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4号线 编辑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境内地铁线路

青岛地铁4号线青岛地铁4号线

青岛地铁4号线(Qingdao Metro Line 4),是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第七条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于2022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标志色为森林绿。青岛地铁4号线线路起于人民会堂站,途经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贯穿青岛市南海滨风景区、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等景区,8家医疗机构以及11所学校,止于大河东站,总体呈东西走向。截至2023年10月,青岛地铁4号线线路全长30.7千米,共设置25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采用6节编组B型列车,设计最高速度80千米/小时。截至2023年5月,青岛地铁4号线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为5月1日的20.88万人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青岛地铁4号线

外文名:Qingdao Metro Line 4

开通日期:2022年12月26日

轨道类型:地铁

运营时间:06:00-22:10(截至2023年10月)

起止站点:人民会堂站、大河东站

线路长度:30.7 km(截至2023年10月)

车站数量:25座(截至2023年10月)

日最高客运量:20.88 万人次(2023年5月1日)

运营机构: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标志色:森林绿

车辆编组:6节编组B型列车

最高速度:80 km/h

历史沿革

编辑
2013年11月,《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根据规划,青岛市将建设包括青岛地铁4号线在内的轨道交通线路 。

2016年4月26日,《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13~202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批复自人民会堂至大河东站的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线路全长30.7千米,设站25座 ;8月,《青岛市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大河东站)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召开 。

2017年6月,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在人民会堂站斜井进行首次爆破作业,标志着地铁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进入主体开挖施工阶段 。

2018年7月13日,青岛地铁4号线大埠东路站至辽阳东路站区间竖井右线贯通,为全线首个贯通的竖井隧道 ;10月11日,海泊桥(海慈医疗)站主体拱部实现贯通,成为全线首个主体拱部顺利贯通的车站 ;11月18日,青岛地铁4号线海泊河公园站至海泊桥(海慈医疗)站区间左线TBM始发洞贯通 ;11月22日,劲松三路站开工建设 。

青岛地铁4号线隧道建设青岛地铁4号线隧道建设

2019年1月9日,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站厅层贯通,为全线首个实现贯通的换乘站站厅层 ;4月2日,青岛地铁4号线段家埠站至登瀛站区间进行首次开挖爆破施工,标志着青岛地铁4号线崂山段进入实体施工阶段 ;4月10日,青岛地铁4号线TBM隧道掘进机始发 ;4月16日,泰山路站站厅层贯通 。

青岛地铁4号线轨道建设青岛地铁4号线轨道建设

2020年1月19日,青岛地铁4号线南宅科站主体结构封顶 ;3月30日,青岛地铁4号线昌乐路站至海泊河公园站区间右线隧道贯通 ;5月23日,青岛地铁4号线海泊桥(海慈医疗)站至西家村站区间右线TBM隧道贯通 ;9月28日,青岛地铁4号线劲松三路站至埠西站区间右小里程贯通 ;11月3日,昌乐路站主体结构封顶 ;11月25日,青岛地铁4号线段家埠站至登瀛站区间斜井右线大里程与竖井右线小里程贯通 ;12月25日,西吴家村站和福辽立交桥站主体结构封顶 。

青岛地铁4号线TBM隧道掘进机青岛地铁4号线TBM隧道掘进机

2021年1月18日,青岛地铁4号线埠西站至大埠东站区间与辽阳东路站至董家下庄站区间贯通 ;1月26日,错埠岭站主体结构封顶 ;4月19日,青岛地铁4号线科苑经七路站至张村站区间左线TBM始发 ;5月31日,青岛地铁4号线南宅科站至小崂山站区间右线盾构机始发,标志着该区间进入机械施工阶段 ;9月15日,青岛地铁4号线登瀛站至大河东站区间贯通 ;9月30日,大埠东站封顶 ;11月20日,青岛地铁4号线董家下庄站至大河东站开始铺轨 ;11月24日,青岛地铁4号线洪山坡(妇儿医院)站至劲松三路站区间右线TBM实现贯通 ;12月1日,青岛地铁4号线首辆列车通过验收并完成编组 ;12月2日,青岛地铁4号线段家埠站至登瀛站区间贯通 ;12月25日,青岛地铁4号线大埠东站出入口矩形顶管机“奋进一号”始发 。

青岛地铁4号线开通试运营

2022年1月14日,青岛地铁4号线南宅科站至小崂山站区间右线盾构贯通 ;1月22日,大河东站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全线25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2月18日,青岛地铁4号线洪山坡(妇儿医院)站至劲松三路站区间TBM左线实现贯通 ;3月10日,青岛地铁4号线全线贯通 ;4月7日,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车站站名公布 ;4月28日,青岛地铁4号线全线轨通 ;5月20日,青岛地铁4号线首列地铁列车于登瀛车辆基地上线 ;5月30日,青岛地铁4号线实现供电、通信“双通” ;8月29日,青岛地铁4号线与青岛地铁3号线的换乘站人民会堂站与错埠岭站实现通道贯通 ;8月30日,青岛市地铁4号线通过项目工程验收 ;9月1日,青岛地铁4号线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空载试运行 ;10月25日,青岛地铁4号线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预检查 ;12月7日,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12月15日,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 ;12月26日上午11时,青岛地铁4号线开通试运营 。

2023年8月10日,青岛地铁4号线观象山(市立医院)站进入试运转阶段 ;8月31日,青岛地铁4号线观象山(市立医院)站正式开通 ;10月26日,青岛地铁4号线西吴家村站B1、B2出入口启用 。

2024年3月,青岛地铁4号线信号山(青大附院)站B1、董家下庄站C出入口启用 。

线路站点

编辑

车站列表

据2023年10月青岛地铁官网显示,青岛地铁4号线共设置车站25座,全部为地下站 。

序号

车站名称

英文名称

车站形式

换乘线路

所属辖区

1

人民会堂站

Hall of the People

地下三层岛式

青岛地铁3号线

市南区

2

信号山(青大附院)站

Xinhaoshan

青岛地铁4号线初期配备车辆37列,采用6节编组B1型列车,时速80千米,最大载客量为1896人。采用高性能、免涂装的不锈钢鼓形车体,使用寿命为30年,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舒适美观等特点。整车满足欧洲轨道防火标准EN45545防火要求,采用43寸LCD电子地图、环保水性油漆、LED节能照明灯具等设计,整体提高了车辆性能和舒适性 。

运行系统

  • 行车系统

    青岛地铁4号线车辆在全线网首次搭载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实现车辆运营过程实时状态监控和智能运维管理,实时对列车牵引、辅助、制动等系统进行监视及深度诊断。智能运维系统可对整车及关键系统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全寿命周期履历管理、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实现车辆运维智慧化升级,最终达到“延长检修周期、延长服役寿命”的目的,使整车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

  • 车辆基地

    青岛地铁4号线登瀛车辆基地

    青岛地铁4号线设登瀛车辆基地一座 ,登瀛车辆基地将作为地铁车辆的运用、检修、材料和后勤保障基地,主要承担青岛地铁4号线列车停放、收发及日常保养等任务 。同时,在青岛地铁4号线与青岛地铁2号线之间设置联络线,利用既有的辽阳东路车辆段开展青岛地铁4号线电客车调试 。

    服务设施

    截至2022年12月,青岛地铁4号线沿线站点设有无障碍电梯、盲文与盲道、绿色通道、无障碍洗手间等无障碍服务设施;配备急救物品(如创可贴、碘伏棉棒、医用纱布等)、轮椅、担架等物品;设置“幸福百宝箱”,内部配有充电宝等常用服务备品;在人民会堂站等16座车站设置专用母婴室,方便母婴乘客出行 。

    主要工程

    编辑
  • 车站建设

    在车站建设方面,青岛地铁4号线车站全部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对控制点在竖向进行有效避让,有效控制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对文物建筑结构影响较小,从而减少对沿线环境产生影响,全面降低工程安全风险;工程采取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减振措施,同时采用同等减振效果的设备,将轨道交通振动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青岛地铁4号线围护结构首次应用地下连续墙,开挖后基本无渗漏水,大幅降低富水砂层深基坑施工风险 。

    青岛地铁4号线施工方首次在地质条件差、埋深浅的主城区车站引入顶管法施工工艺,通过技术攻关,改进了矩形顶管施工,使之适应青岛上软下硬的地质条件 。矩形顶管法属于全机械化施工,对地面变形可控,全封闭保压和同步注浆确保地面微沉降零沉降。此项工法平均日掘进3米,综合效率为传统施工方式的一倍以上 。青岛地铁4号线在三座车站引入该施工法,通过将原本需要占路施工六个月的通道施工完全转移到地下,为辽阳西路等主干道的通行争取了空间 。

    青岛地铁4号线大埠东站周边遍布居民楼、大型商场及各类管线,基坑开挖深度深、岩层硬度大。施工方将大埠东站出入口由明挖法变更为矩形顶管法施工,为山东省首次在硬质地层采用矩形顶管施工的项目 ,也是青岛地铁4号线首个采用盖挖法施工封顶的车站 。施工方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同时通过采用矩形顶管机、移动防尘降音大棚等众多科技,加快项目施工进度 。

    青岛地铁4号线错埠岭站是线路唯一采用暗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车站,与既有运营青岛地铁3号线通过厅厅换乘通道实现换乘,覆岩厚度最薄处仅2.5米,穿越两条断裂构造带。为克服地表沉降过大问题,施工方采取在错埠岭站1号风道及未开挖段主体采用地面注浆加固的方案,优化主体与风道交叉口施工流程采用主体二衬后出洞施工风道的方案,降低了浅埋大跨度不良地质段的开挖风险 。

    青岛地铁4号线车站建设

    青岛地铁4号线观象山(市立医院)站整体结构呈“品”字型布局,为厅台分离、单洞单线隧道,侧式站台车站。车站选址上方存在近百栋老旧建筑,对地下施工震动敏感。此外,地面施工场地狭小,仅有一条斜井及临时竖井作为施工通道,车辆出入运输条件恶劣。施工方对站厅层拱部采用CD法施工,单侧导坑采用上下正台阶法施工,站台层采用台阶法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超前支护,着力控制爆破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固,结合采用光面爆破和欲裂爆破技术,始终让震动数值保持在规范区间内,完成风险下穿任务 。

  • 隧道建设

    在隧道建设方面,青岛地铁4号线投入5台盾构和6台TBM大型掘进设备,机械法施工占62%,是青岛地铁在建线路中机械化水平最高的一条 。

    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至信号山(青大附院)站区段下穿已投入运营的青岛地铁3号线,下穿最大沉降值小于1毫米 。在下穿运营中青岛地铁3号线的过程中,青岛地铁4号线专门启动了“TBM对各地层震动和位移影响研究”,优化TBM掘进参数以及注浆的材料和工艺,强化掘进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

    青岛地铁4号线段家埠站至登瀛站区间是全线最长的矿山法区间。该区间竖井大里程段隧道拱顶部要穿越一段长达300米的VI级围岩段,施工中稍有不慎即可能发生坍塌。施工方针对地质围岩多变、施工环境复杂、工期压力大等不利影响因素,采用地下连续墙、地表注浆、分仓降水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该区间贯通 。施工方确保在爆破过程中做到不扰民、不吵民,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 ”施工原则,确保施工工序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及规范 。

    青岛地铁4号线登瀛站至大河东站区间位于青岛市崂山区风景区附近,为全线第一座采用矿山法施工贯通的区间。整个区间涉及5个I级风险源、2个II级风险源、1个III级风险源,施工不慎则可能引发涌水涌砂、坍塌等危险。施工方为解决爆破难题,最终确定了菱形中孔掏槽方案,将爆破振速控制在0.1~0.2cm/s以内,确保对周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

    青岛地铁4号线隧道建设

    青岛地铁4号线埠西站至大埠东站与辽阳东路站至董家下庄站区间,隧道多为Ⅴ、Ⅵ级围岩,地层线起伏大,砂层富水丰富,易出现涌水情况。施工方通过对爆破开挖、拱架制安、初支喷混等关键工序的管控,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针对围岩稳定性差的难点,施工方通过采用TRD工法、降水井、半断面帷幕注浆和管棚等方式进行加强支护,最终形成“一挖一注”的施工模式,实现隧道贯通 。

  • 生态环境保护

    青岛地铁4号线沿线经过人口密集的市南区、市北区等处,穿越崂山风景名胜区、市南海滨风景区以及天后宫、江苏路基督教堂和观象二路基督教堂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地铁4号线以隧道形式穿越崂山风景名胜区市南海滨风景区的二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车站仅有出入口和风亭出露地面,无其他地面工程,穿越总长度5240米,青岛地铁4号线的选线方案避让了景区内各功能分区内的重要节点,工程的修建不会对景区内的各功能分区造成大的不良影响 。

    文化特色

    编辑
  • 车站文化

    青岛地铁4号线线路主题定位为“太平旭日,山海畅行”,8座重点站突出线路的个性,从城市底蕴、宜居之都、山海风光三个层面展开文化提取,把青岛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气质进行了艺术化表达,营造青岛整体的文化意象和空间氛围,来艺术化表达青岛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气质。标准站则根据各站点周边文化特点,选取泰山路站、董家下庄站、小崂山3座不同站型的车站作为推演全线标准站的设计风格的基础,强调简约、时尚、经济等特点 。

    青岛地铁4号线重点车站文化特色

    车站名称

    设计主题

    实景图

    人民会堂站

    人民会堂站“清廉之岛”主题车站整体选用天青色作为主基调,结合青岛地域文化特色、历史人文精神和青岛地铁集团“青铁清风”廉洁文化品牌理念追求,以“山海清风”为主题,分别对应“人、城、家、国”,设置了“芙蓉出涟漪”“清风济沧海”“山清映人”“海清润城”“清白传家”“风清气正”六大主题艺术品 。

    人民会堂站人民会堂站

    信号山(青大附院)站

    信号山(青大附院)站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增加空间的延展性,画面色彩亮丽、构思精巧。将基督教堂、青大附院、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等周边标志性建筑样态穿插其中,辅以写实手法,将艺术性与多样性相融合,洋溢着中西方结合的艺术之美。站厅顶部的线性结构的延伸设计能够引导人的视觉焦点的转移,就像流转飞扬的羽翼,向前飞翔,圣洁光辉 。

    信号山(青大附院)站信号山(青大附院)站

    海泊桥(海慈医疗)站

    海泊桥(海慈医疗)站文化创意源自于海泊河,站内公共艺术品《海泊流韵》展现了海泊河是青岛水源地的概念,采用了琉璃马赛克壁画特有的质感,来展现河水波光粼粼,汇入大海的视觉场,营造出大自然赋予海泊河的生命肌理,创造出川流不息、浮光潋滟的意境。利用马赛克拼贴形成的曲线表现水流的韵律,设计提取的色彩与形态均源自于河流,共同展现海泊河与青岛城市的历史变迁 。

    海泊桥(海慈医疗)站海泊桥(海慈医疗)站

    西吴家村站

    西吴家村站通过对于青岛老城区日常生活的提炼,将特色建筑作为空间的主要表现内容,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提炼了里院“口、日、凸、回”等不同的几何形态,运用在空间设计中,将充满烟火气息的里院重新呈现,色彩同样源自里院建筑红瓦黄墙的特点。公共艺术品《幻城》整体体现出街区概念,从中提炼出几何之美并加以新的艺术创造,将这些元素以抽象的方式表达,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变迁与幻城的诗意栖居。材料部分局部采用陶质,来展现里院建筑的文化质感 。

    西吴家村站西吴家村站

    洪山坡(妇儿医院)站

    洪山坡(妇儿医院)站的装饰灵感提取了青岛的历史文化符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引用七巧板的造型特点,塑造了儿童对于世界最初的理解与描摹。造型以简明的图形逻辑诉说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将空间转变为一种流动性的平衡之中。站内明亮、欢快的色调通过意象为观者呈现一场视觉盛宴,为空间增添了一曲巧妙而华美的“装饰音” 。

    洪山坡(妇儿医院)站洪山坡(妇儿医院)站

    劲松三路站

    劲松三路站设计方面提取浮山九顶的地缘文化,在站内选择九根柱子进行特色化设计,绿色代表着浮山是青岛的城市绿肺,与顶部流线型的方通组合,诠释出青岛特有的平流雾在浮山流淌、蔓延的景象。公共艺术品《绿漫岛城》提取青岛的地标建筑、山色海光的自然风貌等元素,将浮山奇险形态与云雾萦绕的自然景观,提纯成符号语言运用在作品中。通过艺术水泥这一全新载体,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如梦如幻的动态视觉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构建出流动的虚实辉映的独特视觉场域,以展现青岛作为海洋城市的特有气质 。

    劲松三路站劲松三路站

    沙子口站

    沙子口站站厅墙上展现了潮汐月相,在潮起潮落间展示着月亮与海洋之间的密切联系,于静与动之间诉说着生命的脉动 。

    沙子口站沙子口站

    大河东站

    大河东站站内设计以崂山海上日出为表现内容,同时结合新媒体技术,展现海平面上日出时刻波光粼粼的场景,通过抽象线条,赋予空间更丰富的变化 。

    大河东站大河东站

    价值意义

    编辑
    青岛地铁4号线贯穿新老城区,承载的功能更加多元丰富。作为一条集通勤、教育、医疗、旅游等资源于一体的民生线路,地铁4号线通车后将极大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青岛地铁线网中“贯穿东西、四通八达”的“金腰带” 。(《青岛日报》 评)

    青岛地铁4号线为青岛地铁真正意义上的东西大动脉。线路穿越多处风景名胜区,途经11所学校和8家大型医院,是一条城市旅游线、教育线、医疗线,串联尚未有地铁线路覆盖的浮山后人口密集片区。青岛地铁4号线的全线开通极大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改善城市路面交通状况和主城区的出行便利度 。(《青岛晚报》 评)

    青岛地铁4号线中,12座车站与其他8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换乘,在构筑现代化快速交通体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地铁4号线全线开通将明显改善城市路面交通状况,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闪电新闻 评)

    青岛地铁4号线的开通使青岛市地铁运营线路达到了7条,换乘站由7座增加到14座,初步实现主城区成网,加速建成“轨道上的青岛”。青岛地铁4号线将成为贯穿岛城东西的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和客运“大动脉”,对完善轨道交通线网架构、发挥客流网络化效应、更好支撑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助力青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意义重大。 。(中国山东网 评)