潮汕移民,还有汕尾话的口音比起潮汕话更接近闽南话。建市前的海陆丰,历史上曾属于惠州,也短暂地被汕头接管过。并不在传统潮州八邑地区范围内。 陆丰三甲地区是潮汕文化, 陆河全境、海丰偏北几个镇是客家文化,这确实是无争议的。

潮汕地区一般指的是潮州、汕头、揭阳三市,有时广义上的潮汕地区也包括汕尾。 狭义的三市概念上,汕尾并不属于狭义上的“潮汕地区”。 因为祖籍移民的关系,漳州文化比潮汕文化对这里影响更大。汕尾的人口体系和语言构成,远比潮汕三市复杂。 在外人看来汕尾属于粤东,属于潮汕。但实际上在民间讲,潮汕的文化跟汕尾的文化还是不一样。 也有人提出“海陆丰文化”自成一体的观点。

潮汕地区,由于行政区划的缘故,狭义的潮汕三市,即汕头、潮州和揭阳; 对于不少出身这个狭义潮汕地区的人们来说,海陆丰(或汕尾)更像是一个微妙甚至有些边缘的存在,那里的人们操着一口和闽南人更为接近的方言,让讲潮汕话的潮汕三市民众对这个地方同样感到隔阂的存在,也免不了产生一些的刻板印象。

下一篇 黄粦传

上一篇 澄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